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六章 雙喜臨門

此次領兵攻打李朝,在趙孝錫看來,替當年那些邕州死難軍民報仇,也是攻打的理由之一。那麼如何替那些死難軍民報仇呢?無疑就是殺了,當年那位領兵將領。

儘管趙孝錫沒見過,這位被李朝喻爲軍神的將軍。可隨著對李常傑的瞭解,趙孝錫也突然想起,後世有關他的事蹟,也一直是李朝這塊國土上百姓祭奠的英雄。

爲了抹殺掉這種,用大宋人血肉所建立的功勳之將,趙孝錫就必須殺他。很多時候,佔領跟統治,單單肉體上抹殺不行,還必須在精神上給予催毀。

可突然聽到,這位例爲必殺的李朝老將,竟然很有骨氣的自刎。趙孝錫多少有些意外,想到的第一反應,便是這傢伙死了,也難逃誅九族的大罪。

在邕州的時候,他答應過邕州的百姓,要爲當年那些死難的軍民報仇。也答應過,如今的邕州軍統領,給他一個報仇雪恨的機會。他不能言而無信!

看著大越王李乾德求情,趙孝錫有些冷酷的道:“大越王,你不要以爲,本王真的不敢殺你。當年李常傑在邕州犯下的殺戮,豈是他一死便能解決的嗎?

本王可以明白的告訴你,在開戰前本王去過邕州,對著當年與邕州城共存亡的蘇知州說過。本王一定會給他報仇,親手帶著李常傑的人頭,去祭祀他的英靈。

你想讓本王失信於人嗎?要是你真覺得,本王不應該誅他滿門,那也可以。當年邕州城死了多少人,今天本王在升龍城就殺多少人,你覺得如何?”

眼下李常傑倒乾脆,知道難逃一死,直接抹脖子自殺了。可趙孝錫清楚,李常傑也是有家族的。那怕李常傑本身是個不全之人,跟皇城這些太監沒什麼兩樣。

面對趙孝錫的怒火,李乾德也不知道如何反駁。當年那場戰爭,李常傑確實打出了李朝的威風,可那時他尚且年幼,很多事情都並不知曉。

只是這些年,他能夠做穩這個皇帝之位,跟李常傑他們這些老將的監國,也是脫不了關係。這位當年加封了太保的老臣,確實是李朝的忠臣啊!

跪在地上半響不作聲的李乾德,最終只能無奈的道:“王爺,當年的事情,已然過去那麼久。都說人死如燈滅,李老將軍已經死了,王爺就不能寬恕他一次嗎?”

聽到這話,趙孝錫冷笑道:“寬恕?你好意思讓本王說這兩個字?當年他爲何不知道,寬恕那些無辜慘死於刀兵之下的邕城百姓呢?”

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不少李朝百姓跪了下來。面對這些百姓的求情,趙孝錫卻很堅持的道:“先前你們替大越王求情,看在他是一國之君的份上,本王可以給予寬恕。

可對於這件事情,本王必須給邕州百姓一個交代,給當年那些枉死的亡魂一個交代。你們捫心自問一下,若是今日本王血流升龍城,你們子孫後代會做何感想?

雖說此事過去幾十年,可當年倖存的邕州百姓記得這個仇恨。將來你們,也會是大宋治下的百姓。你們就想受到,邕州百姓對你們的凌辱跟仇視嗎?”

望著趙孝錫一臉堅決的表情,不少百姓想了想,也覺得趙孝錫並不做錯什麼。如果今天趙孝錫真的大開殺戒,那麼他們的子孫後代,只怕會永遠銘記這份仇恨。

就在氣氛一下又緊張起來之時,一匹快馬突然快速奔來。馬上的騎士,望到趙孝錫之時,顯得一臉的興奮之色,令衆人也知道,想來有什麼喜事稟報。

等到騎士在趙孝錫跟前落馬,小跑幾步跪下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先前收到新南城快報。木王妃順利誕生一子,母子兼平安。老王妃囑咐,讓你早日歸家!”

聽到木婉清替自己產下一個兒子,趙孝錫的心中微微一震。笑道:“好!好!本王今日可謂雙喜臨門,幸苦你了!此事本王知曉,傳信新南城,本王會盡快趕回。”

隨著趙孝錫說完這番話,趙大等一衆宋軍將士,立刻單膝下跪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這如雷般的恭喜之聲,令趙孝錫著實很享受,初次身爲人父的感覺。同時他也覺得,這或許是老天給予一個,他對兒子祈福的機會。

望著還在等待宣判的李乾德等人,趙孝錫稍稍緩和一下情緒道:“大越王,你真應該慶幸,本王此刻也聽到孩子平安降世的消息。

別說本王沒給你機會,李家滿門本王可經特赦。不過,李家嫡系成員,必須到邕州忠勇祠,對蘇知州還有邕州的亡魂,代李常傑下跪道歉。

要是你覺得,連一個下跪道歉都不肯,那就別怪本王沒給你們機會。到時候,李家滿門皆抄斬,送於邕州城祭奠亡靈。現在,你給本王一個答覆吧!”

下跪道歉,相比誅九族,無疑輕鬆了許多。儘管這樣做,有點令李常傑蒙羞。可沒等李乾德回覆,李常傑的侄子便答應了這個條件。

在李常傑自刎之前,就對家族之人有交待,一切以保存家族血脈爲首要。連皇室都忍辱負重,身爲臣子的李家,又何惜一個下跪道歉呢?

見李家之人,主動攬下了下跪道歉祭奠亡靈的事情,李乾德身爲君主也覺得長鬆一口氣。對他而言,他要做的,無非就是在最後,顯示一下對忠臣的保全之意。

得到想要的答案,趙孝錫在王府衛隊的護送下,當著李朝軍民的面,騎著馬踏入升龍城。隨著他進入升龍城,也意味著李朝從此消失在西南邊陲。

而先他一步入城的部隊,已然開始接收李朝的國庫。看著收繳到的物資財富,趙孝錫也覺得,耗費近一年時間準備的戰役,總算沒吃虧還賺了不少。

這一路下來,趙孝錫幾乎將李朝的底蘊全部一掃而空。可他同樣清楚,這只是佔領李朝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李朝百姓忘記李朝,纔是一個相對比較漫長的過程。

好在這年頭,李朝雖然對大宋不敬,可對於中原文化卻推崇。這意味著,趙孝錫等人的進駐,某種意義上,也減少諸多不必要之事。

只是善後的事情,趙孝錫並沒過多參與。在朱大同正式入主升龍城,擔任這座改名爲安南城的安南路首府,趙孝錫便啓程離開。

爲了保證局勢穩定,爲了早點見到兒子,還有幸苦了的木婉清。他甚至連段譽都沒等,直接快馬加鞭的乘船返回新南城。而李朝的事情,則交給朱大同跟趙大負責。

他們一個管軍,一個管民,倒也配合默契。至於趙孝錫,則完全當起甩手掌櫃。將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還有接下來需要辦的事情,告知他們兩人便行。

除此之外,趙孝錫也沒忘記,再給汴梁城的趙煦寫折,告知李朝覆滅的事情。至於接下來,朝廷會派什麼官員過來任職,趙孝錫也覺得無關緊要。

對他而言,朝廷就算派來官員,安南路的首府知州,必須由朱大同擔任。另外安南路各城的守軍,也全部出自他旗下的瓊州軍。

朝廷派來的官員,如果他們聽話,趙孝錫自然會給他們一個發揮才能的機會。如果他們不聽話,趙孝錫有的是辦法,讓他們乖乖滾出安南路。

這次的戰爭,說的直白點,那都是瓊州王府的決定。朝廷最多,能撈到一個名聲。實際的利益,趙孝錫肯定不會拱手讓出的。

況且,完成了對李朝的征討之後,他還有一件大事要辦。那就是籌備進攻高麗的事情,雖然這場戰役安排在明年,可同樣需要著手準備。

好在這次,給他鍛煉出幾萬陸地精兵,趙孝錫覺得征討高麗也多了幾份信心。只是趙孝錫心裡清楚,一旦發兵高麗,遼國想必也會參戰。

只是在兵發高麗之前,趙孝錫覺得,與高麗對面的遼東各府軍政大權,他也必須想辦法得到。另外,潛伏在遼國境內的騎兵,也要開始朝廷聚結。

唯有讓遼國,知道出兵高麗的後果,纔有可能讓他們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插手,不然遼國也沒什麼好下場。可他清楚,這次要求軍政欽差大權,怕是趙煦不會同意。

可不管他同不同意,高麗他都會發兵征討。一來,是他承諾金妍兒的事情,他必須說到做事。二來,高麗這個國度,也必須納入大宋的治下。

對於他而言,未來的東方只有一個帝國,那就是由他統領的大宋。無論是高麗,還是以後的遼國、吐番、西夏,他都會一一征服。

等到完成了民族跟國家的復興之後,他便會開始征討海外。在有生之年,讓大宋之人出現在世界各地。他要徹底讓歐美這些未來的強國,通通進入歷史的塵埃之中。

這個時候,西方還沒有後世那樣多元化,很多地方還是不毛之地。可來自後世的趙孝錫清楚,那些地方同樣資源豐富。爲了後世子孫的未來,他需要做好這些事情。

眼下吞併李朝,只是他計劃中的第一步。而有了這個開端,則正式宣佈,他征討四方的腳步展開。至於願望能否實現,那也只能留待時間去檢驗了。r1152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一些廢話,看看吧!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四十章 打造最強海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秋水的憂慮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三百三十二章 邊境局勢驟緊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著長大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六十七章 月夜談心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九十三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八十六章 新知州人選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近期更新說明!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宋遼終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消失的千人隊第九十五章 復國之策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都郡王府第二百零七章 天級武衛之威第一百四十章 宗廟交鋒第一章 小王爺回京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二百九十五章 暗營武衛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二百三十七章 靈鷲宮的男尊主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二章 年節將至第三百零六章 霸氣的威脅一些廢話,看看吧!一些廢話,看看吧!第五章 君弟與臣兄第五十六章 嶽老三的幸福第三十六章 美人同行大理第四十章 打造最強海軍第一百一十三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機第八十九章 用炮彈勸降第五十六章 不普通的煙雨樓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三十三章 避世的結果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三百一十三章 李秋水的憂慮第一百一十六章 怪異的攻城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力不貪功第八十章 蘇軾赴任瓊州第三百零八章 混亂的殺機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邊備戰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一章 武林大會 九第八十七章 宣戰李朝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三百三十二章 邊境局勢驟緊第一百八十八章 坦露真實身份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九十一章 應戰總動員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二十章 母女夜敘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金懸賞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面合圍第七十五章 瓊州新政第二百七十二章 人要學著長大第一百三十五章 回京前的佈置第二十章 打造工業模型第二百六十七章 月夜談心第四十九章 重利引人才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一百四十三章 得勝回城第七十四章 包圍鹽商總會第八十二章 雷州密宣旨第五十四章 煙雨樓紫雲第一百五十章 打錯算盤的完顏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一百二十章 皇帝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九十三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一百三十六章 簡單實用的戰術第八十七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四十三章 靈鷲劍婢抵島第一百六十九章 騎兵大布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返大理國第八十六章 新知州人選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才多藝第六十三章 茶樓約見第三百零九章 黃泥巴掉褲兜第二百八十章 巴天石的謀劃第七十四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三百三十五章 皇祖母病危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清露的試探第七十章 到底誰算計了誰!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二百一十九章 勸大惡人出家第十八章 瓊州王的厚禮第五十一章 皇家秘探的無奈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二百二十五章 癡情師姐妹第四十三章 艱難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近期更新說明!第三百零二章 後宮中的相見第三十四章 山谷大平原第三百三十七章 勝敗即生死第六十三章 此乃當今王爺!第四十章 夜探大理皇宮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十三章 御花園中吃狗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臨終送別第二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的危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安庆市| 南木林县| 崇州市| 任丘市| 贵南县| 奉化市| 太仓市| 松溪县| 北京市| 金山区| 长葛市| 临西县| 额敏县| 涟源市| 香港 | 贵定县| 达日县| 曲阳县| 商丘市| 搜索| 库尔勒市| 阿拉善盟| 奉节县| 新蔡县| 凌海市| 蒲江县| 山东省| 沁水县| 马龙县| 丹凤县| 甘德县| 平山县| 石台县| 闽清县| 新田县| 潮州市| 通江县| 谢通门县| 甘肃省| 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