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〇〇章 核武

動用ASA迅速查找,果然,自己的記憶沒有錯。

就在去年某一時期,方然曾瀏覽的科技類新聞裡,提到聯邦政府大力支持若干高新技術領域的研究,其中就出現過承擔“大功率光激發”項目的公司,此外還有研發“薄膜光電感應”的研究所等。

單看名詞,不論“光激發”、還是“光電感應”,一般民衆都不會感興趣。

但這樣的新聞報道,所提及的,究竟會是什麼呢,持續關注軍事領域的年輕人一目瞭然,在他看來,這些技術整合在一起,應用在軍事上,就可以實現自己與羅伯特*布朗教授交談時所提到的,那種運轉在軌道上的戰略導彈攔截系統。

公開的新聞報道,聯邦,乃至其他列強,一直在進行導彈防禦系統的研發和測試。

但是和經常出鏡的“導彈攔導彈”相比,更有前途的激光攔截系統,卻少見報道,即便有人出於好奇而查詢文獻,也只會見到一些年份陳舊的科普性質敘述,說光在大氣層中的路徑偏差和損耗太嚴重,目前無法實用,一言以蔽之,想《星球大戰》裡的科幻鏡頭,是不切實際而無法實現的。

這種說法,應該說只對了一半:

《星球大戰》裡的激光武器固然是在扯淡,但是現實中,激光武器系統的前景,卻沒有那麼的不堪。

即便激光武器在大氣層中的表現不佳,要攔截導彈,還可以將系統搬上太空。

諸如此類冠以《星球大戰》之名的設想,曾經由聯邦總統羅納德*里根所提出的一項龐大計劃,後來被證實是爲了拖垮理想聯盟而釋放的煙幕彈,這也許是事實,但放煙幕彈本身,卻並不意味著“太空激光攔截系統”也一樣只是幻想。

事實上,如果今天的這一則新聞,自己的解讀沒有錯……

方然就下意識舔了舔發乾的嘴脣,那就意味著,聯邦軍工體系研發的太空攔截系統,已經進入了實地測試階段,如果一切順利,那麼,或許在未來幾年裡,就有可能進入實戰部署,甚至很快就將具備起碼的作戰能力。

一旦這系統,部署到近地軌道、進入戰備值班狀態,方然耳邊就似乎想起了,那漸漸清晰的蓋亞大戰之腳步。

科學技術的發展,無法遏止,類似“太空激光攔截器”這樣的東西,遲早都會出現。

繼而,自第二次蓋亞大戰以來,一直維持著人類世界總體和平的核武器,這柄達摩克里斯之劍也將逐漸失去鋒芒,甚至威懾不再。

基於不同的原理,核武器的威力,遠超人類掌握的威力最大之常規武器。

這樣的武器,事實上,在缺乏防禦手段的前提下,對人類社會的破壞力已超出了各國民衆、也包括各國政府能承受的極限,繼而讓列強之間的戰爭失去了意義: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雙方誰都不會有興趣發動,和平,就以這樣一種略帶諷刺的方式降臨,並以同樣的方式維持至今。

但不久的將來,一旦激光攔截系統成熟,這強大的威懾就將不復存在。

核武器,具體而言,一枚枚的核彈頭,爆炸起來的威力是很驚人,也畢竟還是需要投擲的手段,才能具備較高的實戰價值。

在當今時代,列強的核彈頭,不論陸基、還是海基,幾乎完全依賴戰略彈道導彈投擲出去,一旦這種手段被封殺,無法將彈頭扔到遠涉重洋的敵國領土上,這種威懾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

如果只考慮戰場上的應用,單憑威力,核武器並不能輕易壓倒一切。

雖然和常規武器的效應相比,核彈頭的爆炸,會產生耀眼的火球、沖天的蘑菇雲,其後還有棘手的放射性沾染問題,但考慮從研發到維護的代價,核武器的費效比則相當一般。

同樣多的資源,投入到常規武器領域,相比於核武,可以在戰場上獲得更實用的火力。

實戰價值沒有想象中那樣高,核武器的威懾,根本上還是以襲擊敵方城市爲基礎,這就需要遠程的投擲工具。

一旦工具被消滅,核彈頭也會同時損失掉。

從新聞出發,在網絡上搜索更多訊息,“太空激光攔截器”讓方然印象深刻。

不過,和幾年前的自己相比,二十四歲的方然不論思維、還是眼界,都比在伯克利讀本科時更進了一步,看到類似今天這樣的新聞時,也更難樂觀得起來。

他能夠看到,倘若世界經濟繼續這樣下去,蓋亞大戰,就遲早一定會來。

之所以這樣認爲,方然並沒認定FASA主導的“太空防禦體系”一定性能卓著,甚至足以爲國土廣袤的聯邦撐起保護傘,繼而讓威懾失效,列強則紛紛火併;憑藉紮實的自然科學功底,他知道這些設想暫時還不現實,以FASA現有的水平,離監控太空中每一個可疑目標、確保攔截成功率100%,還有非常大的距離。

他意識到,與歷史上的情況不太一樣,今天的人類文明,抵抗外來干擾、傷害的能力,超乎想象。

在人類歷史上,這更是從未出現過的態勢。

人類文明的發展,自古至今,從原始到發達,如果從每一個人的角度去衡量,說人因此而退化,也完全可以,文明中每一個男女老幼,不管多麼強壯、多麼智慧,都需要依賴著社會,在人類社會的大環境中生存下去。

要生存,就需要一連串的資源和條件,這些都只能由“文明”來提供,個人並無法自持。

也正因爲如此,迄今爲止,列強之間的核威懾,仍然以對手方城市(尤其大城市)爲首要的假想目標之一,一方面能大量殺傷敵國民衆、削弱對方的戰爭意志,另一方面也能嚴重破壞敵國的戰爭潛力,總結起來,就是對敵方民衆、乃至政府,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施加威懾力。

然而世易時移,隨著AI對文明的滲透,人類原有的核威懾策略也漸漸變得過時。

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十一章 中學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六十章 凱恩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十一章 中學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十章 升學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七八三章 傳輸
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五四六章 農業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四九二章 認知第三五七章 審美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六二八章必亡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十一章 中學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七五三章 爭議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八四九章 選擇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一三五章 推進第三八二章 主控第二一七章 變遷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六十章 凱恩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一四二章 重任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八一九章 能量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二四九章 年齡第五二四章 俘虜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五十九章 清零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十一章 中學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二八九章 穩定第十章 升學第七二四章 備戰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一三〇章 後果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二四四章 鏈條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一七六章 困局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七四一章 天壤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五三二章 牢記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五九七章 秉性第三八〇章 度日第八二四章 復仇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四八四章 朵拉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二二〇章 培訓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七八三章 傳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江县| 延川县| 巴马| 双鸭山市| 大庆市| 禹州市| 南安市| 巴楚县| 宜丰县| 西城区| 峨眉山市| 双流县| 平度市| 阿鲁科尔沁旗| 玉山县| 万源市| 武川县| 龙门县| 盐山县| 台山市| 定襄县| 连江县| 垫江县| 锡林浩特市| 资兴市| 兴海县| 松溪县| 依安县| 五河县| 涡阳县| 林口县| 诸城市| 和顺县| 陵川县| 军事| 搜索| 双柏县| 荣昌县| 神农架林区| 五指山市| 阳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