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講故事的用意很明顯。想利用剛纔給趙雲的雞腿做文章。雖然這個藉口有些勉強,而且最後的結果也不可能對趙雲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可是,趙雲面對他的言語攻擊若是應付的不得當,還是要在大家的眼裡扣分的。
不出所料,當趙高講完故事的時候,眼神立刻看向趙雲這邊。臉上充滿著得意的神情,好像趙雲落進了他設計的圈套,已經分出了勝負一樣。
“不知趙雲弟弟以前聽過這個故事嗎?”趙高笑嘻嘻的問。
“大哥你這故事講的真好,我以前一直住在山裡,並沒有人給我講過這個故事。”趙雲並沒有說謊,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沒有人給他講過故事,總不能說自己上輩子就聽爛了這些故事了吧?
“那你聽完這個故事後,對故事裡面謙讓有禮的小孔融有何評價?”
這一刻趙高覺得自己真是太聰明瞭,自己送給了趙雲一個雞腿,已經做了謙讓有禮的表率,代入到這個故事當中,那自己當然就是正確的一方,趙雲聽完故事自然應該要有所表示,自己就佔據了主動地位。如果趙雲聽完故事卻沒有一點心得,那大家難免心中覺得趙雲愚鈍,自己便可以用哥哥的身份去“教育”這個弟弟,相信在場的大人們也肯定都會對自己另眼相看。
趙高臉上那表情似乎迫不及待看趙雲出醜似的。
趙雲眼光一掃在場的衆人,果然所有人對趙高的小把戲早就看的通通透透,一副看好戲的樣子等著雙方舌戰。
趙雲立刻裝出一副很生氣的樣子,說道:“哥哥,這個孔融也太壞了。”
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大人聽了趙雲這話都是一愣,就連趙雲的老爹也覺得兒子是不是說錯了?從古至今,孔融讓梨都是用來教小孩子謙讓美德的教材。怎麼孔融在他嘴裡還成了壞人了呢?
這個回答讓趙高也很意外。他的心中設想了很多種可能,可唯獨沒有想到趙雲會說孔融會是壞人。下意識的問道:“你說什麼?”
皇帝也感到十分詫異,問道:“乖孫啊,這個孔融,他怎麼成了壞人了呢?”
皇帝的話音剛落,趙高也回過神來,這種打擊趙雲的機會他怎麼能放過,急忙說道:“弟弟這麼說就不對了,這孔融尊老愛幼、謙讓有禮,乃是我等學習的典範,你若不肯學他也就罷了,怎能說是壞人呢。”
皇帝看了趙高一眼,並未說話。
趙雲並未回答趙高,而是環視一下場上衆人。慢慢的說道:“我自幼生長在深山與獸爲伍,可也知道一家人要相親相愛,五個手指頭緊緊攥在一起,打出的拳頭纔會有力。自從有了爹孃教誨,更是懂得了如何尊老,如何愛幼。比如見到長輩要請安問好,長輩說話自己不能擅自插言。尊老愛幼,是要有心而發的,是要從一言一行做起的。”
趙雲這麼說不光是表明自己懂禮,還隱晦的指出剛纔在皇帝問話時候擅自插言是無禮的行爲。
趙雲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我是真的很不喜歡這個孔融。因爲他人虛僞,心機深。”
趙雲稍微停頓了一下,向趙高問道:“大哥剛纔講的故事,孔融爲何要將最大的梨給哥哥吃?”
趙高毫不猶豫的說道:“那是因爲哥哥年長,孔融應尊敬哥哥,所以才把大的梨給哥哥吃。”
趙雲又問:“那孔融又爲何將另一個大梨給了弟弟吃?”
趙高答道:“弟弟年幼,孔融疼愛弟弟,將大的梨讓給弟弟吃,又有什麼不對?”
趙雲嘆了一口氣,反問道:“大家不覺得這兩個理由前後矛盾嗎?”
“有何矛盾之處?你今天若不能說出個一二,我定不饒你。”趙高渾然忘了自己講這個故事的目的了。好哥哥也裝不下去了。
此時已經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就算他不問,趙雲也會繼續說下去的。
“如果說弟弟尊敬哥哥,那孔融的弟弟的梨是不是應該讓給孔融吃?孔融把大梨給了弟弟,孔融如此做法,豈不是陷弟弟於不義?可是如果說哥哥應該疼愛弟弟,那孔融的哥哥沒有把梨讓給孔融吃,孔融是不是又陷哥哥於不仁?因爲區區幾個梨子,將兄弟玩弄於股掌之間,還不算心機深嗎?”
趙雲一番歪理,偏偏說的他還無法反駁,衆人一聽,似乎也真是這麼個道理。
趙高忙反駁道:“你又怎麼知道孔融的哥哥和弟弟沒有爭相把梨讓給孔融吃?本是兄友弟恭的佳話,怎麼到你嘴裡就變了味呢?”
趙雲不緊不慢的說道:“你看,我就說孔融虛僞吧?讓了一圈梨,到最後大的都被自己吃了,還賺了個謙讓的美名。”
趙高急了:“那孔融自然不會自己吃大梨,定然是要讓還給哥哥和弟弟的。”
皇帝看了不禁暗暗搖頭,這趙高十四五歲了,還這麼不沉穩,難成大器。
趙雲連道:“亂了亂了,這麼讓來讓去的,那最後這梨誰吃?”
勝負已分,再辯論也無任何意義。皇帝饒有興趣的問趙雲:“那依你看來,這梨子應該怎麼分?”
趙雲嘻嘻一笑:“依孫兒看嘛,這梨子根本就用不著分。爺爺你想啊,這最大的梨子一定是最甜的嗎?不一定吧。若是誰分到了最大的梨,吃起來卻淡而無味,說起來是佔了別人的便宜,其實是吃了天大的虧,那多憋屈啊?最好是誰看中哪個就拿哪個,好不好吃各安天命。”
皇帝笑道:“就你心眼兒多。”
這時,從未和趙雲開口的四王子趙哲突然說道:“這個法子似乎也不太妥當。一窩蜂搶,豈不亂套?再者說,若是有兩個人看中了同一個梨子,那該誰吃?若是有人沒搶到梨子,那又當如何?”
四王子這一問,似乎就有幾分考校的意味了。
趙雲神色一正,認真的答道:“回四叔,自然是不能亂搶的。須知長幼有序,自然是哥哥先拿。別人再挑選梨子,只能挑選盆裡的,不能再眼紅別人手裡的,自己看中的梨子被別人選走了,只怪自己運氣不好,又豈能兄弟相爭?至於要是有人沒有梨子可分,那麼多的兄弟,再去摘些回來,不就大家都有梨子吃了嗎?”
四王子若有所思,片刻只說道:“說的好。”
皇帝心中對趙雲的評價不禁又高了幾分,有規矩,卻不會墨守成規,可堪造就。
三王子趙徹見自己兒子落了下風,自己這個當老子的當然也得說點什麼。大勢所趨,再針對趙雲是不可能了,不過把趙雲和自己兒子一起教訓幾句別人還是說不出來什麼的。
趙徹本是個粗人,沒讀過幾本書而且神經大條,說話做事自然不會像四王子那麼有水平,這也是趙徹佩服四王子,願意和四王子同坐一條船的原因。
趙徹將趙高和趙雲叫道自己面前,原本他是想將兩人一同教訓一頓了事,但是衆人面前,這麼做又顯得自己粗俗。想了半天,從桌上拿起一根竹筷,對二人說道:“折斷它。”
同爲一家人,平時誰都知道趙徹的性格,現在看他如此教育孩子,不由得覺得好笑。
趙雲一看趙徹這舉動,便知他一會兒要說哪個典故來教育自己了,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當下也不做聲,靜靜看他表演。
自己老爹唱戲,趙高必須得捧場。趙高接過這根筷子,輕輕一折,筷子一分爲二。
趙徹很滿意,這次接連走了好幾個桌子,拿回來一大把筷子,又對二人說:“折斷它。
趙雲知道,當兩人無法折斷這把筷子的時候,趙徹肯定就會趁機說兄弟要團結友愛之類的說辭了。
這次沒等趙高先動,趙雲接過了筷子,暗中將真氣凝於手上,雙手一用力。
咔嚓,一把筷子應聲而斷。
趙徹傻眼了,這小子天生神力呀。原本要借題發揮的話也不知道從哪兒說起了。臉憋的通紅,也不管趙雲二人還在這站著,轉身回到自己座位上去了。
衆人見此情景,忍不住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