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2章 歲在丙辰

雅騷

萬曆四十四年,歲在丙辰,正月初一,就在大明京官向皇帝上表稱賀之時,遠在東北方四千裡外建州女真聚居的都城赫圖阿拉,一場爲努爾哈赤上尊號的典禮也在進行——

在努爾哈赤的議政衙門,努爾哈赤的一羣子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等貝勒率八旗箭主分四排四隅八處跪著,努爾哈赤坐在大紅桌後,八旗大臣跪呈文書,那位以蒙古文爲藍本創(chuàng)制了滿文的納蘭巴克什宣讀文書,稱努爾哈赤爲“奉天覆育列國英明汗”,國號大金,年號天命,一向臣服於大明的建州女真開始公然與大明決裂,露出桀驁的獠牙,從“覆育列國”這四個字就可看出努爾哈赤的野心和狂妄,這一年,努爾哈赤五十八歲——

奴酋建國的消息沒有這麼快傳至北京城,北京城從官員到百姓都在忙於拜年賀喜,京城官場拜年之禮頗爲特別,正月初一這天,各官員都不會待在自己家中,而是到處拜賀同僚、鄉(xiāng)官,自家門廳會放置紙簿和筆硯,賀客到了,只在紙簿上簽名,就算拜過年了,當(dāng)然,這只是指泛泛之交,交情好的或者需要攀交的當(dāng)然要備禮等待當(dāng)面拜賀,商周祚身爲監(jiān)察百官的左僉都御史,還是很有人要巴結(jié)的,商周祚命門房對於送禮的賀客一律拒之門外,若自身不正,如何監(jiān)察他人?

張原在京中除了房師楊漣、師兄徐光啓和族叔張聯(lián)芳等幾人需要拜賀外,其餘就是與翰社同仁聚會講學(xué)。他原本還打算與祁彪佳、黃霆一道去拜見劉宗周先生,打聽之下才知啓東先生早兩個月就已解職還鄉(xiāng),此時朝中是浙黨、齊黨、楚黨得勢,東林黨人往往遭到排擠,劉宗周不是言官偏偏又剛直敢言,被人罵作是魯國的少正卯,欲請尚方誅之而後快。劉宗周覺得羣小當(dāng)朝、黨禍將興,便即辭職還鄉(xiāng),從此開始了他的聚徒講學(xué)之路——

初三日。張原去了一趟十剎海的鐘太監(jiān)外宅,鐘太監(jiān)不在,張原留下拜貼和禮物就離開了。隔日小內(nèi)侍高起潛送來了鐘太監(jiān)的回帖和禮物,並帶話說本想邀張原去喝酒,但考慮到春闈臨近,暫不打擾,待張原金榜題名後再爲張原賀——

乾清宮丹墀下,從頭年臘月二十四送竈王上天開始放花炮,一直要放到正月十八,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這天更是花炮徹夜,內(nèi)臣、宮眷都穿上燈景補子蟒衣,看內(nèi)官監(jiān)火藥房製造的“奇花火爆”。花樣有蘭蕙、梅、菊、木樨、水仙之類,煙花、煙火,這才叫煙花,皇城外的民衆(zhòng)翹首眺望宮城上空綻放的的繁華煙火,感覺咱大明朝還算是太平盛世——

上元節(jié)這天張原與大兄張岱、黃尊素、祁彪佳幾人在大隆福寺看過百齡挑戰(zhàn)林符卿。張聯(lián)芳出的賭彩,每日一局,連下五局,先勝三局者將贏得紋銀一百兩,雖然大明律嚴禁聚衆(zhòng)賭博,但年節(jié)期間。宵禁都開放了,這下棋賭勝是雅事,誰會來管,張原看了過、林五局棋的第一局,林符卿攻殺凌厲,在中盤一度佔據(jù)優(yōu)勢,但過百齡的後半盤收束和官子能力實在太強了,通過收官硬生生把中盤劣勢扳回來,終局還勝了四個子,對局之前一臉傲氣的林符卿此時面如土色——

上元節(jié)到大隆福寺或者大慈延福宮隨喜祈福是京師東城民衆(zhòng)的習(xí)俗,一座是佛教廟宇,一座是道教宮觀,東城的士庶男女往往在大隆福寺拜了三世佛,接著就到大慈延福宮拜天、地、水三官,不管佛祖還是神仙,一一拜到總不會錯——

這日午後,商周祚攜妻女也到大隆福寺中轉(zhuǎn)了一圈,景蘭、景徽姐妹看到翔鳳殿上兩位國手的對局就挪不動步了,正好商周祚遇到祁承爜在一邊說話,小姐妹二人就在張原、祁彪佳幾人兩邊保護下看棋,小景徽知道張原圍棋厲害,悄聲問張原:“張公子哥哥,你下得過他們嗎?”

張原笑道:“他們授我四個子可以下一下。”

“啊。”小景徽驚道:“這麼厲害,張公子哥哥都要授我五個子,那他們豈不是要授我二十個子!”

張原笑道:“不是這樣疊加的,他們也就授小徽九個子吧。”

小景徽高興了,忽然想起一事,東張西望,問:“張公子哥哥,那個會打人的老和尚呢?”

張原道:“自那日撞了我之後就再沒看到過。”

小景徽看了看張原胸口,嘻嘻笑道:“是不是張公子哥哥胸口硬,反把老和尚頭撞壞了?”

張原笑,正要說話,見內(nèi)兄商周祚向他招手,便走過去,向內(nèi)兄和祁承爜拱手,祁承爜道:“張公子遠見卓識,年前的《論建州老奴將立國疏》已言中,撫順守備王命印昨日有文書急遞兵部,說奴爾哈赤已建國立號,奴酋狂悖,妄稱覆育列國英明汗,不臣之心昭顯,王守備向兵部詢問對策——”

張原問:“兵部將有何對策?”

祁承爜道:“過兩日將合部共議,看看採取何種對策,依我看發(fā)兵征伐似乎不可能,大軍一動,軍餉動輒幾十萬兩,兵部沒錢沒糧。”

張原也知努爾哈赤氣候已成,八旗兵戰(zhàn)力強悍,除非大明現(xiàn)在以多過對方五倍的兵力去征剿,也就是要有二十萬以上的精兵強將,否則無法取勝,但現(xiàn)在從皇帝到閣臣,尚未感到努爾哈赤的切身威脅,不可能集全國兵力去征剿,兵少了又沒用,所以肯定不會用兵,應(yīng)該會下詔切責(zé)努爾哈赤的悖逆不臣,也就是所謂的嚴厲譴責(zé)——

張原道:“邊軍缺餉,武備不修,既不能出兵征伐,至少也得整頓軍備,加強防禦啊。”

祁承爜道:“戶、工二部銀子都是入不敷出,就看聖上能不能發(fā)內(nèi)庫銀濟邊。”

一邊的商周祚搖頭道:“難,難,皇帝藉口惠王和桂王大婚要花費銀子,哪捨得從內(nèi)庫撥銀。”又道:“這次山東賑災(zāi),戶部上疏懇請皇帝撥內(nèi)庫銀二十萬兩,皇帝不肯,命借太僕寺馬價銀、臨清倉米設(shè)法救濟,戶部只好東挪西借,發(fā)太僕寺銀十六萬兩以及分賑米六萬石、平糶米六萬石,監(jiān)察御史過庭訓(xùn)已於昨日帶著錢糧離京,兼程趕往山東,按山東巡撫錢士完的救荒事宜十二條,定賑規(guī)、廣賑地、倡導(dǎo)士紳助賑,山東災(zāi)民應(yīng)該能得到救助,只是河南災(zāi)情也不輕,皇帝就不管了——”

張原暗暗搖頭,晚明臣子也很好笑,別無理財長策,整天就盯著皇帝的內(nèi)庫,動不動就要求撥內(nèi)庫銀,講道理說大明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何必蓄私財呢,但萬曆皇帝顯然不吃這一套,錢包捂得很緊——

……

到了正月下旬,從南京和十三省的赴北京參加會試的舉子差不多都到了,正月二十六,翰社的五十位舉子到了四十九人,剩下的那一個永遠來不了啦,走到半路就病故了,那位倒在科舉路上的悲劇人物就是慈溪縣的舉人全完城,張原、張岱和黃尊素去年九月曾因民信局的事到慈溪訪他,當(dāng)時沒見全完城有什麼病,這才幾個月,就去世了,讓人不勝嗟嘆。

二月初一,翰社同仁在大隆福寺舉行了春闈前的最後一次聚會講學(xué),此後便各自在寓所靜心備考,在這之前他們已把各自的公據(jù)交到禮部驗明正身,禮部將據(jù)此發(fā)放考卷和定考場座位,會試考場就在順天府貢院,距離泡子河畔的呂公祠只有一里多路,張原和大兄張岱曾繞貢院走了一圈,這貢院比杭州貢院大,有號舍一萬餘間,文場之外還有望樓,警衛(wèi)森嚴——

二月初七,順天府貢院龍門前貼出一張大圖,就是考場座位圖,標明東西號舍間數(shù),哪一片號舍屬於哪一省考生先就註明,省得考生屆時亂哄哄在偌大的貢院裡到處找座位,張原約大兄張岱一起去看,浙江的考生集中在“龍師火帝”至“垂拱平章”這四十號房中,每座號房有十二間號舍,認準方位,到時好找座位,主考官已經(jīng)確定,是內(nèi)閣大學(xué)士吳道南,吳閣老與其他提調(diào)官、監(jiān)視官以及五經(jīng)共二十房的閱卷官早三日就進入了貢院,封鑰內(nèi)外門戶,不許私自出入,俗稱鎖院,現(xiàn)在就專等二月初九的首場考試了——

會試規(guī)則與鄉(xiāng)試基本相同,也是四更天點名、搜檢、入場,所以二月初八用過晚飯後,張原小睡了半個時辰,起牀後作了一篇制藝,該讀的、該學(xué)的其實半年前的鄉(xiāng)試之先就已經(jīng)準備好了,這時有點大考前的茫然,等待的時間很難熬,就一本一本整理那些與科考有關(guān)的書籍,厚厚兩大疊,聽得腳步聲細碎,小景徽叩門進來了,看到他在整理書,這女孩兒抿著嘴笑——

張原問:“小徽笑什麼?”

小景徽道:“張公子哥哥是準備把這些書束之高閣了,中進士後就不再看這些書了對不對?”

張原笑道:“很對。”八股文確實作厭了、這種考試也的確考煩了,希望此番能畢其功與一役,以後可以遠離這些時文書籍,可是不知爲什麼,覺得這次科考前夕太平靜,鄉(xiāng)試那時還出現(xiàn)了“一朝平步上青天”的波折,此刻的風(fēng)平浪靜讓他感到隱約的不安,習(xí)慣了待在風(fēng)口浪尖,不發(fā)生點事反而不舒坦似的。

張原走出臥室來到庭院,見夜色晴朗,初八夜的彎月已經(jīng)偏西,此時是二鼓時分。

————————————————————————

開考!開考!

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171章 劈破玉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245章 子不語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40章 絕不饒恕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409章 甘露餅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30章 草繩少女第5章 名門美眷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60章 勇氣第237章 花瓶第327章 水是眼波橫第53章 後園私會第248章 風(fēng)雨夜第263章 無故加之而不怒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413章 鴨宴第95章 菊花之約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2章 釣之夏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02章 審鏡第393章 大風(fēng)圈外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70章 梳攏第86章 冷豬肉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98章 少女蹴鞠第433章 首輔的壓力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369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261章 三重門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76章 紈絝風(fēng)采第343章 將遠行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325章 巧遇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33章 敢送太監(jiān)春宮冊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361章 情與禪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426章 生財有道第33章 七擒七縱第155章 百人敵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52章 男女真情名教僞藥第11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yún)間鶴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四封推感言第175章 樂不可極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71章 劈破玉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247章 娥眉月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414章 說死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93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43章 將遠行第411章 疑似偷歡
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171章 劈破玉第420章 旖旎馬車第245章 子不語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40章 絕不饒恕第45章 熟讀唐詩三百首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409章 甘露餅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293章 流水千里第289章 三千里外萬言書第30章 草繩少女第5章 名門美眷第104章 菩薩姻緣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460章 勇氣第237章 花瓶第327章 水是眼波橫第53章 後園私會第248章 風(fēng)雨夜第263章 無故加之而不怒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413章 鴨宴第95章 菊花之約第475章 月下東鄰吹簫第235章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394章 揭貼之秘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2章 釣之夏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100章 景徽心事第494章 暗流洶涌第202章 審鏡第393章 大風(fēng)圈外第43章 八股第一篇第185章 南屏晚鐘第58章 暴雨下的溫馨第270章 梳攏第86章 冷豬肉第440章 血紅雪白第98章 少女蹴鞠第433章 首輔的壓力第285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369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471章 水墨美人第261章 三重門第130章 日子也可以這麼過第467章 火槍驚魂第122章 魚水之歡第76章 紈絝風(fēng)采第343章 將遠行第344章 聚寶門驚變第85章 姚訟棍的苦與樂第325章 巧遇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1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33章 敢送太監(jiān)春宮冊第126章 古來第一女英雄第361章 情與禪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426章 生財有道第33章 七擒七縱第155章 百人敵第436章 朝鮮蠻子殺人案第415章 大辯論之始第257章 琉球王子第73章 一出門就相見第252章 男女真情名教僞藥第116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383章 諸葛馬前課第217章 翩然一羽雲(yún)間鶴第12章 白頭蹉跎老神童四封推感言第175章 樂不可極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182章 七夕幽情第171章 劈破玉第164章 如賊如鬼第497章 改版七大恨第47章 且逐狐犬行一程第254章 四壁荷花三面柳第283章 秋雨春聲第247章 娥眉月第35章 寶物光芒萬丈第158章 丹汞難得眼清明第414章 說死第421章 知錯不改第493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第142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343章 將遠行第411章 疑似偷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东县| 松原市| 余庆县| 南昌县| 错那县| 吴川市| 遂宁市| 毕节市| 德令哈市| 宣武区| 即墨市| 纳雍县| 和平区| 家居| 湘西| 延庆县| 望谟县| 甘肃省| 刚察县| 宾川县| 寿宁县| 壤塘县| 简阳市| 高州市| 瑞金市| 永修县| 西华县| 定南县| 贵南县| 新丰县| 山东省| 孝昌县| 三都| 高要市| 鄢陵县| 青海省| 金坛市| 贵阳市| 西昌市| 姜堰市|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