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駕臨晴嵐閣。”遠處傳來通稟太監拉著長音的聲音。
皇帝心中一凜,看了眼皇后,二人雙雙離坐,迎至晴嵐閣外,遙遙的見一襲玄色長袍迤邐而來,不顧地上潮溼,直接跪倒在地。
“臣(臣妾)恭迎昭聖皇帝陛下大駕。”
皇帝、皇后行的是三跪九叩的大禮。
在太上皇面前,便是皇帝,也得俯首稱臣。
“平身吧。”
玄色龍紋長袍行至面前,不過一頓,衣角飄然閃過。
“謝昭聖皇帝陛下。”
皇帝、皇后再拜起身。
晴嵐閣建得很是寬敞,皇帝沒少邀羣臣或是嬪妃在這裡賞景、賜宴,可從未像今日忐忑。
皇后也有些緊張。
她嫁入皇家多年,對這位太上皇的瞭解,基本上也止於傳聞。
僅有的幾次面見,也是拘謹大過於好奇,連看上一眼的勇氣都沒有,無來的讓人害怕。
也許這纔是帝王之威。
中間高高在上的龍椅自然是太上皇的。
皇帝、皇后陪坐下首,在這種場合,連姚貴妃都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開始吧。”
沒有任何的寒暄,太上皇出言,直接下令開始。
皇帝原本打了好幾天的腹稿,要說說爲什麼舉辦這次選妃,表表自己的孝心,也是解釋一下,怕太上皇認爲他多管閒事,但這話就這麼憋在肚子裡,吐不出來,哽的難受。
但他不敢反駁。
“是。”
皇帝躬身領命,拍拍手,早就打扮好的各色佳麗翩然而來。
經過前兩輪的篩選,現下仍餘下七十八名待選女子。
這個數額在皇宮選妃的歷史中,算是比較高的了。
稍微重視點兒名聲的皇帝都不會留下這麼多人,免得被史官寫上一筆好色。
但太上皇多年後宮空置,多選些人自然是無可厚非,而且,以太上皇的威望,那些史官要寫,也會寫些什麼美人愛英雄的佳話,傾盡筆墨的去給太上皇的威名上再添上一筆榮光。
七十八人,每組六人,共十三組。
郭瑩在第八組。
這是皇后的安排,雖然都是面見閱選,但這個組次其實也很重要。
最前面出場的最爲吃虧,因爲不知道後面會不會有更好的,所以選擇要慎重,而太過靠後,主子們選了大半日,精神都乏了,哪還有心思再看,除非容貌十分絕色者,選中者寥寥無幾。
郭瑩對自己甚有信心。
一年多來一直使用林寧提供的潤膚露,如今方子雖獻給了皇后,但不妨礙她製作一些自用,只要不影響皇后的利益,皇后也不會說什麼,只是不知怎麼的,明明方子上的材料、步驟寫的分毫不差,可皇后和她製出來的,就是比林寧的差了那麼幾分效用。
其實是林寧用的花朵全產自青州的溫泉莊子,那是自她靈泉空間插扦出的花苗,本身便帶了幾分靈氣,原材料的質量不同,潤膚露的品質自也不同。
皇后讓人打探林寧,未必沒有這方子的緣故。
但既使效果差了些,比沒用過還是天差地別的觀感。
如今的郭瑩,皮膚白嫩,瑩瑩如玉,舉手投足間帶了獨屬於玫瑰的熱烈奔放馥郁芳香,散發著濃濃的魅惑意味。
連皇帝偶然見了,也不由得閃神。
待選的女子們還備了些才藝,歌舞曲賦,詩詞書畫,能留到這裡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
只是太上皇似乎無心閱看。
在皇后要女子們將自己拿手的才藝展現出來時,直接被太上皇給擋了,“不用了,看看就行了。”
太上皇的態度似乎很是隨意,也表現的有些興致缺缺,看得皇帝有些心焦,明明都是些絕色佳麗,有的連他的後宮裡也沒有,太上皇莫非還看不上?
前六組每組留下了兩個,共是十二人。
有意思的是,這十二人裡都是宦門之女或是世家之後,便是明面上外地州府選上來的貧門女子,背後也能看得出幾分權宦的子,而且幾乎是文、武、清流,各個派系都有。
皇帝有些心驚。
反而是那些真真正正的寒門女子,既使顏色超羣,也一個都沒入選。
太上皇這是要做什麼?
前十二人都賞了桂花。
桂者,貴也。
這意味著要入宮成爲貴人。
閱選進行的很快,轉眼便到了第八組。
這一組除郭瑩外,並無太出色的,這也是皇后的精心安排,務必要讓郭瑩一眼便被太上皇相中。
郭瑩這一年多來鍛煉出的自信與儀態與其他小心微怯的帶選女子很是不同,還是大紅的裙衫,明豔的紅脣,白的膩人的肌膚,四散的濃郁的玫瑰花的香氣,以及落落大方稍待些驕矜的神態,使得她更似一枝玫瑰傲然綻放,待人採擷。
那麼多種潤膚露,她獨愛玫瑰。
皇帝強自剋制著不去閃神的念頭,這丫頭這一年多來怎麼變得如此有風情了?真真是便宜了太上皇。
“你叫郭瑩?”沉沉之聲響起,驚得皇帝、皇后雙雙投去一瞥,驚覺不妥後又自收回,轉而去看臺下的郭瑩。
太上皇居然在問話。
這可是之前沒有過的。
郭瑩心中微微得意,沒有如其他女子一般垂首敬答,而是自然展露一笑,目光微擡,看向前方的高座,“回昭聖皇帝陛下,臣女郭瑩。”
不遠處的高坐之上,一抹玄色高大身影如山淵般沉峙,只是面上卻覆著一張黑金面具,讓人看不清容貌。
一時郭瑩心中竟有些惋惜,關於這位太上皇,她也做了許多功課,據說太上皇幼年學道,偶入毒谷,雖被神機老人救出,但卻染了奇毒,命雖救了過來,容貌卻毀了,下山入朝時便戴了面具。當時成皇帝不死心,命太醫院傾力救治,但卻別無他法。據看診的太醫說,那容貌真是毀得參不忍睹。這也是太上皇爲何不願繼承皇位的原因,雖成皇帝仍將皇位傳於他,三年之後,太上皇便以容貌殘缺有失皇統爲由退位居太上皇。
若是他的容貌沒有毀去,不知是何等的風姿。
太上皇卻沒繼續問話,也沒說讓過,讓人鬧不清是何想法。
皇后定了定心思,笑道:“啓稟太上皇,這郭瑩之前雖是一介民女,但在青州雪災中立有大功,後又捐出兩百萬兩白銀助朝廷北關用兵,被賜封淑嘉郡主。郡主性情率真,爲人淑善,卻是不可多得。”
皇后一席後說完,皇帝也點頭附和。
“臣女不敢當皇后娘娘謬讚。”郭瑩忙行禮謙讓,這是規矩。
“嗯。”
太上皇出了一聲,偏頭看了一眼隨侍之人。
那人面容清秀,長相伶俐,看著就透著一股聰明勁兒,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
這人是太上皇的隨侍,也是太清宮太監大總管,崇明。
崇明接到太上皇目光,親自拿了一柄玉如意,遞到郭瑩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