九月八日的清晨,長安城忽然下了一場大雨,酷熱和灰塵似乎都被雨水沖刷掉了,空氣一下子變得涼爽起來。大雨過後,張煥和房遺直帶了數(shù)十人,從西門飛馳而出。
這幾天的長安城風平浪靜,絲毫沒有異常,然而在知情人眼中,這只是風雲(yún)將起前的最後寧靜罷了。
張煥的傷勢雖然已經痊癒,不過李世民並沒召他上朝。張煥也樂得清閒,除了去找了一趟閻立德,順帶著悄然前去見了週二虎,就再也沒出過門。
柴令武和房遺直兄弟也都前來拜訪過,張煥免不了又要將西域之行說了一遍。房遺愛聽的眉飛色舞,私下拉了張煥,再三求他去給房玄齡說說,讓自己也從軍。張煥只好答應了,準備找個機會和房玄齡提提。
今日一早,張煥正在練武,房遺直就找上門來,向他傳達了李世民的口諭,讓他跟著自己前去迎接吐蕃使節(jié)祿東贊。
原來正值秋季朝貢,高句麗、新羅、百濟和吐谷渾等國的使者都已經到了長安,唯有吐蕃使者今日纔會到達,率領吐蕃使者團的正是大相祿東贊。
上次祿東贊前來求親,不但沒成功,還被李世民藉著達延芒襲擊運糧隊伍之事教訓了一番,灰頭土臉的回了吐蕃。
這次藉著朝貢機會,祿東贊攜帶了重禮前來,準備再次求親。由於王玄策重傷,李世民令張煥仍舊做房遺直的副手,等朝貢完了之後再另作安排。
“叔珩賢弟,就在這等吧。”到了城西三十里處,天空又晴朗起來。房遺直見有一處小樹林,就令大家過去乘涼,就地等候祿東贊前來。
張煥跳下霜白,將繮繩遞給了李文。因李鐵兄弟已經離去,李衛(wèi)擔心他沒合適的人手,幾天前派了侄子李文李武給他使喚。這倆人都生得濃眉大眼,身材也很壯實。雖然武藝不如李鐵,爲人卻十分的老實,對於張煥的話從來不打折扣。
趁著這個機會,張煥對房遺直說起了房遺愛的想法,房遺直也很是贊同。倆人商議之後,決定找個時間一起去勸勸房玄齡。張煥心中很是高興,若是能幫房遺愛脫離書本這座‘苦海’,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說說笑笑間,官道遠處奔過來一隊人馬,看身上裝束應該就是吐蕃人了。張煥等人趕緊走出樹林,在道邊等候。
到了近前,只見爲首一漢子身材高大,頭髮披散開來,用一隻金箍勒住。身上也掛著各種金銀飾物,走起路來叮噹作響。
“敢問可是吐蕃大相祿東贊大人?”
“哈哈,正是本相。敢問閣下何人?”這漢子哈哈一笑,大步走了過來。
張煥微微有些驚訝,這祿東贊看上去一副莽夫的樣子,說起話來卻彬彬有禮得很。
“本官大唐鴻臚寺卿房遺直,特意前來迎接大相。”
“原來是房大人,多謝了!張大人,又見面了!在伏俟城的時候,多有失禮之處,還請恕罪!”祿東贊對房遺直抱拳一禮,笑著對張煥點點頭。
“呵呵,婚禮當晚場面混亂,本想向大相討教一二,也只好放棄。”
“是啊,哈哈,當晚人實在太多。大人文采風流,本相十分佩服!有機會的話,會登門拜訪大人。”
張煥笑道:“隨時恭候大相!”
在伏俟城時,祿東贊根本沒留意張煥這種芝麻小官,更不知道就是他讓達斯納大敗而歸。直到離開的時候,才從宣王慕容翱嘴裡得知他就是張煥!祿東贊頗爲後悔,竟然沒來得及和張煥拉拉關係。
吐蕃人近些年熱衷於中原文化,就是祿東贊一手造成的,此人雖然外表粗獷,卻飽讀中原詩書。劍南道大敗之後,祿東贊深知要想擊敗大唐,必須先學習瞭解中原的文化技術。就是在他的堅持之下,松贊干布才決意和大唐和親,以便獲得更多的好處。
寒暄幾句之後,房遺直和張煥帶領著祿東贊一行進了長安城,將他們安置在了驛館,就進宮去向李世民覆命。
剛走到太極殿外,就見尉遲敬德走了出來。見到張煥二人,尉遲敬德笑著點點頭,也顧不得寒暄就急匆匆的離去。
進了太極殿,卻發(fā)現(xiàn)長孫無忌、李績和房玄齡三人也在。見到他們進來,都很和善的笑了笑。
“皇上,吐蕃使者祿東贊已經安排在了驛館,並且告知他明日卯時參加早朝。”行禮之後,房遺直出言稟報。
李世民點點頭:“其他藩屬國的使者都通報過了嗎?”
“回皇上,都通報過了。”
“很好,房遺直,你去好生安排一下明日的朝會大典,一定要彰顯我泱泱大唐的氣派。張煥,你留一下。”
“遵旨。”房遺直答應一聲,對張煥點點頭退了出去。
“來人,賜座。”
“謝皇上。”
李世民也不繞圈子,直接問道:“朕聽英國公說,你對於吐蕃的和親請求,有些看法很獨特,給朕說說看。”
“這個……”張煥瞧瞧看了一眼李績,見他笑容滿面,知道沒什麼大礙,這才道:“微臣以爲,和親,乃是弱國爲了侍奉強國,不得已而爲之!如今我大唐國富民強,乃萬世之太平盛世,豈可行和親之舉?歷朝歷代,凡是雄才大略的君主,有哪一個肯和親?諸如秦皇漢武,無不如是!皇上之豐功偉績,已遠遠超乎前人,更不可輕易答應吐蕃的和親請求!”
奉承話人人愛聽,張煥說自己超過了秦皇漢武,李世民自然心情愉悅,捻鬚微笑不語。
房玄齡道:“前者剛剛將弘化公主下嫁河源郡王,祿東贊恐怕會抓住這個做文章。”
張煥搖搖頭:“弘化公主的下嫁,那是皇上的恩賜!豈可與和親相提並論!敢問皇上,松贊干布此人如何?祿東贊又如何?”
“這倆人短短幾年就統(tǒng)一了吐蕃,都是雄才大略之人!”
張煥嘆口氣:“難道皇上以爲,如此雄才大略之人,會爲了一個女人屢次三番前來求親,甚至不惜動兵威脅?”
李世民脫口而出:“當然不會!”
“這就是了!”張煥站起身來,語氣激昂:“吐蕃求親,所圖者,乃是我大唐的先進技術,以及書籍和能工巧匠。微臣敢用腦袋擔保,若是答應和親,再將這些東西陪嫁過去,數(shù)十年後,吐蕃崛起之後,勢必要和我大唐決一死戰(zhàn)!”
聞聽此言,李世民等人十分吃驚,看樣子都不相信。
房玄齡道:“你是不是多慮了?吐蕃最近頗爲恭敬,再者說了,彈丸之地豈能和我大唐相提並論?”
“房大人,非是下官危言聳聽,歷來中原強盛時,外族無不俯首陳臣;而一旦中原羸弱,外族無不前來騷擾。從本質上來說,吐蕃和匈奴突厥沒什麼區(qū)別,打不過就偃旗息鼓,想法從我大唐獲得好處,強大自己之後再來報仇!吐蕃人自負勇悍,可謂是有仇必報!然而此前松贊干布兵出劍南道,大敗之後反而全力求親,難道吐蕃人一下子轉了性子了?”
張煥長篇大論,李世民思慮之後,臉色也凝重起來。
長孫無忌道:“依你之見,不可對吐蕃和親?”
“正是!絕對不可和親!”張煥語氣鏗鏘擲地有聲,“和親,無異於出賣我大唐的利益!皇上千萬不可爲了‘天可汗’這個虛名,讓吐蕃人得逞!”
李世民聞聽微微有些臉紅,當初諾曷鉢前來求親,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還陪嫁了諸多物品。依照張煥的說法,自己豈不已經出賣了大唐的利益?然而細想張煥的話,又很有些道理。
“好了,你先退下吧,明日一早協(xié)助房遺直辦好朝會大典。”李世民生怕張煥說出更加激烈的話,趕緊擺擺手讓他退下。
張煥退出殿外之後,李世民道:“和親的事朕再考慮下。繼續(xù)剛纔的議題,輔機,你接著說。”
“遵旨。皇上請看,這就是那封信。”長孫無忌取出一封信,遞給了李世民,赫然正是媚娘所書的那封。
“這封信沒頭沒尾的,可靠嗎?”李世民看完後將信遞給房玄齡,低聲詢問長孫無忌。
“應該是可靠的!長安諜報司證實了當夜?jié)h王、陳國公等人確實去了東宮。除此之外,太子衛(wèi)率的軍營最近也有些異動。”
“嘿嘿,漢王元昌!”李世民冷笑一聲,“朕一直在奇怪,爲何他會忽然生病請求回京,原來是心病!既然他們這麼喜歡長安,幾天後朕就把長安讓給他們吧!世績,左武衛(wèi)眼下情況如何?”
李績道:“回皇上,一切正常。”
“朕記得張煥曾經向衛(wèi)公推薦過一個人,眼下是在左武衛(wèi)吧?”
“正是,蘇定方以前就在衛(wèi)公麾下效力過一陣子。達阪山口之戰(zhàn)後,張煥就將他推薦給了衛(wèi)公。衛(wèi)公十分滿意,認爲此人足以獨領一軍,還親自教導。後來臣就將他調到了左武衛(wèi),簡拔爲下府果毅都尉。”
“既然是衛(wèi)公和你認可的,那就沒什麼問題。你將兵權交給蘇定方,跟隨朕一起去九成宮吧。”
李績一愣,馬上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笑著點頭答應。
長孫無忌笑道:“英國公跟隨皇上去九成宮,肯定可以麻痹那些人,讓他們以爲皇上毫無準備。”
李世民淡淡道:“只要朕還在世,沒人可以翻得了天!輔機,朕離京之時,你要將皇宮裡的內應全部抓起來!沒問題吧?”
“皇上放心,絕對沒問題!”
“好!那就都下去安排吧,明日朝貢大典之後,就起程前往九成宮。”
“臣等告退……”
長孫無忌三人離去後,李世民叫來趙胡纓,對他吩咐了幾句話。趙胡纓連連點頭,聽完後低聲詢問幾句,迅速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