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

每天從新南城,還有各地運來大批物資的商船,都聚集於這個碼頭之上。讓以往天天閒的發慌的碼頭工們,第一次覺得不用爲以後的生活而發愁。

圍繞著這個擴建後的港運碼頭,嚴律也根據新南城的經驗,在這裡開設了類似碼頭街一樣的設施。這也導致,不少商人都入住其中,搶佔商機做著生意。

單單從這碼頭看上去,誰也不會想到,這便是大宋最南端的領地。這在很多大臣眼中,這應該是個不毛之地,島上的百姓跟生活條件,應該極其的堅苦纔是。

偏偏初到此地的人,看到這碩大的港口碼頭,還有商鋪林立的街道。誰也不會想到這一切,就是在趙孝錫入主禽後,帶來最直接的改變。

可要是他們到過新南城,只怕更加知道,那裡的商業繁榮情況,比這裡更加熱鬧非凡。甚至在新南城,還能看到不少,語言穿著不一樣的異國人。

本身就人流頗多的碼頭,突然看到趙孝錫這位王爺出現,百姓跟商人們自然清楚。值得這位禽王,親自前來迎接的人,必定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

望著遠處懸掛龍旗的海軍戰船,不論官員百姓還是商人都知道,這是禽王手下實力最強大的海軍戰船。正是因爲這支海軍的存在,讓他們少去了不少後顧之憂。

尤其一些長年在海上跑的商人,更是清楚,隨著這支海軍的實力展現。以往他們提心吊膽做著海上貿易,現在卻敢放開手腳去做。根本不用擔心海上碰到海盜。

那怕他們每次出海,都要交給一定的費用跟禽海軍。可每次在海上,出現任何問題,這些海軍都會第一時間趕來救援。這錢交的,每個海商都心甘情願。

誰都清楚,沒有這支海軍的存在。一個不慎。他們付出的不單單是傾家蕩產的損失,甚至是脖子上這顆人頭,乃至他們的屍體都將葬身大海。

現在很多海商,都習慣把生產出來的貨物,運送到新南城充當批發。只要找到客戶,後期的運送收款,都有新南城的商護船隊,替他們完成一切。

這種輕鬆的交易,雖然降低了一些利潤。可每個商人都覺得,這生意做的太輕鬆。甚至隨著貿易量的加大,真正算下來,他們一年賺的錢,比以前多多了。

都說商人重利,可他們更加明白,這些多出來的財富是誰給予的。以至這些海商,對於帶來這一切的趙孝錫。可謂是感恩戴德,由不得別人說他一句壞話。

聽著這些百姓跟商人的高呼之聲。趙孝錫也露出一絲微笑,朝這些高呼千歲的人招手示意。這一幕,落到段譽眼中,也感嘆這位義弟在禽的民望之高。

伴隨著海軍的戰船,平穩的停靠在碼頭之上。一個站在船頭的老人,也引起了圍觀人羣的注意。幾個來自杭州的商人。立刻就認出這位對杭州做出不少貢獻的老人。

立刻欣喜的道:“是蘇通判!王爺是來接蘇大人,難道蘇大人要來禽上任嗎?”。

這種驚呼之聲,很快讓圍觀的人,知道了船上那位老人,正是大宋朝知名的有識之士蘇軾。他的到來。自然引起不少圍觀百姓的好奇,不明白他爲何到禽來了。

可不管如何,隨著蘇軾下船,看著活生生出現在面前的趙顥。也顯得非常意外,可還是很快彎腰道:“下官蘇軾,見過兩位王爺!”

有父親在,趙孝錫自然不好出面,而趙顥立刻上前喜道:“蘇大人,真沒想到,你我還能在這裡重逢。一路幸苦了!走,去王爺,仲明替你接風洗塵!”

面對趙顥的熱情,蘇軾也著實有些意外。可隨著趙孝錫上前道:“父王,你何必如此急切呢!我看,這裡不少百姓,都認出蘇大人來了。

哦,對了,蘇大人,忘了給你引薦一下,這位是我義兄段譽,大理鎮南王之子。此番正好來瓊迎親,更好發愁無人證禮,蘇大人來了,只怕也要勞煩一二啊!”

看著站在趙孝錫旁邊,同樣一身王侯之服的年青人。蘇軾被這消息,同樣驚了一下。禽王跟大理國成了姻親關係,那同屬東南,還真能做出一些事情來。

加上他已然知道,趙孝錫是西夏的駙馬,又是大理的駙馬。眼下大理王世子,又娶了徐王府唯一的郡主,這兩家的關係,只怕真的牢不可破了。

想到這些,蘇軾也終於明白,爲何當今天子會對趙孝錫如此忌憚。碰上一個文武雙全的兄弟,加之又擁有不少外援,身爲君主確實有些擔心皇位不保啊!

看著對自己行禮的段譽,蘇軾也很快彎腰道:“宋臣蘇軾,見過大理王世子!”

對於這位大理唯一的王位繼承人,蘇軾瞭解的信息不多。可初次見面,對於段譽的儒雅之風,多少還是比較滿意。畢竟,他也是文人出身,更喜歡文雅的年青人。

聽到周圍有人認出蘇軾,趙孝錫也笑著道:“蘇大人,看來你真是名滿大宋,初到禽就有不少人認出大人來了。蘇大人,要不跟他們說幾句嗎?”。

一些圍觀的百姓,尤其那些來自杭城的商人,聽到趙孝錫的話。立刻擠到前面,朝蘇軾說出自己的名字。甚至,其中有位在杭城,跟蘇軾還打過交道的商人。

儘管離開杭城通判的位子有些年,可蘇軾似乎記憶力不錯,很快就認出了對方。在這種地方,能碰到以前爲官時相識的人,蘇軾自然還是很高興的。

面對趙孝錫的邀請,蘇軾倒也沒拒絕,很快道:“多謝王爺相迎,也多謝禽百姓的相迎。初到禽,這裡的場面,確實令本官有些意外。

蒙皇上厚愛,也蒙禽王器重,本官不日將上儋州知州之職。希望將來,本官能當一個百姓認可的官員。也請諸位,以後多去儋州捧場經商。”

那怕蘇軾明白,他到任儋州是被貶。可面對百姓之時,他也只能說是皇帝的厚愛。不管何時,維護帝王的聲譽,也是身爲臣子必須做到的事情。

一些來自儋州的百姓,聽到尚空缺的知州,將由蘇軾擔任時,也顯得非常高興。不管怎麼說,對於蘇軾爲官清廉的聲譽,他們還是有所耳聞的。

有這樣一位好官,成爲他們的父母官,百姓自然也是喜出望外。而不少江南的商人,得知這個消息,立刻表示將來一定,到儋州去經商辦廠,支持這位大人的工作。

陪著蘇軾在港口街道轉了一圈,對於這些全新的街道跟商鋪,蘇軾也感受到思想的衝擊。尤其令他震撼的,還是這裡平坦的水泥公路。

得知目前趙孝錫,正在推行禽全境通行的水泥公路。當過通判跟縣令的他,同樣清楚一條好路,對於百姓而方多麼的重要。可他同樣清楚,這年頭修路有多難。

先不說修路所需消耗的資金,單單修路所需的人工,很多時候都是一件頭疼的事情。而對於趙孝錫表示,參與修路的百姓,都能享受到工錢跟錢糧的補助,也非常意外。

一直聽說趙孝錫財大氣粗,現在看起來還真的確有其事。可不管如何,抵達這裡的蘇軾卻覺得,也許離開每天爭吵不休的朝堂,能替百姓謀些福訨也是件幸事。

對於蘇軾的感嘆,趙孝錫也略有深意的道:“蘇大人,本王雖然知道,此時此刻大人的心裡肯定不舒服。可在本王看來,只有走出朝堂,方知這世界之大。

不管身處何地,只要心中裝著這個家國天下,那麼必然會有一番作爲。蘇大人此番上任儋州,但有所需,本王一定全力支持,請盼蘇大人,能早給儋州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

聽著趙孝錫的這番話,蘇軾也覺得,這個王爺相比那些誇誇其談的官員,確實有點與衆不同。對他而言,蘇軾更明白實幹的重要性,說千句不如行一步。

帶著這種先看看再說的想法,蘇軾很快乘座前來迎接的馬車,感受一下這與衆不同水泥路的滋味。望著馬車奔跑起來,一點都沒有顛波,他也明白此路之平坦超乎想象。

等他抵達禽王府時,看著王府內那些新奇的設計,很多在京城都聞所未聞。尤其現在京城,一貨難求的玻璃,在這王府卻隨處可見。

終於明白,趙孝錫那來的底氣,敢說出在禽全境,都修這種水泥路的蘇軾。也想著,要是京城那些官員,到這座王府看一眼,估計就不會覺得玻璃的稀罕了。

都說物以稀爲貴,這在京城一面難求的玻璃,到了這裡卻普通的很。看起來,這位趙孝錫不但是個治理地方的高手,也是個經商的行家啊!

總之,抵達禽的蘇軾,也通過這種實地觀察,真正認識到這位年青王爺的與衆不同。甚至也開始想著,如果他成爲帝王,對大宋又會有何改變呢?(未完待續……)

第七十八章 惡人兄弟重逢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排兵佈陣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二章 帝王家,無親情!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二百七十四章 久別重逢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匪夜襲 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八十六章 新知州人選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特別說明一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二百八十二章 慕容復獻計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二百八十二章 慕容復獻計
第七十八章 惡人兄弟重逢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一百五十七章 決戰前排兵佈陣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八十八章 曼陀山莊之行第四十七章 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十五章 朝堂爭鋒第四十一章 嚇退四大惡人第二章 帝王家,無親情!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二百七十章 女兒心,海底針第一百五十三章 鐵漢也有柔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也有童真第三百一十一章 找麻煩跟找鬱悶第二百七十四章 久別重逢第八十二章 謠言四起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四十二章 大婚在即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一百七十八章 丐幫的謀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二百八十七章 馬匪夜襲 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掃地僧的教誨第八十六章 新知州人選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六十九章 連夜抓捕第十九章 中轉香灣島第二百四十五章 上少林見神僧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慕容家的**煩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三百零七章 爲將來做準備第一百八十章 人生悲喜劇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特別說明一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零五章 鐵血亦有柔情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十章 組建六部一府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千里鏡第九十九章 虛幻還是現實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一百四十章 夜襲之奪橋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第十一章 未來的無限期待第一百三十三章 啥招都不好使第一百一十七章 考覈淘汰選精兵第三百二十九章 錢收下,人沒有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二十六章 大理無量行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家將使命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六十一章 遊船燕子塢第一百二十二章 醜漢也有春天第一百四十四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三十三章 勢均力敵第二百一十六章 牛皮吹大了第三百零一章 皇太后有請第一百零二章 喜憂兩重天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二十七章 與民同樂慶除夕第二百三十章 夢想與目標第三十六章 王爺的賞賜第九十三章 移民融合新政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五十章 拳術換劍術第二十三章 恐怖的建城速度第五十章 給皇帝的回禮第二百三十四章 打醬油的劍神第二十章 離京踏征途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十五章 長遠規劃與整編第二百八十二章 慕容復獻計第二百二十章 段延慶的醒悟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三十二章 先唐遺民村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坡攻防戰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一百一十章 大宋騎軍現狀第一百三十九章 勝利與離別第二百八十二章 慕容復獻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盐县| 岳阳市| 平陆县| 冷水江市| 连山| 任丘市| 汤阴县| 乐山市| 普定县| 合川市| 巴马| 澄城县| 叙永县| 铜梁县| 徐闻县| 县级市| 巧家县| 宁远县| 周宁县| 顺义区| 湘阴县| 尤溪县| 泸水县| 吉安县| 密山市| 呼图壁县| 南木林县| 乐安县| 彩票| 丰都县| 博野县| 汝阳县| 行唐县| 阳山县| 共和县| 利辛县| 信阳市| 通州市| 吴川市| 汉寿县|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