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七章 明州朱家

拋下給鹽商開出的三個條件,趙孝錫把接下來的精力,轉移到處置兩浙路官員的事情上。面對這麼多官員牽涉到此次事件當中,趙孝錫必須小心謹慎,依靠帶來的禁軍跟布衣閣,時刻掌控住兩浙路各城的最新動向,提防有人鬧事令兩浙路生亂。

至於看到官兵離開,暫時不用擔心人頭不保的鹽商們,面對趙孝錫拋出來的條件也陷入了糾結之中。其實更令他們糾結的是,他們不知道這位欽差王爺手中,到底掌控了他們跟江南官員的罪證。若是真的隱瞞不報,後果實難預料啊!

望著陷入沉思冥想中的會長呂五味,杭城本地的鹽商詢問道:“會長,我們現在怎麼辦?讓我們加倍出錢倒沒問題,可出賣那些官員,下次誰還敢照顧我們鹽會呢?這個欽差王爺的手段,無疑是斷我們的後路啊!”

被打斷思緒的呂五味,長嘆一聲道:“這個欽差王爺好手段啊!看似放我們一條活路,其實是斷了我們後路。將來我們若想繼續從事鹽貨買賣,怕是必須跟官府老老實實合作。這樣一來,我們能獲得的利益就要少很大一部分。

沒有了官府做靠山,我們將來行鹽走貨只怕將麻煩不斷,這一手算是徹底掐斷我們跟官府的關係,慢慢的讓我們爲這次的事付出代價。可先前你們也聽到了,這位王爺不是個善茬,若不按他說的辦,我們三天之後能不能活,怕都是個問題啊!”

聽呂五味這樣一說,鹽商們也很快意識到,碰到這種強權人物。他們的財富,真的起不到多少作用。多年經營的人脈,在對方帶兵進城那一刻宣告瓦解。那怕此刻在江南還有不少官員倖免於難,可職務最高的劉光遷已然倒下,其它的知府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想到這些的鹽商們,也對趙孝錫先前所說,這天下即是天下百姓的,卻也是屬於他趙家的。皇權統治在這個時刻,令他們覺得脖子上已然出現了一根繩索。只要他們稍有動作,這個皇權的繩索就會令他們失去生命。

沒了錢只要還能繼續經營這個鹽事,他們早晚都能賺回來。若丟了命,再多的財富都如同過眼雲煙。相比這位手握皇權跟兵權的欽差王爺,此刻的他們真的不夠看。若是拼著跟朝廷叫板,令江南鹽市出現動盪生亂,他們又擔心能不能看到,朝廷安撫的那一刻到來。

進退維谷的鹽商們,再次陷入了一片無奈之中。就在此時,來此兩浙路明州的鹽商朱立業,爲了擠進這個鹽商圈子可費了不少功夫。若按照趙孝錫的做法,他這些年所偷運的私鹽,幾乎會讓他失去家族繼承人的資格。爲此,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坐以待斃。

見這些平曰瞧不起他這個新丁的老鹽商,坐在這裡發呆,朱立業很快起身道:“會長,既然大家現在都商量不出決定,那請恕立業先行告辭了。相比各位都是商會老資格,立業雖是個新丁,卻也無論如何都不會坐以待斃的。

就算他是王爺是欽差,但也總不能濫殺無辜吧?更何況,我就不相信,他一個平時坐鎮京城的王爺,真的能知道我們所有做過的事。

若他真有這麼大的本事,又何必讓我們主動認罪呢?直接把我們抓起來抄家不是更痛快?我朱立業好不容易做出今天這個局面,我是無論如何都不會交納兩倍稅金的。”

拋下這麼一番令鹽商們心有動容的話,這個平曰在鹽商總會中,也算遵守規則的新晉鹽商,很快就行禮轉身離開了茶館。而看著離開的朱立業,呂五味似乎猜到一些即將發生的事情。只是他在聽完朱立業的那番話,覺得讓其試探一下那位欽差的反應相信也不錯。

存在這種想法的不光有呂五味,其它未離開的鹽商同樣存在這種心理。‘死貧道不如死道友’的心理,在此刻顯露的再明顯不過。面對離開有可能生事的朱立業,並沒一個鹽商就送別或勸慰,反倒都覺得讓對方試探一下,纔是對他們最有利的局面。

儘管有了這個想法,但呂五味在宣佈結束聚會的時候,還是交待這些鹽商。在這三天的期限裡面,最好少生事端。而且爲了給朱立業爭取時間,他還交待這些鹽商,最好做出一些籌備錢財準備交納補欠稅銀的動作。

按照呂五味的猜測,先前離開的朱立業,掌控整個明州的海鹽工坊。他回去之後,只怕會利用在鹽民中的影響力,鬧出一些事端來。況且他能進入鹽商總會,很大程度上跟朱家在明州是個名門望族有很大關係。

明州朱家除了把持全府的海鹽工坊,還掌握不少明州的漁民,其家族的商棧更是偏布明州。可以說,明州府經過幾代朱家人的經營,已然成了他們朱家的後花院。就連朝廷指派的知府漕運使,看到朱家家主都要客氣三分,生怕對方生事導致明州生亂。

至於明州府的城防軍,大多都是明州當地子弟,這些人再清楚不過朱家在明州的地位。就算官府想拿朱家開刀,很多時候還未動手,朱家就提前得到消息提前撤退,到位於陸地之外的朱家大本營暫避。再通過經營的官場人脈,將對他們有威脅的官員清除。

如果通過家族經營的人脈,拿不下想找他們朱家麻煩的官員。他們眷養在外海島上的亡命徒,就會冒充海盜洗劫明州府,將那些官員殺死。最後朱家人再出面,讓混亂的明州平定下來,逃脫了官府的清剿不說,還成了穩定明州的功臣。

這些事情瞭解朱家歷史的鹽商都清楚,以前他們家族一直不涉及明州之外的事情,生產的海鹽大多也是靠家族的船隊販賣各地。至於明州則是朱家人的自留地,任何鹽商想把鹽賣到明州,幾乎都不太可能。這也意味著,只要朱家人不賣鹽,明州百姓就要斷鹽。

正是瞭解朱家在明州的地位,加上對方的航運船隊規模很大,鹽商總會這個很少補充新人的商會。才最終接收了這位負責家族鹽貨生意的朱立業,成爲江南鹽商總會的一員。即得到一個有利的外援之時,朱家也獲得將鹽貨賣到其它地方的資格。

四散離去的鹽商們,看著茶館外風和曰麗的天空,卻有種狂風暴雨即將來臨的心情。這次的事情,最終會演變成什麼樣子,也許這幾天就會有所動靜。若是明州生亂,肯定會驚動這位欽差王爺,到時他是選擇安撫明州百姓,還是選擇不留情的鎮壓很快見分曉。

不管前者還是後者,鹽商們都選擇坐壁上觀。若這位欽差王爺只是個臘槍頭,選擇安撫則意味著,先前在商會的話是嚇唬他們。

到時事不關己按這位欽差王爺說的辦,他們倒也不用擔心姓命不保。若選擇血腥鎮壓,相信也難逃一個導致地方生亂的罪名,到時這位欽差王爺怕也不好跟朝廷交差。而且一個影響不好,導致其它地方相繼生亂,朝廷爲安撫江南民亂,拿這位王爺頂罪平民憤也很有可能。

總之,在朱立業離開商會之後,鹽商的探子網就關注著明州的局勢。但在明面上,這些精於世故定居杭城的鹽商,則開始做著收攏資金充當交納補償稅金的事情。想借此迷惑這位坐鎮杭城的欽差王爺,坐等明州亂局起。

只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對於這些掌控江南鹽市的鹽商,每個人的家族背景趙孝錫都通過布衣閱掌控到位,自然也知曉這位明州的土豪朱立業。而更令他們想不到的是,朱立業在正堂說的那些話,鹽商們剛一散會趙孝錫就收到了密報。

清楚這位朱家最有希望繼承家主之位的朱立業返回明州,一定會藉機生事。加上佈置在明州的布衣閣,提及朱家在海外孤島之上,還眷養著一批亡命海盜。這些海盜平時都充當朱家的打手,打劫進入明州地界卻不與朱家招呼的商船。

甚至在明州一任知府,兩任漕運使被海盜殺死的事情,都跟朱家眷養的這些海盜脫不了關係。除此之外,朱家在明州城防軍的勢力同樣不小。加上朱家深知兔子不吃窩邊草的道理,在明州百姓家威望甚高,稍稍挑撥一下引起混亂很有可能。

瞭解到這種可能姓的趙孝錫,很快命令呼延豹坐鎮杭城,曹珍則帶領禁軍騎兵秘密出城趕赴明州。一旦明州生亂,立刻控制朱家所有人接管明州城防軍。至於他則帶領武部成員,乘船離開杭城,準備來個裡應外合,一舉撥掉朱家這個明州最大的毒瘤。

同時藉此機會,告誡這些打算漁翁得利的鹽商,想陰他的後果非常嚴重。只要等到朝廷補充的官員到位,他自有辦法慢慢消除這些鹽商的影響力,從根本上讓他們明白,跟朝廷掰腕子的下場是非常致命的!

;

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一百零九章 酒樓結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一百二十章 夜花園敘酒話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零一章 亡國的預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五十九章 美人帶刺第六十一章 視察的用意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九十三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
第十九章 戰爭不是兒戲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一百六十四章 千里尋‘夫’第二十四章 奴隸的巨大作用第一百零九章 酒樓結拜第一百四十二章 圖盛世共盛舉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六十六章 不簡單的邀請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二百七十五章 徵婿的幕後深意第十六章 比武競技選良將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二百三十三章 百花叢中一點綠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一百六十一章 盛平世來之不易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第五十九章 平靜下的亂象第一百零三章 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皇新氣象第一百四十九章 兔死狗烹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五十二章 改變,教育先行!第一百二十章 夜花園敘酒話第一百三十章 勢均力敵第一百三十二章 慕容復的突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三十五章 美婉清俏鍾靈第一百一十八章 千人將與五行營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二百一十一章 改變的命運第二百零五章 偶遇丁春秋第二百五十九章 武林大會〔七〕第一百零一章 亡國的預兆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切爲打贏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六十八章 前李朝的敵意第三百二十章 誰是幕後真兇第一百二十九章 鬼騎軍再現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局初定第二百七十七章 久違的信號第一百一十章 穿越者的說教第一百三十四章 進駐石瓦寨第九十二章 雪上加霜的戰事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十七章 段正淳出海第一百五十一章 女真覆滅第一百八十七章 兄妹終相逢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原與番邦第一百三十七章 爲皇位不擇手段第九十五章 兇殘的防禦器第一百二十四章 出征的意義第七十八章 夜航突襲第八十四章 鹽商們的臣服第三十八章 王妃回城第五十五章 視察火器工坊第五十七章 王子配公主第三百一十八章 自爆身份第三百三十章 狼頭授首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五十八章 離島赴任瓊州第三十五章 美味龍鳳湯第七章 事畢終離京第五十九章 美人帶刺第六十一章 視察的用意第一百零七章 無懼流言蜚語第十四章 兄弟情祖孫意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家出走的郡主第六十二章 搶錢與送錢第九十章 言語如機鋒第九十九章 將計就計大戰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天下百姓是一家第二十九章 新年不眠夜第四十五章 喜上加喜第五十二章 攜美至江南第一百七十五章 阿朱的悲喜第九十一章 離別前的探視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色殺神第七十九章 強襲海盜基地第八十一章 兄弟各有算計第八十一章 豐厚的繳獲第二百八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久別重逢慰相思第二十五章 要錢還是要命第九十三章 偷襲與反偷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知足常樂的虛竹第十二章 小魔王的手段第二百九十二章 車弩破盾陣第一百三十八章 騎兵交鋒第一百九十四章 禍福難料第二百二十六章 逝去的畫中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兄弟間的算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仇人幫忙第二百四十章 劍婢們的未來第二十八章 母女私房話第二百零九章 你有的選擇嗎?第一百七十四章 冒充神棍第一百零四章 皇帝亦拋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宜宾县| 明溪县| 张家口市| 蒙自县| 银川市| 鄂托克前旗| 怀化市| 绍兴市| 平原县| 湘潭市| 古田县| 辽宁省| 河北区| 陇西县| 滨海县| 孙吴县| 凤台县| 鄱阳县| 鹤岗市| 玛沁县| 仪征市| 大新县| 揭阳市| 芜湖县| 高雄县| 宜宾市| 崇明县| 巴塘县| 松原市| 五华县| 花莲市| 黄山市| 德昌县| 新干县| 三都| 修文县| 拉萨市| 鄂州市| 虞城县|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