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差事

日落時分順天門鼓聲再起,整個都城各條主要街道上的街鼓聞聲而起,進而全城再次鼓聲震天。五波鼓聲,八百響之後,恰好天色擦黑,大唐都城長安宵禁的時間便到了。

此時全城市肆關(guān)閉,商家關(guān)門歇業(yè),長安城所屬萬年長安兩縣一百一十坊的坊門也全部關(guān)閉。在此之後,長安城坊外的大街上百姓絕足,有敢在這時候在街道行走的,便會被巡街武侯和纊騎當(dāng)做作奸犯科之人抓起來審訊;即便查不出什麼,京兆府的法曹也會下令打你二十板子屁股再攆你回家。

當(dāng)然,這只是對百姓而言,皇親國戚,軍政要員若有公務(wù)或者即便是私事,還是可以照走不誤的。百姓們要想打破這個禁令,除非你有婚喪嫁娶的特殊事情,提前由坊正向長安縣或萬年縣的縣衙申請報備,再由所轄縣報經(jīng)京兆府批準(zhǔn)之後纔可。除此之外,便是正月十五的法定上元節(jié)三日假期,夜禁令在這三天是解除的,那時候也可以在夜間滿城自由行走。

王源是本來是不懂這些的,但在跟隨黃三正式上崗,穿上了坊丁的號衣來到坊南門前準(zhǔn)備關(guān)閉永安坊南門的間隙裡,黃三不厭其煩的對王源說了一遍。

黃三已經(jīng)徹底認定王源是患了部分失憶之癥了,整個人已經(jīng)成了個囉嗦的婆娘,見到什麼就解釋什麼。王源樂的如此,認真傾聽積極發(fā)問,黃三第一次遇到這麼個好爲(wèi)人師的機會,自然也是心情愉悅滔滔不絕了。

王源算是親眼見識了什麼是大唐的夜禁;五通街鼓共八百下響徹全城,棋盤狀的坊市結(jié)構(gòu)讓除了靠近城牆或者皇城的諸多民坊的四角都處於主街交叉的十字路口。而每個十字路口正是街鼓、武侯亭設(shè)立的地點。

當(dāng)各街道鼓聲次第敲響的時候,類似永安坊這樣的民坊頓時陷入如四面楚歌般的隆隆巨鼓之聲中。三通鼓敲過,坊外主街上的行人和百姓便開始小跑起來,在五通鼓結(jié)束的時候,昏暗的坊外大街上便出現(xiàn)了縱馬飛馳的武侯和纊騎的身影。此時若還有人在街上閒逛,必然最少免不了一頓打屁股的厄運。

“這是把老百姓當(dāng)豬圈養(yǎng)啊。”王源爲(wèi)自己也是這些豬仔當(dāng)中的一員而深深的憤怒和悲哀。

王源對坊丁的差事上手的很快。每日夜間日落鼓聲停歇之時關(guān)上坊門,然後每隔半個時辰巡視所轄南一里到四里的所有轄區(qū),遇到有可疑人等上前盤問,一直到天色佛曉時在晨鼓停息之後打開坊門放出等候出門的百姓們,和白日當(dāng)值的坊丁交接之後便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中呼呼大睡到午後。

看上去這差事很有規(guī)律,但王源很快就意識到自己在浪費生命。這樣的生活簡直毫無樂趣可言,既無激情也無盼頭,他不敢想象自己今後的生活便是在這樣的日子中度過。一種強烈希望改變的心境在心頭越來越濃烈。

但王源明白,在找到突破點之前,自己也許只能保持原狀,因爲(wèi)自己首先便是要活下去,就目前而言,自己對大唐還屬於兩眼抹黑的狀態(tài),還沒想好該如何掙脫出這桎梏來。

王源只是覺得這樣的生活太無趣,但這並沒有影響王源對生活的熱情。永安坊的鄉(xiāng)鄰們驚訝的發(fā)現(xiàn),王家二郎像是換了個人一般。

近一年來,王家二郎家

境敗落之後,每日不是蓬頭垢面的喝酒買醉,便是在破屋子呼呼大睡,偶爾出門也是誰也不搭理的樣子;但現(xiàn)在的王二郎,身上的穿著雖然破舊,但絕不邋遢。永遠熨燙的整潔筆挺的衣服,髮髻也梳的一絲不茍,身板挺得筆直,臉上永遠帶著微笑。

這個王家二郎如今見到街坊鄰居總是彬彬有禮的打招呼,像是忘記了他在永安坊名聲不佳的這回事一般。多次幫著鄰家老爺爺老奶奶提水劈柴,買些小東小西給街坊玩耍的孩童們吃。而且這個王家二郎也再不像以前那般的懶惰,每日在自家院子裡忙活著,清掃整理庭院,修補破舊的廂房,用土石壘砌花壇,修剪院子裡亂七八糟的樹木雜草等等,將那三間小院落整理的乾乾淨(jìng)淨(jìng),清清爽爽。

有人還曾經(jīng)看到王家二郎在院子中平整的空地上弓著馬步閉目緩緩打拳的情形,雖然他們不知道那算不算是打拳,動作慢的出奇,但這一幕在以往王家二郎的身上是絕對看不到的。

在永安坊所有百姓的心中,對王源的印象一日日的刷新,一日日的改觀,十餘日後,他們不得不承認,王家二郎的改變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脫胎換骨。

王源並不是刻意如此,實際上這是他後世養(yǎng)成的一些起居吃穿的習(xí)慣,衣服可以破舊,但不能不整潔,頭髮可以長,但不能不整齊。跟著自己恩師老教授學(xué)會的幾套太極拳也自然要抽空耍一耍,倒不是真的認爲(wèi)有什麼用,而是無聊的生活需要一些樂趣,王源權(quán)當(dāng)是自己的娛樂活動了。

而且很快王源便發(fā)現(xiàn),即便是坊丁這種毫無技術(shù)含量的差事,從中依舊能找到樂趣,而且是對自己很有好處的樂趣。

某天傍晚,五通街鼓敲過,王源和黃三正奮力的將厚重的坊門關(guān)閉,在關(guān)到一半的時候,和往常一樣,王源看到了坊外大街上正驚慌奔逃的幾名百姓。

這種情形司空見慣,在當(dāng)坊丁的十餘天裡,幾乎每天傍晚關(guān)閉坊門的時候都能看到有人不知何故耽擱了時辰,在大街上無頭蒼蠅般的驚慌奔走。而不久後便能聽到武侯們飛奔而至的馬蹄聲,以及被拿下的百姓驚駭?shù)那箴埪暋?

今天,當(dāng)王源看到三名正從東邊街口倉皇奔來的這幾個人的時候,王源決定實行自己考慮好的計劃。

王源停止了推門,黃三一人之力無法將圓木組裝的坊門關(guān)閉,於是詫異的擡頭問道:“二郎,加把力啊,關(guān)上了再歇息。”

王源沒有說話,探出半個身子在坊門外朝街道上揮手,黃三嚇了一跳,低聲叫道:“二郎,你作甚?誤了關(guān)門時辰要擔(dān)干係挨板子的。”

王源不答,使勁朝街面上揮手,幾名狂奔的百姓先是驚訝,接著像是看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飛奔過來,王源堵在門口低聲的跟他們交談了幾句,幾名百姓毫不猶豫的伸手在腰間掏出叮噹作響的物事放在王源手裡,王源迅速的將這些玩意揣進懷裡,身子一側(cè)讓幾名百姓進了永安坊。

黃三驚駭叫道:“哎哎,你們不是本坊之人,怎麼能進來。”

王源一把拉過黃三道:“別吵,讓他們躲一晚便是,他們又不是盜匪,他們保證了找個角落不聲不響的躲一晚。”

黃三愕然道:“可是……”

王源皺眉道:“沒什麼可是,快幫忙關(guān)門,不然真的麻煩了。”

黃三眼睜睜的看著那三名百姓鑽入陰暗的小巷子裡,卻無法分身阻止,只得跟王源一起用力推上坊門;插好幾道大門拴後,王源將黃三拉到坊牆根下的陰影裡,拽過黃三的手嘩啦啦將一堆沉甸甸的物事放在黃三手中。

黃三驚問道:“什麼玩意?”

王源輕笑道:“大唐通寶五十枚。”

黃三問道:“幹什麼給我錢?”

“本來就是你的錢啊,你應(yīng)得的。”王源低語。

黃三一頭霧水看著王源,王源低聲道:“剛纔放進來的那三個人給的,三個人湊了一百錢,當(dāng)是我們收留他們的費用,咱們一人一半,你五十我五十。”

黃三驚愕的張大嘴巴半晌出不來聲音,指著王源道:“二郎……你……你怎敢這麼做?要是被人知道了,你我可是要吃三十大板還要蹲大獄的。”

王源不以爲(wèi)然道:“哪有那麼嚴(yán)重?沒人會知道的,除非你自己去告密,否則誰會知道?”

黃三呆立半晌道:“他們怎肯給錢給你?”

王源呵呵輕笑:“他們不得不給,在街上被武侯們抓走的話,身上的錢保不住不說,還要送到巡城使衙門盤問打板子,我收留他只要他們一百文錢,換作你,你願不願給?”

黃三沉默半晌道:“願意,當(dāng)然願意,誰願意被抓去巡城使衙門或者京兆府去挨板子打屁股?”

王源微笑道:“這不就結(jié)了。”

黃三嚥了口吐沫,嗓子眼發(fā)乾,嘶啞著聲音道:“可是……可是這麼做,我總覺得不太應(yīng)該。”

王源深深同情面前這個唐朝的兄弟,這思想純潔的跟朵小白花似得,自己從後世的大染缸過來,將眼前這個小白花給污染了,倒是有些歉疚。

“其實咱們是做好事,你想,這幾個人都是無辜的,我們不放他們進來,他們都要被抓走挨板子,難道你願意看著別人挨板子而不救?他們給我們錢是心甘情願的,就好像咱們幫了人忙,收人家報酬一樣,問心無愧,懂麼?”

“問心無愧……”黃三徹底糊塗了,總覺得哪裡不對。

“放心吧,這就是生財之道,每天弄個幾十文,一個月便能多賺一貫多錢,既賺了錢又幫了人,何樂而不爲(wèi)?你若是還擔(dān)心的話,你現(xiàn)在就去跟里正說,我一人做事一人當(dāng),絕不牽連你便是。”

黃三怒道:“說的什麼話?二郎就這麼看我麼?”

王源輕笑道:“那不就結(jié)了?拿著錢,咱們該幹嘛幹嘛去,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絕對沒事。”

黃三掂量著手中的銅錢,心中一時歡喜,一時又害怕,但既然王源已經(jīng)做了,自己也只能認了。

有了第一次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接下來的幾天,又一百多枚開元通寶進了兩人的口袋,黃三徹底拋棄了原則,膽子甚至比王源還大,傍晚的時候故意拖延著坊門關(guān)閉的時間,兩隻眼睛滴溜溜的盡往街道上溜,就希望看到到處亂跑的誤了時辰的百姓的身影。王源心中甚是無語,原來人學(xué)壞竟然這麼快,一個思想純潔的大唐好公民,便這樣被自己同化了。

(本章完)

第一一五章 東枌第一百章 麗人第七六七章 發(fā)兵第一零八一章 崩潰第三九二章 豪宅第八十四章 原因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二五六章 故人第七四零章 馬嵬(八)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一九一章 契機第一六五章 大戶第一九九章 落定第一七一章 對策第七十章 捨得第一零六零章 驚變第九九七章 再戰(zhàn)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一一三六章 相殺第八一二章 生機第一二四章 隔閡第一四七章 過界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八八三章 變局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一四零章 綁架第八五九章 破陣第八五七章 洪流 (上)第一六一章 橫財第一零七五章 開戰(zhàn)第四五零章 許諾第三九七章 援兵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六百四十八章 陣列第一零四二章 落網(wǎng)第二六零章 底細第四六二章 對決(終)第九九一章 長夜(七)第一一零六章 衝陣(續(xù))第一二七章 玲瓏第七五四章 秘居第一零一八章 覆滅第五三二章 難關(guān)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九零一章 藏嬌第二四三章 斷交第八三三章 晉王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四五四章 肅軍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八七零章 取捨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一一一九章 進攻第九二一章 破局(續(xù)五)第四五五章 試驗第七八八章 深山第六一九章 擾敵第八六十四章 試航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九百章 內(nèi)情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九三七章 奪城(終)第一零七章 新調(diào)第四十一章 舊識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九二四章 睨牆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一一一一章 獵殺第九十四章 勞力第四二五章 飛渡第五零二章 配方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xù))第一零六零章 驚變第六一七章 亂戰(zhàn)第一零八四章 協(xié)約第九九二章 長夜(八)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八零一章 對質(zhì)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三十五章 暗戰(zhàn)第三七八章 嚴(yán)密第六七二章 受辱第一零六三章 狼心第五一七章 洪流第七九五章 虛驚第一零五二章 徒勞第一零五九章 牛刀第八十六章 雙贏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一一三八章 琴曲第九九二章 長夜(八)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六零二章 戰(zhàn)局(續(xù))第五四九章 沆瀣
第一一五章 東枌第一百章 麗人第七六七章 發(fā)兵第一零八一章 崩潰第三九二章 豪宅第八十四章 原因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二五六章 故人第七四零章 馬嵬(八)第九五五章 長夜第一九一章 契機第一六五章 大戶第一九九章 落定第一七一章 對策第七十章 捨得第一零六零章 驚變第九九七章 再戰(zhàn)第三三九章 誘敵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一一三六章 相殺第八一二章 生機第一二四章 隔閡第一四七章 過界第六八一章 瑞兆第八八三章 變局第一三四章 醉臥第一四零章 綁架第八五九章 破陣第八五七章 洪流 (上)第一六一章 橫財第一零七五章 開戰(zhàn)第四五零章 許諾第三九七章 援兵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一七五章 花劫第六百四十八章 陣列第一零四二章 落網(wǎng)第二六零章 底細第四六二章 對決(終)第九九一章 長夜(七)第一一零六章 衝陣(續(xù))第一二七章 玲瓏第七五四章 秘居第一零一八章 覆滅第五三二章 難關(guān)第三五八章 誤會第九零一章 藏嬌第二四三章 斷交第八三三章 晉王第一一一七章 不服第四五四章 肅軍第六六九章 相爭第八七零章 取捨第四三八章 嗅覺第一一一九章 進攻第九二一章 破局(續(xù)五)第四五五章 試驗第七八八章 深山第六一九章 擾敵第八六十四章 試航第四六八章 醒悟第九百章 內(nèi)情第一零九三章 立威第九三七章 奪城(終)第一零七章 新調(diào)第四十一章 舊識第二九六章 夜詢第一零六七章 算盤第九二四章 睨牆第二一七章 借力第一一一一章 獵殺第九十四章 勞力第四二五章 飛渡第五零二章 配方第七五五章 秘居(續(xù))第一零六零章 驚變第六一七章 亂戰(zhàn)第一零八四章 協(xié)約第九九二章 長夜(八)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七六十四章 竹林第二十四章 機會第八零一章 對質(zhì)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三十五章 暗戰(zhàn)第三七八章 嚴(yán)密第六七二章 受辱第一零六三章 狼心第五一七章 洪流第七九五章 虛驚第一零五二章 徒勞第一零五九章 牛刀第八十六章 雙贏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六百四十九章 天雷第一一三八章 琴曲第九九二章 長夜(八)第四六六章 大局第六零二章 戰(zhàn)局(續(xù))第五四九章 沆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水县| 梧州市| 濮阳市| 高州市| 五原县| 长宁区| 竹山县| 英德市| 潜江市| 专栏| 乌恰县| 杭州市| 岗巴县| 古丈县| 北京市| 定陶县| 固原市| 合山市| 华池县| 宁南县| 革吉县| 延安市| 东平县| 密云县| 阿鲁科尔沁旗| 韶关市| 兴业县| 南川市| 临泉县| 榆社县| 南华县| 桃江县| 个旧市| 额尔古纳市| 芮城县| 永福县| 监利县| 措勤县| 潼关县| 甘谷县|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