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23章 櫻花計劃(二)

對日`本發起核彈轟炸的行動被核彈工程裡的一些鷹派年輕人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計劃代號爲‘櫻花計劃’而用於轟炸東京的核彈也是被賦予了一個暱稱‘櫻花’。本來有人還是想要用菊花作爲代號的,因爲菊花乃是日`本皇室徽章的圖案,用他們的話來說這是送給日`本天皇的禮物。不過那些鷹派的年輕人說這個核彈不是送給日`本皇室的,而是送給全部日`本人的,所以乾脆就用了他們的國花櫻花作爲代稱。

陳敬雲聽著這些話略微點點頭,然後道:“知道了,準備一個相關的記者招待會,我親自出席!”

作爲陳敬雲最爲親密的官員,燕井鄺對中國以及陳敬雲的一些機密事情知道的比政務院院長馬寅初都還要多,其他軍政大佬不知道的核彈工程他卻是早就已經知道了,說起來在覈彈工程還沒有轉移給國家負責的時候,燕井鄺就是幫助陳敬雲管理核彈工程所需要的諸多投入,而第一次核彈爆炸的時候,燕井鄺也是陪同陳敬雲前往觀看了。

燕井鄺現在也已經不復年輕了,年齡六十多歲的他已經是頭髮發白,常年陪同在陳敬雲身邊,讓他獲得了中國其他官員所無法獲得的權勢之餘,承受的壓力也是極大的。不過這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值得的,別看表面上文官體系裡現在馬寅初官位最大,但是文官體系裡的內閣成員這幾十年來上來一批下去一批,任期短則五年長不過十年,然而他燕井鄺卻是多年來一直穩坐秘書處處長一職,同時還是在1940年國社黨黨代表大會中,當選爲國社黨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在國社黨內內的地位是和馬寅初這種文官大佬以及軍方的沈綱、關時傑等大佬相當的。

燕井鄺把控秘書處十五年之久,不但讓他自身的權勢遠遠超過了上一代的秘書處處長於世峰,而且還大大提高了秘書處的政治地位。秘書處已經成爲了中國年輕官員最爲嚮往的一個機構,大量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輕官員以爭取進入秘書處爲目標,積累足夠的資歷以及獲得陳敬雲的認可後對於他們今後的仕途而言作用是極大的。

因爲在秘書處裡他們可以經常接觸到陳敬雲以及衆多軍政大佬,而且要幫助陳敬雲處理諸多國家大事,不但可以讓他們積累起官場上至關重要的人脈關係,而且能夠開闊他們的眼界。

燕井鄺下去了後,陳敬雲也是沉思了起來,這一次對日本展開核彈轟炸,自然是他親自下的決定,他之所以決定對日本展開核彈轟炸,除了想要徹底摧毀日本人的抵抗信心外,同時也是希望向美國展示中國強大的核威脅力量。

現在中美兩國在菲律賓和中太平洋是行的潛在對抗已經非常嚴重,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的話,恐怕中美聯合收拾掉了日`本之後,還不等美國騰出手去打德國人,估計中美就得在太平洋上爆發戰爭了。

而實事求是的說,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是不想和對方發生戰爭的,因爲雙方都清楚中美一旦打起來就是兩敗俱傷的局面。但縱然是這樣,兩國在南太平洋以及中太平洋上的利益衝突如此嚴重,在雙方都不願意退讓的情況下稍有不慎就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如此情況下陳敬雲自然是希望用核彈給美國人制造壓力,逼迫他們讓出南太平洋以及中太平洋的部分利益。

畢竟核彈的最大作用就是在於威脅,真正大規模運用的話就是落了下風,至於說轟炸日`本則是屬於例外,一個是單靠常規轟炸很難逼迫日`本人投降,再者嘛,中國需要一個地方來讓核彈爆炸,以獲得殺雞儆猴的效果。

日`本就是這隻雞,美國就是那隻猴了!

陳敬雲等待著櫻花計劃消息的時候,在日本萬米高空之上,在三十多架f5e戰鬥機護航下的四架b16轟炸機以三百多公里的速度巡航飛行。

如果是在中日戰爭剛爆發之際,日`本這個時候應該是已經派出戰鬥機來攔截了,但是之前持續了兩個月的戰略轟炸當中,日`本有限的本土防空戰鬥機損失慘重,已經是沒有能力組織起成規模的機羣來進行抵抗了,加上大量雷達站被摧毀,使得日`本的防空體系幾乎陷入了全面混亂。

以至於這個機羣一直到了東京附近的時候,纔是遭到了十多架日`本戰鬥機的攔截,然而攔截並沒有任何效果,他們甚至都沒有能夠突破f5e戰鬥機的攔截就是被相繼擊落,隨著戰爭的進行日`本能夠進行高空攔截的鐘馗式、三式戰鬥機以及四式戰鬥機是越來越少,尤其是被日`本寄予厚望的四式戰鬥機‘疾風’由於日`本的航空工業遭到了密集的戰略轟炸,原先預計的每個月生產上千架的產量遠遠是沒能夠達到,整個八月份的疾風戰鬥機產量不過三百多架而已,而到了九月份更是下降到了一百多架。

然而就是這些少量生產出來的疾風戰鬥機也是在攔截作戰過程中被大量擊落,到了今時今日作爲日`本防空核心區域的關東地區,日`本陸軍航空隊竟然只能湊出十多架疾風戰鬥機升空作戰而已,而且駕駛這些戰鬥機的駕駛員也都是菜鳥飛行員。

多年的戰爭讓日`本戰前培養的精英飛行員幾乎損失殆盡,而過去數個月裡和中國空軍進行的密集空戰更是讓日`本本土裡僅剩下的少量精英飛行員消耗一空,縱然他們是本土作戰,很多被擊落的飛行員都能夠生還,但是還是有很多會在空戰中直接死亡或者來不及跳傘而死。

其實相對來說,中國空軍飛行員的損失比日`本更高,這裡頭主要是中國空軍的飛行員在日`本上空作戰被擊落後很難獲得搜救,不是陣亡就是被日`本俘虜,這種情況也是迫使中國空軍成立空軍特別勤務團的根本原因,期望用這支部隊的精銳特種兵們潛入日`本然後搜救這些跳傘的飛行員。

但是中國空軍憑藉龐大的機羣數量以及飛行員數量,儘管在日本上空遭到了不小的損失但是還是保持了絕對的空中優勢。

東京本地時間八點十二分,原本就遭到了多次戰略轟炸的東京已經是到處都是廢墟,儘管已經遭到了多次密集轟炸,但是東京那麼大依舊有相當多的區域保持了完好,早間人們開始從已經成爲廢墟的家中走出門,或者去上班或者是去商店裡排隊購買必須的生活物資,日本本土被轟炸多月的,農村地區還好因爲中國的轟炸機也不會沒事跑到轟炸人家的農村不是,轟炸的主要對象還是各大城市,而轟炸也就讓各大城市的生活物資出現了大規模的短缺,東京很早就是開始進行生活物資的限量供應。

實際上進行生活物資的定量供應也不是日`本一家的事情,各大參戰國包括中國和美國都存在這種情況。

中國在對日宣戰之後,就是成立了一大批的戰時部門負責管理整個國家的各種物資調配以及生產,除了中俄戰爭裡就已經成立的戰時經濟規劃委員會外,在1944年6月相繼成立了戰時生產協調部,戰時食品供應部、戰時石油調配部,戰時橡膠調配部,戰時勞工部等諸多臨時部門。

這些戰時部門除了戰時經濟規劃委員會外是正兒八經的官方機構外,其他的並不是單純的政府機構,而是半官方半民間的組織,這些部門的主管人大多是各大企業以及民間組織的領導人,比如說最爲重要的戰時生產協調部,其部長由福樂電氣總裁嚴傲雲兼任,而戰時石油調配部的副部長則是由北方石油總經理擔任,戰時經濟穩定局的局長則是由東南大學經濟系主任費晶賢擔任,而戰時勞工部的部長則是由中國工會的副會長邴豪洋擔任。

以上不管是官方組織還是半官方組織,都是直接受到了總統府的直接領導。

這裡得說一說,目前中國的中央政治體系並不是單純的一黨政治也不是說單純的官僚體系,政府高層裡尤其是內閣成員非常多的都不是職業官員出身,相當多的一部分內閣成員是學者或者企業高管出身。1940年屆內閣裡的工商部總長之前就不是官員出身,而是正兒八經的企業家,他就是原福杭紡織集團的總裁季永安,乃是一個職業經理人,1940年換屆之時呼聲非常大財政部總長候選人費晶賢也不是官員,而是東南大學經濟系主任。

這裡頭的原因嘛,一方面是因爲陳敬雲對內閣成員需要的非常高的專業素養,因此非常傾向於選擇學者類的人才,另外一方面也是和中國這數十年來尤其是清末民初階段形成的政治傳統有關,清末民初階段非常多的高級官員都是非職業官僚出身,律師、企業高管、名望士紳被邀請擔任政府高管的例子非常多,而這種傳統也一直延續了下來。

從這一點來說,中國的內閣體系和西方國家有些類似!

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597章 爆發(二)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30章 購軍械(三)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59章 生和死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章 光復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9章 政治聚會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891章 趙臨東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833章 直升機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10章 衝鋒(二)第865章 慘烈(二)
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87章 洪府娶親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597章 爆發(二)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597章 爆發(二)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30章 購軍械(三)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64章 悅己者容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59章 生和死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5章 光復餉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828章 中國需要中東(一)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24章 殺人奪權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9章 政治聚會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891章 趙臨東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055章 分析(一)第291章 北洋謀劃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833章 直升機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10章 衝鋒(二)第865章 慘烈(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隆县| 岗巴县| 彩票| 松阳县| 沁水县| 栾城县| 高密市| 永城市| 建湖县| 南宫市| 兴山县| 天祝| 大姚县| 揭东县| 大渡口区| 惠安县| 林芝县| 迁西县| 璧山县| 周至县| 前郭尔| 彰化市| 嘉祥县| 甘泉县| 蒲城县| 澄城县| 礼泉县| 南宁市| 上饶县| 寿光市| 塔河县| 辽源市| 二手房| 唐山市| 古蔺县| 平昌县| 台前县| 潼南县| 益阳市| 永兴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