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1.第 1 章

也許是魏朝一年裡有一半氣候陰冷,人人愛香。若手捧的暖爐裡添一搓香 ,無論氣味恬淡,還是花香馥郁,都叫人心曠神怡。

若問魏朝當世有名的香料出自何處,自然是京城的香料鋪子——守味齋。

穩守京城的鋪子,不光靠珍奇的香料,更有秘不外傳的調香手段。憑藉著無法模仿超越的香味,最近幾年裡,守味齋的蘇家真是日入鬥金,吃穿不愁。

都說福貴自古是一家,蘇家坐擁金山,“富富”有餘,卻終究算是個商家,與那權貴還有隔山跨水的距離。

自從蘇家大爺蘇鴻蒙領了京師榷易院的差事,那腳指頭尖總算勉強夠到官宦府邸的門檻了,真叫人欣喜若狂。

這榷易院專管魏朝的外海買賣貿易,而大爺在其下的市舶司裡專管香料選買。

雖然他只是個小小香藥庫使,領著微薄的薪俸,可是對於蘇家來說,這是兒女們將來登天的騰雲梯。

差事辦下來後,蘇大爺決定帶著全家專程去老家蔭州的祖祠,叩謝祖宗的陰德庇佑。

一家子準備頭臘月上船,這年也要在老家的祖宅裡過了。蘇大爺決定年後再折返回京,免得耽誤新官上任。

別人打點行李都是面帶喜色,只蘇大爺的嫡出二女兒蘇彩箋有些怏怏不樂,臊眉耷眼地看著屋裡的幾個丫鬟替她打點行裝。

蘇彩箋的貼身丫鬟喜鵲是個會看眼色的,一看二小姐這霜打的模樣,立刻猜出了她的心事。

“二姑娘,您是不願看見‘她’纔不高興的?”

蘇彩箋撕扯著手裡的繡花樣子,百無聊賴地瞟了喜鵲一眼:“就你話多,真該給你起名叫葫蘆,悶起嘴兒來,免了聒噪!”

喜鵲一聽,便知自己猜得沒錯,當下賠笑道:“奴婢若成了啞巴,那您豈不是要悶壞了……二姑娘也多慮了,我老早就問過了給老家送過東西的小廝,‘她’雖然被送到了老家,卻並不在老宅裡住,據說一年裡有幾個月都是去山上的廟庵找老尼姑講義經文。您就算回去了,也不見得能看見她呢!”

聽了這話,蘇彩箋的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既有些釋懷,又帶了絲惋惜:“……她這是要出家?何必呢?我們蘇家又不是寒酸人家,就算她嫁不出去,養她一輩子也行……”

可話鋒一轉,她又探身問道:“我過去後,當真不會常看見她?”

喜鵲多機靈的一個人,趕緊回道:“放心,奴婢自會跟老宅那邊的管事囑咐好,保管叫姑娘你住得舒心,看不見煩心的人。而且有夫人在,她也會替姑娘考量周詳的。再說了,您和陸公子的親事可是板上釘釘了,倆家換過八字婚帖,也供奉在各家祠堂裡月餘了,這蘇陸兩家都是順風順水,更上一層樓呢!這就是天作之合,豈是旁人能奈何的?你就甭理會旁人了。”

這話說得蘇彩箋滿面烏雲盡散,想起她的未婚夫陸誓的一表人才,更是喜不自勝。一時間,倒是將心頭的擔憂拋在了九霄雲外。

只是屋外一個聽著屋內閒話的小丫鬟側耳旁聽,聽了滿頭的霧水。

她是新來的,自然不知道二小姐話裡忌憚的那個“她”是誰,所以跟著喜鵲去庫管領月錢時,便好奇地問了一嘴。

這新來的小丫鬟鳴蟬是喜鵲的遠親,所以喜鵲也愛照拂她,倒是耐性道:“你也知道二小姐頭上還有個姐姐,雖然也是嫡出,卻不是我們丁夫人所生。”

鳴蟬立刻點了點頭道:“這我知道,我們夫人頭前還有位早亡的夫人胡氏,那位夫人還有一兒一女……不過聽說大小姐遭逢了意外,成了瞎子,被送到去了老宅……”

她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喜鵲瞪了一眼:“就你話多,真該改名叫葫蘆!記住了,想在二小姐的院子裡辦好差事,就少提大小姐!”

話點到這份兒上,鳴蟬也有些明白了,原來二小姐不想見的,就是她那位同父異母的姐姐啊!

那位蘇家大小姐得眼疾也不過是這兩年的事情,她模樣生得好,據說蘇陸兩家定下的娃娃親,按道理,陸家原本應該娶那位大小姐。

若不是大小姐後來得了眼疾,陸家這門親事說什麼也到不了二小姐的頭上。

這樣一來,二小姐的曲折女兒心事,也就讓人一目瞭然。不過現在看來,那位大小姐豈不是可憐!

好好的姑娘如今也不過十八,卻有了眼疾,正經的宅門哪裡會要個瞎子媳婦?

可若讓她與人爲妾,現在的夫人丁佩難免掛上苛待繼女的惡名。聽說那位大小姐高傲著呢,家裡先前要給她許一戶窮秀才,那大小姐抵死不從,父女倆大吵了一架。

大爺左右思量一番後,將大小姐送回了老家。既然她不想嫁,他便由著她,只當家裡又多添了一門祖宗,將養她到老死爲止!

如今蘇家喜事連連,蘇大爺也懶得在跟那個執拗古怪的大女兒置氣,此番回去,若祖宗熬不住老家的清冷,自己想通了來求他,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也會軟一軟,找個合適的親事,多添嫁妝讓她嫁人就是了。

在回程的船上,蘇家大爺對著自己的三個兒子說道:“我們蘇家至此之後,也算是官宦之家了,爲父一番經營,都是爲了你們這些子孫,就算回老家,你們三個小子也不要懈怠功課。”

丁氏生的兩個兒子相差一歲,蘇錦官十四,蘇錦城十三。他們倆都是丁氏在成都府陪著蘇大爺時所得,所以這名字裡寓意著出生地“錦官城”的意思。

兩個人也帶了錦城繁花似錦的靈氣,自開蒙以來跟著夫子學習得有模有樣。相較之下,那亡故胡氏的兒子蘇歸雁看起來就顯得愚鈍了。

聽到歸雁將一篇《出師表》背得磕磕絆絆,蘇鴻蒙真是氣不打一處來,指著大兒子的腦門說道:“虧得你都十六了,比兩個弟弟還早上兩年學堂,這腦子灌了漿糊?”

蘇歸雁的樣貌承襲了亡妻胡氏的端秀,看著倒是一表人才,可惜只是模樣好。

他被父親手指點數得踉蹌,不由得倒退了兩步,加之船的顛簸,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疼得眼圈泛紅。

兩個小的看著大哥摔在地上,也不敢扶,那老三蘇錦城還忍不住偷偷笑一聲。

就在這時丁氏領著丫鬟走了過來,看了一眼蘇歸雁,笑對蘇大爺道:“好好的,又發脾氣訓人,你前些日子可剛調理過身子,郎中說過吃著湯藥不可動氣,雁兒向來學得慢,也不是這兩天的事情,你何苦來再生氣堵著自己……”

說這話時,丁氏衝著坐在地上的繼子雁兒使了眼神,示意他趕緊躲開,免了招惹父親生氣。

蘇歸雁抿嘴爬了起來,扶著腰一瘸一拐地回了船艙裡。

蘇鴻蒙餘怒未消,生氣道:“你總這麼護著他吧,越發不成樣子了!”

丁氏保養得益,她比蘇鴻蒙小十歲,雖然年過三十,可依舊眉目光豔,微笑替蘇鴻蒙揉捏著肩膀道:“胡家姐姐過世得早,留下這一對兒女,我身爲繼母,如何能不多愛護著他們?現在落雲的眼睛又……我自問愧對姐姐,每日都睡不踏實……”

蘇鴻蒙一向愛妻有加,看見丁氏又因爲大女兒的眼疾自責,嘆氣道:“她的事情是意外,誰都不會怪你的?”

大女兒蘇落雲當初磕碰了腦子,醒來後便目不能視,這如何能怪到丁佩的頭上?可丁佩聽了丈夫的話並沒有舒展眉頭,只是又嘆氣:“落雲的性子太拗,不然何必送她老宅子住?”

蘇鴻蒙愛憐地看著這個小了他十歲的嬌妻,他是最知她的性子的,爲人和善性子嬌軟。也難爲她當初入府,既要照料自己的孩子,又要照顧亡妻留下的兒女。

這次他在朝中掛職,待得他日高升,夫人也會榮光無限,也不枉丁佩當初託付於他的委屈……

這一路無話,乘舟便來到了老家蔭州。

蘇家的老宅子是蘇家上一代族長在八十大壽時重新翻建的,如今算起來也過了二十餘年,圍牆爬滿的綠藤青苔,遠遠看去一片鬱鬱蔥蔥。

老宅的管事老馮一早就帶著人在河埠頭等船,現在正在馬車前引著車伕來到了老宅的拴馬樁前準備卸車。

蘇鴻蒙下車之後環視了一圈,皺眉問道:“大小姐呢?又鬧脾氣不見人?”

自從蘇落雲雙目失明之後,性子變得愈加孤僻,起初砸摔東西不說,還因爲婚事的事情跟家裡人爭執。

蘇鴻蒙就算端起父親的威儀也不好苛責剛剛失明的女兒,所以乾脆將她攆回老宅子,讓她修身養性。

沒想到這麼久了,她居然還是死性不改,明知道父親回來,也不出來相迎!

管事老馮趁著大爺沒發火前適時說道:“入冬以來,這裡雨水不減反增,大小姐聽說您是坐船而來,一直擔憂著河水上漲,這些日子去山上的廟庵爲一家人燒香祈福。原本昨天就該回來,可偏巧又下了一場雨,山路溼滑得落不下腳,這才耽擱了。剛纔我派人去打聽,說是山下有人挑去了爐灰墊路,大約一會就能回來了。”

蘇鴻蒙聽了管事的解釋,陰鬱的臉色稍微舒緩了些。

丁氏也在旁邊輕笑道:“雲兒好像懂事了……就是做事還這麼不顧頭尾,也不想想雨天路滑,她若再受傷,豈不叫人心疼……”

109.第 109 章101.第 101 章13.第 13 章66.第 66 章66.第 66 章37.第 37 章43.第 43 章124.第 124 章55.第 55 章36.第 36 章47.第 47 章107.第 107 章39.第 39 章75.第 75 章77.第 77 章37.第 37 章5.第 5 章118.第 118 章105.第 105 章69.第 69 章105.第 105 章72.第 72 章5.第 5 章76.第 76 章77.第 77 章28.第 28 章7.第 7 章52.第 52 章32.第 32 章59.第 59 章91.第 91 章38.第 38 章72.第 72 章35.第 35 章3.第 3 章67.第 67 章85.第 85 章19.第 19 章43.第 43 章50.第 50 章9.第 9 章91.第 91 章94.第 94 章122.第 122 章42.第 42 章34.第 34 章48.第 48 章84.第 84 章49.第 49 章27.第 27 章64.第 64 章94.第 94 章125.第 125 章40.第 40 章48.第 48 章90.第 90 章27.第 27 章60.第 60 章66.第 66 章67.第 67 章48.第 48 章40.第 40 章69.第 69 章30.第 30 章11.第 11 章91.第 91 章70.第 70 章87.第 87 章90.第 90 章37.第 37 章79.第 79 章1.第 1 章105.第 105 章111.第 111 章59.第 59 章57.第 57 章122.第 122 章84.第 84 章34.第 34 章110.第 110 章57.第 57 章95.第 95 章119.第 119 章40.第 40 章111.第 111 章88.第 88 章8.第 8 章83.第 83 章21.第 21 章6.第 6 章26.第 26 章63.第 63 章44.第 44 章85.第 85 章55.第 55 章115.第 115 章101.第 101 章118.第 118 章114.第 114 章
109.第 109 章101.第 101 章13.第 13 章66.第 66 章66.第 66 章37.第 37 章43.第 43 章124.第 124 章55.第 55 章36.第 36 章47.第 47 章107.第 107 章39.第 39 章75.第 75 章77.第 77 章37.第 37 章5.第 5 章118.第 118 章105.第 105 章69.第 69 章105.第 105 章72.第 72 章5.第 5 章76.第 76 章77.第 77 章28.第 28 章7.第 7 章52.第 52 章32.第 32 章59.第 59 章91.第 91 章38.第 38 章72.第 72 章35.第 35 章3.第 3 章67.第 67 章85.第 85 章19.第 19 章43.第 43 章50.第 50 章9.第 9 章91.第 91 章94.第 94 章122.第 122 章42.第 42 章34.第 34 章48.第 48 章84.第 84 章49.第 49 章27.第 27 章64.第 64 章94.第 94 章125.第 125 章40.第 40 章48.第 48 章90.第 90 章27.第 27 章60.第 60 章66.第 66 章67.第 67 章48.第 48 章40.第 40 章69.第 69 章30.第 30 章11.第 11 章91.第 91 章70.第 70 章87.第 87 章90.第 90 章37.第 37 章79.第 79 章1.第 1 章105.第 105 章111.第 111 章59.第 59 章57.第 57 章122.第 122 章84.第 84 章34.第 34 章110.第 110 章57.第 57 章95.第 95 章119.第 119 章40.第 40 章111.第 111 章88.第 88 章8.第 8 章83.第 83 章21.第 21 章6.第 6 章26.第 26 章63.第 63 章44.第 44 章85.第 85 章55.第 55 章115.第 115 章101.第 101 章118.第 118 章114.第 114 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林市| 宜宾县| 忻州市| 阳新县| 县级市| 沿河| 进贤县| 疏附县| 淮阳县| 元朗区| 平塘县| 本溪| 思茅市| 蒙自县| 马关县| 平塘县| 平乡县| 仁化县| 汪清县| 昌邑市| 牟定县| 南开区| 德化县| 新龙县| 启东市| 金乡县| 商丘市| 景洪市| 福贡县| 连城县| 静海县| 鄂尔多斯市| 城口县| 马公市| 翼城县| 巧家县| 万盛区| 琼中| 北碚区| 鄯善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