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再次換了個地方聚集開會的鹽商們,顯得非常的無奈與惶恐不安。朱家被滿門抄斬,家族生意全部被低價賣給其它商人的消息,在趙孝錫還未回來時,已然傳達到這些耳目靈通的鹽商跟前。這種他們最擔心的情況,最終還是發(fā)生了。
一直覺得無論如何,此次明州會出現(xiàn)大亂的鹽商,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趙孝錫這位欽差王爺,竟然親自帶兵連夜端掉了朱家最大的依託,並當著全城百姓公審朱家的幾大罪狀,將朱家滿門百餘口人,絲毫不帶考慮的斬首示衆(zhòng)。
這種乾淨利落的處置手段,還有這份冷酷無情的狠勁,終於讓這些心存僥倖的鹽商。徹底打消了心底那絲僥倖心,開始擔心接下來,這位欽差王爺?shù)降讜绾翁幹盟麄儭D桥滤麄円呀?jīng)決定,按照趙孝錫先前說的辦,卻也擔心朱家的事,會不會讓這位王爺變卦改口。
覺得事情不能再拖下去的呂五味,一狠心道:“諸位,爲了夜長夢多,我們即刻把準備好的罰銀送到衙門。另外把商會跟朝廷官員的來往帳目,全部交出去。若不如此,我擔心這個殺神,真會給我們來個斬草除根。到那時,再多的錢又有何用呢?”
見這位會長都這樣說,其餘資歷淺的鹽商,儘管覺得肉痛卻也清楚。只要保住這個飯碗,他們就不用擔心錢賺不回來。那怕將來賺錢不會象以前那樣容易,但總比象朱家這樣,直接被那位說殺就殺的欽差抄家滅門的強吧!
於是在趙孝錫回到知州府不久,很多杭城的百姓就看到,以前在杭城裡囂張跋扈的鹽商,竟然押解著一車車銀子往衙門走去。看那些鹽商的表情,似乎都跟家裡死了什麼人一樣難看,再也看不到以往的囂張樣。
聽到門口禁軍通報,鹽商總會的人求見,趙孝錫清楚這些鹽商最終還是怕了。只是趙孝錫清楚,這些鹽商只是出於現(xiàn)實情況,不得不向他低頭。只要他離開,這些鹽商怕是又會做出類似的事情來。但不管如何,趙孝錫還有後續(xù)的手段,慢慢清除這些鹽商的影響力。
讓人將這些顯得異常謙卑的鹽商請進衙門之後,趙孝錫讓人將他們放在衙門大堂晾了大半天,最終纔出現(xiàn)在這些鹽商面前。根據(jù)他們提供的私鹽數(shù)量,吩咐銀庫的曹官清點罰銀,最終得出的結(jié)果是,這些鹽商果然都如實交了罰銀。
至於那些跟官員勾結(jié)的證據(jù),則由呂五味親自交給趙孝錫。拿過這些官員來往的文書,其中最上面的正是朝廷幾位朝官的受賄記錄,以及他們的書信。這些證據(jù),將徹底讓他們明白,收受這些鹽商餉銀的後果有多嚴重。
吩咐呼延豹收好這些證據(jù),看著心有忐忑的鹽商,趙孝錫慢條斯理的道:“常言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此次的事情本欽差也看出衆(zhòng)位的認錯態(tài)度。本欽差會如實,象聖上稟報此次的情況,並替衆(zhòng)位祈求聖上寬恕爾等的罪行。
只是各位應(yīng)該知道,江南稅賦事關(guān)朝廷興亡,因爲這些年江南稅賦減少,朝廷很多時候也是入不縛出。這北方的蠻子,又在蠢蠢欲動,這打仗要錢,這打造武器要錢,這將兵發(fā)餉要錢,這軍馬給養(yǎng)同樣需要花錢。
雖說眼下各位認錯態(tài)度很好,但本欽差覺得,若衆(zhòng)位能替君分擔一些憂愁。相信聖上一高興,不會再追究衆(zhòng)位責任也有可能。畢竟,衆(zhòng)位這些年私賣的鹽,比本欽差想象的多出不少。這事情若沒聖上點頭,本欽差怕也不好替諸位具折求情啊!”
一連串這也要錢,那也要錢的話,令呂五味非常清楚。眼前這位欽差想來不滿足這些罰銀,變著法子要挖他們的家財。只是人家沒說讓他們捐錢,只是說多交錢能在聖上面前幫忙說好話。這交不交,一切還是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但面對這種變相的敲詐勒索,有朱家的例子在前,他們那個又敢輕易說沒錢呢?
很快呂五味主動帶頭道:“欽差大人所言有理,這些年我呂家蒙受皇恩,一直經(jīng)營鹽貨買賣,也積累了一些家財。這次是呂某一時糊塗,犯下如此大的罪過。呂某願拿出家中的存銀,總計一百萬兩白銀,以報答朝廷對我呂家的恩德。也請欽差大人,多替小人美言幾句。”
這一百萬兩白銀的捐贈,幾乎也是呂家存儲財產(chǎn)的一大半。可爲了保證呂家這份家業(yè),呂五味只能狠心的再次大出血,希望能得到這位欽差大人的認可,從這次滅門危機中逃脫一劫。對他而言,人活著家族存在,比什麼都強。
面對呂五味如此大氣的掏出一百萬兩,趙孝錫似乎很高興的道:“嗯,看來呂會長,還是有一份忠君愛國心。這次呂會長的貢獻,本欽差會如實轉(zhuǎn)告聖上。相信聖上看到呂會長如此忠君愛國,會寬恕你此次犯下的過錯。”
聽到這話心頭長鬆一口氣的呂五味,自然又是一番感謝。有了這個會長的大出血的例子在,其餘鹽商儘管覺得這位欽差太貪婪,卻也只能硬著頭皮,依次掏出了大半家財。
以充當對朝廷的贈銀,對此趙孝錫最後,只讓銀庫的曹官給他們登記,將來等新任知府上任。一定會代表朝廷,對他們此番捐贈給予相應(yīng)的獎勵。
看到掏了大半積蓄才填飽這位欽差大人的胃口,鹽商覺得這次虧大之餘,也只能自認倒黴。誰叫這位欽差握著他們的七寸,隨時覺得不舒服,就可以要了他們的命呢!
在這些鹽商離開之後,覺得應(yīng)該立刻派人將這些證據(jù),親自遞交給聖上的趙孝錫。很快讓擔任禁軍指揮使的呼延豹,代他進京回稟情況。並將這些證據(jù),以及鹽商交納的罰銀跟捐贈,幾百萬兩白銀通過水運的方式快速押解進京。
清楚這是趙孝錫給他一個,在那位主子面前邀功請賞的機會,呼延豹自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很快帶著幾隊禁軍,還有剛剛拿到賞賜,高興休息了一天的水軍。再將開船離開了杭城,往汴梁城行駛連夜行駛而去。
在趙孝錫做出這番安排之後,趁著朝廷派出繼任的官員未到,通過欽差的權(quán)力。開始將一些眼線跟忠誠於他的部下,秘密填充到江南的官場跟城防軍中。這種人事調(diào)動,大多夾雜於衆(zhòng)多的官員調(diào)整之中,並非顯得那麼引人注意。
直到在大海跟運河中航行了一天一夜的呼延豹,在清晨百官開始上朝時,也帶著趙孝錫的奏摺,還有那一大箱子的帳本書信來往。通過趙孝錫交給他的御賜金牌,再次踏進了這幢皇城之中,並很快得到了皇帝趙煦的殿前接見。
同樣焦急等待江南消息的趙煦,在聽到太監(jiān)告訴他負責配合執(zhí)行任務(wù)的應(yīng)天禁軍指使使呼延豹,帶來了趙孝錫的秘密奏摺,就知道事情想必有結(jié)果了。而趙孝錫能讓呼延豹進京,說明江南的局勢應(yīng)該穩(wěn)定,而送來的東西怕是不簡單。
一些同樣收到消息的朝官,聽到太監(jiān)喊出原本不在京師的禁軍將領(lǐng)上殿晉見,就覺得事情有些不對。而看到還是一身戎裝在身的呼延豹時,很多不明所以的官員都覺得。這個呼延豹未免膽子太大,未得皇帝批準敢擅離職守跑皇宮來。
等到呼延豹行禮,遞交了趙孝錫親手寫的奏摺時,趙煦直接走下龍椅將奏摺急切的拿過來快速查閱了一遍。等知此事江南稅賦的事情,竟然辦的如此乾脆利落,還順便替他這位最近捉襟見肘的皇帝,敲詐了幾百萬贖罪金時,趙煦感嘆這位堂哥果然靠譜。
大笑道:“呼延將軍幸苦了,此事辦的好,朕等下重重有賞!”
見這位主子如此高興,朝官們自然越發(fā)好奇,這份奏摺到底是誰寫的。但此刻趙煦已然將奏摺拿著,遞給同樣與他一起上朝,垂簾聽政卻很少說話的高太后手中。
看過奏摺的高太后,很快道:“既然事情已有定局,官家放手處置即可。該殺的殺,該罰的罰,該賞的賞,讓那些不知輕重的人知道,朝廷律法豈能隨意賤踏。”
祖孫倆早就此事做過商議,只要江南不亂,涉及此事的朝臣跟官員,一律實行重罰。至於那些鹽商,有了趙孝錫的釜底抽薪之計,他們的好日子也跟兔子尾巴一樣長不了。這次江南稅賦案,趙孝錫這位武夫王爺,可謂處理的乾脆利落,那怕殺了不少人,卻也無傷大雅!
見一向很少說話的太皇太后,看到奏摺也說出這種殺氣騰騰的話,站在下面的朝臣也覺得有些遍體生寒。不知道,到底是誰又要倒黴,撞到這對擁有無上權(quán)力的祖孫槍口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