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六章 北上之議

聯(lián)軍連營,帳幕接天,人頭如蟻,無數(shù)聯(lián)軍將士正在忙忙碌碌,他們整備物資、打製器械、摩刀礫劍,隨時準備向著帝都洛陽發(fā)起了討逆戰(zhàn)爭中最爲聲勢浩大的攻城大戰(zhàn)。

連營中央的一座大帳中,一場宴席正在言論風生的良好氛圍中進行,無論賓主均是笑容可掬,談笑不絕,令帳中氣氛分外高漲。

最上首的位置上,兩張案幾斜斜相對,袁紹端坐其間一席,正滿面春風的端起酒盞,向著另一席的南鷹擡手示意,口中欣然道:“南鷹揚……不!要稱皇叔纔是!皇叔先前許以討賊大義之諾,果然是胸有成竹,且由當今天子當衆(zhòng)金口說出這個石破天驚的大秘密,真是令我等震驚至無以復加…….”

他向著座下衆(zhòng)席的羣雄、將軍們喝道:“而今我軍士氣如虹,眼看著便可一戰(zhàn)平賊!諸位,還不共敬皇叔?”

席間衆(zhòng)人無不轟然應諾,一起舉樽道:“敬皇叔!”

南鷹瞧著下方一張張似乎送抱推襟的面容,心中冷笑連連,面上卻亦堆起正心誠意的微笑,欣然舉樽道:“本將不勝酒力,只能虛應其事了……多謝諸位!本將也祝各位英雄於討逆之戰(zhàn)中大放異彩,日後封侯食邑、光耀門楣!”

“多謝皇叔吉言!”在羣雄、衆(zhòng)將一片歡聲笑語的附和聲中,宴會氣氛被似乎被推上了*。

帳門撩處,久違的文丑匆匆閃身入帳,他行至主位前,先是恭敬的向著南鷹行了一個軍禮。隨後湊在袁紹耳邊竊竊私語。

袁紹突然間神色猛的震動了一下,他有些吃驚的轉(zhuǎn)過臉來,盯了文丑一眼,似乎在再次質(zhì)詢,當看到文丑以肯定的神色猛然點頭後。纔將目光投向南鷹,目光中盡是複雜之色。

“怎麼了?”南鷹若無其事道:“有什麼最新消息嗎?”

“文丑剛剛從冀州督運新兵和糧草來此,他帶來了一個消息,恰與皇叔有關……”袁紹深吸了一口氣才道:“文丑,你不妨向著皇叔和衆(zhòng)位將軍的面當衆(zhòng)道來吧!”

“是!”文丑再向羣雄行了一禮道:“末將五日前離開冀州時,從隱秘渠道聽到了一則消息。烏丸諸部聞聽各路英雄正與董逆激戰(zhàn)。已然開始秘密動員,準備集結十萬騎兵南下,一爲趁虛奪取幽、冀諸地,二爲報當日南將軍大破烏丸之仇……有證據(jù)表明,蟄伏已久的張舉張純、匈奴各部以及黃河對岸的白波軍。都開始蠢蠢欲動。相信是因爲幾位烏丸大人在從中挑唆鼓動,只要烏丸大軍成功侵入大漢腹地,他們都會蜂涌而來。”

“什麼?”席間,好幾人一起駭然驚呼起來。好幾路諸侯的地盤均在冀州,若是被烏丸抄了老窩,那可大大不妙。

袁紹的臉色也很難看,他新得冀州數(shù)郡之地,尚未完全穩(wěn)定形勢。更有韓馥餘部暗藏不臣之志,若是再被烏丸人趁虛而入,只怕將會令自己好不容易建起的根據(jù)地受到難以挽回的重創(chuàng)。

只有袁術卻是無動於衷。甚至有些幸災樂禍,他的領地在南陽,完全不虞受到烏丸人的威脅。

他盯著袁紹的凝重之色,慢條斯理道:“唉呀!這可真是飛來橫禍……本初新爲冀州刺史,值此危難之時,是否要考慮一下回軍守土?”

袁紹面色更加鐵青。他如何不明白袁術的齷齪心思?如今董軍形勢不利。眼看著便要洛陽失守、節(jié)節(jié)敗退,正是聯(lián)軍羣雄趁勝進擊、奪取戰(zhàn)果的絕佳時機。而袁紹身爲聯(lián)軍盟主,縱然不能蓋過擁有皇叔身份的南鷹。卻無疑可以得到僅次於南鷹的榮耀和聲望…….若是此時回軍救援冀州,袁術便可趁機取而代之的成爲聯(lián)軍盟主,自己豈非前功盡棄?

正當袁紹心中大亂,南鷹卻不動聲色道:“據(jù)本將所知,烏丸人正與匈奴人聯(lián)手共抗來自鮮卑的強大威脅,怎會突然間集結起一支十萬人的大軍?這消息是否有失實之處?又或是董卓一方故意散佈出的調(diào)虎離山之計?”

袁紹心中一動,情不自禁的向著袁術望去。霎時間,他幾乎懷疑,這條假消息並非出自董卓的手筆,而是袁術……

“好教鷹揚中郎將知道!”文丑立即如實答道:“據(jù)說新任幽州牧劉虞已經(jīng)利用其在各族的崇高聲望,說服鮮卑人暫時退兵,烏丸人可能是因爲強敵退去,而好不容易聚集起重兵,卻又不甘就此散去,這才生出南下的想法!”

“劉虞是不是瘋了?”有人脫口道:“既有本事說服鮮卑人退兵,爲何任由烏丸人南下?”

又有人道:“聽說劉虞在烏丸人中的威望更高,當年他在擔任幽州刺史時,烏丸人甚至還主動增加了朝貢的禮品。若說劉虞無能阻止烏丸人的進軍,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此言一出,帳中立時吵成一片。

有人道:“董卓入京之初,便代天子擬詔,封劉虞爲大司馬、進襄賁侯,其拉攏之心可說是一覽無遺。難道劉虞存心要暗助董卓一臂之力,這纔對烏丸人南下無動於衷?”

“不可能!”有人反駁道:“劉虞爲人忠厚仁義,更在日前公然發(fā)表討董聲明,他怎麼可能做出如此引狼入室的愚行?”

“呸!”有人冷笑道:“誰說劉虞忠厚仁義?此人在世人面前裝出一副生性節(jié)儉的模樣,連穿的衣袍都打著補丁,可是私下裡卻有人看到,他的妻妾們個個都身著昂貴的綾羅……由此可見,此人不過是一個欺世盜名之人!”

帳中爭執(zhí)之聲更加猛烈了。

“肅靜!”袁紹斷喝道:“此消息尚未經(jīng)過證實,怎能如此妄加評議?”

他向袁術淡淡道:“公路,你與公孫瓚一向交情不錯,而他此刻正受劉虞節(jié)制,近日可有什麼消息傳來嗎?”

“這個?”袁術露出錯愕之色:“倒是沒有…….不過公孫瓚的同窗與部將劉備此刻正在座中,何不向他問個究竟?”

袁紹見他推脫得如此乾淨,再聯(lián)想到當日與董卓陣前對決時,袁術曾對自己意欲推立劉虞爲天子的主張全力支持,不由心中疑慮更甚。

不待袁紹開口相詢,劉備已於座中長身而起,向著袁紹拱手道:“稟盟主,備已近兩月沒有與公孫將軍通信,實在無法證實消息的真僞……然備以爲,與其在此百般猶疑,不如請出一位大將分兵北上,若確有烏丸人提兵犯境,當可以拒,若消息不實,也可進一步展示武力,令北方異族更加不敢稍動!”

袁紹和袁術同時心中冷笑,這麼簡單的道理誰人不明?然而關鍵點就在於…….誰願意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而去北方與烏丸人硬磕?

“那麼,不知劉縣令可有心中人選?”袁遺冷笑道:“如果真是劉虞從中弄鬼,這位北上之將又將如此處理此事?”

“下官確有一位心中人選!”劉備卻坦然道:“那便是鷹揚中郎將!其因有三,一者劉虞身爲漢室宗親的領袖人物,錯非鷹揚中郎將的皇叔身份和天子令牌,何人可以壓服?其二,鷹揚中郎將在幽州將士中亦享有極高的聲望,請他前去必可事半功倍;其三,如果烏丸人確實來犯,那麼以渤海軍屢次與之大戰(zhàn)並戰(zhàn)而勝之的實力和經(jīng)驗,更是最佳人選!”

所有人愕然以對,更有人幾乎要笑出聲來。這個劉備,他是白癡嗎?以南鷹今時今日的身份,他怎麼可能從善如流的聽取一個小小縣令的意見?這可是意味著,他將放棄撥亂反正、重掌帝都的天賜良機啊!

而南鷹亦是愕然,卻幾乎想要抱著劉備親上一口。這個劉大耳朵,難爲他竟然主動提出了自己一直有心無力說出的想法!

衆(zhòng)皆矚目之下,南鷹作出沉吟之狀,正當所有人都當他要婉言相拒時,卻聽他淡淡道:“事關皇室宗族的體面尊嚴,更牽涉到國家危亡,何況烏丸人還是打著向本將興兵報復的旗號……本將只怕是責無旁貸了!”

袁紹、袁術同時露出不能置信的震驚之色,而劉備和曹操等人卻是一起動容,現(xiàn)出敬佩之色。

“事關緊急,本將現(xiàn)在來不得再與各位商議後續(xù)之事……”南鷹舉起酒樽,瞇起眼睛的凝視著樽中的白色渾濁酒水,彷彿是自言自語道:“然而,亦來不及等待渤海方面的後勤輜重……此去幽州千里之遙,卻是令人好生頭疼!”

“當然是由我等籌集!”好幾個聲音同時迫不及待的叫了起來,這其中,竟然便有袁術的聲音。而袁紹卻是盯著南鷹呆呆出神,一時之間,他已經(jīng)完全迷茫了……這個南鷹,他究竟真是爲國爲民、不計得失的忠臣義士,還是另有什麼潛藏於水下的真實目的?可惜,無論他如何腦中千算,也完全不能找出半絲不妥之處。

終於,強烈的喜悅將所有的疑心全部衝去,他長身而起,向著南鷹深深一禮:“皇叔憂國憂民、不辭勞苦,確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但凡皇叔有何吩咐,我等無不全力辦妥!”

南鷹微笑著望向袁紹,心間猜測著此言是否袁紹有史以來向自己說出的最真之言,口中卻嘆息道:“那麼,本將也就不客氣了。若想安心北上,本將確有幾件小事需要和袁盟主商議一番。你懂的……”

第九章 唯有一戰(zhàn)第三十七章 三個貂蟬第十九章 困獸之鬥第十三章 陷陣初成第四十五章 重振聲威第四十四章 殊途之命第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八十七章 殺戳之心第九十八章 傲氣飛鷹第七十六章 碧血忠誓第三十章 殺機乍現(xiàn)第四章 各擅勝場第三十八章 野牛爲禍第六十八章 圖窮匕現(xiàn)第四十七章 利弊得失第八章 狼之軍魂第二十六章 初生之犢第八十一章 絕境逆襲第五章 元義奇謀第七十一章 絕代雙驕第六十一章 千里馳援第四十八章 帶河飛渡第二十八章 小試鋒芒第三章 人心難測第五十九章 巾幗建功二十二章 一月之期第二章 行動之前第六十五章 初航漫話第五十三章 激流勇退第七十三章 火魔肆虐第十章 立木爲信第九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九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六章 玉璽風波三十四章 男兒之諾第十九章 計劃有變第三十二章 糧車遭劫第八十八章 斗粟尺布第九十三章 橫生枝節(jié)第二十七章 中平羌亂第四十七章 鷹刀問世第二十三章 風急雨驟二十一章 變通之法第六十四章 借題發(fā)揮第九十一章 均衡之道第二章 洛陽夜亂第七十二章 神秘組織五十七章 戰(zhàn)端終啓第六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九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章 饑民狂潮第四十七章 讖言真相三十三章 前塵今昔第九十一章 箭手天羿第二章 行動之前第五十四章 飛鷹戲燕第七十七章 盤點得失二十二章 一月之期第二章 遠征之議三十二章 弒主真相第一百章 新的征途第七十六章 碧血忠誓第四十四章 殊途之命第二十三章 生存法則三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十九章 棄暗投明第九章 中途聖意二十一章 變通之法第五十章 蕓蕓衆(zhòng)相第三十章 驅(qū)虎吞狼四章 舔犢情深第三十六章 真情流露第六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七十八章 拒之門外第十章 立木爲信第八十三章 推演揭謎五十五章 鬥將之邀第十章 立木爲信第五十六章 飛鷹大陣第四十二章 騎兵對決第四十八章 斷後之戰(zhàn)第十三章 荀門羣英第二十九章 陳留猛士第四十二章 烏丸四王第十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十八章 黃巾遍地第十三章 渭水疑雲(yún)第九十八章 傲氣飛鷹第二十八章 對敵之道第二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四章 借題發(fā)揮第五十五章 叢林魔影第三十九章 寂廖之城第四十章 接踵之謎第五十三章 虎牢攻略第十二章 故人來訪第二十一章 張角之心第二十八章 小試鋒芒第五十七章 獸潮危島八十九章 設伏破伏
第九章 唯有一戰(zhàn)第三十七章 三個貂蟬第十九章 困獸之鬥第十三章 陷陣初成第四十五章 重振聲威第四十四章 殊途之命第六十七章 針鋒相對第八十七章 殺戳之心第九十八章 傲氣飛鷹第七十六章 碧血忠誓第三十章 殺機乍現(xiàn)第四章 各擅勝場第三十八章 野牛爲禍第六十八章 圖窮匕現(xiàn)第四十七章 利弊得失第八章 狼之軍魂第二十六章 初生之犢第八十一章 絕境逆襲第五章 元義奇謀第七十一章 絕代雙驕第六十一章 千里馳援第四十八章 帶河飛渡第二十八章 小試鋒芒第三章 人心難測第五十九章 巾幗建功二十二章 一月之期第二章 行動之前第六十五章 初航漫話第五十三章 激流勇退第七十三章 火魔肆虐第十章 立木爲信第九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九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六章 玉璽風波三十四章 男兒之諾第十九章 計劃有變第三十二章 糧車遭劫第八十八章 斗粟尺布第九十三章 橫生枝節(jié)第二十七章 中平羌亂第四十七章 鷹刀問世第二十三章 風急雨驟二十一章 變通之法第六十四章 借題發(fā)揮第九十一章 均衡之道第二章 洛陽夜亂第七十二章 神秘組織五十七章 戰(zhàn)端終啓第六十一章 幕後之人第九十三章 往事如煙第六章 饑民狂潮第四十七章 讖言真相三十三章 前塵今昔第九十一章 箭手天羿第二章 行動之前第五十四章 飛鷹戲燕第七十七章 盤點得失二十二章 一月之期第二章 遠征之議三十二章 弒主真相第一百章 新的征途第七十六章 碧血忠誓第四十四章 殊途之命第二十三章 生存法則三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十九章 棄暗投明第九章 中途聖意二十一章 變通之法第五十章 蕓蕓衆(zhòng)相第三十章 驅(qū)虎吞狼四章 舔犢情深第三十六章 真情流露第六十六章 危機重重第七十八章 拒之門外第十章 立木爲信第八十三章 推演揭謎五十五章 鬥將之邀第十章 立木爲信第五十六章 飛鷹大陣第四十二章 騎兵對決第四十八章 斷後之戰(zhàn)第十三章 荀門羣英第二十九章 陳留猛士第四十二章 烏丸四王第十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十八章 黃巾遍地第十三章 渭水疑雲(yún)第九十八章 傲氣飛鷹第二十八章 對敵之道第二十六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四章 借題發(fā)揮第五十五章 叢林魔影第三十九章 寂廖之城第四十章 接踵之謎第五十三章 虎牢攻略第十二章 故人來訪第二十一章 張角之心第二十八章 小試鋒芒第五十七章 獸潮危島八十九章 設伏破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阳市| 安庆市| 陇南市| 名山县| 昌图县| 云和县| 砀山县| 永安市| 黎川县| 共和县| 通道| 杂多县| 玉林市| 平乐县| 永川市| 鱼台县| 巴东县| 抚顺市| 阿合奇县| 武安市| 哈巴河县| 会理县| 建德市| 崇仁县| 南涧| 灵山县| 肃宁县| 遵义县| 南投县| 木兰县| 文昌市| 米脂县| 武川县| 长汀县| 咸丰县| 牟定县| 琼中| 宝应县| 勐海县| 噶尔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