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8章

又是一年晚秋時節,天穹如洗,桂子初收。三宮六院,餘香飄散。

我和善靜尼姑漫步於林苑之中。善靜尼姑笑著說:“皇后聖睿十六年到長安的時候,皇上讓我到桂宮教授你朝廷禮儀。當時他說‘姨母,朕交給你一個女孩兒。朕想讓她當朕的皇后。你要用心的第一件事,是。”

在姨母的面前,我總褪不去一絲少女時代的羞澀。我二十六歲了,正當盛年,桂花不論開或不開,都好像融入了我的信條裡。它不怨秋風,不從羣花,喚回心底的春意,灑向人間的都是愛。讓她喜歡上宮內的桂花。’一晃十年了,皇后風采勝極,桂花開滿宮城,都沒辜負皇上的心意

告別了善靜尼姑,我回到太極宮。琴聲悠揚,是“流水”之曲。園荷爲我披上紗衣。我靜靜地倚在廊下聽琴。金燈之旁,上官先生看著太一彈琴。一聲一聲的流水音,都是他一點一點地灌到孩子的心田裡去的。太一雖然只有七根手指,但彈琴並不比常人遜色,也是他自己肯用心。

人道是太一天姿秀絕,怎知道先生育人的辛苦。天寰日理萬機,霸業定後,政務比之前繁了一倍。我童年失學,不能說知識淵博。因此太一的師傅,便要承擔全部的責任。他教他六藝,也教他爲人。太一一曲奏畢,肅然起立,到案邊倒了一杯茶,奉給上官先生,“先生……”

上官先生喝了一口,道:“此曲彈得比以前進步了,但還有不足。”

太一生就珠耀玉潤,明眸白皙,笑起來秀髮如畫,“我就知不好。我在宮中少見其他孩子,找不到多少知音。”他給右手戴上藍絲手套。

上官先生笑道:“此言差矣。誰說知音非要是孩子?我,你的父母都是你的知音。何拘泥於年齡、身份?漁夫可以爲聖賢知音,老者也可以爲孩童知音。”

太一靠緊他說:“漁父聽琴,可以說是知音。但琴音也不是一個人內心的全部。”

“太一,紅塵之中要找個人和你心思一致,共呼吸、同命運的人,難比登天。知音,不必是那些能全懂你的人,而是那些願意懂你的人。你將來要君臨天下的話,哪裡能找到幾個知音?大臣,後宮,能懂你的人,就是難能可貴了。”

太一用手指揉了揉鼻尖,“……我最樂意當父皇的兒子。皇太弟,是我五叔,名分已定。”他的神態還未脫天真之氣,可言語十分認真。

上官先生沉默片刻,微笑著拍了拍太一,“將來的事,不該揣測。順天應人吧,不然就是逆行。”

我點頭,走入殿中,笑道:“怎麼,家家不能當我太一的知音?”

“家家回來了。”太一朝我跳過來。我摩挲著他的頭頸。他對先生吐舌,“讓家家聽去了。”

上官先生起身,問我:“師兄還不到?近日首次開科取士,可別讓他操勞過甚了。”

我嘆息,“要我可以代勞就好了。九品中正制延續數百年,科舉制推行自然是頭等大事。雖然他早就有心拔擢寒門素族的文人,我主持的修文殿編書便是個伏筆。但現在真要以人才爲上,阻力何其之大。就說滿朝文官,從尚書令崔大人到吏部尚書杜昭維、戶部尚書謝如雅,誰不是高門子弟?皇上已經取了折中,將科舉和品第制度結合,一半一半地來。但是朝野上下觀望議論,以爲廢祖制不妥。你最清楚天寰,他決心的事,無不盡力而爲。就說這幾年,均田制、租用調製、統一度量制、發行五銖錢,哪件不夠他操勞的?”

上官先生默然。我對園荷招手,“今日的晚膳,先熱著,不曉得他什麼時候回呢……惠童不是去文德殿給閱卷的大人們送湯飯了嗎?皇上他吃了人蔘湯嗎?”

園荷穩當當地說:“遵命。惠童已傳信來,各位大人都感激皇后的關懷。皇上用過湯了。”

我曾答應十年一放老宮女,許多人今夏都拜辭中宮還鄉了。園荷卻發誓永不嫁,只能留著。雖然現在她和惠童等於我在宮內的左右手,但我常常錯覺園荷是一夜之間變成大人的。

我想是因爲我溺愛這個丫頭。雖然我寵愛她,但絕不能流露出超越界限的程度。

好多人抱怨親人,說總把他們當孩子。其實,這只是一種愛意。

“爹爹,爹爹。”跑到外頭翹首以待的太一眼尖,發現了以銀燭宮燈爲前導的皇帝。

他跑著去迎天寰。天寰本來好像正思索著什麼,看到了太一,就笑道:“慢點慢點,別摔著。”

他幾步上前,把太一抱起來,“越來越沉了。唔……”他用手掌罩住太一的耳朵,“秋涼了,傻孩子站在外頭等我,不怕著涼?”

太一笑盈盈的,“恭喜爹爹開科舉,從此鯉魚跳龍門啦。”

父子走進大殿,我把太一拖下來,小聲嘀咕:“那麼大的孩子,你還愛抱著。”

天寰只是笑。他正處於男人生命中魅力的巔峰,容光外映,秀色內含。

“鳳兮鳳兮在,那麼一起用膳。”他說話不容人違抗。

我們常是三個人在一起用膳,因爲天寰說“朕以一人治天下,不是天下人奉朕一人“,因此膳食簡單,並沒有多少菜品。天寰大約餓了,吃得津津有味,覺得好吃的,便推到太一的面前。

太一左手執筷,他的吃相特別優雅,從不挑食。

上官先生不是第一次和我們全家用膳,但是這次他吃得很慢,不時瞧瞧我們,類似久別重逢的那種目光,讓我覺得不安。想起來,曾經的十年之期,就要差不多了。我慌張地擡頭瞧上官先生。他溫柔似水的眼波凝在我臉上,這時才飛快地撤開。

我是自私的女人。我暗地裡希望他能忘記那個十年之約,幫著我的丈夫、孩子……還有我。

“洛陽大運河的開鑿就要完工了吧?”天寰突然問上官先生。

國家統一後,上官先生除了教習皇子,大部分的精力還是花在了工程上。他不僅主持加高加固長安城牆,而且將長安的格局更爲細化、精緻化,在長安內外大量種植花木,使得風沙減弱了威力。天文曆法,農業工具,本草藥學,他都能把心得傳授出來。不過,什麼都比不過大運河的建設,更能讓上官先生牽掛了。他和天寰,對洛陽感情特殊。

上官先生想了想說:“是啊,趙王去洛陽督陣後,工程的進展更快了。明年春天,江南河、邗溝,便能和永濟、通濟兩渠連成一體,從此南北航運無阻,是百代之盛事。我們在元石先生那裡爲弟子的時候,不就是夢想這麼一天嗎?所以說,統一雖然殘酷,是不得不進行的。”

太一點點頭。天寰放下筷子,道:“五弟在洛陽雷厲風行,恐怕得罪了不少人。這次科舉,有兩個舉子大膽上書……方纔在文德殿內,崔僧固因爲詫異,臉色都變了。”

阿宙這幾年裡用心讀書,只管軍政,並不怎麼出聲。誰知道到洛陽主管一個工程,倒又讓人懷疑不滿起來。

太一睜大了眼睛,天寰不說下去。用膳完畢後,他對太一道:“昨日要你學的古字帖還沒有寫完吧?你先去寫,寫完了再來給我。”

我牽著太一的手,把他帶到殿西的書案旁,拿出古帖,給他磨墨。

太一是個機靈鬼,他轉了轉眸子,“家家,有人說五叔壞話?”

我沒有回答,繼續磨墨。等墨黑勻了,我笑著說:“太一,宮內宮外風雨多。我們要讓你知道的,不需要你問;不想讓你知道的,你問了也沒用。幼而學,長而壯。你現在首先要好好練字,多學歷史,多看人。歷史,可以知興衰,引以爲鑑。人呢,分兩類:正人君子,就像你的鏡子,你可以對著他們整理你自己;小人佞臣,你自己成了他們的鏡子,你心底光風霽月,你爲人端方大度,就照出他們的醜惡來。明白了?”

太一“嗯”了一聲,就提筆寫字了。我陪坐了一會兒,替孩子調節了宮燈的亮度,給他加件半臂衣,見他聚精會神,才慢慢地走到正殿。

上官先生的聲音如絲絨一般,“當文臣要比帶兵好做人。趙顯這幾年雖然將長江南岸的蠻荒之地全都討伐過了,且大獲全勝,但他每次出征,都是秉承了你的旨意啊。江南平穩,那是因爲你免了幾年賦稅,又多用謝弘光之類的南方士族名人治理地方。現在釋其兵權,江南便無大將。萬一有變,又是災難……”

天寰說:“趙顯不知僞裝,口無遮攔。真有異心的人哪裡會放在口上呢?他與五弟向來不和,太尉府的人給他穿小鞋,便更激化了矛盾。他們互相牽制,本不是壞事……不過,五弟有儲君之位……”他停下了話頭。

我拿起天寰手邊的兩份卷子看,原來都是用春秋戰國的興衰提醒著皇帝集權。

阿宙,趙顯……此二人看似軍權在手,但天子還是可以控制的。

我笑了笑,“這卷子寫得有學問。”

上官先生一笑。天寰問:“何以見得?”

我將卷子合起來,道:“居然能從古到今,上起夏商周,下到春秋戰國,幾乎所有的逆子叛臣都寫了一遍。不是博古通今,通讀史籍,何以能爲?只是歷朝歷代雖然東宮奪權、大將謀逆屢見不鮮,但有幾個皇帝同你一樣?他們罵二趙,就把你當昏君了。你還能寬宏大量,與摯友商討研究。可見國家言路已大開,所以大家才能忠言直諫。”

“依你之見,我應該如何對這兩人呢?”

我抿嘴笑道:“我可不敢說,這位還寫了‘莫聽哲婦之言’。我再亂說話,便更是陷你爲昏君了。”

天寰不說話,思考了一會兒,用硃筆在卷子上各寫一個“閱”字,叫來百年,“把這兩卷退回文德殿。”

百年一頓,“萬歲還有何旨意?”天寰搖頭,百年忙退下了。

上官先生望著窗外,起立道:“金秋露水多,我還要趕回去收取花園裡的夜露。”

上官先生如今全吃素,修道學仙日趨嚴格。因爲他的盛名,長安城內外效仿思慕的子弟不少,有上門請求拜師學仙的,被他一概拒絕,他說是“學仙乃天機,不可傳人。”

天寰和我看著他離去,面面相覷,我和他都不願提十年之期。

新朝建立,已經三年。我記得未央宮盛筵之後,我便作爲中宮上表言事。

表上對朝廷有四大請求:一是勸農桑,薄傜賦;二是以道德化天下,王公以下皆習《論語》;三是重編官制,重考百官進階之法,地方吏權歸中央吏部;四是行寬大之典,減免酷刑。

我特別送給皇太弟一本《論語》。只有第四條,直到上個月皇帝才允準我。

燈下,我靠著天寰,他看著我用硃筆將原定刑律上的“夷族”、“車裂”等一條條刪除。他突然用長長的手指擋住我的筆,道:“到今日,你已刪死罪四十五條,刪流罪八十條了。你的仁心,已可以了。”他說完,將我的筆奪去。誰知硃筆尖上的硃砂色,濺在我的鵝黃裙裾上。我故作生氣,“我還沒有刪除完畢。你就不容了。看,新裙子都壞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8章 相看第193章第102章第172章第71章 打出血第89章第144章第192章第19章 疑團第190章第213章第183章第183章第130章第34章 欲語第113章第139章第43章 陌生而溫柔的愛意第168章第160章第9章 善意第198章第203章第195章第76章 打獵(2)第198章第109章第162章第85章第24章 欺辱第164章第97章第131章第83章 善惡終有報第94章第60章 夜泊楓橋第61章 買屋第44章 盤算第71章 打出血第106章第48章 周姨娘的奉承第174章第36章 燈節(2)第80章 兩處茫茫皆不見(4)第176章第207章第186章第98章第210章第103章第201章第56章 秦登堂的糾纏第114章第164章第61章 買屋第100章第145章第193章第207章第204章第144章第173章第107章第180章第3章 困境第127章第15章 美婢第92章第51章 被誣偷盜第29章 中秋(3)第208章第19章 疑團第33章 探望第97章第162章第59章 李代桃僵第47章 真有些誤會第185章第81章 紈絝的拳頭第26章 脫難第7章 逼債第128章第162章第56章 秦登堂的糾纏第149章第140章第16章 欺負第202章第135章第83章 善惡終有報第8章 相看第95章第59章 李代桃僵第40章 變化第182章第116章第111章第40章 變化第188章第203章
第8章 相看第193章第102章第172章第71章 打出血第89章第144章第192章第19章 疑團第190章第213章第183章第183章第130章第34章 欲語第113章第139章第43章 陌生而溫柔的愛意第168章第160章第9章 善意第198章第203章第195章第76章 打獵(2)第198章第109章第162章第85章第24章 欺辱第164章第97章第131章第83章 善惡終有報第94章第60章 夜泊楓橋第61章 買屋第44章 盤算第71章 打出血第106章第48章 周姨娘的奉承第174章第36章 燈節(2)第80章 兩處茫茫皆不見(4)第176章第207章第186章第98章第210章第103章第201章第56章 秦登堂的糾纏第114章第164章第61章 買屋第100章第145章第193章第207章第204章第144章第173章第107章第180章第3章 困境第127章第15章 美婢第92章第51章 被誣偷盜第29章 中秋(3)第208章第19章 疑團第33章 探望第97章第162章第59章 李代桃僵第47章 真有些誤會第185章第81章 紈絝的拳頭第26章 脫難第7章 逼債第128章第162章第56章 秦登堂的糾纏第149章第140章第16章 欺負第202章第135章第83章 善惡終有報第8章 相看第95章第59章 李代桃僵第40章 變化第182章第116章第111章第40章 變化第188章第203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强县| 奎屯市| 乐陵市| 额济纳旗| 鸡泽县| 中西区| 大方县| 泰安市| 资溪县| 达州市| 新干县| 辽阳市| 融水| 淮滨县| 繁峙县| 湘潭县| 镇原县| 富裕县| 宜宾市| 德庆县| 杂多县| 新密市| 和顺县| 昭苏县| 平定县| 海南省| 鄂尔多斯市| 曲麻莱县| 五常市| 宜丰县| 永福县| 固始县| 公安县| 阳朔县| 老河口市| 施秉县| 红原县| 同心县| 兴安县| 济宁市|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