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正午日光朗照,三穗堂前鬆檜森森,清澈的南湖水在烈日烤灸下蒸騰起氤氳水氣,那湖心亭彷彿在水中縹緲搖曳——

三穗堂上懸有一聯:

“鄰碧上層樓,疏簾卷雨,幽間臨風,樂與良朋數晨夕;

送青仰靈岫,曲澗聞鶯,閒亭放鶴,莫教佳日負春秋。”

張原與夏允彝就在大廳正中同席而坐,開始春秋經義的問答辯難,夏允彝年長,先開口道:“久聞山陰張三元有過耳成誦之智、口占八股之能,在下今日想請教一春秋題——”

張原微一躬身,說聲:“請。”

夏允彝道:“隱公元年,冬,十二月,祭伯來——請以‘祭伯來’三字爲題,應該如何申明題旨?”

張原微微一笑,這是談八股作法了,略一凝思,答道:“此題當參照公羊、榖樑二傳,若全泥左氏語,以非王命立論,謬也。”

夏允彝眼睛一亮,拱手道:“請指教。”

張原道:“蓋人臣之義無以有己,纔有私交,將權寵之念重,而公家之念輕矣,須知朝與聘不同,天子有命其臣出聘之理,而無命其臣來朝之理,故凡聘者,必不由天子使而後爲私交,若朝則皆私耳,可以此句破題——春秋不與王臣私交,正本意也。”

夏允彝思索片刻,讚道:“果然辨析透徹,不落俗套,在下佩服,請介子兄發問。”

張原道:“請以左傳‘昭公五年篇’論作文之法?”

夏允彝皺眉道:“這太空泛了吧。”

張原含笑不語,張萼撇嘴道:“答不出來卻推說問得空泛,若是我。就直說答不上來。”

夏允彝臉一紅,說道:“在下才疏學淺。的確答不上來,請介子兄指教。”

張原道:“彝中兄不必太謙,在下這題的確是問得空泛,我若不是曾經思考過,一時也答不上來。”停頓了一下,續道:“楚子欲辱晉,大夫莫對,薳啓疆曰‘可,茍有其備。何故不可?’……未有其備,使羣臣往遺之禽,以逞君心,何不可之有?——這是左傳昭公五年的文字。首言有備則可。中間以五百餘字敷陳事理,末言無備則必不可,而反言曰何不可。陽若語紹,陰則意違,此節文法,起結呼應銜接,如圓之周而復始,昔桓溫見八陣圖。曰‘此常山蛇勢也,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擊其中則首尾皆應”此非特指兵法,亦文章法也。”

三穗堂上諸生靜聽默想,各有所悟,在座諸生大都看過楊石香刻印的張介子選評松江時文百二十篇,那篇時文選本里頗多作八股之法,開卷有益,而現在親耳聽張原將作文法引經據典娓娓道來,自然更多領悟,因爲點評畢竟只是三言兩語,只說其然未說其所以然,哪裡有當面說得清楚,都請張原開講八股文法,夏允彝起身長揖道:“介子兄,這翰社總社首非你莫屬,在下甘拜下風。”

夏允彝是個很磊落的人,張原對他也是惺惺相惜,刻意結納,所謂傾蓋如故,正可以說二人之友情。

張原便依“九字決”講文章法,旁徵博引,其新奇思想,讓三穗堂上諸生見識大開,古人云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非虛語也,張原以他兩世的見識和今生的苦讀求學,對爲文之道的領悟極深,在座諸生聽得都忘了張原是十七歲少年,只把張原當作諄諄良師——

當日午後,諸生在各縣分社社首的簽名簿上寫下自己的名字,翰社現在真正的社員只有張原兄弟三人和三縣的社首、社副一共十二個人,其餘諸生需要審覈,並不是一窩蜂誰都能參加的。

這天夜裡,張原與夏允彝、楊石香、潘若甫數人共議翰社規條,初創期的規條儘量簡單明瞭,一是年齡在三十五歲以下有生員功名的,童生中才情卓異者也可援招入社;二是貪婪無恥者、倚勢武斷鄉里者、孝道有虧者的不得入社,即使一時不察混入社中,經人檢舉覈實後也要予以革除;三是不得以翰社名義聚集社員要挾官府爲己謀私利,符合這三條才能成爲翰社的社員——

楊石香和潘若甫對這第三條規定頗有微詞,認爲諸生參加翰社就是尋求庇護,若都依這第三條,以後受了冤屈豈不是得要忍氣吞聲?

張原道:“翰社發展壯大了,一般人誰敢欺負翰社的人,即有遭冤屈的,可先由分社社首出面向有司申訴,若還不成,就寫信告訴我,我們一起設法爲社員伸冤。”

維護自己社員的利益,這是增強翰社凝聚力的表現,有限度的護短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的話誰願意參加翰社,一切黨社都是利益共同體,過於理想化、純潔化的黨社是空中樓閣,將一事無成——

張原既有這樣的承諾,楊石香、潘若甫就對這三則規條沒有任何異議了,從此番倒董,他們見識到了張原的膽識魄力和敢於擔當,有張原爲翰社社展壯大,那時不必擔心被欺負,倒是要約束社員不得仗勢欺人——

翰社規條暫定就這三條,擬明年三、四月間在紹興山陰舉行翰社第一次社集,屆時再重議規條、審覈社員、編著翰社會員姓氏錄——

這豫園雅集原定是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兩天,但到了二十四日下午,有蘇州府嘉定縣、崑山縣的三十三名生員和童生慕名趕來,要求參加翰社,張原讓人記下這些生員和童生的名字,說他與兩位族兄過幾日將取道蘇州前往南京,到時可與蘇州府的諸生一晤,再議入社之事——

因爲這些蘇州士子的到來,豫園雅集就延長到五月二十五日,學有所成的諸生分別升座開講,互相交流制藝心得,堪稱近年來東南最教諭都派人請張原去相見,勉勵有加,言語間卻又似有忌憚,張原當然要向兩位大人解釋說翰社只是一個八股文社,以交流制藝心得、共倡忠君愛國爲宗旨,並將三條翰社規條呈上,上海縣令和教諭見到這三則規條,尤其是第三條,這才放心,他們就怕的是這些生員以後動輒聚集起來把持上官、投牒呼噪——

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張原一行數百人離開上海,前來送別的上海士人站滿了黃浦碼頭,不識之無的尋常百姓也來湊熱鬧,要看看倒董的山陰張公子是否有三頭六臂?

張原一行乘船溯大黃浦而上,到華亭城南碼頭時,夏允彝、翁元升等華亭生員向張原等人殷殷道別,相約明年三月在山陰相見,夏允彝與張原執手不忍分別,二人短短數日就已交情莫逆,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男子之間的友情也與男女之間的愛情一般,有一見鍾情的,也有雖爲夫婦一輩子卻沒有什麼感情的,友情澎湃啊——

金瑯之因爲要代範昶家人爲範昶申冤,這次未參加豫園雅集,聽說諸生歸來,特意趕來碼頭與張原相見,張原得知範昶的暴斃案一時不能判決,董祖源、董祖常也一時定不了罪,陸養芳卻已與昨日無罪開釋,跟隨兄長陸韜回青浦了,陸養芳是被董祖常唆使打行的人設套陷害以姦污良家的罪名入獄,當時是黃國鼎有意偏袒董氏,不去深查,只聽打行的人一面之詞,就把陸養芳關押起來,現在打行頭目紛紛抓捕歸案,紮火囤美人局也就水落石出了,松江府官員現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象陸養芳這種案子儘快了結,免得陸韜和一衆青浦諸生聚在衙門前不散,至於董祖源和董祖常,黃國鼎依然主張由按察司派官員下來審——

對於二董的判決,張原並不著急,他心裡有數,前年的姚復案都拖了半年才判得下來,二董豈是姚復能比的,張原料定黃國鼎的松江知府的位子做不長,吳推官、劉同知與黃國鼎的矛盾已經尖銳化,吳、劉二人得到了華亭諸生的支持,而黃國鼎這次力挺董氏讓其聲名狼藉,松江不好立足了,更有傳言說董氏焚宅就出自黃國鼎授意,這些傳聞肯定會被南京都察院的人知道,黃國鼎的日子不好過——

與華亭諸生別後,張原三兄弟和二十多名青浦生員乘船回到青浦,來到陸府門前,只見陸府上下一派喜洋洋氣氛,華亭倒董之事早已傳遍青浦,董氏再不能來逼那六百畝桑林的賭債了,也不會有打行青手來騷擾陸氏的採桑女,青浦陸氏壓抑屈辱的一年熬過去了,可以揚眉吐氣了,中風偏癱的陸兆珅拄著柺杖在陸韜的扶掖下出來迎接張氏兄弟,陸兆珅口齒還有點不清,含含糊糊感謝張原兄弟三人對陸家的恩德,張岱道:“陸老伯說的哪裡話,我們乃是姻親,青浦陸氏有難我們山陰張氏當然得鼎力相助——”

正說話間,一人突然走到張原身前,長跪謝罪道:“這次全蒙介子兄相救,不然我陸養芳已死在松江獄中了,介子兄不計前嫌救我性命,在下慚愧無地。”

張原趕緊將陸養芳扶起,見這陸養芳形容與去年大異,瘦得簡直不成人形了,可見獄中受了不少苦,若案子再拖延,真有可能死在獄中。

昨晚有事耽擱了,補更補更,慚愧慚愧。。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409章 甘露餅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12章 顏面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08章 歪打正著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97章 春夢第385章 驚馬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36章 後臺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241章 射蟬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13章 座上諸公皆慚愧第13章 蜀道難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50章 息怒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章 釣之夏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339章 解元第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207章 如此殘花敗柳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478章 挑釁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72章 越王橋上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92章 大宗師到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349章 揚州慢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184章 九字訣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325章 巧遇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105章 小聘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24章 不動心第224章 頂缸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479章 約戰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470章 私約第191章 掌嘴二十的婢女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336章 龍山與陶庵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341章 蘇幕遮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479章 約戰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113章 座上諸公皆慚愧第414章 說死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9章 訓師第362章 歲在丙辰
第295章 煨竽美味第313章 牆頭馬上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409章 甘露餅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12章 顏面第472章 夜宿碧蹄館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08章 歪打正著第321章 瘋狂的石頭第97章 春夢第385章 驚馬第297章 知子莫若父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36章 後臺第280章 嫁禍大名士第120章 一抄到底第241章 射蟬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第113章 座上諸公皆慚愧第13章 蜀道難第438章 沙鍋狗肉大醬湯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50章 息怒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288章 一場秋雨一場寒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章 釣之夏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339章 解元第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207章 如此殘花敗柳第55章 湖心亭看蘿莉第478章 挑釁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317章 何愛阿堵物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397章 公主的腳印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72章 越王橋上第172章 生而知之第223章 以子之矛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92章 大宗師到第352章 北京北京第200章 木魚聲中杏花落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349章 揚州慢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388章 漁夫的智慧第322章 亂我心者第184章 九字訣第219章 揚州瘦馬第325章 巧遇第287章 潔癖之累第105章 小聘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第152章 孺子護母第24章 不動心第224章 頂缸第9章 插花和捷徑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53章 後園私會第46章 敢出豪言驚上座第479章 約戰第373章 殿試策題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470章 私約第191章 掌嘴二十的婢女第112章 柳絮飛來片片紅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79章 常恐秋節至第218章 白晝聽棋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41章 秋葵之美第234章 翰社首領之爭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52章 憂心錯占鳳凰儔第336章 龍山與陶庵第169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341章 蘇幕遮第204章 紈絝情興第82章 月色如霜膚色如雪第479章 約戰第196章 送師南浦第113章 座上諸公皆慚愧第414章 說死第198章 打破門庭第29章 訓師第362章 歲在丙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登市| 古田县| 三亚市| 讷河市| 昂仁县| 册亨县| 郸城县| 金堂县| 武定县| 桓台县| 滦南县| 常州市| 龙陵县| 留坝县| 平定县| 榆中县| 蕉岭县| 荣昌县| 萍乡市| 平定县| 宁阳县| 河津市| 夹江县| 富川| 道真| 石楼县| 克东县| 化州市| 九江县| 兴宁市| 龙口市| 尼玛县| 合川市| 岑巩县| 徐闻县| 泸水县| 都江堰市| 乐安县| 南部县| 平江县| 麟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