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七月初四

原材料的問題陳文已有成算,只是分地的攤子現(xiàn)在鋪的還有點大,對衢州方面也還處在戰(zhàn)爭狀態(tài)之中,這些成算暫時也只能是想法而已。

不過隨著新近按照標準化進行生產(chǎn),每件火器之間差異開始縮小,定裝藥包也提上了生產(chǎn)日程。經(jīng)過了對新近生產(chǎn)的火銃的幾輪實驗,軍工司很快就得到了一個足以保證火銃發(fā)射的量,並且以此填裝藥包。到了戰(zhàn)場上,火銃手只要咬開或是撕開紙質(zhì)的藥包,直接導入火銃即可,無須再在激戰(zhàn)中再分心估量導入的數(shù)量,降低了火藥不足或是炸膛的可能。

只不過,輪契式槍機的批量生產(chǎn)還是個問題,陳文暫時也只得將生產(chǎn)出來的安裝在威力更大的魯密銃上。額外根據(jù)擴編和損耗需要而生產(chǎn)出來的其他魯密銃,則依舊使用老式的火繩槍槍機。至於鳥銃,因爲對於擊破清軍裝備較多的打造精良的棉甲存在一定程度的威力不足的問題,則不再繼續(xù)生產(chǎn),各部的鳥銃也開始進入輪換淘汰階段。

純以物質(zhì)上的力量開始得到提升,基於“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基本常識。永曆六年的七月初四,在這個註定銘刻於青史的日子,華夏復興社在金華府府城內(nèi)的一座改建的宅院中宣告成立,這一天也正是第一批會員宣誓入會的日子。

華夏復興會的綱領(lǐng)和章程陳文琢磨了幾天,又與周敬亭熬了兩個晚上,總算是折騰了出來。當然,主要還是要感謝年少求學時的思想政治課,綱領(lǐng)和章程,很多都是抄自共和國時代的黨章,只是根據(jù)這個時代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改。

此時此刻,一面紅底繡著竹簡與春秋樣式古劍交叉於上的會旗懸掛於大廳的主位,其下乃是一個供桌,供奉著一手託著竹簡,另一隻手扶著佩劍的軒轅黃帝的塑像。既然是復興華夏,那麼自然要供奉軒轅黃帝。陳文當著第一批即將入會的會員恭恭敬敬的上了三炷香,隨即便開始宣讀開幕詞。

開幕詞乃是周敬亭的手筆,華夏復興會的本身便是以儒家提倡的夷夏之防所代表的古中國民族主義思想爲宗旨,所以周敬亭書就的開幕詞以及綱領(lǐng)和章程也都是自儒家經(jīng)典中引經(jīng)據(jù)典,穿鑿附會而成的。

在陳文的那個時代,儒家思想傳承兩千年,至清末隨著本土學說無法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們紛紛開始師法他國,儒家思想也開始逐漸被舶來貨取代。儒家思想雖然沒有徹底滅絕,但卻也不再是社會思想的主流。但是在這個時代,儒家思想依舊佔據(jù)統(tǒng)治地位,即便是蠻王夷君以要將自身在儒家所說的正統(tǒng)上面包裝一番,才方便藉著君臣倫理強化其統(tǒng)治。

在這個時代,中國人還沒有被西方打到在地,徹底拋棄儒家思想、以不知名的外來思想作爲宗旨是百分之百不可能取得成功的。陳文不知道他以重申夷夏之防,以儒家核心的“仁”與現(xiàn)代民族主義思想相融合的方法是否能夠成功,也不知道會對未來造成何種影響。

但是,既然當下的儒生已經(jīng)不再是先秦儒生那般遵循“仁”的核心思想,而陳文也需要信仰的力量來強化自身,那麼藉助於夷夏之防來創(chuàng)建信仰就成了他所能想象到的唯一選擇。

至於未來,陳文知道隨著滿清的鐵蹄踏遍九州,明末的儒生中也出現(xiàn)了很多諸如“夷夏之防大於君臣之倫”之類的強調(diào)華夷大防的思想。日後若是能夠延攬到如黃宗羲、顧炎武、朱之瑜、呂留良、王夫之之類的大儒或是其他得到了啓發(fā)的儒生,完全可以再在現(xiàn)有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良。

事實上,陳文根本就不相信這世上存在著萬世不易之法,大明王朝的興衰就是最好的例子。況且,若是無法贏在當下,也就不再有什麼未來。至於以後的事情,自然有後人去操心,又何必急於一時呢。

開幕詞意簡言駭,處處引經(jīng)據(jù)典,不過這會場上的第一批會員除了孫鈺、周敬亭、顧守禮和齊秀峰以外,再無任何一個士人,幾乎都是僅僅完成了初步掃盲的中高級軍官,是否能夠領(lǐng)會其意,陳文並不敢保證。

或許,下一次的開幕詞應該用白話文。

所幸接下來的入會誓詞,陳文沒有費力不討好的去翻譯爲文言文,直接照著思想政治課上的《入黨誓詞》簡單修改了一番。那些都是千錘百煉的文字,陳文在將參加宣誓的入會人員名單進行了宣讀後,便轉(zhuǎn)身面相會旗和軒轅黃帝的塑像,右手握拳懸於太陽穴,大聲開始了誦唸。

“我,陳文志願加入華夏復興會,擁護會社之綱領(lǐng),遵守會社之章程,履行會員之義務,執(zhí)行會社之決定,嚴守會社之紀律,保守會社之秘密。對會社忠誠,積極工作,爲實現(xiàn)驅(qū)除韃虜、拯救斯民、光復漢家舊地、重建華夏文明之偉大事業(yè)而奮鬥終身,時刻準備著爲會社和華夏生民犧牲一切。如有背叛之行爲,天厭之,天厭之!”

誓詞其實這些人早已能夠倒背如流,即便沒有陳文領(lǐng)讀他們也能夠一字不落的背完。畢竟在他們看來能夠進入到這個勞什子的華夏復興社便是進入了陳文抗清集團的核心圈子,反倒是那四個士人心懷著更多的信仰——來自儒家思想的信仰。

按照各自的名字將宣誓詞一個接著一個的宣誓完畢,每每完成一個宣誓,陳文便拿出了一個使用同一模具鑄造出來的由竹簡與古劍交叉而成的徽章,鄭重其事的將其釘在該會員的胸口衣服上,隨即便行了一個平胸禮,緊接著也迎來了同樣的回禮。

陳文此前在軍中廢除跪禮的打算由於監(jiān)軍文官的存在,只得選擇了放棄。但是在會社之內(nèi),陳文還是把跪禮廢除了,會員與會員之間只需行平胸禮即可,稱呼也一律使用同志,即擁有共同志向之人。哪怕這更多隻是形式主義,陳文也堅信它們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會員,將平等自由之類的思想根植其間。

完成了宣誓,接下來就是新近會員向會社表決心,直到閉幕詞完畢後他們纔會離開。不過明天還有組織會議,他們依舊需要前來參加,爲擴大組織、收錄更多的會員做準備。

………………

與此同時,遙遠的廣西戰(zhàn)場,李定國對於浙江的那一幕與有意沾些他的喜氣的陳文不同,完全是一無所知。況且即便他知道這些,此刻也勢必沒有那麼多空閒去思考這些,因爲收復廣西的這一戰(zhàn)已經(jīng)到了最後的時刻。

永曆六年四月,李定國自貴州進入湖南,於五月中旬與在此和清軍對峙了長達一年的馮雙禮匯合圍攻靖州,很快便擊潰了續(xù)順公沈永忠派來的援軍,殲滅清軍五千一百六十三人(其中有滿洲兵一百零三人),趁勝收復了靖州和武岡州,史稱靖州大捷。

接下來,損兵折將的沈永忠在明軍凌厲的攻勢以及求援無望之下倉皇北逃。在接下來的數(shù)月間,以大西軍爲主的西南明軍很快就收復了除嶽州、常德和辰州外的湖南其他府縣,就連湖南的省會長沙也沒有例外,幾乎是一口氣收復了整個湖南。

取得了靖州大捷的一個月後,發(fā)覺沈永忠以及整個湖南清軍已無力抵抗,李定國便與馮雙禮分兵兩處,自領(lǐng)著一部明軍自武岡、新寧直抵全州,於數(shù)日前的六月二十八日殲滅了全州清軍,剛剛派去不過一個月的孔有德部將孫龍和李養(yǎng)性盡皆被明軍擊斃。第二天,親提大軍的孔有德再敗於李定國之手,史載“浮屍蔽江下”,只得退守桂林。

明軍於六月三十兵鋒抵近桂林,孔有德自知無力抵抗,便於七月初二飛檄鎮(zhèn)守南寧的提督線國安,以及鎮(zhèn)守梧州的左翼總兵馬雄和鎮(zhèn)守柳州的右路總兵全節(jié)放棄地方,全力回援桂林省會。與此同時,李定國迅速的將桂林圍了個水泄不通。到了此時,武勝門已經(jīng)被明軍攻陷,大軍蜂擁而入,意在剿滅清軍最後的抵抗。

桂林的原靖江王府,現(xiàn)在的定南王王府中,滿清三順王之一的定南王孔有德得知明軍已經(jīng)殺入城中,持刀砍殺宮眷數(shù)十人,緊接著便回到了儲存著大批財寶的後殿。

看著一箱箱光彩奪目的金銀珠寶玉器古董,孔有德不由得想起了吳橋兵變後被明軍圍困於登州,那時靠著連番的屠城也是急需了大批的財寶,可卻並不像今日這般滿心皆是末路的悲涼。

孔有德,遼東蓋州衛(wèi)人士,其家爲鐵嶺礦工,努爾哈赤攻佔鐵嶺後,其家組織礦工暴動失敗後亡命遼東,一度積功至廣寧軍遊擊。天啓二年,沙嶺慘敗,廣寧軍覆沒,經(jīng)略熊廷弼、巡撫王化貞棄土,孔有德逃亡旅順,開始在東江總兵毛文龍帳下爲將。

然而,好景不長,崇禎元年,薊遼督師袁崇煥擅殺持節(jié)武將毛文龍,而毛文龍的繼任者陳繼盛也很快死於參將劉興治之手,東江鎮(zhèn)混亂日甚一日,孔有德等人不服遼西將門出身的新任總兵黃龍,便率衆(zhòng)投奔登萊巡撫孫元化,成爲了孫元化以歐洲火炮訓練的新軍。

崇禎四年,清軍圍困大淩河,孔有德奉命馳援,行至吳橋,軍需不足,士卒搶劫引發(fā)譁變,登州之亂爆發(fā)。第二年,明廷招撫不成,關(guān)寧軍奉命平亂,孔有德等叛軍不敵,被迫放棄登州,投降了此前的生死大敵滿清。此後滿清歷次征戰(zhàn),多有其人。

崇禎十七年,滿清入關(guān),孔有德隨多鐸鎮(zhèn)壓江南抗清運動。後得平南大將軍,奉命進攻廣西,於攻陷了桂林。是役,靖江王朱亨歅、督師大學士瞿式耜、廣西總督張同敞皆在戰(zhàn)後因不肯歸降而被孔有德殺害。

自攻陷桂林,拿下了整個廣西后,孔有德便派遣部將鎮(zhèn)守各地,自家在桂林靠著橫徵暴斂當起了富貴王爺。然而此時此刻,明軍已經(jīng)殺入省城。回首過往,孔有德看著這些金銀珠寶,滿心的悲涼和悔恨。

當初他們父子領(lǐng)導鐵嶺暴動,其父被清軍殺害,懷揣著報仇雪恨的信念,孔有德加入了遼東明軍,數(shù)年間便積功至遊擊將軍,不可謂不奮勇。後來即便是沙嶺慘敗,廣寧軍覆沒,他也未曾放棄信念,逃亡旅順,投效毛文龍帳下,此後數(shù)年,亦是屢立戰(zhàn)功。

可是隨著毛文龍和陳繼盛先後死於非命,東江鎮(zhèn)的混亂以及遼東武人在山東所遭受的排擠,隨著“前往大淩河赴死”和糧秣的短缺造成的劫掠而引發(fā)了兵變。

接下來的日子裡,可謂是一步踏錯便再沒有回頭的可能。在生和死之間,他很快就忘記了血仇,選擇投奔曾經(jīng)的殺父仇人,此後更是爲滿清立下了汗馬功勞。靠著無恥殘暴的屠戮百姓,孔有德得到了恭順王的王位,後來改封爲定南王,攻陷併爲滿清鎮(zhèn)守廣西。

一路走來,曾經(jīng)在遼東戰(zhàn)場上抗擊清軍的猛將孔有德已經(jīng)徹底淪爲異族的走狗,沉浸在了在滿清腳下?lián)u尾乞憐以獲取富貴的豢養(yǎng)生活之中,爲他的主人咬死任何一個敢於抗擊異族侵略的漢家兒郎,就像殺死曾經(jīng)的那個他一般。

直至今日,李定國,這個他從未聽說過的明軍大帥,一個此前的西賊流寇,以著摧枯拉朽的勢頭擊破了湖南的清軍,將此前還一度向他求援卻因爲私怨而遭至回絕的續(xù)順公沈永忠打得滿地找牙,恨爹孃少給生了幾條腿一般的向北逃竄。而今天,更是一舉殺入廣西,攻陷了他親自鎮(zhèn)守的省城,把他逼到了絕境。

前兩日,一度動搖的孔有德還打算投降明軍,還派了一個與李定國部將馬進忠相熟的武將前去打探口風。至少在那時他還堅信著,憑藉定南王的爵位以及廣西其他的府縣和駐軍,還有他和平南、靖南二藩的關(guān)係,應該能夠換來一個富貴,無非是改換個門庭罷了。

可是這些年的豢養(yǎng)他早已養(yǎng)成了對滿清的恐懼,猶豫不決到了此時此刻,明軍已經(jīng)攻陷了城門,有限的守軍不可能將明軍重新驅(qū)逐出去,而他也放棄了投降的打算。因爲直到了城破的瞬間,他才徹底想清楚,這份猶豫不僅僅是來源於恐懼,跟著滿清屠殺了那麼多的漢人,他已經(jīng)再沒有臉面回到明廷的陣營之中。

“爹,毛帥,我辜負了你們的期望,不光沒有去給你們報仇雪恨,還貪生怕死投了韃子。我沒臉再見你們了。”

說罷,孔有德將手中的火把丟在了易燃的錦緞之上,反手將還在滴著鮮血的腰刀橫在了頸子上。只是一下,隨著噴濺而出的血液,他重重的倒在了火海之中,瞭解了這罪惡且可笑的一生。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西(下)第三十三章 壓制(下)第九十一章 隔江第三十二章 推銷第六十三章 相見(上)第三十六章 暗度(二)第二十五章 胎動第四十六章 新謀第七十二章 渭水之南,優(yōu)勝劣汰(上)第五十九章 反思第八章 加速(上)第二十五章 舟山(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望(三)第六十二章 不寧第三十章 演技(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弊案第五十四章 伏筆第四十六章 衛(wèi)所第八十三章 掙扎(中)第八十六章 審判(中)第八十三章 問題第五十四章 歲末第五十七章 串聯(lián)(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王(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崩(四)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二十一章 執(zhí)念第四十八章 本色(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輪迴(下)第八十章 反覆第二十五章 遲來的正義(六)第九章 答案(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轉(zhuǎn)未來(七)第三十七章 東陽縣(下)第二十六章 啓程第四十三章 衡陽!(中)第一章 整飭第八十五章 審判(上)第九章 擴編第七十六章 先發(fā)制人(上)寫在卷尾的話:我、南明以及第八十七章 審判(下)第八十九章 殺之一字(中)第四十一章 半渡而擊(三)第七十章 潼關(guān)懷古(中)第四十六章 意如何(中)第四十五章 量變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第十四章 溫柔第五十九章 反轉(zhuǎn)第五十九章 串聯(lián)(五)第八十章 軍潰第三十一章 演技(五)第八十二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王翊第四十一章 半渡而擊(三)第七章 新桃(四)第六十二章 疾風(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王(二)第八十四章 勝利第九十四章 故技(上)(第一更)第二十章 資助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三章 分地第八十四章 鎮(zhèn)壓第五十一章 亂起(二)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xiàn)(上)第十七章 摧枯拉朽(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逆轉(zhuǎn)未來(四)第七十四章 渭水之南,優(yōu)勝劣汰(下)第六十二章 破圍(五)第八十一章 殺豬困蛇第三章 君之所欲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六十章 轉(zhuǎn)機第七十九章 偉力(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前進(下)(第一更)第八章 履歷第一百二十章 出征第二章 暗流第二十一章 舟山(二)第三十三章 壓制(下)第二十九章 演技(三)第三十章 秩序第七十九章 誓言第三十七章 息兵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八十五章 曙光第一百零六章 前進第五十六章 串聯(lián)(二)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五十七章 移鎮(zhèn)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第二十三章 舟山(四)第八十一章 覆盤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九章 加速(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風(中)第五十六章 力量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西(下)第三十三章 壓制(下)第九十一章 隔江第三十二章 推銷第六十三章 相見(上)第三十六章 暗度(二)第二十五章 胎動第四十六章 新謀第七十二章 渭水之南,優(yōu)勝劣汰(上)第五十九章 反思第八章 加速(上)第二十五章 舟山(六)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望(三)第六十二章 不寧第三十章 演技(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弊案第五十四章 伏筆第四十六章 衛(wèi)所第八十三章 掙扎(中)第八十六章 審判(中)第八十三章 問題第五十四章 歲末第五十七章 串聯(lián)(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王(二)第一百零四章 天崩(四)第九十六章 變起第二十一章 執(zhí)念第四十八章 本色(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輪迴(下)第八十章 反覆第二十五章 遲來的正義(六)第九章 答案(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王(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逆轉(zhuǎn)未來(七)第三十七章 東陽縣(下)第二十六章 啓程第四十三章 衡陽!(中)第一章 整飭第八十五章 審判(上)第九章 擴編第七十六章 先發(fā)制人(上)寫在卷尾的話:我、南明以及第八十七章 審判(下)第八十九章 殺之一字(中)第四十一章 半渡而擊(三)第七十章 潼關(guān)懷古(中)第四十六章 意如何(中)第四十五章 量變第五十六章 佈局(中)第十四章 溫柔第五十九章 反轉(zhuǎn)第五十九章 串聯(lián)(五)第八十章 軍潰第三十一章 演技(五)第八十二章 掙扎(上)第十九章 王翊第四十一章 半渡而擊(三)第七章 新桃(四)第六十二章 疾風(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殺王(二)第八十四章 勝利第九十四章 故技(上)(第一更)第二十章 資助第四十九章 本色(下)第三章 分地第八十四章 鎮(zhèn)壓第五十一章 亂起(二)第九十七章 曙光初現(xiàn)(上)第十七章 摧枯拉朽(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逆轉(zhuǎn)未來(四)第七十四章 渭水之南,優(yōu)勝劣汰(下)第六十二章 破圍(五)第八十一章 殺豬困蛇第三章 君之所欲第一百五十章 毀城第六十章 轉(zhuǎn)機第七十九章 偉力(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前進(下)(第一更)第八章 履歷第一百二十章 出征第二章 暗流第二十一章 舟山(二)第三十三章 壓制(下)第二十九章 演技(三)第三十章 秩序第七十九章 誓言第三十七章 息兵第四十八章 言商第八十五章 曙光第一百零六章 前進第五十六章 串聯(lián)(二)第三十六章 野望(下)第五十七章 移鎮(zhèn)第一百一十二章 郡王(下)第二十三章 舟山(四)第八十一章 覆盤第一百零三章 如鯁在喉(中)第九章 加速(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朔風(中)第五十六章 力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达县| 昌黎县| 阿荣旗| 扶风县| 荔浦县| 铁岭市| 丹东市| 中宁县| 南平市| 湘西| 五家渠市| 柳河县| 松溪县| 泰和县| 启东市| 雷州市| 铜梁县| 垣曲县| 杭州市| 南京市| 汤原县| 喀喇沁旗| 土默特右旗| 苍山县| 荔浦县| 贵溪市| 八宿县| 太湖县| 赣榆县| 青海省| 张掖市| 广元市| 砀山县| 千阳县| 嘉荫县| 华坪县| 鹰潭市| 吉隆县| 辽阳市| 南召县| 屯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