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

爲了配合安徽戰事,同時也是爲了在蘇南地區取得下一步渡江的橋頭堡,,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的參謀部在十月初提出了在蘇南進行牽制作戰的計劃,計劃用第三軍對泰州以東到南通一帶發動渡江作戰,之所以沒有選擇在更靠近江北的揚州附近地區渡江自然是爲了避免遭到馮國璋所部的頑強抵抗。

根據國民軍多次的空中偵查中已經初步判斷出馮國璋的第二軍雖然在揚州、泰州一線部署了重兵,但是更往南的靖江到南通一帶則是隻有稀少兵力而已,對於國民軍的大規模渡江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威脅。

很顯然北洋軍也是清楚他們的兵力有限,不知道把長江北岸的每一處地方都重兵把守,只是選擇了對重要的江北和揚州、泰州進行重點防守,其他地區不過是部署了少量兵力進行監視牽制而已。

“北洋軍如此的部署也是符合他們的實際情況的,他們明白我軍佔據了海上優勢,有著艦隊在手我們主動發起渡江的話,對方肯定是不能夠在灘頭擋住我們的,而且岸邊的部隊會被我們的艦炮轟炸,如此一來還不如退離岸邊,等我軍渡江後在地面上進行決戰!”沈綱拿著一副地圖簡圖對陳敬雲解釋著這新一輪的作戰計劃。

“他們把兵力部署在揚州、泰州一帶,到時候即便我軍從靖江渡江成功,也必須攻下泰州和揚州後才能夠威脅江北。所以從這一層面來說,北洋軍的安排對於我軍而言是不利!”沈綱繼續說著,而陳敬雲也是不說話繼續聽著。

沈綱繼續道:“現在我軍在安徽的壓力很大,而且根據可靠的情報北洋軍的其他部隊已經進駐蚌埠和徐州,隨時都能夠南下了。爲了避免這些北洋軍進入安徽給安徽的我軍造成更大的壓力,參謀部建議從靖江到南通一線渡江,主動開闢第二個戰場,吸引北洋援軍繼續南下江北,必要時候我軍可以在揚州到泰州一線投入兩個師以上的部隊,形成兵力優勢壓迫敵軍。也可以派遣部隊繞過泰州,直接沿著海岸北上鹽城,最後攻佔淮安。如此一來,江北地區的馮國璋第二軍決不可能和現在這樣坐視不管,必然會派遣援軍抵達揚州和泰州一線,這樣除了吸引了更多了北洋軍後,安徽方向的部隊壓力就會小很多!”

“哦,那參謀部打算派遣第三師北上,另外一支呢,是第十一師還是第十八混成旅?”陳敬雲聽罷後很快就抓住了主要問題,從蘇南的渡江的話兵力肯定是不能太少的,不然就不是打別人而是會被別人給吃掉了,至少也要派遣兩個師的部隊。第三師肯定是要去的,但是剩下來的一支部隊就不好解決了,駐紮上海的第十一師現在炮兵團還是空的,缺乏炮兵團的第十一師根本無法承擔主要作戰任務,而第十八混成旅兵力過少,加上炮兵力量也太小。

沈綱今天既然來向陳敬雲報告作戰計劃,自然是早有準備的,當即道:“此時蘇南渡江計劃中,以第三師爲主力。而第十八混成旅將擔任第三師的預備隊。另外從南京抽調一個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營臨時加強給第三師。之後的常州、蘇州一帶的防務移交給第十一師。”

陳敬雲聽罷後略微沉思一會,然後問道:“第十八混成旅原本是預計用在蕪湖方向的,現在參與到蘇南渡江計劃的話,安徽那邊的增援兵力怎麼解決。另外九江和安慶方向已經發現大批了北洋軍,九江方向的第四混成旅已經和北洋軍進行了小規模的交戰,而前線回報說對方兵力不少。“

陳敬雲在擔心什麼沈綱自然知道,不外乎就是怕九江和安慶那邊因爲兵力過少而被湖北段芝貴的第一軍突破了防線,進而威脅到江西和安徽的安全。

當即沈綱道:“總統放心,我軍目前在九江有第四混成旅在,安慶也有第十五混成旅。除了這兩支野戰部隊外,安慶還有一個守備團,南昌也還有一個守備團,這加起來擔任防務還是不成問題的。再者如果局勢出現變化,我軍還可以從蕪湖運送兵力過去!”

國民軍原本駐紮蕪湖的第十六混成旅已經出發前往巢湖,而接任的乃是第十七混成旅,將會視情況增援合肥或者是安慶或者九江。除了這個第十七混成旅外,蕪湖還有一個守備團。

必要時候,這個守備團也是可以派上戰場的,國民軍的整編的這些地方守備團裝備一般,幾乎就是清一色的步槍,除了少數幾個重要城市的守備團外,其他地方的守備團都沒有裝備輕重機槍根別說火炮了,而兵員上絕大部分也是來之於投誠皖軍、蘇軍、贛軍等,只有駐紮福建和浙江兩省的守備團纔是新招收的本地新兵。

由於在國民軍的軍事體系中,地方守備團的任務只是用來維護地方治安,平時也就是打打土匪和豪強,是不會直接上戰場野戰的,甚至連給主力補充兵員都用不上。如此情況下自然就不可能對地方守備團投入太多,處於節約軍費的目的,這些地方守備團的士兵軍餉要比正規軍的低很多,兵員的素質也遠不如正規軍。

國民軍的地方守備團編制是有三個步兵營,每個步兵營轄三個連,每個連轄三個排。一個團的兵力大約是在一千五百人左右,而極少數的地方守備團則是配屬了一個機炮連,比如安慶守備團,南京守備團。由於這些步兵團的編制小人數少,而且耗費也不大,所以國民軍編成的地方守備團還是非常多的,大體上每一個大城市都會有一個地方守備團,然後一些重要地區也會有一個地方守備團。

比如廣東就有三個地方守備團,韶關有一個地方守備團、廣州有一個地方守備團、潮州也有一個地方守備團。而在福建同樣有三個,南平一個,福州一個,漳州一個。浙江有三個乃是杭州守備團、溫州守備團,金華守備團。江西的南昌、贛州、九江也分別有一個守備團。蘇南地區雖然小但是也有兩個,分別是南京守備團和上海守備團。皖南地區裡的蕪湖和宣城也分別有一個地方守備團,現在總數就有了十五地方守備團了,而且還在巢湖、衡陽新設立了兩個地方守備團。

這些地方守備團平時指望他們打仗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到了必要時候,少不得也會讓他們上戰場的。別說是他們了,就連普通的警察們參謀部都是打算納入動員體系來,並對各地的警察進行軍事訓練。

沈綱既然說沒問題,陳敬雲也是詳細看了計劃後覺得可行,當即就是在作戰計劃上籤下了自己的大名。

沈綱見作戰計劃順利得到批準,也是鬆了一口氣,然後很快就是拿著陳敬雲批準的計劃出去了,現在他的事情還很多,因爲剛纔他向陳敬雲提出的只是初步計劃,詳細的事情還需要參謀部的諸多參謀人員進行制定,這個過程中少不了要沈綱親自盯著。

雖然陳敬雲對參謀部的機構進行了改制,除了參謀部總長外,還設立了參謀部作戰次長、參謀部常務次長兩個新職位,任命原參謀部次長王麟爲參謀部常務次長,主要幫沈綱分擔參謀部的日常工作事務,參謀部作戰次長的主要職責則是分擔日常作戰事務,這個作戰次長的人選本來是希望讓陳儀擔任的,但是陳敬雲考慮陳儀的升遷速度過快,另外馬成自從被撤職後,陳敬雲也一直沒有給他另外安排。

馬成始終是最早跟陳敬雲起家的人了,雖然能力有些欠缺,導致在巢湖戰事中拖得太久,並且險些讓第五混成旅全軍覆沒,這事他肯定是有責任的。但是陳敬雲也不好太多的處置他,也得寒了那些老部下的心,畢竟誰能無過,誰也不能保證自己就是常勝將軍不是,再加上馬成在國民軍中算的上是戰爭經驗豐富的高級將領了,杭州之戰,蘇南戰事,皖南戰事中他都參加過,就這麼棄之不用是可惜了。

所以一番斟酌後,陳敬雲再一次把馬成找來談話,一番勉勵後就讓馬成去當這個作戰次長了。

儘管現在有兩個次長幫沈綱分擔日常工作,但是王麟和馬成分擔的只是他以前的一些日常繁雜任務而已,而那些他主要工作卻是無法分擔的。平常時候還好,一到現在這種需要制定新作戰計劃的時候他就是忙得不可開交了。

在沈綱的帶領下,參謀部很快就是完成了具體計劃的制定,兩天後陳敬雲下令調第十八混成旅歸入第三軍指揮,並即刻展開蘇南渡江計劃。

林肇民早就已經開始準備相關的前期行動了,正式命令一下後,他就是在海軍的配合下,在江陰進行渡江,並在海軍和江陰炮臺的掩護下快速渡江,僅僅是一天時間後第三師就是完成了渡江,然後直撲數十公里外的泰州而去,緊接著第十八混成旅也是緊隨其後渡江,並擔任第三師的預備隊,而第十一師也是分別接過了常州到上海乃至杭州的全部防務。

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157章 長樂號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053章 戰損(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212章 大戰(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99章 鎮壓(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4章 軍校演講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02章 大會戰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69章 北非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575章 伏擊戰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
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157章 長樂號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053章 戰損(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343章 騎兵對決第212章 大戰(二)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90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四)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49章 建寧和邵武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599章 鎮壓(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94章 軍校演講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502章 大會戰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2章 明爭暗鬥第969章 北非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575章 伏擊戰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共和县| 罗山县| 永宁县| 花莲市| 巩留县| 福贡县| 延长县| 博湖县| 天祝| 峨眉山市| 宜宾市| 普格县| 仙居县| 建平县| 锦屏县| 长乐市| 璧山县| 庄河市| 鹤壁市| 隆德县| 方山县| 麻阳| 通河县| 榕江县| 金昌市| 福贡县| 孟村| 凉山| 连江县| 霞浦县| 南陵县| 东明县| 宾阳县| 高要市| 桃江县| 长葛市| 石狮市| 伊金霍洛旗| 仙居县| 霍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