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希望
有了這樣的認知,齊皓元心裡安慰好些。不過要做到第二條,可不簡單,就好比,土豪我們做朋友吧,這話也就說說而已,世上土豪常有,可土豪朋友卻難得一見!
齊皓元如今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他得知道刻印道紋是怎麼一回事!這個過程絕非工匠們拿著錘子鑽子,在大石頭上雕琢那麼簡單。
他所見過最接近道紋的東西就是符咒!符咒之所以威力巨大,其原理與道紋相似,或者說同出一轍!
一張符紙,普普通通,正是因爲上面被刻印了道紋,才具備了威力。雖然,客觀的說,常見的符咒威力馬馬虎虎,算不得驚人,到了元嬰期後,很少有人再用符咒,常用符咒的基本上都是初涉修仙的菜鳥。因爲他們無法釋放出強大具有殺傷力的攻擊來,纔會依仗符咒來增強實力。
當自身修爲達到一定境界後,完全可以憑藉自身實力打出具有威力的攻擊來,故而就漸漸的擺脫了使用符咒這一習慣,從而很少再有人將威力更強的道紋刻印在符紙上,這也就決定了符咒的威力。
但現在問題的根本是道紋如何刻印在符咒上的,齊皓元所使用過的,以及接觸過的跟道紋有關的東西就是符咒,所以他沒得選擇,只能從符咒下手,尋求答案,並且他的身上就有符咒,可以拿出來研究。
當然做這件事情的是道體,他本人還是處於入定狀態,不敢稍有動彈。道體從齊皓元身上取出一些符咒出來,描摹了上面道紋脈絡,這些道紋與白紙幡上的道紋比起來,差距簡直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獄。
線條很簡單,但是隨意的刻畫出來,必然不會擁有威力,其中肯定存在著門道,這是關鍵。齊皓元在思考著,將想到的點傳遞給道體,讓道體去試驗。
他選擇對最爲熟悉的火靈符咒下手,雖然已經好些日子沒有煉丹了,可是玩火的本事沒有落下,對火的理解也遠超一般人。他看得出來,刻印在火靈符咒上的道紋其實是火球術,這種法術並不稀奇,屬於道教仙門基本法術,一般弟子都會施展,他也不例外。
這是突破口,他會施展這門法術,對其中技巧自然熟悉。火球術與火靈符咒施展時,需要默唸相同咒語,這是普遍法,即施展任何一門法術或者祭出任何一張符咒都需要以咒語作爲引子。
那麼也就是說引子相同,且由火靈符咒發揮出的效果以及威力與火球術也大體相當,所以說結果也是相同的,區別就在於中間的過程。
知道了過程是最關鍵的,齊皓元就開始思考起來。這種思考必須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也就是說,他必須知道施展一次法術需要哪些要素。
施展火球術,首當其衝,得知道火球術的要義,能夠熟練的在體內運轉,再者,需要靈力來配合,最重要的是,在默唸咒語時,能夠很高成功率的激活法術要義,自行運轉。
那麼這個過程如何在道紋中體現呢?這其中必然有一個轉換關係,絕非想當然的那種。對於這一點兒必須得花功夫去琢磨,所以說,任何一次創新都是難得的。齊皓元現在要做的不是創新,因爲道紋已經存在,前輩已經用自己的智慧實現了這一點,方向已經明確,他要做的是想通這之間的關聯。
說起來,好像不是特別複雜,但要實現,可是極爲傷腦筋的一件事。齊皓元理科成績不差,但最後也就是一個考古學家,而不是高智商發明家。說這個的目的也就是想說,齊皓元的腦袋沒有想象的那麼聰明,短時間內,他根本想不明白。
就這麼的時間已經悄然不覺的過去了三天,他這一坐就是三天,動都沒有動彈一下。道體在一旁不斷的刻畫著火靈符咒的道紋線路,卻只是徒有其形,不見其效。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當初要是學習下就好了。”現在後悔已經晚了,道紋這門學問,沒人教,確實不容易琢磨。與它同級別的還有法陣,甭管你修爲再高,如果沒有得到這方面的專業人才指點,想要入門,懸!
想問題得從源頭開始,這樣容易抓住本質。
首先可以明確一點,法術確實被前輩轉化成了道紋,這個事實決定了現在的思考是有意義的,只要思考到位了,這個過程就能實現!
再者,前輩當時是怎麼想的,他是出於怎樣的目的去發明創造了道紋?這是最關鍵的環節。不出意外,前輩當時定然是想著有一種東西能夠取代自己親自施展法術,同樣起到法術的效果。
基於這樣的目的,前輩才展開了思考。他思考的第一步必然是對一門法術進行極透徹的分析,然後尋求可以替代的方法。這是正常人思考問題的邏輯順序,不過,一些鬼才的思維是錯亂的,故而纔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這個屬於小衆,先不管。
當對一門法術熟悉到一定地步後,纔有可能談得上去改變些什麼,感悟也會更加深刻一些,所以重點還是在法術的本身上。
想到這裡,齊皓元暫時將其他因素擱置一邊,一門心思研究起火球術。他必須去重新認識火球術,以最菜鳥的方式去運轉這門法術,不忽略任何一步環節。施展任何一門法術,都有一個醞釀的過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法術要義在體內運轉,靈力流走的過程,也可稱之爲積聚的過程。人體內,血脈貫通,法訣要義在丹田運轉,靈力流走奇經八脈其實就是走的一條閉合的曲線。
齊皓元的臉上流露一絲喜色,將思考的火花點傳遞給道體,讓道體去刻畫。果然這樣刻畫出來的紋路與火靈符咒上的道紋非常相符,不過卻不見威力,顯然思路有一點兒擦邊了,可是還缺了些東西。
不過這樣的進步,已經是邁出了一大步,距離成功即便遙遠,希望卻露出了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