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七章 爲戰爭做準備

在澎湖基地待了三天,趙孝錫帶著手下這些親腹武官,見識了這個時代最爲顛峰的科技力量。頂點小說讓這些武官大開眼界之餘,也讓他們開始明白,打仗現在單憑武勇已然沒用。

相比武官們見識到,這些人力難以力拼的武器,真正意識到科技的力量強大。趙孝錫卻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這個潘多拉魔盒打開,未來將出現諸多不定因素。

如果將來他的繼承人,能一直保持這個優秀,將火藥這個華夏的發明,真正一直處於領先的水平。只有這些,華夏民族纔不會重複被侵略的歷史。

從研製火器開始那天,趙孝錫就將保密做爲最重要的工作抓起來。任何參與火器研製的工匠,都被嚴格監控起來居住。目的就是杜絕,這種研製被人盜版了去。

儘管現如今,歐洲國家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羅馬帝國的光輝即將逝去。可趙孝錫清楚,東西大陸的融合,因爲他的出現可能會提前。

一旦完成了華夏的統一,趙孝錫覺得,未來的時間,他都會用在移民跟探索未知大陸的事情上。到那個時候,也許東西大陸將變得跟後世一樣。

如果想保持東方大陸的強大,那麼火器的研製就必須保持領先。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華夏民族的領先性。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解決東方人的慣愛的內鬥思維。

有時候,趙孝錫都覺得,做完一件事情之後。他就會發現,後面似乎有無數件事情等著他去完成。總之,趙孝錫有時覺得,他這輩子怕沒時間。好好享受生活了。

從意識到,他來到這個年代,很有可能帶著一種使命。趙孝錫就一直希望,能通往餘生的時間。將固有的歷史做些改變,而這種改變會持續多久,只怕他也不知道。

清楚後世歷史發展的趙孝錫。如果華夏一直延續帝王統治,他敢說大宋必然也會被淘汰。將來的帝國統治者,能否延續他的擴張主義,只怕也未嘗可知。

現在他能做的,就是打破華夏內鬥的局面,先完成民族的融合。提升漢族百姓的凝聚向心力,改變延續了上千年儒家思維獨尊的局面。

只有讓思想百家爭鳴,讓華夏人永遠不被一種思想所統治,那麼這種內鬥的局面就會被打破。當然。這個前提是,每一任帝王都有他這種心理。

其實趙孝錫有時也覺得,他似乎想的太多。有時候,想著未來沒有太多自信的他。總會用一句話安慰自己,那就是‘他死後,管它洪水滔天,關他鳥事呢?’

原本按照趙孝錫的安排,此次視察最多留宿一夜。可他還是低估。這些火器工匠師們,積累下來的諸多問題。硬是拉著他詢問了一整天。

清楚這些問題,也是困擾這些工匠師技藝提升的難題。如果破解之後,相信這些工匠師,會加快對一些武器的研發速度。

爲了早點實現強軍目標,趙孝錫自然不好離開,就待在技師院。陪著這些工匠師探討了一天。至於李雲聰等人,也趁著這個時間,找到武衛統領學習了一番火炮知識。

自從知道,未來他們駕馭的戰船,將配備這樣的火炮。李雲聰等人也明白。如果他們做不到熟悉掌握武器,跟相應變化的作戰指揮,就將被淘汰出現有的位置。

相比這些測試員,都是趙孝錫的親信武衛部下。如果他們掌握不好新武器,那麼根據趙孝錫制定的軍規,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武職被別人取而代之。

明白先行一步,領先一步道理的武官們,自然不想錯過這樣的學習機會。面對這些好學的武官,趙孝錫自然很欣慰,而武衛統領也有什麼教什麼,並沒隱瞞什麼。

覺得這個時代工匠師,絲毫不比後世的科學家好學。很多東西,趙孝錫都覺得回答不上來。可只要他提供一些簡單的案例跟知識,這些工匠師就會豁然開朗。

正是靠著趙孝錫這種,前世對武器的熟悉程度,還有一些化學理工知識,總能給這些工匠師一些有用的提點。靠著這種提點,工匠師總能從趙孝錫收穫良多。

對於趙孝錫的離開,最不捨的無疑就是這些工匠師。如果不是知道,眼前這個男人,是給他們發俸祿的王爺,這些工匠巴不得,天天將他留在島上當解答師。

可是他們都清楚,趙孝錫是他們所有人的支持者。如果沒有趙孝錫,給他們提供這樣舒適的研製環境,他們也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不用爲家人的生活擔心,有使用不完的材料供他們研究實驗。這種環境對他們而言,無疑是想都沒想過的。爲此,他們打心裡感恩趙孝錫給他們這個機會。

在古代人心中,很多時候都存在‘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想學一些真本事,就必須經過漫長的學徒期,等到師傅認可後,纔有可能學到師傅的本事。

可在火器工坊裡面,只要你肯學,這些工匠都會毫無保留的傳授於學徒。這一點,也得利於趙孝錫,就是如此無私的,將很多超前的科技知識傳授給他們。

明白火器工坊關係著趙孝錫的大業,這些工匠師也清楚,只有各多人熟悉火器製作,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將質量最好的火器給生產出來。

在返回新南城的船上,趙孝錫將幾個分基地的統領給找了過來。略顯嚴肅的道:“爾等都是本王的親信,有些事情本王不會隱瞞,可你們也清楚,有些事情不能向任何人透露。

接下來,你們都需要挑選親信成員,陸續前往澎湖基地,接受炮船的培訓。只要你們能做到,跟前日武衛的射擊熟悉度一樣,那就能將戰船做爲你們的旗艦。

另外本王需要告訴你們的是,再過一段時間,本王將移居瓊州島。一旦瓊州島完成建設,本王下一步,將征討四海,你們都是本王的先鋒將。

相信你們都清楚,金王妃原是新羅王室後裔,她有一個心願,就是推翻當下高麗王室的統治。而本王答應過她,要替她完成這個心願。

短時間,本王沒辦法重回朝廷,可爾等都清楚,目前大宋周邊羣狼虎視。高麗目前雖跟大宋稱臣,可它們現在,卻向大遼進貢,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說這些,就是本王想告訴你們,從接下來的時間,你們都將做好戰爭的準備。一旦高麗之戰打響,就將是我們瓊州王府崛起的機會。

對於未來,本王暫時不想告訴你們太多。能告訴你們的就是,只要你們肯追隨本王,將來本王也會給你們想要的東西。所以,爾等回基地後,軍備切勿落下,明白嗎?”

第一次告訴這些親信,他下一個作戰目標,就是一直以來對大宋比較敬畏的高麗國。這些親信自然覺得驚嚇,卻更多是驚喜。

做爲瓊州王府的武部官員,他們想要得到更多的晉升提升,就必須擁有徵戰四方的機會。至於趙孝錫所說他們想要的,無謂是武官想得到的封候拜將的機會。

很快李雲聰等人就起身道:“誓死追隨王爺!”

這種客套話,趙孝錫並不怎麼在意。可他清楚,只要他能給這些人想要的東西,李雲聰等人就會堅定不移的追隨於他。

至於將來統一之後,對這些有功之臣的封賞如何,那都是以後考慮的事情。對於將來的事情,趙孝錫現在都不想去想,只想好好把握好現在纔是硬道理。

可隨著周邊海域海盜幾乎絕跡,重組後的海軍,似乎缺少實戰的機會。這在趙孝錫看來,沒仗可打的軍隊,戰鬥力是會直線下降的。

唯有保持軍隊有仗打,讓官兵有壓力,這支軍隊纔會在戰鬥中不斷成熟強大起來。那麼目前被趙孝錫認爲,可以征伐的對象,就是居於大遼身側的高麗國。

跟大遼陸地接壤的高麗,隨著原本與中原接壤的區域,被遼國所佔據。害怕遼兵入侵的高麗,不得不改變上貢的對象,改爲向大遼上貢稱臣。

儘管目前高麗,對大宋也敬畏有加。可誰都清楚,如果高麗真的對大宋俯首稱臣,就不會斷絕以往上交大宋的貢品。這種牆頭草,趙孝錫無疑是非常反感的。

其次征討高麗,也有趙孝錫的戰略考量。如果他能掌控高麗,那麼大遼就要擔心,他可以隨時通過高麗,向他們的後方運送兵力,讓他們首尾難顧。

另一個考慮,則是替征伐倭國做準備。相比從大宋直接派兵征伐倭國,遠不如從高麗派兵前往。將高麗做爲前沿陣地,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眼下趙孝錫就在爲征戰高麗做準備,而他希望用這一戰,真正震懾住沿海各島國。讓他們明白,瓊州王能給他們帶來財富的同時,也能給他們帶來戰爭。

如果不想戰爭,以後就要唯瓊州王府馬首是瞻。那麼這種臣服,將讓趙孝錫省去,四處征戰的麻煩。通過控制其經濟跟軍事的手段,變相的完成殖民跟擴張!(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四十五章 不省心的段王爺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二百七十四章 久別重逢第八十五章 欽差衛隊入城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要金銀要人頭!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零一章 亡國的預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九章 兇神惡煞嶽老三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二章 帝王家,無親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一章 廢了雲中鶴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
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一百二十六章 被中斷的議事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一百五十二章 以血鑄軍魂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通四海第八十三章 一切爲了打贏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四十五章 不省心的段王爺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可匹敵的殺神第二百六十三章 癡情王語嫣第一百九十一章 土皇帝VS郡王爺第二百零四章 抓個現形第三百二十一章 霸道的阻攔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第一百四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章 槍盾如林決生死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婉清的憂慮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二百七十四章 久別重逢第八十五章 欽差衛隊入城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六十五章 安心做小女人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六十五章 僱賊殺王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第四十一章 感動的老太監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要金銀要人頭!第三百三十四章 各有心機的談判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二百二十九章 四劍婢的伺候第七十六章 釜底抽薪的條件第二十一章 雁門關外的伏殺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九十六章 禁軍VS騎軍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二十四章 軍營的不速之客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三十七章 鍾靈傾情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理會喬峰第六章 裝傻充愣謀封地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二百一十七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三十九章 誰在算計誰第一百零一章 亡國的預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一百四十七章 孤家寡人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亂之徵兆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二十九章 兇神惡煞嶽老三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二十八章 到底誰放不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騎軍待出征第一百零四章 勸惡從善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七十九章 王爺駕臨嶽府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三十一章 共同期盼的天明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二章 帝王家,無親情!第二百九十三章 火馬危機第一百五十四章 脣槍舌劍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二百六十章 武林大會 八第三百一十七章 親自動手術第二十二章 請喬峰喝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朝廷顏面何在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賜封遼東王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一百零七章 以一敵二激戰 第五章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七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一章 廢了雲中鶴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帝名、江湖傳第一百三十章 夜幕下的殺戮第一百三十七章 敵騎攻擊受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旺苍县| 河池市| 钦州市| 洛隆县| 咸宁市| 伊宁县| 阜宁县| 上虞市| 仙居县| 淮南市| 杭州市| 定州市| 隆尧县| 精河县| 丽江市| 桐庐县| 西青区| 乾安县| 页游| 威远县| 顺昌县| 彝良县| 磐石市| 共和县| 江津市| 旅游| 定结县| 连江县| 易门县| 上饶市| 雅江县| 峨边| 垦利县| 惠来县| 开化县| 潢川县| 永仁县| 白山市| 瑞安市|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