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04.第 104 章

“……你一直僞裝本真的自己, 如此苦心經營,究竟是隻想收復疆土,還是存著謀反之心?”趙棟突然開口又問。

韓臨風挑眉道:“身爲聖德的子孫, 若是一味彰顯,恐怕不得聖心, 帶累家人。既然是自保,何來苦心經營?至於我與曹盛, 本是一股熱血義氣相交, 想要幫助義軍招安歸正。可是朝廷卻對他們趕盡殺絕, 我自要替他們想一條出路。至於以後, 若是朝廷忌憚, 肯容下他們自是最好。若不被逼到山窮水盡, 何人會反?不過我現在只想完成聖德先祖遺願,抓住這天賜良機,收復二十州。至於其他的,不作他想……”

趙棟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 卻遲遲沒有砍下, 心裡也是天人交戰。

他何嘗不知,眼前這個青年若是真有反心, 早就應該如裘振那般,攻城陷陣,刀槍對內了!

可是韓臨風並沒有,之前幾次遭遇戰也是儘量避開了魏軍鋒芒。

此時,兩人對視, 看著這個英俊青年眼中的磊落坦蕩, 趙棟的刀怎麼也壓不下去!

趙棟的目中幾次顯露殺機,又幾次按壓下來, 到了最後竟然“咣噹”一聲,將自己手裡的寶刀扔在了地上。

他仰天長嘆了片刻,然後道:“你走吧,今晚跟我來的都是我心腹,我會讓他們不要聲張……只當不知你這些狗屁倒竈的事情!”

韓臨風鄭重抱拳,卻並沒有立刻走,只是道:“雖然北地戰局扭轉,可是想要徹底收復失地,還是須得將軍配合。只有將鐵弗王庭驅趕萬里,那麼北地邊疆的安定才指日可待!”

趙棟沒想到韓臨風居然得了便宜還賣乖!竟然得寸進尺,還妄想著大魏的王師與他個匪軍配合?

於是他不由得瞪大眼睛,滿地找尋方纔扔下的刀。

韓臨風笑了一聲,主動幫將軍把刀撿起來遞過去,然後抱拳道:“今日之恩,韓某銘記在胸,定然不會辜負將軍之期許,成就一番邊關大業!”

說完,他翻身上馬,帶著部下迎著疾馳而來的援軍匆匆而去,

趙棟望著韓臨風的背影,心裡一時竟然覺得鬆懈了很多。

他也沒想到,在發覺了韓臨風的秘密之後,他卻重拿輕放,而且心裡又是這麼的輕鬆坦蕩。

就好像長久以來,他終於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樣。

再說韓臨風,這次倒是真的回到了梁州王府。

落雲倒是也習慣了他深夜歸來,於是早就跟他說好了,下次晚歸,就走王府選買送菜的後門,她在後門偏房處安排好了門房。那裡往落雲的院子走也近些。

這樣,就算韓臨風深夜回來,也不必驚擾全府了。

韓臨風匆匆回來時,已經覺得滿身疲憊,可是一看到燈下美人披散長髮,素淨著臉兒倚在門前,心底所有的乏累頃刻間便消散了許多。

落雲輕聲道:“怎麼又這麼晚回來,陛下不會是又下和親的旨意了吧?”

韓臨風伸手摟著她纖薄的肩膀道:“咱麼府上也就韓逍未婚了,若是陛下派他去和親,我倒也不攔著了。讓他帶著他的酸詩,將鐵弗人都給酸倒了纔好!”

落雲聽他這麼說,頓時想起小叔子在任何閒聊的話題裡,都能往琴棋書畫靠攏的本事,忍不住又是噗嗤一笑。

韓臨風還沒吃飯,正好今日府裡殺了兩隻農莊上送來的雞,熬煮的雞湯正濃,加些蘑菇青菜,再泡飯吃正好。

落雲看著韓臨風吃得甚急的樣子,也猜到了他吃的不應食,連忙又剝了兩隻滷蛋放入他的碗裡。

等韓臨風吃完了,她幫他擦了臉,韓臨風嗅問著她身上傳來的幽香,忍不住低頭親吻她的臉頰。

落雲被他親得發癢,一邊笑躲著,一邊摸著他下巴新長的胡茬子道:“現在北地各個州縣,都在說著鐵面戰神的故事,那說書先生說那位戰神當是蘭陵王一般的俊秀人物,大約不夠英偉,震懾不住敵人,這才用鐵面遮臉。許多聽書的姑娘都入迷了,直嚷嚷嫁人便應該嫁這等真正的英雄豪傑呢!誰又能知這位豪傑,正如吃奶的娃娃一般纏人呢……哎呀!”

她調侃的話還沒說完,韓臨風已經將她一把抱起道:“你不提醒,我都不知自己沒有吃飽,既然如此,餘下的你且得好好餵了我。”

一時間,在兩人的嬉笑聲裡,牀幔也翩然落下,盪漾起水紋漣漪。

雖然二人不是新婚,可是每次長久些的別離之後,這男人都不知怠足,彷彿洪荒猛獸。

一場歡愉下來,落雲的額頭佈滿了細汗,可是相聚時刻甚短,就算她覺得疲累了,也捨不得睡去。

因爲第二日天不亮,這男人就會悄然離去,都來不及說聲平安歸來。

所以此時夜深人靜時,就算燭光熄滅,兩個人也要再說一會話。

落雲說起自己最近購買船隻,方便香料採購的事宜來。

韓臨風懶懶道:“我怎麼覺得你這是未雨綢繆,爲將來跑路做準備啊?”

落雲老實承認:“倒是也有這麼一點意思,這些都是海船,就算乘風破浪,入深海遠航也沒關係。凡事若是能留一條後路,那麼做起事來才毫無顧及……不過我買船的時候,那位遊財神不知從哪裡聽來了風聲,還派人來說,要幫襯我,不過被我婉言謝絕了。”

她跟韓臨風說話,從來只需些皮毛,他就能領會自己要表達的深意,從來無需贅言。

這次也是如此,聽了她起頭,韓臨風猜出了她的意思,接口道:“你的顧忌是對的。”

那個遊山樾,作爲錢莊的老闆,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要算利息的。甭管將來如何償還,都是要被他吸血拔毛,吃個乾淨。

而且他的人脈也甚廣,滿朝上下幾乎都有他的耳目眼線。

就在幾日前,遊山樾給他寫了一封信,信裡字字句句,都在暗示他儘早領兵上京,因爲宮中可能即將生變。如果能先人一步,便可穩操勝券。

聽到韓臨風這麼說,落雲突然生出一絲不安,試探問道:“遊山樾若這麼說,必定是聽到了什麼風聲……你打算如何去做?”

韓臨風淡淡道:“北地的戰事正是到了關鍵的時候,我若這時突然領兵入京,跟裘振一流又有何異?”

落雲明白他的意思。爲了年少時的故州之夢,韓臨風此時並不願爲了遊山樾的捕風捉影之詞,而半途而廢。

接著,他又跟落雲講述了趙棟識破了他身份的事情。落雲嚇得一下子坐了起來,屏住呼吸問:“他……會不會告發了你?”

韓臨風一把又將她扯入了懷裡,淡淡道:“依著他的爲人,應該不會……不過我倒是希望遊山樾信中的事情是真。這樣的話,趙棟將軍的壓力也會小些,我這邊的事情,進展也會順利些……”

事實證明,遊山樾財力遍佈天下,他的消息大半不會是捕風捉影。

因爲京城裡的意外接踵而來,所有的權貴很快就要無暇顧及邊疆了。

京城的這場動盪,還要從彥縣災民紛紛來到京城裡集結鬧事說起。

往常的災荒年,若有地方官員侵吞了賑災的錢銀糧食時,也會有不滿的災民在有人挑頭的情況下,來到京城敲鼓告狀。

這在京城的官員來說,也是見怪不怪了。可是這次彥縣周遭幾個鄉郡來人甚是洶涌,似乎有人給這些災民出謀劃策,鼓動他們在陛下出宮去皇寺上香的路上,攔住御駕告御狀。

這夥災民也算是膽大妄爲了!居然公然舉著狀紙,上面寫著九皇子縱容下屬貪贓枉法條條件件,還有數十個鄉鎮的萬民請願畫押的條幅,在京城長街上下跪請命。

魏惠帝的身子一直不大好,這次去皇寺上香,也有爲自己祈福的意思。

沒想到剛剛走出宮門,就遇到了這樣的陣仗,當真是晦氣,因爲怕出岔子,這燒香還願便是不成了。

陛下只能沉著臉找尋來九皇子,爲他究竟有沒有處置好彥縣的爛攤子?

瑞王當然也清楚,這夥災民當街阻鬧,在這個將要立儲的節骨眼,給自己造成多大的影響。

畢竟父皇要頂著沸騰的民怨冊封皇儲,在羣臣的面前也不好交待了!

不夠九皇子更清楚,若是沒人在背後煽動扶助,這些災民原本連城門都進不來的!這各個城門守門的雖然都已經是皇帝的人馬,可依然有人被收買,爲這些災民開了後門。

現在最要緊的就是要將這些災民都弄出去!可是現在京城外面又有許多的災民紛紛涌了過來。

百姓沒有飯吃,管你是皇帝還是皇子,左右都是死,現在來京城鬧一鬧,都能領一碗稀粥喝,又有什麼顧及?

城外的災民越來越多,就連陛下也覺得不安了,立刻頒下聖旨調配軍隊前來鎮壓聚集鬧事的流民。

陛下調配的軍隊,乃是鎮守西關的防軍,雖然新上任的將軍是陛下的心腹,可這防軍之前的將軍卻是王家之人。

當西關的軍隊開到城池下時,那位新上任的將軍卻在騎馬過淺灘時,“意外”墜馬,頭朝下磕在了淺灘石頭上,一口氣沒上來就死了。

當軍隊奉著聖旨進來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是換了領頭人,直接到王昀府邸報道了。

接下來的事情,身在北地的人都是後來聽到的。那軍隊入城之後,將皇宮團團包圍。裡面的禁軍先是聽了陛下的命令死守,只等當時出宮送信之人再增調援兵過來救駕。

陛下當時派出了三路人馬從宮內走糞車的暗門子出來。可是沒走出幾步,就被圍堵過來的數倍軍兵發現。

其中一個仗著自己是宮廷蹴鞠隊的出身,腿腳飛快,愣是一溜煙跑入了煙花巷子,然後順著錯綜複雜的巷口,跑入了城內河的橋下,跟猴子似地貼在了橋樑之下,愣是躲過了幾場圍堵。

三個送信的人裡,頂屬他送的最遠,要給北地的駙馬趙棟送信。

原本這也是陛下的無奈備選。若是王家逼宮成功,周圍的軍隊全都指望不上。那麼唯有指望駙馬爺趙棟內心方正,不會迫於王皇后的淫威,讓她顛覆朝綱。

就在那信使裝成流民,從狗洞裡爬出去的第三天,陛下內宮的大門也終於被橫木給震開了。

王皇后親自帶著王昀等王家武將,入宮“勸諫”陛下,不要受奸妃蠱惑,請陛下收回冊封九皇子的成命,遵循正法,立六皇子爲皇。

魏惠帝看著跟他貌合神離了小半輩子的皇后,氣得渾身亂抖,直問她可知自己究竟犯下了什麼大逆不道的罪過?

王皇后如今已經是勝券在握,自然不驚不慌,將瓊貴妃母子拉來,披頭散髮地摁在了魏惠帝的面前。

若是陛下不肯寫下親封六皇子韓諗之的詔書,那麼她就要這奸妃母子在他的面前身首異處!

魏惠帝清楚,他不寫,這母子倆肯定留存不住。可他若寫了,這母子二人也留存不住,自己更是要被卸磨殺驢。

到了他這樣風燭殘年的年歲,對於生死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畏懼了。

若是讓這狠毒婦人得逞,再讓老六這個心眼狹窄,睚眥必報之輩踩著他的血肉登上王位,他便是死也不會瞑目!

想到這,魏惠帝居然坦然大笑,只對王皇后道:“朕知你心思歹毒,什麼人都能殺得,這些年來,宮內宮外死在你手上的人還少嗎?既然如此,再多添幾個又何妨?朕座下的龍椅,豈是那麼好坐的?”

說到這,魏惠帝突然舉起了桌子上的國印玉璽,朝著臺階處狠狠摔了下去。

就是這麼一下子,玉璽的印面已經開裂了四五道口子。

王皇后壓根沒料到陛下竟然會如此,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摔了玉璽。

其實魏惠帝若肯寫最好,名正言順,少了羣臣的質疑口角。可是他若不願意寫,也很好辦,只找人代筆,就說陛下病重,只能口訴讓人代寫就行了。

可是這國之玉璽,當真不好僞造,那印面除了大魏祖宗的親筆題書,更是有密密麻麻繁複的花紋。就算尋了高手,僞造出一模一樣的來,也得月餘功夫,一時半刻也做不出來。

可恨皇帝來了這麼一下子,就算她殺光了滿宮寵妃,也無濟於事。

不過事已至此,逼宮之人也只能進不可退。

王皇后看著陛下瞪著她的癲狂眼神,露出陰冷的笑容,一揮手便命人斬殺了瓊貴妃和九皇子。

她這次逼宮,打的就是”剷除奸妃,明君耳目”的名頭,瓊妃和九皇子的人頭落地,便也除掉自己兒子的心頭大患。

至於陛下其餘的兒子,能活到成年的寥寥無幾,不是母妃身份太卑微,就是自己很不成器,壓根對恆山王造不成威脅!

不過方纔去瑞王府拿人的時候,滿府都不見瑞王妃和那個尚在襁褓裡的嬰孩。

皇后也知道,斬草要除根,只是眼下一時難尋那瑞王妃和幼子,先得將這宮裡的傳承大計敲定再說。

魏惠帝眼睜睜地看著寵妃、愛子慘死在自己的面前,一時也是涕淚縱橫。他當初不願傳位給六皇子,就是因爲他母親是這等心思歹毒的婦人!

可是千算萬算,還是到了這一步,權勢是何等讓人癲狂,以至於結髮夫婦刀兵相見,血脈父子反目成仇!

當他被推入一間內室,房門緊閉,聽著皇后撂下話來,若是他不肯寫禪位詔書,便不準給他飯吃時,魏惠帝依舊是沉默不語。

他緩緩閉上言,低聲自言自語道:“我的兒子女兒都不成器,幸好還有個女婿血氣方剛……王勸雪,你且等著!”

因爲拿不到陛下的詔書,皇后對外稱陛下病重,而瓊貴妃和九皇子卻因爲意圖謀害陛下,而被禁軍斬立決。

如今國事,全由六皇子代勞。王后的意思很簡單,陛下駕崩,她的兒子纔可繼承王位。

可是國喪之時,魏惠帝若是有皮肉傷,或者毒死跡象,那麼便會留下弒父的惡名。

所以皇帝若是回心轉意,寫下退位詔書,傳位給兒子最好,如若不然,他便要被活活餓死。

到時候,陛下瘦的皮包骨的樣子也正好印證了病入膏肓。

這女人的心狠起來,當真是沒男人什麼事兒。王皇后是打定了主意,扶持兒子上位。

不過京城連著三日宵禁,流民和軍隊亂成一片,羣臣心裡都清楚是怎麼回事。

也有那冥頑不靈的老臣,掛心著陛下,齊齊入殿,高呼要入宮面聖,確定陛下生死。

六皇子聽從了皇后的吩咐,在這關鍵時刻,要用雷霆鐵血手腕,絕不能任由老臣造出聲勢。

結果幾個不知好歹非要面見陛下的老臣,被毫不留情地拖拽出殿。

其中一個叫孔令方的老臣,原本就有心悸之癥,結果一激動,再加上拉扯,被扔出宮門時,便已經身體僵硬,沒了呼吸。

孔老在朝中頗有威望,更因爲爲人樂善好施,幫扶了許多寒門清流子弟,跟李歸農大人一樣,堪稱大儒。

孔老橫死在宮門前,居然比九皇子被砍頭更加震動,一時間,他的學生門客紛紛披麻戴孝,在宮門前哭喊孔老冤死。

這追思孔老的聲勢越來越浩大,最後竟然掀起了一場民怨。

王皇后雖然先前唆使六皇子鼓動流民入京,告九皇子的狀。可是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豈是某個皇子可以任意差遣的工具?

雖然九皇子已死,可是百姓疾苦依然沒有人管,先前還飽腹的每日一粥也全部不見了蹤影,甚至開始有人轟攆他們離去了。

現在聽聞京城似乎起了宮變,而愛國愛民的清官孔大人意外身亡,更是如導入煙火庫的爆竹,一下子就引爆了沸騰許久的民怨。

這次奮勇入城的,不光是流民百姓,甚至還有九皇子一黨的將領官兵。

畢竟瓊貴妃和九皇子一死,接下來便是要清算他們的時候,若是此時不奮起反抗,只怕到時候他們也是傾巢之下,毫無完卵。

這一場紛亂聲勢浩大,史稱儒殤之亂。

六皇子雖然慌忙調遣軍隊鎮壓,可是許多軍隊收到命令之後,都暫緩了行動。

畢竟六皇子下的詔書沒有國印,加之傳聞他軟禁了陛下,又剛斬殺了親弟。下面人也是怕自己行動早了,捲入到皇儲相爭的漩渦裡,所以一個個都是抱持著一個“拖”字金訣:寧可晚到,也絕不早到!

結果這麼一拖延,京城亂成了一鍋粥。那些平日養尊處優的王侯之家也不斷被混跡在流民裡的盜匪砸搶,若是侍衛養得少了,只能紛紛帶著細軟上車外逃。

一時間,昔日山外青山,樓外有樓的繁華之地,陷入廝殺火光之中。

最後,這場亂事愈演愈烈,就連王家人也來規勸王皇后先帶著宮人去京城五百里外的行宮暫避。

皇后一輩子行的是宮中的勾心鬥角,可是面對這如滔天洪水般席捲而來的民怨,也是措手不及,毫無經驗。

她只能橫眉厲聲對兒子發怒:“你是怎麼搞的?怎麼能任著那些流民爲亂?難道不會想法子將他們清出去?”

六皇子現在是內外交困,連著幾天都沒睡安穩覺了,聽了母親的責難,六皇子無話可說,只是請母親登上宮裡的高樓,四望一下京城的架勢。

待王皇后上去時,才發現四面濃煙頻起,許多王侯之家的宅院似乎也燃起了熊熊大火。

王皇后此時才覺得雙腿發軟,若不是太監福海攙扶,差點跪在了地上:“怎麼……怎麼會是這樣?”

她起初不過想引導一場兵不見血的宮變,讓自己的兒子順利上位而已,可沒想過要顛覆大魏的朝綱啊!

怎麼事情會演變如此,達到不可控的瘋狂地步?

事已至此,京城已經成了隨時都能炸裂開來的險地。王皇后這時纔想起了那被囚禁的陛下。

被遺忘了幾日的陛下,並沒有餓死。

原來是宮內有個老太監,感念年輕時受了魏惠帝的恩惠,這幾日從那殿另一側的貓洞裡,偷偷給陛下塞入了一個饅頭,還有幾個灌了水的豬膀胱,總算是沒讓他渴餓而死。

可是一代帝王,現在也是被自己的妻子和兒女磋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

王皇后見他還沒死,居然大鬆一口氣。如今這動盪時期,帶著個喘氣的皇帝,也算揣了個保命符。

於是王皇后和六皇子,帶著個病弱殘喘的陛下,與許多世家貴族一起倉皇逃出了京城。

8.第 8 章98.第 98 章66.第 66 章123.第 123 章95.第 95 章112.第 112 章90.第 90 章120.第 120 章8.第 8 章14.第 14 章32.第 32 章35.第 35 章32.第 32 章23.第 23 章27.第 27 章37.第 37 章28.第 28 章97.第 97 章97.第 97 章113.第 113 章17.第 17 章28.第 28 章87.第 87 章69.第 69 章89.第 89 章113.第 113 章58.第 58 章85.第 85 章112.第 112 章8.第 8 章26.第 26 章8.第 8 章109.第 109 章89.第 89 章118.第 118 章101.第 101 章14.第 14 章66.第 66 章26.第 26 章126.大結局42.第 42 章31.第 31 章73.第 73 章84.第 84 章43.第 43 章114.第 114 章57.第 57 章22.第 22 章99.第 99 章91.第 91 章2.第 2 章100.第 100 章114.第 114 章33.第 33 章62.第 62 章6.第 6 章119.第 119 章8.第 8 章36.第 36 章70.第 70 章53.第 53 章17.第 17 章40.第 40 章92.第 92 章45.第 45 章110.第 110 章92.第 92 章67.第 67 章52.第 52 章76.第 76 章64.第 64 章56.第 56 章39.第 39 章104.第 104 章49.第 49 章4.第 4 章12.第 12 章99.第 99 章12.第 12 章64.第 64 章72.第 72 章10.第 10 章114.第 114 章48.第 48 章6.第 6 章82.第 82 章117.第 117 章3.第 3 章111.第 111 章100.第 100 章92.第 92 章6.第 6 章24.第 24 章97.第 97 章59.第 59 章37.第 37 章70.第 70 章88.第 88 章57.第 57 章
8.第 8 章98.第 98 章66.第 66 章123.第 123 章95.第 95 章112.第 112 章90.第 90 章120.第 120 章8.第 8 章14.第 14 章32.第 32 章35.第 35 章32.第 32 章23.第 23 章27.第 27 章37.第 37 章28.第 28 章97.第 97 章97.第 97 章113.第 113 章17.第 17 章28.第 28 章87.第 87 章69.第 69 章89.第 89 章113.第 113 章58.第 58 章85.第 85 章112.第 112 章8.第 8 章26.第 26 章8.第 8 章109.第 109 章89.第 89 章118.第 118 章101.第 101 章14.第 14 章66.第 66 章26.第 26 章126.大結局42.第 42 章31.第 31 章73.第 73 章84.第 84 章43.第 43 章114.第 114 章57.第 57 章22.第 22 章99.第 99 章91.第 91 章2.第 2 章100.第 100 章114.第 114 章33.第 33 章62.第 62 章6.第 6 章119.第 119 章8.第 8 章36.第 36 章70.第 70 章53.第 53 章17.第 17 章40.第 40 章92.第 92 章45.第 45 章110.第 110 章92.第 92 章67.第 67 章52.第 52 章76.第 76 章64.第 64 章56.第 56 章39.第 39 章104.第 104 章49.第 49 章4.第 4 章12.第 12 章99.第 99 章12.第 12 章64.第 64 章72.第 72 章10.第 10 章114.第 114 章48.第 48 章6.第 6 章82.第 82 章117.第 117 章3.第 3 章111.第 111 章100.第 100 章92.第 92 章6.第 6 章24.第 24 章97.第 97 章59.第 59 章37.第 37 章70.第 70 章88.第 88 章57.第 57 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团风县| 义马市| 独山县| 丹东市| 建始县| 龙门县| 小金县| 凉山| 石河子市| 古交市| 霍林郭勒市| 武强县| 文化| 雷州市| 阳信县| 清水河县| 通州区| 普兰县| 天等县| 彰武县| 叶城县| 崇州市| 高唐县| 嘉善县| 长春市| 荣成市| 盐津县| 兖州市| 城步| 邹城市| 安岳县| 新巴尔虎左旗| 饶阳县| 平度市| 岑巩县| 庐江县| 渭源县| 集贤县| 五家渠市| 祁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