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華說:“我是四川人,家裡有父親母親,還有一個眼瞎的姐姐。”
高隊長微微點頭:“哦。”
劉志華說:“我們家是從四川逃荒出來的,一路走一路乞討,走著,走著,就走到了青海……”
隨著劉志華的講述,高隊長彷彿看到,在漫天荒涼的土路上,一箇中年男人灰頭土臉,挑著一副擔子,無精打采地行走在路上。後面跟著面黃肌瘦的女人,女人一手牽一個女孩兒。路上塵土飛揚,不時有饑民從旁邊走過。
劉志華說:“一位好心的木匠收留了我們,讓我們全家住在一間放木料的屋子裡。雖然房子又小又破,但一家人總算有了能遮風擋雨的地方,我們已經很滿足了。父親成了這裡的木工,母親跟著木匠媳婦學習紡線織布的手藝。從此,我們就在這裡艱難地生活下來。”
高隊長眼前出現一幅場景,在一個破爛的院子裡,木匠熱心地把一家人引到一間偏房,裡面堆滿了大小不等的木料,一家人開始簡單收拾了一下房間。隨後,男人跟著木匠學習手藝,女人跟著木匠老婆學習紡線織布。
高隊長想起剛纔劉志華說有一個眼瞎的姐姐,便問劉志華:“你姐姐的眼睛是殘疾的?”
劉志華嘆了口氣,難過地說:“我姐姐並不是生下來眼睛就瞎的。那時,青海省民國地方成立了一個半工半讀的護士學校,在裡面可以邊學習,邊爲指定的醫院做清雜工,所以來報名的都是窮人家的孩子。母親聽到消息後,覺得這對我們這個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家庭來說,是一條生路。於是,就帶著我和姐姐一起報了名。學校給我和姐姐每人發了三斤羊毛、二斤鹽、六尺毛蘭布,我們就算被錄取了。”
高隊長寬慰地靠在牆上。
劉志華接著說:“醫院研製新藥時,我們這些窮人家的孩子,就會被抽去做試驗品。我姐姐的眼睛就是在他們試驗新眼藥時弄瞎的。在這樣的學校裡,我們整天過得都是膽戰心驚的日子,每時每刻都得謹小慎微,生怕哪一天禍從天降。”
高隊長直起身,靜靜聽著。
劉志華說:“班主任是個暴脾氣,一不高興就對我們拳打腳踢。有一年除夕,我們上晚自習時,街上響起了鞭炮聲。同學們都很想家,便交頭接耳,打聽這個春節能不能放假回家。這時,講臺上的班主任突然大聲問:‘你們誰想回家過年?’坐在前排的我一聽這話,以爲可以回家,馬上高興地舉起手說:‘老師,我們都想回……’我的話還沒說完,班主任就一個箭步從講臺上衝下來,使勁打了我兩個耳光,然後推倒課桌,抓住我的頭髮,把我從座位上拉出來,對我拳打腳踢了一陣子。也許覺得還不解氣,他又解下腰帶,使勁抽打我,邊打邊罵:‘共產婆,要造反?’一直把我打得昏死過去……”
跟著劉志華的講述,高隊長眼前出現一組鏡頭。除夕前的黑夜,教室裡坐著許多穿著破破爛爛的學生,普遍年齡11到14歲。這時,街上響起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同學們交頭接耳,低聲說話,都在想家,都想回家過年。前排的一個女生站起來說了句話,一個男人突然從講臺上衝下來,對那個女生拳打腳踢,一次又一次高高揚起手裡的腰帶……
高隊長回過神來,看著劉志華。
劉志華的眼裡閃出淚花。
高隊長安慰說:“都過去了。”
劉志華擦一下眼睛:“嗯,過去了。”
高隊長問:“後來呢?後來你去哪裡了?”
劉志華說:“解放後,我們的學校也改名了,叫做青海省軍區衛生學校。我還被同學們選爲班長了呢。學習之餘,老師還教我們排節目、扭秧歌,西藏來的同學教我們跳藏族舞。”
劉志華的眼前閃出自己在青海省軍區衛生學校大門口,協助幾個人將“青海省立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的牌子摘掉,掛上“青海省軍區衛生學校”的牌子。
又看到自己在操場上,在老師帶領下,和學生們唱歌、扭秧歌。其中有藏族學生,穿著民族服裝,擡腳揚袖,教劉志華和幾個同學跳藏舞。
劉志華說:“我們還去大街上宣傳黨的好政策。每當我們上街宣傳演出的時候,老鄉們便圍著我們,給我們鼓掌,那場面好熱鬧呀。我們這些女孩子也沉醉在歡樂之中,覺得青海的天更高、更藍了,我們的心像空中的鳥兒一樣,飛得自由舒暢。”
劉志華眼前出現自己和幾名同學站在大街邊上,在有節奏地打快板,宣傳黨的政策。周圍圍了許多羣衆,不時爲劉志華她們喝彩、鼓掌。劉志華擡起頭,望向天空,天上晴空萬里,白雲朵朵。有幾隻鳥兒,扇動著翅膀,自由自在地飛過天空,飛到遠處去了……
劉志華回過神來,說:“我是一個苦孩子,是黨把我從苦海深處救出來,培養教育了我。”
高隊長欣慰地笑了,拍了下劉志華的肩膀,說:“不早了,聽我的話,一定要好好休息。這是命令。”
劉志華說:“隊長,我有一個請求,就是在我休息好之後,想上前線救治傷員。”
高隊長說:“這裡不是一樣可以救傷員嗎?”
劉志華說:“前線的戰士一旦受傷,急需救治,那是十萬火急呀,更需要衛生員。我願意上前線鍛鍊成長,接受嚴酷的考驗。”
高隊長很是感動:“好,明天你去找陳連長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