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二百三十一 軍改

洪武元年,眨眼即逝。

這一年,除了改土歸或有戰火升起,全國刀兵不動。

趁著這一年難得的平靜,趙桓徹底把軍隊以及軍事機構進行了徹底的變革。

歷朝歷代,都是皇帝直接掌握軍隊的建置、調動和指揮大權。

但實際上,皇帝是人不是神,自然需要相應的機構來管理指揮軍隊。

國朝中樞,軍權由三個機構分任,分別爲樞密院、三衙、以及率臣。

樞密院爲最高軍事領導機關,掌軍權及軍令;三衙,即殿前都指揮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步軍司,爲中央最高指揮機關,分別統領禁軍和廂軍;率臣,爲禁軍出征或鎮戍時臨時委任的將帥,統領地分屬三衙的禁軍,事畢皆撤銷。

兵符出於樞密,而不得統其衆;兵衆隸於三衙,而不得專其制。”意即:樞密院有調兵之權,卻不掌管軍隊;三衙掌管軍隊,卻無調兵之權。

這中間,沒兵部什麼事。

神宗朝前,兵部只負責校閱、儀典、武舉事,毫無存在感,改制後,增加了低級官員升遷、調派的職權,只能說稍有改善。

可以說,這樣的兵部,直接取消了即不影響朝堂,更不影響軍隊運轉。

在兵力的配置上,國朝軍制遵循“強幹弱枝,內外相維”的原則。

禁軍中最精銳的殿前軍駐守在京城,侍衛親軍駐紮在各地,內外數量維持在五五開的局面。

其中京城的人馬最爲精強,各方鎮知道兵力不敵,不敢造反,這就是“強幹弱枝”。

如果京城有變,在各地駐紮的禁軍聯合地方的兵力,也足夠對付變亂,這樣就“內外相制,無輕重之患”,以達到“內外相維”的目的。

軍隊主體爲禁軍、廂兵、鄉兵和蕃兵組成,禁軍不必多說,乃是主體,至於其他,數額不定,優劣不齊,實在難堪大用。

所以,在各處軍隊整訓結束後,軍兵員額確定,固定在正規軍六十萬,預備軍十萬。

少了,不夠用,多了,養不起。

正規軍平均軍餉每月四貫,衣食甲冑兵器訓練等耗費每月兩貫,算下來軍隊歲耗五千餘萬貫,超過朝廷收入的四成多。

六十萬正規軍,編製成一百二十個師,其中冷兵器師六十五個,騎兵師三十個,火器師十個,水師十五個。

可憐堂堂大宋,只能湊出十五萬戰馬,也是讓趙桓心酸。

值得欣慰的是,各火器師已經實現了全騾馬化,可以實現快速機動。

其中兩個龍槍兵師,乃是騎馬趕路,下馬打槍作戰,哪怕放到塞外也可靈活機動。

各師編號,乃是禁衛一到三十師,甲一到甲四十五師,乙一到乙四十五。

各軍駐紮,乃是按照國防需要,並對外征戰的目標駐紮。

京畿駐紮十五萬人,五個火器師,五個騎兵師,二十個步軍師。

西北方向駐紮兩個火器師,八個騎兵師,十個步軍師,虎視眈眈地看著西夏。

當然,十萬人消滅西夏肯定是不夠的,不過正式開打的時候,肯定要從別的地方調動增援。

東北方向,爲應對金國並鎮壓幽州,駐紮了兩個火器師,十個騎兵師,十九個步軍師。

雁門關外就是雲州,自從耶律大石穿過這裡,金人防備日甚,爲了收復關外,這裡也駐紮了一個火器師,兩個騎兵師,兩個步兵師。

因爲一直對大理國以及東南半島念念不忘,大理周邊分佈了八個師,瓊州駐紮了六個師。

剩餘的各師中,十個分佈在西北東南各處,以備鎮壓吐蕃、羌人,另十個分佈國內各處,穩定國內局勢。

根據需要,各師或者拆分成團營駐紮各處。

如此安排,各部安心駐紮訓練,再無兵不識將,將不識兵之憂。

十萬預備軍,乃是工程兵與國內治安部隊的綜合體,同時也是正規軍的後備,編爲丙十、丁十兩部。

他們按照團營駐紮,或者開溝修路、維護運河,或者防備叛亂,戒備不臣。

在機構上,樞密院職責相應減少,概括來講,就是軍隊動不動、怎麼動,樞密院說了算。

三衙之中,殿前司管禁衛三十師,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各管甲乙丙丁各師。

他們負責軍隊的日常管理和訓練,但是要想調動一個師,必須要樞密院的調令與兵符。

兵部職權大大增加,後勤保障,軍兵將官升遷、調動,軍紀監督,新兵招募和訓練,軍事教育,各部軍兵退役與員額補充等事宜,都是兵部負責。

沒了兵部點頭,一隻部隊就會缺糧少餉,兵員得不到補充,軍官沒辦法提拔,遲早崩潰。

這樣,樞密院、三衙、兵部各執一部權力,可以保證皇帝對軍權的控制。

當然,再好的制度,也是由人執行的。

萬一皇帝昏聵,搞的天怒人怨,說不得值守宮禁的禁衛就把皇帝給剁了。

除了這些,還有烈士遺孤並民間孤兒組成的羽林衛三千人,這部不計算入軍隊數量,直接由皇帝出錢養著。

這隻少年軍校,可以爲皇帝源源不絕地提供軍事心腹,確保皇權穩固。

另外,皇城司也做了改變。

宮禁守衛由殿前司全權負責,皇城司只負責對外情報。

目下關鍵,當然是西夏和金國,次之乃是,再次之乃是李朝和占城,至於再遠的,非短時計劃。

至於遼國,徹底完蛋了。

耶律大石領軍出擊,在雲州和金人幹了幾架,基本上是殺敵八千自損一萬,其實也還不錯。

奈何,耶律淳只把耶律延禧軟禁而不殺,結果自己突然病亡,又不曾傳位給耶律大石,讓耶律延禧抓住了機會復起。

軍權被奪,本人被軟禁,幸好大軍內亂,耶律大石在一部軍兵保護下西逃。

看其打算,估計是和原來一樣,要去建設西遼了。

好在,皇城司受皇帝密令,給耶律大石派了些軍事教官,留作以後當帶路黨。

一年下來,各部整訓完畢,機構磨合良好,也到了該用兵的時候啦。

三百四十七 兵出西夏二百三十一 宗澤二百四十二 王慶據陳橋驛二百四十九 火器出擊一百三十六 沙門島上一百二十一 明教的小動作二百七十一 準備登基四十八 產業和危機六十三 錢財仍缺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一百零一 酣戰六十六 劫囚五十一 強邀無題二百八十七一百四十 榮與恥二百九十七一 絕不做欽宗五十三 勸你正氣二百一十五 皇太孫一百九十九 開封府開張一百零七 殺手鐗十五 太美二百零六 童貫回京三百一十七 趙佶死一百六十四 宣和元年二百 開封些許事二百五十六 遮掩的殺機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六十三 錢財仍缺三百二十四 教門變革七十二 二次收穫八十六 戴罪立功三百一十六 聯姻政策七十一 心情不好二百三十八 買人三百四十五 討伐不臣六十二 重整八十八 偶遇一百一十五 兩浙路安撫使九十八 治貪三百四十七 兵出西夏三百零二 江寧百姓無題二百二十 收心十四 醫生二百三十四 菜雞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八 本宮說了算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一百九十四四十六 蒸酒九十二 潤州城外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二百三十一 宗澤五 厲害了,太子哥十 後續二百九十九 全面進攻開始二百七十六 王慶降八十四 巾幗一百八十九 選兵二百九十五 瓊英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一百九十 大水圍城一百五十三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二百七十七 喜當爹二百八十七六十 打賭三百零六 土官就是土豪二百八十 御駕親征一百六十三 各自準備二百四十三 東京變亂一百二十九 真香一百八十八 擴軍三十一 失之東隅一百一十六 挑逗二百九十二 搦戰二百八十八 大江之戰二百六十四九十六 殺猴儆雞一百二十二 長槍早已飢渴難耐一百六十 東宮武力一百一十 清算三百五十 西夏滅三百一十六 聯姻政策三百 好基友一起死二百三十二 遼國的落幕二百四十九 火器出擊二百一十二 救人一百六十五 校閱場的挑釁一百八十四 贖地之議六十五 高達上路八十三 腰纏十萬貫二百六十九 壺關戰事九十八 治貪八十一 荒唐七十四 洪災
三百四十七 兵出西夏二百三十一 宗澤二百四十二 王慶據陳橋驛二百四十九 火器出擊一百三十六 沙門島上一百二十一 明教的小動作二百七十一 準備登基四十八 產業和危機六十三 錢財仍缺二百四十六 大意啊二百一十六 高俅之死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一百零一 酣戰六十六 劫囚五十一 強邀無題二百八十七一百四十 榮與恥二百九十七一 絕不做欽宗五十三 勸你正氣二百一十五 皇太孫一百九十九 開封府開張一百零七 殺手鐗十五 太美二百零六 童貫回京三百一十七 趙佶死一百六十四 宣和元年二百 開封些許事二百五十六 遮掩的殺機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六十三 錢財仍缺三百二十四 教門變革七十二 二次收穫八十六 戴罪立功三百一十六 聯姻政策七十一 心情不好二百三十八 買人三百四十五 討伐不臣六十二 重整八十八 偶遇一百一十五 兩浙路安撫使九十八 治貪三百四十七 兵出西夏三百零二 江寧百姓無題二百二十 收心十四 醫生二百三十四 菜雞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三百二十二 正面剛八 本宮說了算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一百九十四四十六 蒸酒九十二 潤州城外一百六十八 教訓人的意外收穫二百三十一 宗澤五 厲害了,太子哥十 後續二百九十九 全面進攻開始二百七十六 王慶降八十四 巾幗一百八十九 選兵二百九十五 瓊英三百一十三 絕對與相對一百九十 大水圍城一百五十三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二百七十七 喜當爹二百八十七六十 打賭三百零六 土官就是土豪二百八十 御駕親征一百六十三 各自準備二百四十三 東京變亂一百二十九 真香一百八十八 擴軍三十一 失之東隅一百一十六 挑逗二百九十二 搦戰二百八十八 大江之戰二百六十四九十六 殺猴儆雞一百二十二 長槍早已飢渴難耐一百六十 東宮武力一百一十 清算三百五十 西夏滅三百一十六 聯姻政策三百 好基友一起死二百三十二 遼國的落幕二百四十九 火器出擊二百一十二 救人一百六十五 校閱場的挑釁一百八十四 贖地之議六十五 高達上路八十三 腰纏十萬貫二百六十九 壺關戰事九十八 治貪八十一 荒唐七十四 洪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崇阳县| 盐津县| 西和县| 威信县| 福州市| 开原市| 萝北县| 延边| 彭阳县| 莱芜市| 宝清县| 冀州市| 泸西县| 宁国市| 澎湖县| 凤翔县| 平遥县| 雅江县| 清涧县| 桂东县| 洞口县| 彭阳县| 怀远县| 沈丘县| 丰宁| 游戏| 田阳县| 万宁市| 墨脱县| 昆明市| 泽普县| 介休市| 清流县| 顺昌县| 苍梧县| 阿瓦提县| 中西区| 白朗县| 阿克| 鄂尔多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