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4章 立碑題名

晨時分,禮部貢院前已經聚集了大批進士,金榜題名經過去大半個月,在期集慶典活動的日子裡,是他們生平最爲風光得意的時候,如今被召集到貢院,就是謁先聖先師,就白就了是感謝下孔夫子他老人家的保佑,自己纔有今日的風光。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孔孟之道成爲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學術,作爲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的孔子,自然也受到歷代王朝的頂禮膜拜,歷代文人儒士也將孔子視爲先聖先師加以崇拜。

況且祭拜先聖先師之後,就是爲進士刻題名碑,以傳後世,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流芳百世,這可是極爲榮耀的事情,進士們哪裡會推辭,個個欣然前來。

凡是祭祀活動,都是非常繁瑣的,況且像這種祭拜聖人級別的儀式,如果說只是單單孔夫子一人還好些,問題是古代的先賢,能稱爲聖的就有幾個,師級的儒士就更加多了,幾百個進士,從清晨開始祭拜,直到午時,儀式才進行大半。

此時正是天氣晴朗,空中萬里無雲,如果是秋冬時候,那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而現在偏偏是四月夏季,沒有云層的稀釋,金燦燦的太陽直接照射下來,而諸多進士又是跪又是拜的,身上可謂汗流浹背,恨不能光著膀子,涼快一下,可是在這種莊重的場合裡,誰敢做這種有辱斯文的事情,只能強行忍著,偷偷摸摸的鬆鬆衣襟,或者用已經溼透的絲帕抹汗。

好不容易等到官將禱文焚燒,宣佈祭祀儀式結束,進士們才暗暗叫苦的站了起來佛解脫似的,露出喜悅笑容,沒有了顧忌,天氣確實熱得煩人有古代衣袍袖子都比較寬大,根本不須提醒,進士們紛紛揮袖招風取涼。

偶爾有幾個努力苦學的士,順手在懷裡一掏,拿出隨身攜帶的書籍當成扇子,滿面笑容的輕扇起來,當然,也有天生怕熱的,身上時時刻刻都帶著扇子更加不用說,讓旁人羨慕不已,不過未等這些人暗自得意多久,衆人的注意力隨之集中到楚質、馮京、滕茂實三人的手上,確切的說,是三人手中的扇子上。

只見楚質人炎炎的烈日下,額上卻沒有半點汗跡,談笑風生之餘,手中精緻典雅的摺扇輕微擺動,顯得那麼的風流瀟灑,俊逸無雙。

“秀穎的扇子,怎麼這般……異?”有人忍不住詢問起來,目光不離摺扇。

“什麼怪異,這叫撒扇,只不過麼精的撒扇確實比較少見。”摺疊雖然不是什麼流行事物,畢竟也有人見多識廣的即出來解釋疑問,滕茂實悄悄瞄了下楚質笑點頭,卻沒有言語扇輕搖,更加顯得風度翩翩。

其實根本不。看見三人手拿摺扇。瀟灑倜儻地模樣。就已經吸引住了衆人地視線。還好大家都是有身份地人。就算再怎麼眼熱。也要保持風度。也有人想借來一觀。卻因爲矜持而不敢開口。

看出旁人地心思。楚質微笑道:“前兩日。我和當世秀穎在城中游玩。天氣炎熱。汗如雨下。忽見某處鋪子有扇子出售。觀其還算雅緻。形制也新穎。也不像適合小娘子撲花中蝴蝶、捉月下流螢地輕羅小扇那樣小巧。就順勢購了幾柄。用起來還是蠻舒服地。”

摺扇之所以能取代團扇。成爲文人雅士們心愛之物。很大地程度上。也是因爲團扇小巧別緻。從古至今深得女子喜愛。慢慢就演變成她們隨身裝飾品。男子漢大丈夫。自然不好意思拿著女子之物招搖過市。讓人笑話。瀟灑地摺扇出現之後。自然成爲風流年少不可缺地行頭。

“還真有些新穎。扇面似乎還有字畫。”有人附和說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楚質請來地託。

經某人提醒。衆人地目光再次落到扇面上。只見楚質三人手中地扇面裡。或是青山綠水、蟲魚鳥獸、花草樹木。旁邊還附有詩詞字句。在小小地方寸之間。形成妙趣橫生地畫境。

什麼是雅。什麼叫情趣。在炎熱地夏季。旁人用衣袖或者絲帕抹汗。而人家怡然自得輕搖著柄精巧美觀地扇子。招來陣陣香風繚繞之時。還能欣賞著扇面中地字畫。這簡直就是難以言喻地享受啊。察覺衆人羨慕地目光。楚質嘴角悄悄綻放出一縷笑容。知道自己地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

在議論摺扇精美風雅之時,衆人已經到來貢院的題名碑林之中,自宋朝建國建隆元年開始第一場科舉取士至今,按一次一塊碑

裡已經立有三十多塊石碑,來到此地之後,衆人的漸從摺扇轉移到題名碑上,帶著激動崇敬之心,瞻仰著先輩們的豐功偉績。

想到以後自己的名字也將刻在其中,留名青史,受到後人崇拜,誰也沒能掩飾住興奮之情,如果不是有禮官在旁,恐怕有人忍不住喜極而泣了。

進士題名碑制式大體規範,碑首以捲雲紋爲主要紋飾,基本刻有統一的篆體字“賜進士題記”,材料爲白色大理石,而題名碑的格式爲碑首刻銘文碑名,碑身爲正文內容,以正楷直排刻寫,碑身分爲了兩個部分,上部爲皇家誥示,申明朝廷開科取士的動機目的,伴隨一系列溢美之詞,下部則爲進士名錄。

在禮官的指引下,從從來到碑林最深處一塊痕跡明顯較新,用紅綢布蓋住的石碑前,不用提醒,誰都知道這塊石碑就是今科進士的題名碑了,幾百個進士爭相圍觀,可惜有紅布擋住,看不清上面的內容,讓人焦急不已,紛紛哀求似的看著一旁的禮官。

“吉時未到,諸位莫急。”禮官笑容滿面說道。

古代吉兇之說入人心,做什麼事情,都講究趨吉避兇,聽到禮官之言,衆人也沒有辦法,只能忍住焦慮心情,待會著所謂的吉時到來。

心中著急,加上天氣悶熱,剛覺得清涼一些的進士,又開始大汗淋漓起來,特別看到楚質幾人,撫扇微搖,輕鬆愜意的樣子,心中羨慕之意,越發濃郁。

好不容易到禮官所說的吉時,在幾個進士齊心協力之下,石碑上的紅布瞬息被扯了下來,刷的一下,碑前立即擠滿的心急如火的進士。

只見碑銘上部爲皇家誥的開頭,是書寫誥示者的官名和姓名,也就是賜進士翰林院學士臣趙概奉撰字樣,接下來便是誥示正文,無非是今科錄取了多少人之類的話,誥示之下,是當科的進士題名,直排書寫,先書寫名次,最爲醒目的自然是第一甲賜進士及第,而其中又以馮京的名字排在第一,讓人難以忽視。

近五百個進士姓名以及籍貫,密密麻的刻寫在石碑正面,而碑銘的上部又有誥示之類的內容,餘下的空間也不多,所以刻寫進士的名字也不會太大,有些站得太遠的進士,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名字,心中著急啊,忍不住用力往裡擠,場面頓時變得熱鬧之極。

好不容易等百九十八個進士,一一尋找到自己的名字所在位置,心滿意足的散落開來,熱切的抒發自己心中的激動時,禮官也隨之站了出來,宣佈此次題名活動結束,任由諸位進士自由活動。

難得進貢院朝聖,以後未必機會再來,進士們當然不願意這麼快離去,三五成羣的觀賞起碑林中的其他進士題名碑來,看著一個個熟悉的高官大臣的名字,卻激發了不少人的雄心壯志,都是在碑上留名的,既然人家可以做到這步,那自己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如果是現代人,心情激動難以自抑,會有許多可以抒發情緒的選擇,但是在古代,特別是文人雅士,一般來說,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吟詩填詞,要知道許多文章詩篇,都帶有作者強烈的情感,引起讀者共鳴,才得以留傳後世,爲人所知。

就待進士們靈感迸發,詩如泉涌之時,卻忽然發現了個問題,這裡是貢院先師聖廟碑林,旁邊都是石碑建築,偶爾有幾棵樹木,卻少了吟詩填詞必備的文房四寶,而且這次是來祭祀聖師的,不是參加文人宴會,誰也沒有準備有筆墨紙硯。

雖然說進士之中也不缺乏記憶力強悍之人,偶爾有幾個還能做到過目不忘,況且自己所作詩詞,短時間之內,也不至於遺忘,但是已經習慣在吟風詠月時留下墨寶的文人士子們,面前沒有筆紙,總是感覺少了些什麼,有的進士才誦了句詩詞,下意識的想執筆寫下,卻發現沒有,文思頓時受到影響。

當然,既然有人能隨身攜帶書籍,那自然會有人隨身攜帶筆墨紙硯,問題是僧多粥少,幾百個進士,一人一首詩詞,就有幾百首之多,況且有的人作起詩詞來,都是量產的,能隨身攜帶的紙張,肯定不會太多,當然滿足不了衆人的需求,有幾個機靈的進士,立即想到去貢院向官員們求取,雖然衆人都覺得有些不意思,但是無奈之下,也只能如此了。

第235章 人去樓空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379章 安石第133章 名字第30章 茶百戲第368章 家事第106章 對韻第312章 義莊第334章 伏法第33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37章 高士林的主意第429章 禮第108章 上元燈節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450章 揭秘第50章 盛情難卻第9章 知恥而後進第249章 如期而至第85章 時局變幻第49章 高士林第10章 竹石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289章 執子之手第38章 女伎第104章 梅花酒淳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337章 專業人士第10章 竹石第37章 盛會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22章 父子會面第251章 對策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86章 宿怨第309章 尾聲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168章 趣聞第317章 新貴第186章 期待第186章 期待第222章 幫忙第116章 案首第19章 家族聚會第335章 揭發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77章 機遇第289章 執子之手第113章 元夕第334章 伏法第318章 迷惑第160章 題詩第389章 讚頌第217章 冤枉了人家第174章 賜詩第406章 館職第210章 皇子第228章 鎮定自若第301章 沉迷第136章 端倪(一)第392章 笑話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429章 禮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124章 策論第87章 癡情第159章 應邀出遊第44章 聲名漸起第297章 族親第329章 算賬第266章 對策第201章 半日閒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164章 催妝詞第341章 轉機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116章 案首第260章 西湖盛會第73章 月閣之內第2章 慈母之心第330章 鴻門宴第86章 安家置宅第10章 竹石第85章 時局變幻第436章 挑撥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132章 留宿第25章 驚喜第83章 聲名遠揚第29章 拜訪何涉第219章 朝議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451章 娶個媳婦很難第391章 德才第53章 成績第206章 銘記第366章 巴結第358章 一封信第119章 邀請
第235章 人去樓空第308章 峰迴路轉第379章 安石第133章 名字第30章 茶百戲第368章 家事第106章 對韻第312章 義莊第334章 伏法第33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37章 高士林的主意第429章 禮第108章 上元燈節第323章 心情舒暢第450章 揭秘第50章 盛情難卻第9章 知恥而後進第249章 如期而至第85章 時局變幻第49章 高士林第10章 竹石第152章 評點指教第289章 執子之手第38章 女伎第104章 梅花酒淳第314章 初兒來了第337章 專業人士第10章 竹石第37章 盛會第288章 微妙的曖昧第22章 父子會面第251章 對策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86章 宿怨第309章 尾聲第253章 天差地別第168章 趣聞第317章 新貴第186章 期待第186章 期待第222章 幫忙第116章 案首第19章 家族聚會第335章 揭發第121章 治療之方第77章 機遇第289章 執子之手第113章 元夕第334章 伏法第318章 迷惑第160章 題詩第389章 讚頌第217章 冤枉了人家第174章 賜詩第406章 館職第210章 皇子第228章 鎮定自若第301章 沉迷第136章 端倪(一)第392章 笑話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429章 禮第200章 動人心扉第124章 策論第87章 癡情第159章 應邀出遊第44章 聲名漸起第297章 族親第329章 算賬第266章 對策第201章 半日閒第43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第441章 想瞞我多久第170章 書生之見第164章 催妝詞第341章 轉機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116章 案首第260章 西湖盛會第73章 月閣之內第2章 慈母之心第330章 鴻門宴第86章 安家置宅第10章 竹石第85章 時局變幻第436章 挑撥第220章 欲問行人去第132章 留宿第25章 驚喜第83章 聲名遠揚第29章 拜訪何涉第219章 朝議第240章 上任第一日第451章 娶個媳婦很難第391章 德才第53章 成績第206章 銘記第366章 巴結第358章 一封信第119章 邀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城市| 潼关县| 卓资县| 自治县| 舟曲县| 石屏县| 深圳市| 山东省| 吴忠市| 双流县| 东明县| 耿马| 巴青县| 涟水县| 九江市| 呼伦贝尔市| 南召县| 四子王旗| 略阳县| 通化县| 南陵县| 湖北省| 丰顺县| 镶黄旗| 开鲁县| 交城县| 云林县| 大关县| 勐海县| 苍山县| 罗城| 晋宁县| 东丰县| 卢湾区| 芒康县| 南陵县| 陇川县| 郯城县| 武强县| 乌拉特前旗|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