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

李繼隆便將郭守文,袁繼忠等將領召集,以及定州知州裴濟與宦官林延壽。

李繼隆說道:“李某曾經遇到個貴人,得到他的賞識,並且與他一道作戰。他是一個文官,然而每次都呆在前線,李某數勸不聽,反過來說我是前線最高的官員,若是後退,將士還能作戰的勇氣嗎?那時他有病,有傷,多數時候臥在雪撬拉的胡牀上。他那麼尊貴的身份,都不怕死,我們能怕死嗎?現在遼軍已兵臨城下,河北主力軍也集中在這裡,所以我認爲留下一小部守城外,城內大部分將士都應當與我一道出城,與遼寇決一死戰。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但李繼隆還有一個沒說。

將三路南下打草谷的遼軍擊潰後,李繼隆本打算將幾路兵馬集中起來,一舉在君子館將遼軍擊敗。

可是宋九未答應,認爲君子館慘敗,士氣沒有恢復,諸路兵馬不在一起,難以調度,容易被用兵如神的耶律休哥分兵擊破,遼軍主力還在,雖讓宋朝殲滅多人,可多是打草谷兵,遼軍的精銳軍隊損失不大。而且這三萬兵馬一敗,整個河北真會成了真空地帶,遼軍甚至可以渡過黃河,威脅京城。

李繼隆不是太認可。

但也想到宋九考慮的是全方面,再說他也無權改變宋九的決定,於是最後採納宋九的想法,數路軍隊出動,是逼,非是戰,將遼軍逼出河北。

若是宋九在此。在兵力懸殊巨大的情況下,可能選擇的還是守城。

而且這次冰鞋戰術也不靈驗了。一是主攻對象在關外以及定州滿城一帶,以山區爲主。冰鞋不起作用。二是遼軍多是大股部隊活動,相互離得不遠,隨時能呼應。所以除了強行決一死戰外,只能堅守城池。

郭守文大聲道:“當初在岐溝關三軍奪氣,郭某也想逃走,是逃走,此乃郭某一生之恥辱也。戰,當初深入敵境,裡無糧草。外無援兵,我們還打回來了,怕什麼,大不了以一死報效陛下。打他孃的。”

說得激動,爆起粗口。

袁繼忠也表態道:“李將軍意見對極了,我們坐擁重兵仍閉城不戰,任由敵寇繞守定州,去洗劫他們州縣,滹沱河上的水寨如何能阻止遼寇。後方百姓又會象前年那樣生靈塗炭,那麼我們如何面對父老鄉親,如何面對陛下對我們的信任。那麼我們就成了一羣只知自保的庸懦之輩,貪生怕死之輩。一輩子都無法洗去的恥辱。我願意第一個率領部隊殺出城去,即便戰死在沙場,我也死而無憾!”

田敏大聲道:“陛下親披冑甲。身臨前線,宋公親自上馬。斬殺敵寇,我們是武將。還能怕死嗎,大帥,打吧,死在沙場,乃是我們武人的光榮。”

其他諸將一個個紅了眼,要求作戰。

林延壽急了,看著南方,心想,宋公,這是你帶的好頭啊。

然而不能打啊,一旦定州城丟失,萬事皆休,於是大聲說道:“不可出戰,諸位沒有看到陛下的詔書嗎?詔書上寫得十分明白,只準你們據城固守,不得出城迎戰,你們怎能違反詔書,不顧皇上旨意?”

這也是一個問題,可是李繼隆看到諸將眼中閃著血光,戰意激昂,感到這一戰有戲,機會不能錯過了,於是拍案而起,慷慨陳辭:“自古以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授,一年多前我之所以不去君子館送命,就是爲了有一朝一日能夠率軍殺敵報國。現在這一天已經到來,任何人不能改變我要領兵出城殺敵的決心,能否讓後方百姓平安,能否讓天子不再蒙受恥辱,就在此一舉。”

林延壽有些傻了,怎麼弄到皇上恥辱份上,這該怎麼勸啊?

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裴濟,此人同樣能打。

朝廷聽從宋九建議,以李繼隆主持河北軍防,裴濟有些不大服氣。

是大宋武將,戰死沙場乃是天職,不管是什麼情況,逃了就是逃了,與崔彥進曹彬之流並無二樣。

因此他來到定州,與李繼隆有些不和,實際就是看不起李繼隆在君子館的逃跑。

今天所看到的,所聽到的,終讓改觀了他的想法,於是說道:“李將軍報效國家的決心讓裴某感動萬分,如果將來皇上追究違抗詔書出兵的責任,裴某願意與李將軍共同承擔,絕不會讓諸位受到一點牽連。”

“我們願意聽從李將軍指揮調遣,”郭守文與範廷召說道。

他們是鎮州正副都部署,名義上與李繼隆是平起平坐的。不過在岐溝關一役中,看到諸將不聽調遣產生那多多嚴重的後果。因此都主動放下身架,讓上下三軍一心。

“郭將軍,範將軍,你們是岐溝關中的英雄,但李某絕不會讓你們失望。”李繼隆也知道其中利害關係,感動之下,深放一個大禮。

上下一心,三軍士氣高昂,爲何不戰!

袁繼忠忽然說道:“李將軍,你還要做一件事。”

李繼隆黯然說道:“那是我的錯。”

李繼隆又看著田敏道:“田指使,我們一道去你軍中。”

遼軍南侵後,袁繼忠讓李繼隆下令,將靜塞軍家屬從易州城轉移到後方。當時李繼隆認爲易州城牆高大堅固,遼軍不善長攻城,應當會平安無事。

誰知道知州劉墀僅是看到援兵擊退,就不敢守城,主動投降,以至這些兵士家屬全部淪陷於遼軍之手。

他們只有一千人,但是朝廷精心打造的重甲騎兵,若無他們,就無法撕開遼軍的陣型。

因此李繼隆與田敏將這些靜塞軍召集起來,李繼隆看著一千將士,往下深深一伏。說道:“諸位將士,遼寇入侵。李某未來得及將你們家人轉移到後方,以至他們淪陷於敵寇。如今生死兩茫,李某向諸位請罪了。”

“李將軍,不能怪你啊。”

其實普通士兵往往要求簡單的可憐,他們只要一個公平的待遇,一個尊重他們的待遇。

李繼隆主動認錯,向他們陪罪,莫要說不是李繼隆之錯,就是李繼隆之錯,他們也原諒李繼隆了。

田敏乘機說道:“易州是誰人的故土?”

“那是我們的家。”

“對。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家……但如今你們的家園被遼寇侵佔,你們的親人在遼寇屠刀下苦苦掙扎,你們恨不恨遼寇?”

“我們痛恨,非常痛恨。”

“現在我要率領你們痛擊萬惡兇殘的遼寇,你們願不願意隨我衝鋒陷陣,殺敵立功,爲親人報仇雪恨?”

щшш.ttκǎ n.¢ O

“我們誓死跟隨田將軍,不破遼軍。誓不生還!”

其他各支部隊也在做著動援工作。

一時間滔天的殺氣瀰漫了整個定州上空。

……

潘憐兒氣呼呼地坐在家中。

當初萬娘說有了,一家子雞飛蛋打。宋九怕有意外,於是匆匆地完成婚禮。

結果結婚後半年長女肚子也沒動靜。

潘憐兒氣苦。

然而終是身上的骨肉,女兒嫁過去很長時間。還是沒有動靜,潘憐兒也有些急,直到最近才聽到大夫診斷有了喜。

潘憐兒便跑過去看。

然而鍾勳態度不冷不熱。讓潘憐兒生了一肚子氣回家,便抱怨宋九。宋九哈哈一樂:“看到與丈母無緣是我們老宋家傳統美德啊。”

“原來外祖母當年對父親也不好啊。”

“唉,沒辦法。當年父親我也是寒門啊。”

“你別胡說,”潘憐兒兇狠地說道。妻子發火,宋九自動閉嘴巴。潘憐兒又看著幾個十萬,惡狠狠地說:“你們一個也不要樂,你們親事我來做主。”

幾個小傢伙吐著舌頭。

一家人正在說笑,趙匡義來了,他也在抱怨,進門就抱怨:“宋卿,你家也太遠了。”

做皇帝的,也偶爾到大臣家中。

但重臣的府第都在皇城附近,例如潘宅,就在皇城的西北角,從皇城小便門出來,走一會兒就到了,又多是官戶,不會擾民。但到宋九家就不行了,輕裝出行,大臣可能會說話,坐著玉輅來,不但擾民,可能來得多大臣又會說話。當然,這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只有讓皇帝器重賞識信任的大臣,皇帝纔會去其家。若是普通臣子,皇帝管你住哪兒,有事派一個小黃門招呼一聲,還不乖乖進宮。

宋九呵呵一樂道:“盛極必衰,自古使然,臣已經很貴了,皇城附近貴氣太重,還是家好啊,這裡好啊。”

“過了,過了。”

然而趙匡義來還真是有事的,李繼隆在分別找各支軍隊談心,林延壽急了,將事情經過原原本本寫了一份奏摺,遞向用快馬京城。

趙匡義看後大驚失色。

怕啊,又怕君子館的事重新上演。

宋九將奏摺看後,拿來地圖,盯著地圖看。

大半天后說道:“陛下,無憂也,即便不敗,與臣當初撤退時是兩樣的,與君子館也是兩樣的,他們背城出戰,這一戰上下一心,未必會出現大潰,一萬多軍馬想打敗對手難,但想平安撤回定州城,重新以城防禦卻是容易。”

“這小子,敢違詔!”

“他也說了,陛下愛辱,臣子當死,或者能創造霍去病的奇蹟。”

終是兩回事,如宋九所說,漢朝時匈奴人還沒有馬蹬,匈奴沒有出色的將領,霍去病能打……但現在呢,人家早就有了馬蹬,立國時間比宋朝更長,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軫這些絕世名將……

只能說這片心是好的。

宋九說道:“現在說什麼也遲了,說不定前方已經開戰了,陛下,我們去開寶寺塔替前線將士祈福吧。”

“你也信了?”

“臣不是相信,臣是自信陛下做得很好,臣也盡了力,現在交給上天來審判。”

開寶寺塔就是鼎鼎大名的開封鐵塔,但後人所看到的卻是宋仁宗修建,金人又重修後的產物,現在修的木塔可能在不久將來被雷電擊焚,可能宋九傳播知識中那根極不標準的防雷針會起作用,一直繼續保存著。

錢俶歸順時,將阿育王的舍利帶到京城,趙匡義於開寶寺中將佛舍利埋於地下,在上面建築木塔,八角狀十三層,高近一百三十米,又名爲福勝塔。花了不少錢,因此從建設起,就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對。

但可能趙匡義是向天下人表示,俺是替哥哥祈福,也有可能請求趙匡胤亡魂寬恕他,一直堅持己見,繼續派人建設,纔剛剛竣工。

自建成後,遊客絡繹不絕。

可這一天,遊客一起驅逐出來,整個開寶寺塔上只有兩個人,但沒有一個人有怨言,只是奇怪這對君臣爲何來到開寶寺塔。

忽然間,鐘聲響起,滄桑的鐘聲漸漸從開寶寺傳到黃河邊,傳向更遠的地方。(未完待續。。。)

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267章 海貨第168章 鏡子(下)第423章 定(中)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6章 金子第401章 鐵血之路(一)第426章 上位(中)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182章 功名(下)第302章 高下(下)第484章 奇葩(下)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346章 輕敵第111章 送禮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216章 夜宴(一)第23章 父輩(上)第283章 春闈(上)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200章 父親(上)第502章 黎明第309章 碩麥(中)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146章 桃花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493章 原因第59章 七幅畫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168章 鏡子(下)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192章 上朝第224章 皇后(下)第449章 風起第270章 危機第199章 牛(下)第343章 矯正(上)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415章 一地雞毛(上)第343章 矯正(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75章 卷(上)第167章 鏡子(中)第314章 才子(下)第20章 拒第180章 開業(下)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83章 夜郎(上)第191章 女人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101章 宇文愷第274章 反擊(上)第243章 插花第259章 槍桿子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244章 獻酒(上)第338章 坦白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423章 定(中)第422章 定(上)第41章 挖祖墳(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260章 保護(上)第186章 用(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510章 膠著第188章 立必行第145章 祭文第304章 打獵(下)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275章 反擊(下)第200章 父親(上)第174章 嘉禾第219章 夜宴(四)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46章 野望(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202章 佘太君(上)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306章 不殺人第195章 國舅(上)第131章 詰問(下)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191章 女人第130章 詰問(上)第381章 鬥吧第83章 夜郎(上)第313章 才第215章 踢
第307章 不殺人(下)第267章 海貨第168章 鏡子(下)第423章 定(中)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221章 夜宴(六)第6章 金子第401章 鐵血之路(一)第426章 上位(中)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182章 功名(下)第302章 高下(下)第484章 奇葩(下)第396章 梟雄的末落(下)第123章 兩重天(上)第346章 輕敵第111章 送禮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216章 夜宴(一)第23章 父輩(上)第283章 春闈(上)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29章 這世界太危險(上)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200章 父親(上)第502章 黎明第309章 碩麥(中)第222章 低產時代第146章 桃花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493章 原因第59章 七幅畫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168章 鏡子(下)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192章 上朝第224章 皇后(下)第449章 風起第270章 危機第199章 牛(下)第343章 矯正(上)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415章 一地雞毛(上)第343章 矯正(上)第501章 相輕相攻第75章 卷(上)第167章 鏡子(中)第314章 才子(下)第20章 拒第180章 開業(下)第118章 三肥土(下)第83章 夜郎(上)第191章 女人第152章 燒酒會(上)第101章 宇文愷第274章 反擊(上)第243章 插花第259章 槍桿子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296章 盧宋會(上)第244章 獻酒(上)第338章 坦白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423章 定(中)第422章 定(上)第41章 挖祖墳(下)第134章 荒野(下)第156章 清明(下)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31章 到處是黃金第260章 保護(上)第186章 用(上)第164章 新知州第510章 膠著第188章 立必行第145章 祭文第304章 打獵(下)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275章 反擊(下)第200章 父親(上)第174章 嘉禾第219章 夜宴(四)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46章 野望(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202章 佘太君(上)一百零七章 種花養草第306章 不殺人第195章 國舅(上)第131章 詰問(下)第395章 梟雄末落(上)第191章 女人第130章 詰問(上)第381章 鬥吧第83章 夜郎(上)第313章 才第215章 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班玛县| 阜新| 原平市| 惠东县| 平果县| 旺苍县| 哈密市| 墨竹工卡县| 綦江县| 十堰市| 台前县| 仁布县| 蓬溪县| 黑水县| 衡阳县| 巫山县| 寿阳县| 淅川县| 眉山市| 咸丰县| 施秉县| 海安县| 休宁县| 微博| 大连市| 新巴尔虎左旗| 沧州市| 阜宁县| 荆州市| 东阿县| 玉树县| 天气| 长岭县| 定结县| 海安县| 吴堡县| 奉节县| 陇川县| 凌源市| 海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