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有所不爲軒人來人往,華山各負責人得知掌門出關,紛紛拜見,彙報工作。嶽羣一一接見,親切會談,詳細瞭解了個人情況,對衆人的管理能力、性格特徵更進一步熟悉,心中醞釀調整方案。
這一日,嶽羣找來師妹和趙不爭,向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準備重新調整一下華山的架構,分設院堂,規定職能,明晰責任,覈定賞罰。”趙不爭兩人知道掌門師兄目光遠大,胸有城府,都極爲信服,等著嶽羣的下文。
“首先,成立太華堂,總領華山內外,任命人事,覈定賞罰,這個由我負責。”兩人點頭稱是,都道好,這就把掌門的權位以機構的形式進行確認,而不再只是個職位。
“藏經院上次已安排,這次不再改變。”趙不爭點點頭,現在藏經院的基礎工作還在進行,只要不斷改進完善就行了。
“成立內務部,暫時還是由張嬸負責,但張嬸四十好幾了,師妹要跟在旁邊協助學習,五年內接下華山內務的管理。並且,財務支出也併到內務部,以後的支出由師妹簽字確認。”甯中則本已開始接觸相關事務,也算熟門熟路,在張嬸老去精力不濟時接手卻是正好。
“只是我不懂賬務?不知如何管理。”甯中則爲難道。
“找個老賬房教教,慢慢學,現在華山的財務還相對簡單,我們一步步完善。”嶽羣鼓勵道,甯中則點點頭,並不覺得自己學不好。
“外務方面,還是錢叔負責,只是把那六十幾個好手剝離開來,只負責店鋪經營,土地收支。”
“剝離出來的人員,除調用其他院部的,都充入劍氣沖霄堂,這個堂是華山武力的保證,暫時我來兼領。”
“成立傳功院,負責華山低層弟子的基本功傳授,師妹,協助你對那二十幾個小弟子傳功的人中,有武功較好,且忠誠可靠的嗎?”嶽羣問甯中則。
甯中則想了想,道:“如果是這樣,只有李叔最合適了。”
“李叔!”嶽羣腦中現出一個樣貌老實,身體粗壯的農家大叔的形象。“他家裡是什麼情況?”
“李叔叫李上山,家裡往上五代都爲華山耕種,聽說李老爺子,做夢都想上華山做弟子,可惜一直不能如願,就給他取了個上山的名字。”甯中則笑道。
“他的武功怎樣?”
“李叔還是有一定練武天賦的,要不也選不上作華山的雜務弟子,只是不善言語,爲人嚴正,沒獲得什麼機會,一直在外面奔波,但他練武刻苦,現在已經完成華山心法七層修煉了,可算是二流高手了。”
“李叔家有二兒一女,大小子已經十八歲了,女兒十四歲,小兒子只有七歲。哦,李叔已經四十歲了。”甯中則補充道。
“李叔教導弟子很是嚴厲,小弟子們都很怵他。”趙不爭在旁邊補充道。
嶽羣想了想,點頭道:“會後我見見他,如沒有問題,就由他負責傳功院。”
“還要設立一個資訊堂,嗯,就是收集一些江湖消息,華山雖然封山,但江湖事務還是要了解,不能兩眼摸黑。”嶽羣看兩人不明白的樣子,解釋道。
“你們看誰合適呢?”趙不爭和甯中則對視一眼,不明白這事怎麼需要人專門去做,滿頭霧水的,都搖搖頭。
“這事需一步步來,先把架構搭起來,嗯,只要這人做事有條理,識字,書寫也不差就行。”嶽羣也很無奈,華山就這麼幾個人,大部分原來都是跑腿的份,要說有管理能力的,伸出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你們對何勇有什麼看法?”嶽羣問道。
“何勇,跟在錢叔身邊的那個何勇?”甯中則問道,嶽羣點點頭。
“倒不是很熟,但做事卻是條理分明,就是武功差了點,華山心法才練到第四層。”
“這事倒不需要太高武功,且武功可以慢慢修煉上來,先吧這事做起來再說。”嶽羣解釋道。
“還需成立個律院,以完善華山門規,維護華山法度。你們看黃韜如何?”嶽羣直接問道。
趙不爭點點頭,掌門師兄點出的幾人都是華山家生子,往上數幾代,都在華山討生活,對華山的認可度極高,可以說是相當的忠誠於華山。
“嗯,黃叔和李叔一樣是二流高手,聽說修練到華山心法八層了,也是不甚合羣的,每日只是練武。”甯中則對派內的人員比兩人都要熟悉,個人特性張口即來。
“就先成立這些部門,以後如果有需要,再作調整。”見師弟師妹認可自己的做法,嶽羣很是高興,結果跟自己預想差不多,只要師弟師妹支持自己,此番調整就差不離了。畢竟自己三人年紀雖輕,卻是華山最高武力,只要三人擰成繩,華山就沒有人能反對得了。且越是在華山生活年代越久,就越沒有華山家生子敢反對華山掌門的命令。
“師兄,這樣做有個問題,以前這些人員只是華山雜務弟子,只聽從掌門你的命令就行,但成爲院部之首,則需是華山正式弟子,他們的身份需要解決。”趙不爭細心發現這裡存在的問題。
“我考慮過了,這些人年級都較大,且我還不到收弟子的年齡,因此,我決定代師收他們爲記名弟子,給他們一個正式的身份,如他們武功達到一流,就升爲長老。”嶽羣道。
“也只能這樣了。”趙不爭點頭道。
“說到弟子,也要調整調整,分個級,讓弟子們有個盼頭。”嶽羣的第二個改革用在弟子的晉級制度上。
“怎麼個分級法?”甯中則好奇問道。
“我是這樣想的,華山弟子分爲四級,依次爲童生弟子,外門弟子,內門弟子和親傳弟子。童生弟子又分爲三班,扎馬步練長拳的弟子爲一班弟子,修煉一層華山心法,二班弟子修煉心法二層,開始修煉劍法,三班弟子修煉三層心法。”
“華山心法修煉到四五六層的,完成華山劍法的修煉,併兼修其他中級級劍法及拳腳功夫,基本已是武林中三流人物了,可以成爲外門弟子。”
“修煉華山心法七八九層的,已是二流高手,需專修一門頂級劍法,晉爲內門弟子。”
“修煉華山心法十到十二層的,武功跨入一流境界,可晉升爲長老或親傳弟子。”
趙不爭眨眨眼,更正道:“師兄,華山心法沒有十二層?”
嶽羣與甯中則對視一笑,道:“我整理掌門舊物,看到有全真派藏書之地的記載,這次外出,就是去找這些藏書,發現了不少武功心法。我觀這些功法都極其高深,對華山的發展有極大幫助,後續會轉到藏經院去。”
“其中一個心法與華山心法如出一轍,且有十二層,直指一流境界。”
“真的,那就好,那就好。”趙不爭分管藏經院,對功法秘笈最是在意,聽說還有好些神功妙訣,激動的站了起來。
“別急別急,坐好,我先傳你一部心法。”嶽羣示意甯中則到外面守著,以防有人闖了進來,開始把易筋鍛骨篇傳給趙不爭。
趙不爭凝神背誦,期間吃過午餐,又用了近一個時辰,終於把心法背熟。嶽羣檢查再三,見趙不爭不再出現疏漏,才鄭重叮囑道:“師弟,這篇心法極其重要,你不得私自傳授給任何人,也不得見諸於文字。”
“這個心法……”趙不爭驚疑道。
“這個心法是華山現在最頂級的功法,也是華山最大的秘密,你要保證自己嚴守這個秘密。”嶽羣嚴厲道。
“師兄,那你就不應該把這心法傳給我,只要你修煉就行了。”趙不爭既感激又不安地道。
“師兄如果連你都不相信,華山還有什麼希望了呢?”嶽羣溫和的地道。
“只要我們師兄妹三個合心,利可斷金,華山必定在我們手裡復興,我們還要帶著華山攀上更高巔峰。”
第二天,嶽羣找來李上山,李上山樣貌樸實,但精神極佳,神情沉穩。
“李叔,我準備讓你負責華山派傳功事宜。”嶽羣開門見山道。
李上山一怔,遲疑道:“掌門,傳功不是由寧師妹負責嗎?我協助寧師妹就行。”
“師妹有其他事務要管,不能分心,所以推薦你來負責這一攤子。”
“那好,我來教這些小子,如果做得不好,掌門再找其他人。”李上山相當乾脆回道。
嶽羣把傳功院升級爲正式機構的事向李上山說了一遍,李上山蹭的站了起來,難以置信瞪著嶽羣道:“掌門,真把我升爲正式弟子?我也可以成爲華山正式弟子?”聲音微微顫抖,顯得極爲激動。
“對,我將代師收徒,收你入華山,成爲我師尊的記名弟子。”嶽羣正式道。
李上山呆呆站了片刻,雙眼流下淚水,跪在地上磕了三個頭,大聲道:“謝謝掌門恩德,上山一家必銘刻在心,掌門若有所命,上山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嶽羣雙手扶起李上山,笑呵呵道:“不要講死不死的,大家都好好活著,一起爲華山的復興而努力。”又道“你家小子今年七歲了吧,明年也接上山來,好好培養,說不準日後就是華山大高手了。”李上山又是一番感激。
等李上山平靜下來,嶽羣吩咐道:“除了傳授華山基本功外,傳功院下還需成立一個招生組,負責到各地物色有練武天賦的弟子。你現在就要留意,看哪些對華山忠誠,江湖經驗豐富的雜務弟子,收五個進傳功院,專門負責這個事務,此爲當務之急,務比慎重選擇。”李上山一一應是。
如此,嶽羣和衆人一一面談,委於重任,衆人無不感恩戴德,紛紛發誓忠誠於華山,又把後輩都接上山來,以示跟華山一體,同生共死。
錢叔找人看好黃道節日,在全體華山之人的見證下,向上屆掌門磕頭,由嶽羣代師收爲記名弟子,從此擺脫雜物弟子身份,成爲華山派正式弟子。
收徒儀式完畢後,嶽羣帶領趙不爭、甯中則、錢叔、黃韜、張嬸、李上山、何勇七人,與一百多華山雜務管事及弟子見面,宣佈華山改制情況,最後宣佈晉升六十幾個武功好手爲外門弟子,兩位授予內門弟子,並授予新的功法。
衆弟子聞言,又是一陣歡呼,畢竟誰都知道,部門設置多了,必須有內門以上弟子進行管理,現在內門弟子就這麼幾個,肯定還需要大量的內門弟子填充進去,大家的機會都很大。
嶽羣看著六十幾個外門弟子,二十幾個童生弟子,五十多雜務弟子,心裡升起一片豪情,華山的復興將從這刻真正開始了,誰也不能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