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狡兔需三窟

一夜無話。

第二天,嶽羣安排弟子買了壽衣棺木等,幫孫功成收斂了其母及家中下人,姊弟兩又是一番痛哭,嶽羣招來孫功成,準備安排弟子護送他們回家。

孫功成謝過嶽羣,卻道:“小子自幼喜武,跟著家父練了幾年,原以爲身手尚可,還沾沾自喜,現在才知道坐井觀天,貽笑大方,待小子服喪期滿,欲拜上華山,不知掌門可否收留。”

嶽羣聞言一頓,道:“你家是世襲千戶吧,你是家中長子,可是要繼承官位,如拜入華山,這些可都需捨去。”

“說是五品千戶,其實在上官眼中也就是個種田的小地主,軍陣什麼的早已荒廢,混混沌沌過一輩子,小子既見識世間有如此高深武功,再不願如行屍走肉般過日子,況且,家中尚有小弟,足以繼承家中職位,還望掌門收留。”孫功成跪在地上,不斷磕頭。

嶽羣喜他武勇,身體雖胖卻手腳靈活,伸手扣住他手腕,內力流轉一番,資質竟相當不錯,心中轉過一個念頭,扶起孫功成道:“我看你資質上佳,倒也願收你入華山,但需你父親允許方可。”

孫功成大喜,又拜倒道:“謝謝掌門,不,謝謝師傅。”

嶽羣好笑搖搖頭,又扶起他:“收你入華山,並不是收你爲徒,我現在還不能收徒,等你成爲親傳弟子後,才能考慮拜師。”

孫功成有些許失望,轉念又想,要成爲掌門弟子,哪有這麼容易,也就釋然。

“既然這樣,我倒是要和你走一趟了,去見見你父親,當面說說這拜入華山之事。”嶽羣道。

孫功成大喜,又不安道:“小子的事已經多得掌門照料,此處到延安六百里路,怎敢煩勞掌門奔波。”

“無妨,延安那地我還沒到過,順路看看。”

嶽羣點了李易根和趙易水兩人及兩個外門弟子隨行,又囑咐黃不韜回山與師弟師妹說明自己北行原因,護著孫功成姊弟和靈車北去。

關中平原官道平整,衆人騎著馬,慢慢跟馬車前行,嶽羣問起孫功成練功情況。

孫功成道:“我今年十三歲,馬步已紮了三年,平時就以石鎖打煞力氣,然後練習刀法,扎大槍。三年來不曾停歇一日,家中叔伯都說練得不錯,哪知還是個花架子。”

嶽羣安慰道:“軍中武藝以簡單實用爲主,重要的是軍陣配合,以豪勇爲先,講究硬橋硬馬,一往無前。武林中人練武,以功法修身爲主,講究身法靈活,出招迅捷多變,適合個人爭鬥,倒不適宜戰場,不能妄自菲薄。”

乘著休息當口,嶽羣讓孫功成紮下馬步看看,孫功成倒真是用了心,馬步扎得極穩,相比武林中人的馬步卻失了活性,由靜至動轉換生硬,仔細糾正了一番,孫功成再次扎馬,開始顯現一絲動態。

衆人再次上路,嶽羣傳了段呼吸法給孫功成,讓他一邊練習,一邊步行跟著衆人前行,孫功成也不嫌苦,一路走了下來。

一路向北,經銅川,洛川,甘泉,山林逐漸減少,至延安,茂密的叢林已變得稀疏,黃土溝縱橫交錯,無邊無涯,路邊村落,農人雖衣裳破舊,卻常聽到牧羊人高昂的號子,倒別有一番生趣。

在延安住了一宿,轉道西行,又七十里,到了延安衛左千戶所。

說是千戶所,不過是個鄉下小村子,山谷中散落著百多戶人家。

衆人下了馬,牽著慢慢向村子中走去,來到一片曬穀場前,不過三進的千戶所也就是孫功成家中快步走出幾人,當前一個稍胖的員外狀中年人,看著孫功成一身孝,喊道:“怎麼了?怎麼了?”

孫功成跪倒大哭:“爹,娘去了!”孫家姐姐也爬下馬車,跪地大哭。

“這是怎麼了?”孫千戶不敢置信,不過是去趟西安遊玩,自己的老妻就去了。

孫功成哭述事情經過,孫千戶抱棺大哭。家人聞訊出門,又是一番哀哭。

好一陣才稍有平息,孫功成忙把嶽羣介紹給老父,孫千戶自是千恩萬謝,如不是嶽羣等人的救助,他這次就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雖天氣開始轉寒,但人去已經十日,孫家不敢耽擱,當日就辦起喪事,嶽羣等人上過香,自有孫千戶安排房間住下。

如此三日,孫家親朋好友,同僚下屬等紛紛過來悼念,紛紛擾擾了一番,才入了土。

這三日,嶽羣把周遭十里走了個遍,此處山林尚算茂盛,雖比不上銅川等地,卻比延安好了不少,一條小河流經村前,吃水是不成問題,除了沿河的村落外,山裡還有不少荒廢的村子及曾耕種過的土地。

孫千戶大名孫德成,一家駐守此地已百年,從不曾從軍出過兵,和其他大部分衛所一樣,早已轉變成本地地主,近年來都司愈發腐敗,只要交齊軍糧,出足差役,其餘一概不理。

這日,孫德成請嶽羣到大堂喝茶,又再次謝過嶽羣救子之恩,嶽羣連聲說不必。

“聽犬子道,他欲拜入華山學武,說岳掌門憐其練武之心,有意收留入山?”孫德成久居陝西,自是知道華山的威名,試探道。

“我觀貴公子資質是好的,難得的是有恆心,有毅力,卻不知千戶是如何打算?”嶽羣微微一笑。

孫德成大喜,道:“能得嶽掌門首肯,實是祖上積德,纔有此幸事,下官自是千肯萬肯。”

嶽羣緩緩道:“功成這孩子要守孝三年,他現在正是入門打基礎的階段,可一點時間也不能浪費了,我欲派幾個門人在此,指點他修煉,不知千戶能否撥塊地,以安置華山門人。”

“當然沒問題,撥什麼地,難道我這還能差了華山高人的吃食,要華山高人去種地,就住在我府中……”剛說到這來,孫德成停了下來,遲疑道,“不知嶽掌門準備派多少弟子來此?”

嶽羣微微一笑道:“不多,以兩百爲限。”

“兩百呀?卻是爲何?”孫德成疑惑道。

嶽羣也不隱瞞,“華山人多眼雜,一舉一動均被人盯著,我欲再次尋一地,安置部分弟子,已備不時之需。”

孫德成不免爲難,地倒是不少,別說兩百人,兩千人也能安置下來,只是這樣一來,跟華山可就捆在一起了,萬一出個什麼事?旋即又輕鬆了下來,不管怎麼樣,自己可還有個五品的官身,相信那些華山的對頭也不敢隨意殺戮朝廷命官。

“兩百人倒能安置,只是……”孫德成可不願爲華山養這兩百人。

“千戶放心,他們的衣食住行自有華山安排,千戶提供住地已是高風亮節,華山自有回報。”

“這山溝裡的情況,嶽掌門也都知道,實是無能爲力。”孫德成解釋道。

“有心了,只要千戶能合理安排人員身份就好。”

“嗯,山後七裡,原有個總旗,前些年總旗去世,沒留下後,下人也都逃了,就荒廢了下來。我可把這些地都納入我的名下,只是這樣一來,每年需向上面繳納些錢糧。”

“這沒問題,這費用自有華山來出。”

“那就委屈衆位華山高人了,對外就說是我聘來的佃戶。”

第二天,孫德成帶著嶽羣等人,向北翻過三座山,來到一個小山谷中,山谷裡許寬,近三里長,有條小溪通過,周遭山林密佈,只有條小道通行於此。

孫德成介紹道:“當年,有百多人在此處居住,建有山塘,現在都荒廢了。”

嶽羣對此很是滿意,問道:“往北有人居住嗎?有路通行嗎?”

“沒有路了,北邊二十來裡有人住,是其他千戶的地。封住來時的小路,就沒人會進到這裡來。”

“好,那麻煩千戶安排人手,乘現在枯水期,把小溪堤壩築起來,這樣來年春即能使用,錢糧用度我安排人給你結算。”

“這到不用,一道小水壩用不了多少天,算是我給華山的見面禮。”

嶽羣笑了笑,沒有回答,到時自不會虧待他,兩百來人居住,各種用度盡委於他手,不用特意剋扣,正常利潤就不會少了。

確定好住地,嶽羣這次北行算是圓滿,臨行前倒想起一件事,問孫德成:“做弓箭的匠人你熟悉嗎?能請來幾個嗎?”

孫德成笑著道:“這事對我們來說簡單,就是銀子的問題,你要幾個?我把他們全家給你弄去。”

“找五個手藝好的吧,年後我讓人一起帶到華山去。”

“好!”

“再找幾個箭術好手,來教教弟子們練習箭術。”

“沒問題。”

當晚,嶽羣在千戶所設下香堂,收錄孫功成爲華山弟子,暫時爲童生班弟子,並傳下三層華山心法,細心教導修煉之法,待其記住,已是兩日之後的事。

與孫德成約好年後派人過來接洽,嶽羣才告辭離去。

寒風已起,嶽羣等人縱馬快行,不過五日就回到了華山。

有所不爲軒中,嶽羣用熱毛巾捂住臉,擦拭乾淨,對身邊的妻子甯中則道:“一去個多月,還是家裡舒坦。”

甯中則笑道:“誰叫你不早點回來,又跑到延安去幹嘛呢?山高路遠的。”

“嘿嘿!”嶽羣得意笑笑。

“像只抓著雞的狐貍,真有好事?”

“好事是好事,卻也是麻煩事。”嶽羣把另設個駐地簡單說了遍。

“華山現在的收益,剛夠維持山上的用度,這又是兩百來人,需要增加近一倍的支出,只能動用庫銀了,這不是長久之計。”華山財務大總管苦惱道。

“我會想法增加收益的,你不用擔心。”嶽羣擺擺手,又問道,“家裡一切可好?”

“好著呢,李師兄和黃師兄十層心法修煉順利,算是進入一流了。”

“一班有十二個小子進了二班,二班有二十六人進了三班,三班有七人入了外門,都挺爭氣的。”

“那就好,轉眼間他們都是大小子了,還有其他事情嗎?”

“嗯,倒是有,童班中有十多人申請修煉其他武功,刀法呀,棍法呀,掌法呀拳法呀?都有七八種,你沒回來,李師兄還沒敢答覆他們。”

“咦!這是好事呀,全面發展纔是名門大派的風範,只侷限於劍法,我們就真成了一個劍派了。我這次回來,還準備增加一項弓箭的練習呢,沒想到這些小子倒先提出申請,很好!很好!”嶽羣哈哈大笑。

“使用弓箭,怕其他門派會笑話吧?沒有聽說那個門派會使用弓箭的。”甯中則疑惑道。

“正面比試當然不用,可總會有私下拼殺的,有弓箭不就佔大便宜了嗎”

“這倒是。”

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7章 鼎新華山規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119章 悲情嵩山派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120章 重回黑木崖第15章 狡兔需三窟第26章 外門新弟子第94章 劍敗託塔手第121章 不敗的恐怖第70章 輕鬆滅生番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119章 悲情嵩山派第72章 圖謀大運河第31章 收服舟山盜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25章 十年磨一劍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27章 林耀華回家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107章 合作做一筆第16章 熙熙爲利來第76章 有人擼虎鬚第75章 侯府欲結親第112章 四友入華山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20章 重回黑木崖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66章 舟山換新顏第59章 行動部部長第70章 輕鬆滅生番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94章 劍敗託塔手第11章 籌謀解封山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119章 悲情嵩山派第89章 正道十高手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103章 嵩山的決斷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21章 魔教任我行第105章 令狐闖江湖第42章 殺人金腰帶第8章 三秋如一日第29章 新弟子出山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34章 強襲怒刀幫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102章 嵩山派辨敵第103章 嵩山的決斷第116章 華山的自信第112章 四友入華山第21章 魔教任我行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75章 侯府欲結親第38章 殺向黑木崖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85章 豪情林平之第8章 三秋如一日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19章 太室山會盟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29章 新弟子出山第68章 暴雨襲琉球第19章 太室山會盟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85章 豪情林平之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37章 滅魔教分舵第86章 林平之回家第110章 教訓嵩山派第88章 令狐沖發威第36章 箭雨破防線第99章 掌門要喝茶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114章 有人要伏擊第26章 外門新弟子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55章 再說航海利第67章 牆裡牆外香第5章 古墓現雷鳴第102章 嵩山派辨敵
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7章 鼎新華山規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119章 悲情嵩山派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120章 重回黑木崖第15章 狡兔需三窟第26章 外門新弟子第94章 劍敗託塔手第121章 不敗的恐怖第70章 輕鬆滅生番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119章 悲情嵩山派第72章 圖謀大運河第31章 收服舟山盜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117章 黑夜的搏殺第25章 十年磨一劍第24章 華山練內功第27章 林耀華回家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107章 合作做一筆第16章 熙熙爲利來第76章 有人擼虎鬚第75章 侯府欲結親第112章 四友入華山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32章 華山根基固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50章 千戶說江湖第120章 重回黑木崖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66章 舟山換新顏第59章 行動部部長第70章 輕鬆滅生番第44章 謀陝西精英第94章 劍敗託塔手第11章 籌謀解封山第33章 第一波打擊第119章 悲情嵩山派第89章 正道十高手第77章 夜黑救人質第103章 嵩山的決斷第63章 特訓備惡戰第21章 魔教任我行第105章 令狐闖江湖第42章 殺人金腰帶第8章 三秋如一日第29章 新弟子出山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34章 強襲怒刀幫第108章 金子最實在第45章 掌門推選法第6章 師妹初成長第1章 大難身未死第102章 嵩山派辨敵第103章 嵩山的決斷第116章 華山的自信第112章 四友入華山第21章 魔教任我行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75章 侯府欲結親第38章 殺向黑木崖第122章 東方不會敗第85章 豪情林平之第8章 三秋如一日第10章 恰同學少年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19章 太室山會盟第106章 一人戰三百第29章 新弟子出山第68章 暴雨襲琉球第19章 太室山會盟第79章 佈局東海外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118章 命運的改變第85章 豪情林平之第115章 擊退伏擊敵第100章 白板師徒死第37章 滅魔教分舵第86章 林平之回家第110章 教訓嵩山派第88章 令狐沖發威第36章 箭雨破防線第99章 掌門要喝茶第65章 東方勝不敗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114章 有人要伏擊第26章 外門新弟子第97章 華山的謀算第90章 做了件好事第43章 江湖傳訊遠第55章 再說航海利第67章 牆裡牆外香第5章 古墓現雷鳴第102章 嵩山派辨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凭祥市| 凤阳县| 腾冲县| 灵山县| 清水县| 突泉县| 惠州市| 凤庆县| 丹凤县| 晋中市| 房山区| 渭南市| 安顺市| 五峰| 唐海县| 体育| 宁晋县| 绥棱县| 莫力| 千阳县| 阳江市| 广德县| 高青县| 北宁市| 离岛区| 普格县| 河北省| 彭州市| 饶河县| 萨嘎县| 南安市| 图木舒克市| 仙游县| 榆林市| 双峰县| 微博| 汝城县| 苏尼特左旗| 平利县| 鹤岗市|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