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一章 原來是他

華燈初上,儘管不是上朝之時,天色以晚,宮門落閘。

但何進不比他人,眼下任然手拿彈劾奏本,順利入宮。

說來也巧,此刻張讓正在召集幾個閹宦兄弟開大會,正好錯過了何進打小報告的機會。

如何進所料,當聽到姜麒被行刺的消息後,剛用完晚膳,本來心情的還不錯的劉宏,臉色變了,震怒中甚至扔出了手中茶盞。

天子之言、無人敢駁回,天子之決、無人敢擰。很明顯此刻有人敢在半途截殺姜麒,已經違背了劉宏的意圖,對於敢公然挑釁之人,劉宏自然不滿。

也如同猜測,劉宏第一個想到的幕後黑手便是張讓,畢竟著種髒事平時他們也沒少幹。而且他與姜麒的矛盾,天下皆知,恐怕也只有他能敢做出如此囂張之事。

故此想到張讓等居然不見掩飾,明目張膽處決他並沒有授意過的大臣,劉宏整個人心裡都不好了。怎麼說張讓也只是個奴才,著奴才替主子做主,這是要翻天呀。

況且數天前,劉宏已經改變了對姜麒的看法,他心中基本以斷絕了要殺姜麒的意思。

著轉變說來也挺有意思,那日閒來無事,劉宏在檢查幼兒劉協功課之時,突然聽到了小兒口中背誦的孟子之言。言辭讓其若有所思。

孟子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儘管也知幼子說出此言,應該有太傅馬日磾等清流之影,但劉宏卻聽進去了。特別是看到幼子殷切的目光之時,曾幾何時他也想過讓姜麒輔佐自己著聰慧的小兒。

國士,士之才德蓋一國者也。

如此之人如何能殺之。

況且前日其母,董太后還告知姜家人居然送錢兩千萬,求活一命。就算看在錢的面子上,哪怕還有些猶豫,著姜麒也定然不能殺之。

告知的同時,被母親提醒劉宏也才反應過來,姜麒還是個不及冠的少年,所做之事哪怕欠考慮也是可以原諒的,若如說一個少年有什麼太大野心,真有些天方夜譚了。

就如同當日頒旨時的命令,削邑八千、收回將印,並不是突發奇想。

如今著刺殺事件橫插了一槓子。也算正好下臺。

再加上人要臉、樹要皮,更何況天子臉面,連自己都不想殺的人,有人敢忤逆,那還了得。

當然面對此,劉宏也升起了敲打張讓等常侍之心。著也活該十常侍倒黴,誰叫他們名聲太臭,是個正常人都會如此認爲。

隨後,在十常侍半點不知的情況下,天子下詔,命五百羽林衛赴函谷關接回姜麒,鑑於姜麒有疾在身,無需再入天牢,直接回侯府休養,等待三司傳喚。

此旨一下,姜麒命運基本便決定了,不入天牢除了免受意外發生,也基本告訴世人姜麒無罪。至於還要傳喚,不過是不能朝令夕改的變通而已。

並且讓自己的親兵衛隊護著回來,那也是天子的一個姿態,可以說要是十常侍再敢犯上,那就不會輕饒了。

不過事件就此結束了嗎?當然不會,面對十常侍的進攻纔剛剛開始。

待到姜麒遇刺的消息傳入市井,經過一夜的發酵。

翌日,彈劾十常侍的奏報如雪花般飄入宮中,就連太學裡的學生、博士也聯名上書,對如此惡劣事件給予了抨擊。

有大臣公然被刺殺,著可不是簡單的政治鬥爭了,就像當年陳番、竇武的覆滅,天下人是不會眼見十常侍如此明目張膽排除異己的。

還好已然發出的讓羽林衛保護姜麒入京詔書,暫時壓制了一點點世人、學子的憤怒,不然這個新年大家都別想過好了。

可惜隨後朝廷對十常侍的處罰卻沒有一個結果,當然話說回來,哪怕十常侍背了黑鍋,但畢竟事件沒有真憑實據,誰敢保證沒有冤假錯案。就算已經責令廷尉府調查,其實大家都知道不會有什麼結果。

或許唯一的勝利,不過何進與十常侍的對決小勝了一把。

至於十常侍失寵多久,朝官心裡也都有數,三個月、三天,誰知道。畢竟皇帝離不開他們打理生活,可能幾人跪地痛苦一場便了事了。

、、、、、、、、、、、、、、、、、、、、、

風雲急速變化,乾坤顛倒,哪怕市井之人還沒意識到什麼,但官場之輩已經嗅到了氣息,原本回京生死難料的姜麒,算是因禍得福了。

如此不免有人在感慨姜麒運氣真好,老天都向著他,居然撿到了十常侍昏頭走錯棋的時候。不然很可能就死於非命了。

但事實真如此,姜麒運氣真那麼好嘛?其實不然,當得到消息的太尉張延說出此話之後,有人便不茍同了。

而此人是真的因禍得福,剛剛升任張延私人秘書、太尉掾史的賈詡、賈文和。

與大多數人看到十常侍吃癟高興不同,聽聞姜麒被刺殺事件後,賈詡陷入的思考,他不相信陰毒的十常侍會發生如此低級失誤,如此急不可耐的大動干戈。

而且賈詡更不相信,堂堂的麒麟將軍會輕易的被人劫殺,哪怕虎落平陽也不至於被宵小有乘機吧。要是真的不堪一擊,他早死在戰場上了,能創造那麼多奇蹟。

聽到賈詡有不同意見,心中以將其定爲大賢的張延,當即請教道:“難道先生以爲此事與十常侍無關?”

“屬下不敢確定,但詡覺九成與之無關。”不急不躁,賈詡緩緩道。

“真的??那該是何人所爲,聽說陛下也認定是十常侍做的,還以大加訓斥。難道有錯?”聽到賈詡竟然說有九成,那基本就已經確認了,如此張延不免驚訝道。

對於張延的吃驚,賈詡有預料,就連他想到著一可能後,心中都吃驚不小。

但此事因十常侍而起,也因十常侍而結,再好不過,已經沒有必要再追究。

隨即賈詡道:“十常侍背上此事,那便是此事件的最終目的。不過著也是最好的結局,眼下陛下雖然沒明說,但姜君侯之案基本告一段落,太尉大人也應該放下了。”

“不錯,此事能圓滿結束,實在意料之外。只可惜先生之計無用了。”不錯賈詡說出了張延心生,此事能圓滿他受益不少,他不用再擔心辦不好案子兩頭得罪了。

可既然話都說道此份上了,張延不免想聽聽賈詡的猜測,到底誰纔是幕後黑手:“那先生以爲誰如此大膽陷害十常侍?難道是大將軍??”

看到張延好奇的模樣,剛剛升官多少有些意氣風發的賈詡不免炫耀道:“大將軍?他或許可能,但按照其朝中表現,他只想獨善其身,怎麼會是。”

“那會是誰哪?”原本心中還一直嘀咕何進第一個發難,或許是早有準備,但此刻聽賈詡口氣是有嘲諷之意,不免更好奇了。至於著嘲諷口氣,張延也沒多想,不止賈詡,他作爲世家子弟,他也同樣看不上屠夫出生的外戚。

“其實也很簡單,凡事離不開一個利字,誰獲利做多,那便是誰的。”捻著下顎短鬚,對著張延快等不及的目光,賈詡說出了一串高深的話語。

“誰獲利最多?誰獲利最多??不可能,不可能,怎麼可能!!”張延不是笨人,一點即通,不過想到此可能他又不敢相信。

“張公,知道是誰了吧?”看著張延思考後的喃喃之語,賈詡苦笑著說道。

“太可怕了,怪不得十常侍要將之處之而後快,此人不相好,當相殺之!纔不過小小年紀皆如此果決,天下人無出左右爾。”驚訝後,張延張目結舌的對著賈詡道。

“沒有魄力之人,如何能掌千軍萬馬,姜君侯能小小年紀封侯拜將,又豈是常人,世人都小看他了,對敵人殺伐果決算何,真正的梟雄是能破釜沉舟,連自己都敢拿來作爲賭注。”與張延同樣,此刻賈詡也在心中感慨。

“要是真的,難道姜麒自導此事不怕有欺君之嫌,滅三族嗎?”感嘆完畢,作爲朝中大臣張延又不免憤怒道。他不敢想姜麒如此大膽,敢騙天下人。

“張公!世人會相信嗎?大家都已經心中篤定此事就爲十常侍所爲,著也是大家想看到的,就算你我想到此,那會爲十常侍翻案嗎?除非你我想成爲閹宦馬前卒。”

“再退一步說,哪怕姜君侯此事暴露,有證據嗎?比之十常侍做案,大家更喜歡何。故此姜君侯之計爲明謀也!”賈詡道出了其中玄機。

“此事便至此,你們今日之言不出此屋。好了,先生時辰不早了,你我各自行事吧!”知道賈詡說的是事實,思考之後張延帶著命令道。

不過雖然心中如此思考,然待賈詡行禮離開後,張延心思卻變了。哪怕沒有想給十常侍通風報信,但張延知道自己已經把姜麒得罪死了,要是姜麒真的纔是事情使舵涌者,如此狠的人,眼下事情看是圓滿,卻暗藏殺機。

既然姜麒對自己都如此之狠,張延可以想象面對欺辱過他的人會如何。在姜麒案調查資料中,他明確的看見了在太平教之亂時,姜麒確是殺過自己異母兄弟。如此個心狠手辣之徒,如今安然,他能不擔心否。

越想越心慌,張延甚至想到,說不定哪天暗藏會射來一箭,要了性命。哪怕他是三公,也保不齊著倒黴的事情就發生在他身上。

哪怕誰都清楚彈劾姜麒之事,十常侍纔是主謀,可誰讓其背景強大,眼下也只有他這種軟柿子最倒黴了。此刻張延有些悔不當初的意思。

隨後,張延做出了決定保命的決定。

當三司議罪之時,出乎意料,他第一個站了出來,明確表態姜麒無罪,併力爭其官復原職。

可聽到他此言,此前並不知情的賈詡心中咯噔一聲,他沒想到張延還鬧幺蛾子,著是討好了姜麒,但卻把吃了暗虧,本就心中有火的十常侍得罪的不輕。

再說此刻見風使舵,姜麒真的就能高看其一眼嗎?其實不然。

也正如賈詡的擔心,年後貴爲三公的張延因地方叛亂而罷,隨後爲宦人所譖,下獄死。著結局恐怕是張延想不到的。

著本來還想過在獄中弄死姜麒的,自己卻死在了獄中。算是因果循環嗎?

但最後死在中官手中,留下清名,也算聊以慰藉吧。

第六十七章 禍事上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朝驚喜第二十八章 誰是梟雄(八)第六十九章 匈奴乞降(四)第九十三章 張讓侄兒第六十九章 匈奴乞降(四)第七章 宮廷鉅變(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賤人之喜第十七章 飛將呂布(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兄弟聚首(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火燒長社(五)第四十八章 考校武藝第一百一十章 明主姜麒?第五十一章 太史子義第六十八章 姜麒反擊第八十四章 訓練精兵第五十七章 河北庭柱(一)第三十八章 形同陌路第五十一章 太史子義第四十七章 募兵之事第三十一章 鬧市遇劫第五十三章 太史辭母(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匈奴之憂(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初臨戰火第七十一章 寶馬黑風第五十七章 意氣相投第三十八章 戰後事宜第四十六章 分兵破敵(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毒士賈詡第三十四章 橋府趣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準備上任第一章 軍營立威(求鮮花!)第十七章 飛將呂布(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子龍還鄉(二)第六十七章 禍事上門第三十三章 兵圍邯鄲第九十五章 麒麟衛現(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族中遭遇(第二更!)第二十章 誰是第一(二)第七十二章 午夜比鬥(求鮮花!)第二章 麒麟送子(求鮮花!)第一百一十二章 兄弟同心第八十章 回京諸事(四)第十三章 父子相見第四十三章 荀攸來投(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回京諸事(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賤人之喜第九十七章 高調回歸(一)(求收藏)第八章 巧遇荀彧(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說客許攸第六十四章 最後決戰(五)第五十九章 藏龍臥虎(三)第三十二章 胡人初現第六十八章 子龍還鄉(一)第一百零七章 越騎司馬第六十一章 最後決戰(二)第九十章 雲臺宴會(四)第五十四章 招賢納士(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姜家族兵(三更求鮮花)第一百零五章 王佐之才(一)第五十四章 招賢納士(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騎闖關第四十八章 說客許攸第一百二十九章 卸磨殺驢(一)第一百零五章 王佐之才(一)第一百零九章 話說天下第二十四章 誰是梟雄(四)第七十五章 偃師初遇(求鮮花!)第四十五章 決戰匈奴(六)第一百四十章 有心之人第八十九章 弟子姜成(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說客許攸第六十一章 子龍往事第七十三章 羌渠之隕第一百三十章 卸磨殺驢(二)第一百零一章 內部矛盾(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河北庭柱(二)第九十一章 上郡孤女(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募兵之事第九十七章 高調回歸(一)(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羣英薈萃(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恩浩蕩第六章 姜家小子第四十四章 急行廣宗第五十七章 藏龍臥虎(一)第五十七章 意氣相投第六十三章 遊子終歸第十章 庶子逞兇第七十八章 洛陽鬧市(五)第三章 姜、荀聯姻(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有女姜洛(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子龍還鄉(四)第四十九章 決戰匈奴(十)第九十一章 挽弓射鵰(第二更)第四十章 血還未冷第三章 姜、荀聯姻(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相逢虎牢(一)
第六十七章 禍事上門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朝驚喜第二十八章 誰是梟雄(八)第六十九章 匈奴乞降(四)第九十三章 張讓侄兒第六十九章 匈奴乞降(四)第七章 宮廷鉅變(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賤人之喜第十七章 飛將呂布(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兄弟聚首(求收藏)第二十四章 火燒長社(五)第四十八章 考校武藝第一百一十章 明主姜麒?第五十一章 太史子義第六十八章 姜麒反擊第八十四章 訓練精兵第五十七章 河北庭柱(一)第三十八章 形同陌路第五十一章 太史子義第四十七章 募兵之事第三十一章 鬧市遇劫第五十三章 太史辭母(求收藏)第五十五章 匈奴之憂(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三章 初臨戰火第七十一章 寶馬黑風第五十七章 意氣相投第三十八章 戰後事宜第四十六章 分兵破敵(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毒士賈詡第三十四章 橋府趣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準備上任第一章 軍營立威(求鮮花!)第十七章 飛將呂布(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子龍還鄉(二)第六十七章 禍事上門第三十三章 兵圍邯鄲第九十五章 麒麟衛現(求收藏)第七十八章 族中遭遇(第二更!)第二十章 誰是第一(二)第七十二章 午夜比鬥(求鮮花!)第二章 麒麟送子(求鮮花!)第一百一十二章 兄弟同心第八十章 回京諸事(四)第十三章 父子相見第四十三章 荀攸來投(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回京諸事(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賤人之喜第九十七章 高調回歸(一)(求收藏)第八章 巧遇荀彧(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說客許攸第六十四章 最後決戰(五)第五十九章 藏龍臥虎(三)第三十二章 胡人初現第六十八章 子龍還鄉(一)第一百零七章 越騎司馬第六十一章 最後決戰(二)第九十章 雲臺宴會(四)第五十四章 招賢納士(求收藏)第八十三章 姜家族兵(三更求鮮花)第一百零五章 王佐之才(一)第五十四章 招賢納士(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一章 獨騎闖關第四十八章 說客許攸第一百二十九章 卸磨殺驢(一)第一百零五章 王佐之才(一)第一百零九章 話說天下第二十四章 誰是梟雄(四)第七十五章 偃師初遇(求鮮花!)第四十五章 決戰匈奴(六)第一百四十章 有心之人第八十九章 弟子姜成(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說客許攸第六十一章 子龍往事第七十三章 羌渠之隕第一百三十章 卸磨殺驢(二)第一百零一章 內部矛盾(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河北庭柱(二)第九十一章 上郡孤女(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募兵之事第九十七章 高調回歸(一)(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羣英薈萃(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戰後事宜第一百二十六章 皇恩浩蕩第六章 姜家小子第四十四章 急行廣宗第五十七章 藏龍臥虎(一)第五十七章 意氣相投第六十三章 遊子終歸第十章 庶子逞兇第七十八章 洛陽鬧市(五)第三章 姜、荀聯姻(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有女姜洛(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子龍還鄉(四)第四十九章 決戰匈奴(十)第九十一章 挽弓射鵰(第二更)第四十章 血還未冷第三章 姜、荀聯姻(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相逢虎牢(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川市| 新竹市| 平邑县| 惠州市| 洛浦县| 汾西县| 利辛县| 台东市| 榆社县| 宣恩县| 长白| 阿拉尔市| 甘南县| 定南县| 闽清县| 兴化市| 秦皇岛市| 成安县| 宁晋县| 遂溪县| 定南县| 禄丰县| 绩溪县| 昌吉市| 鱼台县| 抚顺县| 江永县| 三亚市| 双城市| 孝感市| 阿瓦提县| 中超| 临汾市| 嘉义市| 额敏县| 绥阳县| 逊克县| 无锡市| 合肥市| 靖西县| 洱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