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1章 長寶

“一位隴海鐵路工程處的官員告訴我:兩年前,需要上萬名工人日夜不停的整年掙斷腰筋才能完的工作量,現在以更少的人和新式的築路設備,四個月就可以有條不紊地完成它。我聽了這話很激動。因爲我知道清楚的知道,中國的鐵路是何等落後於世界,我知道中國欲奮起直追,不僅僅需要鐵路工地上工人們的努力,更需要大量先進的機械設備……”

——詹天佑日記摘錄

地上鋪了一層厚雪,雪花在天空中飄蕩著,寒風於谷間呼嘯而來。

山根下的公路上,停了一輛汽車。從汽車上跳下來的詹天佑,手塞在西式呢絨大衣的口袋中,凝望對面的隴海鐵路長段的工地。帽沿的陰影遮住了他深沉的眼睛。

此時望著這一片沸騰中的鐵路工地,詹天佑似乎又回到了修建京張鐵路那會,從那條鐵路之後,他再也沒修成過任何一條鐵路,川漢鐵路以一個國家的滅亡作代價,可也半途而廢了,孫文主持的中國鐵路總公司雖曾擬請他規劃全國鐵路,但是最終,孫氏卻不過只是在地圖上之所以的畫了鐵路,至於聘請不過只是字面文章罷了。

而現在,在前往京城的途中,詹天佑卻是不受控制的前往工地上看一看,隴海鐵路,這是中國投資最大的一條鐵路,同樣也是距離最長的商辦鐵路,而且還是中國施工速度最快的鐵路,可以說是中國開辦最成功的鐵路,也正因如此,他纔會來此參觀,相比於沿線的站地工業,詹天佑更感興趣的卻是這座鐵路施工工地。

長段曾於民國元年兩次勘測,對於這條的鐵路的施工難度,詹天佑可謂是再清楚不過,長段所過地帶地質地形複雜,工程不可不謂之艱鉅,也正因如此,他纔會跳過容易施工的潼長段來到這裡。

在不遠處大帳蓬裡,擁擠著數十名工地的負責人。他們在爭論,在嘆氣,在沉思,在計算……工人數、材料、計劃、生產等等字眼,都圍繞著“防寒”這兩個字在轉。“防寒”這涼冰冰的字眼,從大帳蓬的窗縫裡溜出來,爬在詹天佑的心頭,儘管他並不需要考慮這條鐵路的施工進度,但此時他卻那會議室的其它人一樣:作爲一名鐵路工程師,詹天佑對這鐵路工地上的無數工點都非常熟悉。因此他也知道:在這個寒冬中於山區施工,會給從事露天作業的工人,帶來多大的危害!

在修建京張鐵路時,在最冷的臘月天,數以百計的工人凍傷甚至凍死,但是爲了趕時間,搶進度,工程必須要進行下去,顯然他們這時爭論的就是惡劣的天氣和施工條件。

他看看錶,已經兩點鐘了,可是會議的主持人——那個被大家稱作總指揮的人,還在帳蓬裡用講著話。

兩點零五分,工棚裡傳出咳嗽聲、哈欠聲、板凳的響聲和雜亂的說話聲。那些工程負責人先後從大帳蓬裡陸陸續續走出來。和任何一座工地不同,這些工程負責人大都穿著與軍裝相仿的制服,事實上,詹天佑聽說過,在隴海鐵路工地上施工的是勞動兵團,他們實施的是軍事化管理,這意味著這裡的工程,只有進度表,沒有其它,就像軍隊一樣,只有命令。

這些人顯然都讓工地日夜緊張的生活煎熬得臉色黃瘦。有的聲音沙啞,有的眼裡佈滿血絲,有的心事重重,有的眉頭擰起,肝火挺盛……他們一出大帳蓬,都不約而同的望望天空,又用腳蹭地上的雪,彷彿希望這地上的霜只是月光造成的錯覺。

最後,那個穿著皮質風衣的總指揮走出來。看模樣他倒是一個顯得很是強壯的男人,他就是那位總指揮吧。

“嘿!詹先生!”

在擺脫了人們的糾纏之後,宋浩明朝著詹天佑走了過去,和這位真正的鐵路工程師不同,他是一個半路出家的工程師,或者說他根本就不是什麼工程師。

“不早了,就宿到這兒,明天再參觀吧。”

宋浩明會用開玩笑的口氣說,不過他知道,明天,自己還真沒有時間,要不然,也不會讓這位他極爲佩服的鐵路工程師在這等著。

“走吧,我們一起去工地看看,我是半路出家,修了兩年的鐵路,也算是修出了經驗來,正好,詹先生,到時您可以提點意見。”

“提意見倒是不敢,要提也是你們到其它路局去提下意見!”

面對詹天佑的恭維,宋浩明只是聳聳肩,笑了笑,然後便請詹天佑上車。嘟的一聲,汽車便朝工地上開了過去。

在簡易的施工公路上到處是料石、剛卸下來的鋼材、水泥和停在路邊準備裝東西的卡車,現在這條鐵路的物資保障完全是依靠汽車,汽車繞來繞去的行進著。詹天佑斜著眼瞅,只見 用手捂著前額,身子隨著車子的搖擺而搖擺。他知道,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現在他的腦子裡還裝著會場裡的情形;一整天在工地遇到的各種問題還壓著他,各種各樣的問題還包圍著他,還等過一會,他主動開口吧。

果然,汽車跑了不到十分鐘,宋浩明彷彿擺脫什麼沉重的東西似的,伸了伸懶腰。接著,又用拳打著手掌,望著兩邊的大山說道:

“這條簡易公路,可以說是修鐵路的贈品,以後如果陝西省願意,可以在簡易公路的基礎上,修一條汽車公路!”

在詹天佑的面前,宋浩明自然不會有任何隱瞞。

“鐵路固然是國家的動脈動,而公路同樣也是國家的動脈,尤其是將來我們造出了汽車之後,那些幾噸重的汽車,在短途運輸上,比火車更靈活,而且不受路軌的限制,畢竟並不是每個地方,都值得修一條鐵路!”

“造汽車?這是你們的下一步打算?”

詹天佑自然知道,現在連雲港那邊已經制造出了機車,事實上,現在不少公司都採購了連雲港的機車,他們的機車性能甚至超過美德那些傳統鐵路強國,現在聽宋浩明話裡的意思,似乎他們準備造汽車。

“汽車,當然要造,因爲潼長線還未修好,所以,這裡的物資運輸只能用汽車,這六百輛汽車,還是公司好不容易擠出來的,而這就充分說明了汽車的重要性,嗯,我們董事長,你知道的,就是經略使,曾說過,二十世紀是汽車的世紀,中國欲實現富強,必須要建立汽車工業。”

他的話,卻讓詹天佑在心下一陣沉默,相比於其它任何人,李致遠無疑更擅於利用鐵路作爲樞紐交通線進行綜合發展,在過去的兩年中,連雲港取得的成就,甚至超過晚清洋務運動以來,所有成就的總和。

就在這時車這段了下來,宋浩明把頭伸出去,望望天空中飄著的雪說道:

“這鬼天氣!還不到冷的時候,就突然下起了大雪!要是明天溫度降到零下五度,就把命要了!十幾個工地都正在打混凝土!”

而詹天佑卻彷彿沒聽到他的話,只是斜著眼睛看著這片的工地,那裡,電燈拉成一條線的地方,一個工程隊在填路基;成百上千盞電燈連成一片,像個城市似的地方,這裡只是其中的一個工地,相比於其它任何工地,隴海鐵路的工地,無疑更現代,小型的蒸氣發電機的供應著工地所需要的電力。

攪絆機轟鳴著供應著混凝土,在隧道內傳出一陣陣風鑽的衝擊聲,正在開鑿的隧道前停著一輛有些古怪的卡車,卡車的車頭上,用鋼架架出了一排隧道型的腳手架。

“詹先生,這是開鑿車!”

見詹天佑的視線投在隧道前的那輛卡車上,宋浩明便開口解釋道。

“開鑿車?”

“對,你看車頭上的架子,正好是隧道的形狀,在換班的時候,人和風鑽在車廂裡,進入隧道後,在車頭前的架子上,能形成8個工作面,這樣鑽炮眼的時間,就能縮短三分之二,可惜運石還要靠人力,要不然,這隧道的施工速度至少能提高四倍……”

在解釋的時候,宋浩明顯得有些得意,這種開鑿車正是他根據商科學校裡學的“泰勒管理法”的一些相關原理研製的,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工作效能。

這時,一輛滿是石粉的卡車開了出來,這正好是放炮時間,敲鑼聲、哨子聲、人喊聲在山谷間響了起來……手拿著小旗的工人擋住了汽車。

“放炮了,下車,到安全區!”

在工人的注視中,宋浩明敏捷地跳下車去,然後隨著詹天佑一同撤到了安全區,兩人望著放炮的山洞。突然,隨著一陣汽笛聲響起,轟隆隆的爆炸聲從山洞內傳出,震得山搖地動,如火龍吐霧一般,隧道內噴出了一大團石塵……

又過了幾分鐘,警戒的工人才大聲宣佈開工,一輛卡車滿著工人朝著滿是石塵的隧道內倒車而去。

正在和工地負責人談著的宋浩明走到詹天佑的身邊,說道:

“好了,按現在的進度,下個月,這條隧道就能打通!”

“你們用的是軍用炸藥吧!”

先前感受著爆炸時腳下的震動和炮響,詹天佑直接開口詢問道,修京張鐵路時,他使用的是黑火藥,只有碰到硬石時,纔會用進口的硝銨炸藥,而這裡使用的炸藥從爆炸力度上來看,應該是比硝銨炸藥威力更大的軍用炸藥。

“要趕進度啊!像這長寶段,公司給了我兩千噸炸藥,想在這樣的地型修鐵路,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一路炸過去,要不然,就得順著山勢,可順著山勢,鐵路的運力、速度都會受到限制,建設時加大投資,總好過將來的運力浪費,您就是不是這個理!”

他的反問卻只讓詹天佑爲之一啞,在修京張鐵路時,他就作出了妥協,以犧牲長遠運力爲代價,選擇了一條施工成本較低的路線,事實,京張鐵路應該走另一條線,那一條線路或許投資大,但是運力至少能提高三倍,相應的,只要運輸量能達到,即便是加大了投資,投資收回週期卻能縮短兩倍以上。

“哦!是,是這個道理!”

道理,固然是這個道理,但是詹天佑卻知道,並不是所有鐵路公司都會像隴海鐵路公司一樣,在修路時不惜工地,相比於其它鐵路公司,隴海鐵路公司有著一個天然優勢,沿線工業區的建設,使得他們的運輸量能夠得到充分保證。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選擇運力優化的路線,而不是成本優化的路線。

半個小時後,福特t型車向前奔跑,帶著一股風,進入一條偏僻的山溝。在山溝內有幾個材料庫,整天成千輛拉材料的汽車、馬車和架子車,已經把前後幾十公里的簡易路面壓壞了。在車燈照耀下,公路簡直像一條波浪起伏的河流。

從山路上朝著山溝看去,雪夜中,那汽車大燈照亮路面的一幕,卻只讓詹天佑的內心一陣沸騰,他甚至有一種衝動,他希望留在這座工地上,希望能夠再修一條鐵路,在這裡一定能實現他的那個把鐵路修至全中國的夢想。

在詹天佑心裡如此想著的時候,汽車一轉彎,擺脫了各種吼聲日夜不斷的工地,進到了一條幽靜的山谷。

詹天佑卻是搖頭嘆了口氣,他知道,至少現在自己不可能留在這裡,他之所以從廣東北方,是因爲收到一封來自京城的電報,作爲廣東籍國會議員,他需要前往京城參加一個會議。從報紙上看到的消息,他知道這次國會會議或許將會決定整個國家的未來,否則他也不會離開廣東的鐵路公司。

大總統重設國務院後,將任命李子誠爲國務總理,這只是報紙上泄露出的一個消息,是真是假沒人知道,但詹天佑卻希望是真的,他知道相比於很多人,李子誠或許年青,但絕對是個辦事情的人,如果大總統真的選了李子誠爲國務總理,沒準真是中國之福。

大總統長於練兵,李子誠長於實業!

兩人一人爲大總統,一人爲國務總理,真可謂是雙壁合一,若是兩人齊心協力,那十年之後,中國面貌只怕真的會大不同。

在離開廣東時,詹天佑的心裡多少有些疑慮,但是現在,在隴海線的工地上走了一圈後,他卻不再懷疑了,而他甚至隱隱期待著李子誠能夠儘快去京城,去京城出任國務總理,到那時,沒準,自己可以把那份中國鐵路規劃圖展示給他,然後贏得他的支持,有了他的支持,再有了隴海鐵路公司的這支軍事化的工程隊作支持,十年,十年,他就能把鐵路修到全中國!到那時,全中國每一個省府都會通上火車!所有中國人都將享受到現代交通帶來的便利,各省的商品也能從此行銷全國,甚至行銷世界。

見詹天佑沉默不語的望著車外,不想打斷他的思緒的宋浩明便朝著車外看去,對面山坡上的村莊裡有狗咬聲。路邊大樹上一羣小鳥突然尖叫著飛上了夜空,叫著,大概是黃鼠狼鑽到鳥窩裡去了!

瞌睡爬上他的眼皮。他直想坐在車裡好好的睡一覺。可他卻不敢睡,這個車子上坐的不是個平常的人,這位可是全國知名的鐵路工程師、國會議員,如果從山坡的森林裡竄出來幾個土匪來……想著這,宋浩明便將腰間的手槍套打開,放尖眼睛四處瞅著,雖說在工地上有武裝護衛人,而且也剿過幾次匪,但多少總有一些散匪試圖打劫運送物資的車隊,沒準會盯上這小車,然後綁起了肉票來。

這時候,拉材料的大卡車很少了,但是一刻鐘左右總有一輛車子經過。偶爾有幾輛拉鋼材或木料的馬車經過。趕早的人披著大衣坐在車上,縮著頭,抱著鞭子打盹。駕轅的馬哼哧哼哧地信步走著。

“宋總指揮,你們有計劃修建進川的鐵路嗎?”

突然,沉默良久的詹天佑開口問道宋浩明,曾主持過川漢鐵路的他,意識到當隴海鐵路修到寶雞的時候,或許可以考慮修建一條通往四川,通往成都的鐵路,到那時,四川省的物資就能沿著鐵路出川。

“進川?”

宋浩明先是一愣,然後嘿嘿的乾笑幾聲。

“若是可以,我還真希望把鐵路不停的修下去,這鐵路啊,修到那,那裡就能發展起來,那裡的老百姓日子就好過一些,像今年,這陝西的糧店收糧價就比往年高了一點,棉布之類的工業品價格降了差不多將近兩成,這鐵路修過來了,受益最大的還是當地的老百姓,可,我們手裡,就只有隴海這一條鐵路,這鐵路明年修到了蘭州,到時這工程隊可就……”

想著將來,宋浩明沉默了下來,似乎是在爲工程隊將來的解散感覺有些可惜,而詹天佑也跟著沉默了下來。此時,汽車依然在山路上行駛著,山往後移,樹往後移。黑夜漸漸消退著,黎明爬上了山頂……

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75章 前哨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72章 在途中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52章 父與子第181章 南京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50章 這就是連雲港第308章 改變第75章 前哨第261章 只有……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130章 材料學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352章 北與南第4章 忽悠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332章 國會之用第4章 楊度第135章 這就是天堂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257章 困境第183章 帽子第79章 少爺第349章 兼併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67章 男人的……第298章 初戰第66章 開創第3章 囑咐第25章 列強談判持以強第44章 鷹降第39章 楊府關楊秘會議 總統府以僞待誠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369章 謀變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20章 至高點第207章 予名利爲我驅第81章 盛老四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34章 觀念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210章 期待第196章 烈山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74章 根本第6章 他不是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62章 人性第128章 奸商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67章 男人的……第312章 奮勇隊第77章 服務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257章 困境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53章 東西方第166章 勝利時刻第240章 自治會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6章 盤點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179章 是狂或是愚第168章 兄弟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366章 梁啓超第223章 交易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116章 殺招第273章 決心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349章 兼併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76章 改變第247章 航母第139章 保安部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228章 難題第226章 克虜伯第247章 航母第95章 袁氏一字決
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75章 前哨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72章 在途中第33章 外交突破新歷史 血鑄責任不敢棄第52章 父與子第181章 南京第128章 1913年的心理戰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50章 這就是連雲港第308章 改變第75章 前哨第261章 只有……第184章 巴黎之夜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130章 材料學第242章 首釁不由我發第327章 諸人心境第352章 北與南第4章 忽悠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115章 成功的機會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332章 國會之用第4章 楊度第135章 這就是天堂第281章 自由攻擊第257章 困境第183章 帽子第79章 少爺第349章 兼併第214章 一堆玩具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267章 男人的……第298章 初戰第66章 開創第3章 囑咐第25章 列強談判持以強第44章 鷹降第39章 楊府關楊秘會議 總統府以僞待誠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39章 絕不妥協第369章 謀變第58章 敬的是什麼第120章 至高點第207章 予名利爲我驅第81章 盛老四第287章 公而無私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34章 觀念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210章 期待第196章 烈山第21章 總長有所圖 總統亦有謀第174章 根本第6章 他不是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7章 秋山真之的選擇第62章 人性第128章 奸商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67章 男人的……第312章 奮勇隊第77章 服務第143章 大戰將起時 炮灰自參戰第257章 困境第1章 百慕大三角第253章 東西方第166章 勝利時刻第240章 自治會第101章 結果不重要第152章 尚蒂伊將軍怒意濃 前沿處欲把名來揚第6章 盤點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36章 他來得了嗎?第179章 是狂或是愚第168章 兄弟第271章 內田良平的打算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第366章 梁啓超第223章 交易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116章 殺招第273章 決心第295章 海軍的選擇第349章 兼併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76章 改變第247章 航母第139章 保安部第17章 以資獎勵第153章 大柔非柔,至剛無剛第367章 袁世凱的妥協第228章 難題第226章 克虜伯第247章 航母第95章 袁氏一字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图木舒克市| 伊吾县| 达尔| 宁陵县| 长葛市| 大厂| 郎溪县| 饶平县| 南漳县| 灯塔市| 仁寿县| 泾阳县| 凤城市| 永仁县| 达孜县| 女性| 大化| 桂东县| 溆浦县| 古交市| 南投县| 博野县| 晋州市| 武鸣县| 岢岚县| 富平县| 黑山县| 武穴市| 临夏县| 梅州市| 阿拉善盟| 南郑县| 广安市| 辉南县| 东港市| 苗栗市| 瑞昌市| 临夏市| 仁寿县|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