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李廣受賄案, 朝中人心惶惶,朱祐樘雖然心中已有發過行賄官員的想法,卻不願意做個糊塗的人, 他先指使錦衣衛抓人, 一時間連京城都監獄都快不夠用了, 那些在獄中的官員的家人奔走呼救, 人們都知道皇帝重新張家, 於是,壽寧侯府車水馬龍,前來求情的人數不勝數。
張鶴齡的姐夫禮部尚書徐瓊的兒子徐因、駙馬都尉齊世美也捲入此案, 他們還不是單純的受賄,還涉及到走私私鹽, 對於別人朱祐樘還可能請請放心, 這二人走私私鹽, 蠹蟲一般,朱祐樘已下令錦衣衛嚴加懲處, 這二人苦不堪言。
徐因本是徐瓊的唯一的兒子,他畢竟捨不得兒子吃苦,便逼著張環回張家,找張鶴齡求情,張鶴齡也不客氣的收下了徐家給的千金, 笑道:“二姐放心, 我肯定會向陛下求情的。”
張環很疲憊, 道:“徐大郎怎麼樣我是不太擔心的, 我只擔心我們老爺也受他連累……”
張延齡插嘴道:“那麼二姐不但連官夫人也沒得做, 還有可能成爲罪官家眷,俗話說,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那徐瓊已經花甲老頭兒,姐姐青春年華,何不和離了,憑我們張家的地位,何愁嫁不了達官顯貴?”
這話正中了張環的心思,徐瓊偏愛長子,她本來就已經對徐瓊有諸多不滿,而且她沒有兒子傍身,等徐瓊百年後,還不得日日受徐大郎的氣,在京城,有張家撐腰,她的日子還好過些,徐家總有一日要回老家,到時候離了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有的是苦受。不過這些心思現在卻是不能在二張面前表現出來的,免得他們看輕,張環道:“這事兒我就當四弟你沒說過,三弟,我的話已經帶到了,這就回去了,你們外甥女兒愛嬌,一刻見不到我也哭。”
張鶴齡兄弟送她出門,回去的時候,張延齡滿心不解,“這個三姐平日最是見風使舵,這次倒是轉性子了!”
張鶴齡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哈哈,三弟這麼多年都沒點長進啊,人家就是想著擺脫徐家,也不急在這一刻,徐大郎的事情未必牽扯到徐瓊身上,徐瓊是禮部尚書,我們二姐乃是正二品誥命夫人,人人捧著她,若她再嫁,肯定也嫁不這麼大的官了,她怎麼捨得?”
張延齡摸摸頭,笑道:“也是,隨她去吧!”兩人並不是同母所出,他對張環也沒有很深的姐弟之情。
仁和公主比起張環,則更加的焦頭爛額,駙馬被抓,她急的飯都吃不下,還得應付公婆、孩子,每日早晨對鏡梳妝時,她總覺得自己額頭生了皺紋,相貌比昨日又老了幾分,梳頭丫鬟小心翼翼的扯掉她頭上的白髮藏在手心,仁和公主從鏡子中看到,嘆氣:“以後不用扯掉白髮了,我樣子憔悴些,說不定更能換的太皇太后、陛下的憐惜,首飾也不用帶了,衣服也給我拿素些的吧,我今日進宮,去求太皇太后。”
沒想到她首先就在壽寧宮門前吃了閉門羹,仁和公主哀求道:“李嬤嬤,你也是看著我長大的,求你再去稟告祖母,孫女有要事求見!”
李嬤嬤憐憫的看著她,卻堅定的說:“太皇太后年紀大了,公主你就讓她奪過幾年安生日子吧,今日就不請您進去喝茶了,您請回吧!”
仁和公主冷笑道:“皇家無親情,我今日纔算明白了!”
李嬤嬤道:“隨您怎麼想吧,奴婢不送了,慢走。”
仁和公主沒辦法,又去了王太后、吳娘娘的宮中,這兩位均看太皇太后的眼色行事,既然太皇太后不管,她二人也稱病,不見外客,可憐仁和公主在宮裡一天,硬是連碗水都沒喝上,最後,她只好去了坤寧宮。
張音讓人給她倒水喝,又上了很多點心,仁和公主自嘲道:“呵呵,我今日纔算知道牆倒衆人推的滋味了,我也曾是這紫禁城的主人啊。”
張音最初進宮時,與仁和公主關係倒好,可是女生外嚮,仁和嫁入齊家後,一心一意爲著那齊世美,不惜得罪兄長嫂子,現在反倒抱怨兄長嫂子拿她當外人看待了。張音平靜的看著她,並不開口說什麼。
仁和見她不開口,賭氣道:“我知道你不會幫我去向皇兄求情的!”
張音笑了,“既然都知道了,公主來我這裡做什麼?”
仁和的臉紅紅白白的,好不難堪,低聲道:“駙馬是我丈夫,無論如何我也要救他!”
“駙馬向韃靼走私私鹽,這是陛下最不能容忍的了,那韃靼每年都會在大明邊界傷殺搶劫,偏偏他們又生產不了鹽鐵,所以只能小打小鬧,可如今,皇親國戚帶頭向韃靼販賣私鹽,陛下定會重重懲罰,絕不姑且。”
仁和迷茫的看著張音,喃喃的道:“可是他是我的丈夫,若不是因爲我,他也不會……”
她聲音含糊,張音沒聽明白,又問了一遍,“駙馬怎麼了?”
仁和開始還不肯說,再張音再三追問下,她嚎啕大哭,好一會兒才止住眼淚,情緒才平靜下來,抽抽涕涕的道:“是我害了駙馬啊,李廣時時的來家裡打秋風,皇兄這些年賞賜的少,李廣的胃口越來越大,銀子不夠使,我沒辦法,只好走私私鹽,駙馬最開始是不願意,是我逼著駙馬做的,現今東窗事發,駙馬他一個人將事情承擔了下了。”說完,她又大哭起來。
走私私鹽收入可觀,仁和作爲妻子也沒理由不知道,夫妻二人多半是同謀了,這點朱祐樘早就知道,齊世美本來就是個嬌生慣養的,早早的就供出了仁和公主,朱祐樘畢竟捨不得妹妹受苦,暗示齊世美把所有的事情承擔下來,將仁和公主摘乾淨,齊世美對公主早就沒什麼感情了,但齊家、還有兒子們的他要顧及,公主在,他的兒子們還是當今陛下的外甥,還有一份好前途,如果公主也治罪了,那麼他的兒子就是罪臣之後了,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張音想著怎麼把這番話給仁和說清楚,仁和突然“撲通”一聲,跪在她面前,咚咚的給她磕起頭來,張音頭痛,只得拉她起來,仁和不肯,耍賴道:“你不幫我,我就跪著不起來。”
“呵呵,”張音氣的反而笑了,這個仁和腦子真是越來越不清醒了,得了,她愛跪多久跪多久,“那就你跪著吧,我又不是你親孃,你跪著與我何干!”
見張音說道做到,也不理她,安然的喝著清茶,吃著糕點,仁和懵了,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麼辦,坤寧宮裡宮人們捂著嘴偷偷的笑,仁和公主氣哼哼的又站起來。
張音指著身邊的椅子,道:“做吧,你自己本是金枝玉葉,何苦作踐自己?”
仁和公主今日可算是面子裡子都掉完了,好久,才悶聲悶氣的問:“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了嗎?”
張音點頭,道:“所有的事情陛下都知道,你和駙馬只能留一個,連駙馬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把所有的罪全部承擔下來。”
“駙馬,可憐的駙馬,他待我這樣好,我卻沒法救他。”仁和又哭起來。
張音徹底無語,好半天才道;“駙馬應該是不得不對你好啦,不然他把你供出來,他們全家都到大黴,陛下才是真心對你這個妹妹好的,你看齊世美現在都在牢裡,你兒子不照樣在端本宮讀書嗎?”
仁和眼裡閃著恨意,“皇兄他都要殺我的丈夫,這算是對我好嗎,我恨他!”
看來仁和公主是入了魔障了,張音也不理她了,讓宮女送湯了,暗示仁和走人了。
李廣的案子牽扯了太多的人,大部分人朱祐樘都放了,這爲他重新贏得了聲譽,仁和公主駙馬齊世美、禮部尚書徐瓊長子徐瓊按殺頭罪處理。紫禁城裡的太初宮也被拆除,宮裡的衆多的傳奉官被驅走,一時間,朝政清明,紫禁城也不再是往日烏煙瘴氣的樣子。
禮部尚書徐瓊因教子無妨主動上書要求致仕歸養,朱祐樘念其爲朝廷效勞年久,特晉升爲太子太保,賜敕給驛歸。徐瓊好歹算是保住顏面。然而他年輕的夫人張環卻帶著女兒回了孃家。徐瓊致仕後,就收拾行裝準備回老家江西金溪,好幾次派人去壽寧侯府催張環回家,張環哪裡捨得離開富庶熱鬧的京城,徐瓊派去的人前幾次還能見到夫人與小姐,之後再去壽寧侯府那是連大門也進不去了。
等張音知道這啼笑皆非的事情的時候,張環已經與徐瓊和離了,仗著張家的權勢,連女兒也留了下來,徐瓊恨張環不顧夫妻情面,索性在離開京城前,又大操大辦的娶了一個年方二八的少女做新夫人,真正演繹了明代版的一樹梨花壓海棠的故事。徐家的事情都壓過仁和公主駙馬問斬,成爲了京中茶餘飯後的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