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造成以上問題的,最主要兩個方面便是弗蘭茨盤子鋪得太大,太多大型工程項目一同展開;以及奧地利帝國的大國之基先天不足。
奧地利帝國的境內的民族太多,語言、文化各不相同,多山的環境又造就了一個個封閉的地理單元。
所以導致初期的投入成本極高,光是教師這一項。如果不是奧地利帝國,換成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絕對不可能找出這麼多語言人才來進行教學。
奧地利帝國的成年人平均會三門語言也不是稀奇事,但絕大多數孩童卻做不到,他們大多隻會本民族語言。
同時奧地利帝國雜居,混居的情況也很普遍,所以一名教師通常要至少精通三門語言,這就大大增加了教學的難度和成本。
除了教學本身,學校的數量也遠遠不足,所以教育經費纔會如此誇張,畢竟要平地起高樓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這也直接導致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投資效率極爲低下。雖然奧地利帝國的投入是普魯士的十幾倍,但收穫的效果卻完全無法同日而語。
普魯士可以將文盲率壓制在10%左右,而奧地利帝國還在爲將文盲率降低到60%以下而努力。
不過弗蘭茨的努力也並非是白費工夫,以上計算的只是狹義的文盲率,即無法用德語讀寫即爲文盲。
如果沒有這個限定的話,奧地利帝國此時的文盲率已經下降到50%以下。
而且未來將會隨著掃盲教育的開展而急速下降。
再進一步如果僅僅計算能聽懂德語的人口,那麼已經有65%的奧地利人可以用簡單的德語交流。
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成就了,至少奧地利帝國的德語人口不再需要擔心使用德語無法溝通,政府官員的命令無法傳達。
在弗蘭茨登基之後的五年裡,德語已經打破民族和地域之間的障壁成爲了真正的奧地利語。
這都要歸功於弗蘭茨不計代價的投入,強勢的政府消除了民族之間的隔閡,火車、水道、公路突破了地理的限制德語終於得到了普及。
這是歷史上的奧匈帝國直到一戰時期都沒能完成的目標,一戰開始之前整個奧匈帝國只有40%的人能使用德語,甚至還比奧匈合併之前有所下降。
單就這一點弗蘭茨就覺得錢花得值,不過雖然此時奧地利帝國使用德語的人數增加超過50%,然而卻有一些隱患。
奧地利帝國的德語使用者太過集中,主要是德意志人聚居區,國內由交通線相連的主要城市,以及皇室莊園和軍隊。
在廣大的鄉村和偏遠地區,唯二能使用德語的區域就教堂和學校。不過隨著下一代人義務教育的普及,德語也將進一步普及。
弗蘭茨倒不是想讓德語獨霸奧地利帝國,他只是希望可以有一種全奧地利帝國共通的語言。
語言無法統一,這個散裝帝國始終是一盤散沙,即便是有著強勢君主鎮壓也很難融合,而一旦哪天這個紐帶沒了就會如同歷史上的奧匈帝國一般灰飛煙滅。
很多事情也不得不同時進行,否則根本達不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弗蘭茨一直在避戰,至少避免和強國發生正面直接衝突拖累奧地利帝國的發展速度。
除此之外弗蘭茨結合歷史的教訓十分重視對奧地利帝國軍隊的再教育,愚蠢的政治正確,愚蠢的民族策略,愚蠢的戰略計劃,愚蠢的軍事指揮。
四者共同創造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愚蠢,二十世紀的一支軍隊,組織度甚至不如公元前的羅馬人。
各種自相矛盾的命令滿天亂飛,但好在那些士兵既聽不懂,又看不懂,只能從傳令兵的情緒表情動作上判斷對方想表達的意思。
用鐵錘去開炮彈箱,結果導致整個炮兵陣地飛上天。
各種各樣的錯誤、偏見和愚蠢造就了史上最爲笨拙的一支軍隊,弗蘭茨並不想歷史重演。
其實從1848年開始奧地利帝國的數次勝利正在洗刷人們刻板印象中的那支笨拙、遲鈍,充滿逃兵且無恥的軍隊。
一個將軍帶著兩個旅的兵力,追擊八百名逃亡中只有簡陋武器的暴亂分子,在撒丁王國軍隊的協助下,從熱那亞一路追到羅馬。
結果讓數百人逃脫,其中便有大名鼎鼎的加里波第,奧地利帝國軍隊最終只抓了26個俘虜。自身傷亡卻有近千人,還有數百人失蹤(逃跑)或迷路。
當時奧地利帝國軍隊中沒有師級編制,一個步兵旅下轄兩個步兵團,大概在5000人左右。
兩個旅便是一萬人,在事先得到情報的情況下還能打出這種戰績完全夠得上人們心中笨拙和遲鈍的刻板印象。
但弗蘭茨接手後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戲劇性的慘敗或慘勝,弗蘭茨在軍事上只能勉強算個愛好者,哪怕是在這個時代學習了數年之後也沒法成爲優秀的軍官,那他又是如何解決奧地利帝國軍隊內部頑疾的呢?
答案就是《戰場必會二十詞手冊》的推廣,僅僅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操作就解決了奧地利帝國軍隊的基本溝通問題。
哪怕把古往今來世界上的各種軍事專家放在一起,如果不能解決最基本的溝通問題,他也沒法指揮這支軍隊。
時至今日最初的《戰場必會二十詞手冊》早已被《戰場必會五十詞手冊》和《德語必會一百詞》所取代。
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無論是戰術,還是武器都比過去更復雜。
在1848大叛亂結束之後這相對穩定的四年多時間裡,弗蘭茨不斷淘汰掉那些難以用德語交流也不願意學習的士兵。
現在奧地利帝國《戰場必會五十詞手冊》考試的通過率已經高達100%,只要軍官會標準奧地利語(北德方言和山區地方口語不算)他就能隨時隨地接手一支軍隊。
至於盤子鋪得大這件事,弗蘭茨自己也很清楚,但有些事情就是不得不做。沒有太好的辦法,只能是咬牙堅持,等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經濟開始循環一切便會得到好轉。
在資金上弗蘭茨還是有些儲備可以停一陣子,不過真正能破局的卻是貨幣改革,從金本位進化到金塊本位制。
事實上金本位制度歷史上有過三種形式,分別是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