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7章 石油儲備

1923年5月8號,中日兩國相互宣戰。這一次的戰爭爆發可以說是雙方高層的共同選擇,一戰時受到外貿訂單刺激的兩國經濟都深受戰後經濟危機的影響,一戰後兩國的民族主義都是空前高漲,加上這兩年中國連續不斷的對進口的輕工業產品提高關稅,尤其是對日`本經濟至關重要的紡織品更是太高到了35%的比例。

如果說戰後經濟危機是埋下了兩國戰爭的種子,那麼戰後中國實施貿易壁壘保護本國工商業就是給這顆戰爭種子澆水施肥,等旅順事件一爆發就後就順理成章的衝突了土地的束縛奔向了陽光。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還是當年的甲午戰爭,那一場戰爭讓衆多國人無法忘懷,海軍更是直接把雪甲午之恥當成了建軍目標。

有了這些加上兩國高層都需要一個在外部找一個切當的目標來給民衆泄憤,以便民衆發泄心中的怒氣從而避免民衆把目標對準政府,戰爭就是雙方共同的選擇。

而這也是爲什麼戰爭爆發前兩國都沒有尋求其他列強進行調停或者干涉的原因所在,因爲他們自己都希望爆發一場戰爭,日`本想要再來一場甲午戰爭的輝煌,把中國再一次踩到腳下讓中國成爲日`本騰飛的墊腳石,而中國也需要擊敗日`本來收復旅順,通過擊敗日`本來重振國家民族的聲威。

一個要復仇,一個要再創輝煌!

當兩國宣戰的消息通過電波傳遍世界各地的時候,讓各國政府相繼都是按照管理髮出了和平建議,當然他們也沒指望過中國和日`本能夠聽進去,只不過是外交慣例而已。

而暗地裡,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雅各布?古爾德?舒爾曼則是和陳敬雲進行了再一次秘密會談。

“閣下,對於貴國受到的戰爭威脅,我國政府是表示深切關注和同情的!”舒爾曼的這個開場白已經是非常明確的傳達了美國政府的態度。

陳敬雲今天再一次穿上了他的國家元帥軍服,大家都是玩政治多年的人了,這一聽舒爾曼的話就知道美國方面的態度了,對於中國和日`本的任何爭端,美國這幾年來都是一直站在中國這一邊的。這不是因爲中國是美國的朋友,更加不是因爲美國人喜歡陳敬雲這個獨裁頭子,而是因爲美國和日`本之間是敵對的關係,而中國和日本也是敵對的關係,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中國和美國之間也是算得上朋友了。

中國和美國分出太平洋兩岸,而恰好中間又隔著一個日`本,這種地理上的關係以及中日美三國的利益衝突就是的了中美兩國成爲了天然的準盟友。要不然去年的華盛頓條約里美國也不會大力支持中國擁有更多的主力艦和航母噸位了。

這兩家雖然沒有簽署任何的盟約協定,但是自從辛亥以來美國方面就一直和中國保持著準盟友的關係,要在的中國的兩艘戰列艦可就是從美國手裡採購的。

“爲了保持商貿暢通,我國已經準備和英國、法國建議成立一個南方免戰區,避免貴國和日`本的交戰蔓延到長江以南地區!”舒爾曼繼續說著。

陳敬雲一聽,笑容就是展了開來,這可是他今天聽到的最好消息了,中日兩國交戰,在東北那邊他不怕,就算一時半會打不贏但是他也有把握保持不敗,哪怕是把整個東北給丟了也不會動搖國本,大不了繼續動員增加兵力打回去就是了,因爲現在中國的主要工業都是在長江流域,尤其是集中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這四個省份,形成了武漢工業基地,蕪湖工業基地、上海工業基地這三個工業基地。而東北雖然資源豐富但是受限於日`本的大軍就在邊上的朝鮮和旅順,所以陳敬雲一直都沒把重工業基地部署到東北去,而是集中在長江流域,京廣鐵路以及津浦線等幾條鐵路幹線上。所以說只要戰事不波及到這些地區只侷限在東北地區的話,那麼就不會給中國的工業、資源、人口帶來太大的損失,中國就能能夠源源不斷的向東北前線送去大量的兵員和武器彈藥。

而這也就可以看出來長江三角洲對於中國的重要性了,爲了避免了日`本登陸中國的沿海腹地地區,尤其是上海、江蘇、浙江以及廣州這幾個經濟重地。這幾年除了大力建設海防要塞外,陳敬雲一直都在這些沿海地區部署了重兵,這幾個月更是從西北,西南地區抽調了兵力進駐沿海諸省,尤其是浙江、江蘇兩省彙集的兵力可是比東北多多了,單單在上海陳敬雲就是部署了三個師,長江北岸的南通也有一個師,周邊地區還有著衆多兵力,除了陸軍外還有吳淞要塞這個由海軍管轄的海防要塞,裡面部署了衆多大口徑岸防炮,超過十二寸口徑的岸防炮就是高達十六門之多,八寸、七寸的岸防炮就是更多了,幾乎是沿著上海沿海區域部署了一整圈的岸防炮,爲的就是仿製日軍登陸上海。以至於上海地區的岸防炮比海軍的主基地青島海防要塞都要多。

自己做著這些軍事部署,如今英法美三國又來了一個東南免戰區,如果說日`本真的能聽進去的話也不錯,聽不進去的話那麼就是英法美被日`本打臉了,這對中國來說也是好事。

“舒爾曼先生,現在我國和日`本已經宣戰,我國的多艘輪船已經被日`本所扣押,這對我國的外貿造成了重大影響!”陳敬雲說著停頓了會後繼續道:“不知道能不能請一部分貴國的油輪來承擔部分的貿易運輸?”

“油輪?”舒爾曼聽了後沒有立即回答,這表面說的是油輪,但是油輪裝載的是什麼?那可是石油,而石油是什麼?那可是戰略物資,在一戰中石油就已經成爲了重要的戰略物資,而按照道理來說英法美三國已經對中日戰爭表示了中立,既然都中立了普通的民間商貿可以進行,但是一些軍事物資以及石油這些戰略物資可就不太好光明正大的賣給中國了。不過如果中國真的需要石油,的那麼美國是不賣也得買,除非他願意看見中國就這麼輸了。而在插手這些事前,舒爾曼問道:“總統閣下,據我所知,貴國在漢江、玉門等地也是相繼發現了油田,產量也是不少吧?難道還不夠用?”

聽到這話陳敬雲也是有些鬱悶,他扶持石油產業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而是統一之前就已經開建了一個每年煉油可達五十萬噸的煉油廠,隨後幾年也相繼在漢江和玉門等地發現了油田並投入了重資進行採油,只不過發展的速度依舊有限。

“我國的石油產量雖然也有,但是現在還是無法滿足我國的龐大石油需求!”

1922年中國國內的三個主要煉油廠一共煉出了成品油一百三十萬噸,但是其中國產原油一半都不到,只佔據了五十萬噸而已,剩下的八十萬噸全是從南洋進口的原油。這個石油產量聽起來是不少了,但是中國的石油用量這幾年是越來越多,尤其是軍方的石油需求越來越大。

海軍中的軍艦已經是清一色的燃油動力,每年都需要海量的重油,那兩艘戰列艦隨便出航訓練一次,那消耗的油都是以千噸計算的。海航和空軍的那總數七八百架的飛機也是喝油喝的厲害,然後陸軍那邊的兩個裝甲師和兩個摩步師都需要大量的汽油供應,甚至步兵師現在都因爲開始施行卡車代替馬匹牽引火炮計劃而開始大量裝備卡車,這些可都是耗油大戶。

軍方需要大量的石油,而民間需求也不少,中國的汽車總量雖然還不算太多,但是這幾年也算髮展迅速,各大城市裡都已經有了不少的汽車,就連小縣城這些地方都有著汽車的蹤影了,此外民間所需的照明煤油也是一個大數字。

這些加起來,尤其是軍方的龐大需求讓中國本國的那才五十萬噸不到的石油產量根本就滿足不了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除了進口原油外還大量直接進口成品汽油和煤油。

儘管這幾年軍方儲備了不少擁有,海軍自己都是儲備了近一百五十萬噸的重油,而陸軍和空軍也是有所儲備,只是一段失去了進口油料,民間用油就很難得到保證了,此外如果戰爭持續太久,而國產石油的產量遲遲無法提高的話,那麼到時候軍方用油都是無法保障了,所以陳敬雲不得不未雨綢繆,不管以後怎麼樣,先大量進口儲備了再說,而現在中日兩國已經宣戰,日`本海軍已經在中國沿海開始封鎖中國的商船,這兩天內已經有多艘太平洋航運的油輪被日`本查扣。這樣一來陳敬雲就不得不找美國人幫忙,讓美國人的船隻來進行運輸。

日`本的封鎖可不是全面封鎖,他只敢查中國的船隻,但是可無法阻擋英法美等國的商船通行。

舒爾曼沉思了會後道:“這個我可以幫貴國聯絡幾家航運公司,不過具體的還是需要你們自己去談!”

陳敬雲聽罷滿意點頭,隨即兩人又是商討其其他方面的事情了,中日兩國交戰了,不單單是中國自己的事情,也同樣是美國人的事情,這兩國需要暗自商討的東西多了去。

就在上層人物誇誇其談進行佈局的時候,在鴨綠江邊,中日兩國的士兵們已經是用機槍子彈和炮彈相互廝殺了起來。

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315章 B3轟炸機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997章 陰謀(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54章 狐貍精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040章 秋熱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9章 密議(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24章 忍讓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
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315章 B3轟炸機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29章 ‘抗菌素’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997章 陰謀(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54章 狐貍精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317章 湖南生變第67章 關餘貸款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711章 養狗咬人第252章 蘇南和平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040章 秋熱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685章 元山戰役(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20章 大元帥府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694章 琉球攻略(一)第651章 海軍下一步計劃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40章 亨利歸來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9章 密議(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1053章 戰損(一)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63章 所謂漂亮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24章 忍讓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83章 軍制改革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562章 東海大海戰(二)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攀枝花市| 邹城市| 会泽县| 社旗县| 金塔县| 塔城市| 北宁市| 阳谷县| 靖边县| 科技| 噶尔县| 青田县| 贡嘎县| 伊川县| 濮阳市| 永善县| 比如县| 上饶市| 竹溪县| 天全县| 建德市| 凌海市| 宁安市| 团风县| 吉水县| 中牟县| 赤峰市| 岫岩| 兴和县| 嘉荫县| 武安市| 衡东县| 宁南县| 资阳市| 贡山| 固安县| 桐柏县| 阳东县| 阜新| 天门市| 杭锦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