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四章 臨機獨斷

將這位顯赫一方的陳縣尉拿下,又順勢收服了帶來的這些衙差兵丁。。李家莊的百姓,也覺得逃過一劫,自然也是喜不勝收。可誰都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

不將陳家的權勢給打壓下來,不將那位陳家女婿的縣太爺給罷官去職,汀邁的情形就不會得到太大的改變。而這一點,身爲王爺的趙孝錫,自然再清楚不過了。

做爲此次事件的見證人,李有富父女自然要隨趙孝錫,一起前往縣衙。而李有富的侄子,也被趙孝錫給帶上。另外李家莊有冤屈的百姓,都可前往縣衙告狀。

這次趙孝錫決定,將剿匪的事情先放放。如果不將官場整治好,這種官逼民反的事情時有發生,匪患又怎麼可能會平息呢?

只有讓這些被逼上山的百姓,知道官府有所改變,沒有那個百姓會甘願當山賊。到時再張貼安民告示,相信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這種匪患叢生的情況。

隨著李家莊的百姓,站在村口跪送趙孝錫一行離開。以前將陳縣尉畏之如此的衙差們,也很快變成趙孝錫的忠誠部下,時刻盯著被押送的陳縣尉。

在趙孝錫前往汀邁縣衙時,帶著命令的王府侍衛,則快馬加鞭的往瓊山府趕。當趙孝錫抵達汀邁,引來城中百姓跟官員恭迎時,王府衛隊也全部上馬開撥。

儘管只有一支百人馬隊,可誰都清楚,王府的衛隊官兵有多麼的精銳。這樣一支精銳百人隊,完全能夠掌控汀邁的形勢。畢竟,敢冒著誅九族風險的人並不多。

抵達汀邁縣衙的趙孝錫,望著一腦門汗的縣令,坐在那明鏡高堂下的堂座上。望著站在下面一從汀邁官員。露出一絲非常生氣的表現,嚇的衆人也是不敢吭聲。

在這個時候,趙孝錫終於開腔道:“許縣令,你乃先皇時期的開科進士,被朝廷外放一任知縣,本應替朝廷恩養一方百姓。可今日本王初來。就看到異常生氣的一幕。

聽說這位陳縣尉,乃是你夫人的胞弟,不知可有此事啊?看來許縣令,這些年能在汀邁坐穩縣令,真是費了一番心思啊!”

許縣令聽著趙孝錫的嘲諷,也明白這位妻弟,終於給他捅了一個天大的簍子。面對人髒俱獲的局面,他清楚再狡辯也無濟於事。

一直以來,他也想過當一個。類似前進包拯一般的清官。可他怎麼都沒想到,就因爲他得罪了吏部一位官員,被開科外放時,卻被任命爲瓊州府下的一紙縣令。

這種被朝廷視爲蠻荒之地的縣令,如果可以拒絕的話,許縣令寧願不來。偏偏吏部文書下達,他若是不遵便是抗旨。只能無奈的,遠離家鄉來此上任。

抵達汀邁之後。許縣令也很快發現,汀邁很多事情並非官府說了算。而是汀邁第一世家陳家說了算。汀邁接近半成的土地,都是陳家的私產。

他想施政恩養百姓,也需要得到陳家的配合。如果陳家反對於他,那他這位縣令下達的命令,到了鄉村根本就沒人理會。

也曾想過,要治陳家一個大罪的他。卻很悲哀的發現。他的提議在縣衙內都不能通過。縣衙的衙差,城裡的兵丁,都跟陳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最後實在無奈的他,親自上門跟陳家老太爺交談一番。最終以跟陳家聯姻的形式,將絲毫沒有權力的縣令。變成名符其實的縣令。

可他最後還是發現,在汀邁他是堂堂的朝廷縣令。可在陳家面前,他不是什麼縣令,只是陳家的女婿。在家裡,他更是沒什麼話語權,錢都被他迎娶的夫人掌管著。

這種悲哀,讓曾經滿腹經綸的他,最終過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日子。只要不搞出太大的亂子來,他都不會上堂理事,過著得過且過的日子。

對於這位妻弟的德性,許縣令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可對於任命他爲縣尉,陳家老太爺還特意跟他打過招呼,他又怎麼可能拒絕呢?只能無奈,通過了陳家的提議。

那位瓊州知府,本身跟陳老太爺就有私交。撈了一點好處,對於他的任命也很快通過。這樣一來,陳家在汀邁可謂無人可惹。

好在陳老太爺也清楚,不能將地方搞的太亂,以至很多時候,也會做一些收買民心的事情。總之,這位老太爺非常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講究適可而止。

對於趙孝錫的質問,許縣令似乎意識到,他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其實在瓊山參見趙孝錫時,他就有這種感覺,這位王爺不是什麼善岔,自然就不好糊弄。

如果不是這樣,那位瓊州知府也不用,在得到朝廷旨意之後,立刻上表去折。以年邁之名,乞求歸田養老。怕的不就是,被這位王爺秋後算帳嗎?

可瓊州知府能以年邁爲由辭官,他做爲一方縣令,卻正值大好年華。又如何能乞老歸田呢?何況,十年寒窗換來的縣令之位,又豈是什麼人都能放棄的呢?

都說環境能夠改變一個人,這些年碌碌無爲的從官生涯,也將許縣令的書生膽氣給磨掉。面對趙孝錫的質問,也只能叩頭道:“下官有罪!願聽從王爺發落!”

對於這位許縣令的識趣,趙孝錫也沒多說什麼,很快道:“汀邁兵曹何在?”

就在這時,一位身穿鎧甲的官員,立刻渾身一振上前道:“下官陳明義,參見王爺!”

聽著這位兵曹官的稟報,趙孝錫冷笑道:“陳兵曹,敢問你是何方人士,跟許縣令又是何關係?對於陳縣尉今日所犯之罪,你有什麼看法嗎?”

趙孝錫猜的沒錯,這位兵曹也是陳家之人。雖說不是什麼嫡系,卻也是陳老太爺扶持起來的陳家官員。儘管不是什麼大官,卻也掌控汀邁的城防軍權。

對於趙孝錫的詢問,這位兵曹官也顯得有些冒冷汗。吭哧半天才道:“回,回王爺,下官乃本地陳家人,按輩份當稱縣太爺爲侄婿。對於縣尉衝撞王爺,按朝廷法紀辦事即可。”

他的話一出,趙孝錫突然笑道:“好,看來陳兵曹也是知朝廷法度之人。那麼本王,現在讓你派兵抓捕陳氏族人到衙問案,你是否敢做呢?”

這話一出,這位兵曹立刻跪下道:“請王爺恕罪,今日之事,乃陳縣尉一人所爲。還請王爺看在陳家行善鄉民的份上,寬恕陳家人的無枉之罪啊!”

他的回答,讓趙孝錫也明白,整個縣府的官員,只怕都跟陳家有關係。鑑於這種情況,趙孝錫起身道:“陳家有沒有罪,不是你說了算,也不是本王說了算,而是汀邁百姓說了算。

放心,本王不是好殺之人,如果陳家真的有善舉,本王非但不治其罪過,還將大力表彰陳家的善舉。可今日之事,陳家難逃縱容之嫌,按律兵曹大人也將回避此事。

現在本王親臨,想接管縣府的兵曹之事。陳兵曹覺得,本王此舉是否有失朝廷律法呢?還有諸位官員,你們就沒什麼想跟本王說的嗎?”

看著流露出一絲煞氣的趙孝錫,這些都沒怎麼見過世面的縣府官吏,自然不敢多說什麼。呼拉一片跪倒,都稱著‘下官有罪’以乞求活命。

面對這樣一位朝廷賜封的王爺,除非真的敢行謀反之舉。不然,他們能做的,就是希望這位王爺能開恩,放他們一條生路。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見這些官員,都有些爛泥扶不上牆,趙孝錫也清楚。這種情況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整個汀邁縣衙,都爛到了骨子裡,根本就無藥可救,必須全面清洗方可整治。

做在縣令的位子上,趙孝錫抽筆迅速的寫了幾封命令,蓋上瓊州王的官印。起身道:“趙五聽令!”

等到那位侍衛站到前面,趙孝錫又道:“著本王將令,即刻接管汀邁城防營。在兵曹未洗清嫌疑前,暫由你接管城中兵曹之時,敢不遵從者,不用請示,斬!”

趙五上前拱手道:“手下接令!”

拿著趙孝錫簽發的將令,趙五很快帶著兩名侍衛,一同前往城中的軍營。接管這裡的軍務大事,雖說只有三人,可他們都是百戰之士,應該能震住場面。

何況,根據他們的推斷,負責去叫援兵的侍衛。這個時候,應該跟王爺衛隊,在趕往汀邁的途中。只要他們一到,相信陳家就算想做亂,也要考慮一下被誅全族的下場。

接下來趙孝錫,又發佈了幾道命令,將許縣令收押進監牢聽候處理不說。縣城的府庫,也被手下的侍衛給接管。至於人手,那些跟著陳縣尉的兵丁,暫時也能應應急。

同時趙孝錫還下令,關閉汀邁城門,任何沒有得到允許者,敢私闖出城一律按謀逆論處。除此之外,迅速張貼安民告示,通知全城百姓,晚上實施宵禁。

這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舉動,讓這些官員的心更是沉到了谷底。可面對這樣一位王爺,他們就算心有不甘,也只能暫時忍著。除非他們真的願意,攤上謀反的罪名,可那要誅九族的啊!(未完待續。。)u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人騎來襲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八十三章 雷霆手段除害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七章 明州朱家非常抱歉!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月夜談心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九十八章 悲情大戲開幕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五十八章 夜探香閨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特別說明一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
第一百三十五章 千人騎來襲第八十六章 老兵的堅守第二百三十八章 解生死符的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八章 蛟龍入海待風起第一百六十章 決死突圍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蘭州大捷第五十一章 雙魂潛龍之相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一百六十章 不臣服則滅族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四十九章 少林絕技PK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七十章 兵分兩路奔杭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二十二章 相見歡與喜事第八十三章 雷霆手段除害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三百三十一章 同袍既兄弟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七十六章 黨爭的犧牲品第三十章 皇帝的反省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一百九十九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七十七章 明州朱家非常抱歉!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二十五章 除夕團圓夜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月夜談心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二百四十九章 多說無用,戰!第一百零八章 苦悶的喬峰 六章畢第二百二十八章 識破身份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二百九十七章 宗讚的羞辱第九十八章 悲情大戲開幕第十三章 微服私訪移民村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一百六十六章 無雙箭術第五十八章 夜探香閨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六十六章 山賊夜襲城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二百零六章 初戰老毒物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緊急集結號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一百二十三章 火炮的威力第九十七章 航行中的偶遇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百五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終成眷屬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一百零三章 管好自己的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紫的小盤算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特別說明一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二百二十二章 逗弄天山童姥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二百九十八章 暗潮涌動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二百五十三章 武林大會 一第二百六十八章 緣分早註定?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潮州市| 中西区| 桦甸市| 于都县| 巴马| 琼结县| 灵山县| 湘潭县| 宿州市| 德钦县| 桐庐县| 金秀| 福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百色市| 大兴区| 烟台市| 鄂尔多斯市| 台东县| 庐江县| 遵义县| 巴彦县| 广南县| 镇原县| 南通市| 岐山县| 武乡县| 靖西县| 资源县| 天水市| 漳浦县| 乌拉特前旗| 潜山县| 固阳县| 莱阳市| 阳原县| 平江县| 高唐县| 法库县| 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