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

細則往往便是所有東西起步,並能走向更遠的先決條件。

造紙坊一開始的工作原則既是重視細則,這也許與王魁做事情慢條斯理的性格有關,雖然王魁一向是想到什麼立馬就會想到付之實踐,但做起來後卻喜歡不溫不火慢慢進行。

“東家,東家,您可算出來了!都等了半天了。”說話的是三牙子。

天色已經快要黑了,王魁也剛剛從造紙坊出來。本來在造紙坊的四周王魁打算用圍牆圈起來的,不過考慮到現在的能力以及坊間的規(guī)模太小,如果建圍牆將來擴建還要拆除太浪費,所以外面只紮了一圈竹製的籬笆以示警示而已。

不過對於老實巴交的竹林人來說,這也已經足夠了,三牙本來下午就來找王魁的,不過他既沒有找人帶自己去通報,也沒有私自走進王魁劃定的‘禁區(qū)’。

“三牙?什麼事情?什麼時候來的。”王魁笑了笑,纔對三牙打起招呼。

雖然鼓弄了一天,造紙坊的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王魁確沒有把自己的疲憊用於打擊別人的熱情的習慣。

“沒來多久,東家,就想問您一話,不知道您明天是不是有空,午時,或者晌午都行。”三牙見王魁對自己一如既往的正視,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噢?”剛想順口說沒事情,王魁又看了看全叔,在得到肯定以後,王魁才接著說:“呵呵!我啊,老是記不住這些事情。應該沒什麼事,怎麼,要幫忙?”

“哪有什麼事情,再說,就是有,又怎麼好意思給您添麻煩。”聽到王魁說要幫忙,三牙連忙擺手,心裡卻有種說不出來的甜。

“是這樣的,白木匠那邊動作越來越快了,咱們八家的新房幾天前全部完工,咱們幾家商量著是不是請東家賞個臉面來吃個飯,當大家謝過東家大恩……”三牙平時並不會這樣說話的,王魁一猜便知曉這肯定是大夥商量好了的說辭。

“原來是喬遷啊,你看我忙得都把這事情給忘記了。明兒個我一定到場。湊熱鬧可是我的強項,呵呵!”王魁想也沒想的答應下來,直樂得三牙合不攏嘴。

“謝東家!!!”倒是三牙感恩戴德的表現讓王魁皺起了眉頭,他怎麼看都感覺自己像是新時代裡的那些個大官感覺,茫茫然的有些不自在,怎麼想怎麼都覺得噁心。

翌日,竹林又是喜慶的一天。

“張哥,怎麼來晚了?”一個竹林村民在食堂街似乎遇到了熟人。

“這不是剛從漁村回來啊,那頭活也挺忙的。我說山雲,你小子怎麼這麼閒?不會是讓東家趕出來了吧?呵呵!”

“去,別給我觸黴頭啊!我好著呢!好多年沒這麼好了。”

“可不是,我還給八嫂帶了份禮,她管廚子的事情,今後可指望她多照顧呢!你呢,準備了什麼?”

“呵呵,別說,有年頭沒有給備過禮了,這心裡還真是感覺不一般呢!”

“是啊,還不是託東家的福氣……!”

……

說著,兩人慢慢悠悠的往村子‘新街’走去。不時地還有人加入其中,手裡或多或少的拿著點禮物樣的東西,氣氛喜氣洋洋。而逐漸匯聚的人流都朝著一個地方前行,便是哪兩人口中提及的‘新街’

所謂‘新街’,便是食堂街偏北的一片老房區(qū),王魁給竹林八家的地產都在那裡,今天八家同一辦喬遷酒,自然少不了村裡人給添個喜慶。

沒有鶯歌燕舞,沒有燈紅酒綠,亦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雕龍畫風。竹林八家的新房靜靜的坐落在新街兩旁,純黑色的一溜黑瓦下面依稀可以看見那高高的木色新架。大大三頁窗透著春末初夏特有的暖暖陽光。

門前的小院用不到一米矮牆圍了起來,添了門庭的感覺,又少了高閨深院的煞氣。而稀稀拉拉站著或坐著的爺們擺談著什麼,似乎都想著什麼時候也給自己謀劃一個這樣的天地;不時有拿著菜簍或者木盆的婦人從他們身邊經過,喜笑開顏的忙碌著,似乎多年的倦容在此刻並不那麼扎心,更顫動人心的是,她們都感覺到,也許有那麼一天總能爲自己忙活一回。

‘這便叫做希望吧’,看著門外的一切,王魁似是而非的想著。

“東家,東家?想什麼呢?”一個聲音滄桑的打斷了王魁去感受更多。

“噢?老爺子,怎麼?”王魁對聲音的來源——老村長說道。

“呵呵。沒什麼,看東家入了神,老頭子我好奇而已。”

“沒什麼,就是開心而已。”王魁笑笑得答,他忽然想知道,如果自己告訴老爺子什麼燈紅酒綠,紅牆綠瓦時,老爺子會是個什麼表情。

“東家,東家,來,嚐嚐咱家的豆腐乾子,老林叔好容易從南懷給弄來的豆子,做的不好,東家見諒……”潘家大嫂拿著一個小盤,小心翼翼的端到王魁面前。

“好啊!”王魁一邊看著盤子裡黑黑的團型豆腐乾,滿臉冒黑線,一邊還不能打擊了人家的熱情。

不知道是後來的工藝改了,還王魁吃到的並不正宗,有點點酸,但還是保持了那種幹棉的口感,用家鄉(xiāng)話,那叫‘很有嚼頭’的東西。

王魁那裡知道,豆腐乾屬於可長期存放的食品,並不全是爲了口感和味道而創(chuàng)造,但是豆腐的存在說明的不光是說明了竹林食物品類的增加,能拿出來招待客人更是生活質量的提高,這是說:“家有餘糧’的意思。

“也不知道這和臭豆腐有什麼關聯(lián)沒有,可惜了找不到辣椒。”王魁一邊品著,一邊小聲地念叨。

“什麼辣椒?”老村長離得最近所以能聽到王魁話,於是問道。

“啊。沒什麼,今天村裡人都來嗎?”王魁連忙轉移話題。

“應該每家都有人來,來帶著隔壁平村都有一些人家來吧。”老村長又準備感慨了,不過王魁聽得太多,並不怎麼感興趣。

“那不是得擺上長長的流水宴席?”王魁把眉毛扭成一團的問道。即便現在日子好了一點,也不能如此浪費的。並不是王魁反對鋪張,但總要有節(jié)制纔好。

“沒有,沒有,每家來一個便是,碗筷都是自己帶著,前院建起五個大竈臺,收集村裡的大小桌椅,用的都是力氣,花不了幾個錢,大夥都是圖個熱鬧而已。”還是全叔比較瞭解王魁的想法,所以一見王魁的表情,立馬給他解釋開來。

“東家主人家都準備好了,請你出去呢!”

“啊?出去做什麼?他們還準備了節(jié)目?呵呵,這倒是要好好看看。”王魁說起就起,到忘記了老村長這個長輩還在。

還好,也沒有人會在意這個。現在,在竹林人眼裡,王魁便是最大的,便是最好的。

“竹林村人,謝過東家,祝東家福運亨通……”剛到門口,就聽三伢子那熟耳的喊聲傳進耳朵。不過說的什麼王魁卻是一頭霧水。

“竹林村人,謝過東家,祝東家福運亨通……”衆(zhòng)人齊聲,嗓門洪亮,怕是傳出十里都能聽得見。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人們一邊說,從站在最前排的竹林八家開始,人們紛紛向著王魁所佔的方向齊齊下跪行禮,波浪似的朝著更遠的地方擴散開去。

“這是怎麼了,怎麼又整這個?”上次王魁搬家的時候也有過。所以王魁這次很小心,他不知道這感覺對不對,這次和那一次不同,可是也說不出那裡不同。

所以王魁並沒有一味的躲閃,而是小心翼翼的詢問。經過這許多時日的鍛鍊,王魁明白,有時候受人一禮確實是對別人的認可和尊重,這和那可笑的自尊並無瓜葛。

王魁沒有想到的是,這兩次的受拜確是王魁有生之年,時刻銘記於心,念念不忘的經歷,也是今後王魁做人做事需要做出選擇的瞬間,警示自己的一個重要標識.

“謝東家……”

不管王魁是不是真的值得感謝,眼下的局面卻是要慎重對待的。

面對齊刷刷跪倒的村民,王魁是覺得不受有理,落個心安理得;受之亦有理,畢竟這個時代的禮節(jié),是人家表達心聲的方式,一味勸阻似乎又優(yōu)點做作的姿態(tài)。難道要來一次羣衆(zhòng)演講?王魁自認是沒有哪個才能,當真是左右爲難之際。

“東家,這是大家的心,你就受了,大家快起來,別人東家爲難。”短暫的安靜,最後還是老村長給王魁解了圍。

“是啊,大家快起來吧,都是一家人,過了,有些過了。”王魁趕緊順著桿子就往下爬。

“東家,潘家能有今天,潘小能有今日,都是東家所賜,潘李氏感激,將來給東家做做牛馬了。”王魁好容易見到場面消停了些,有些後排的人已經起來,卻不想潘家寡婦卻大發(fā)感慨。

王魁這也才感覺出大唐遺風的魅力,女子好禮重節(jié),卻不會守死禮尊死制,鄉(xiāng)間寡婦亦然落落大方,爽朗之心盡顯。

王魁也沒想過,要不是自己的到來,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怕是潘寡婦還在爲吃穿苦愁,爲要活潘小胖而日日哭泣。所以她的感激與企盼也是應該給與理解的。可惜,王魁現在可不怎麼想去理解她。

“潘嫂子,你和大家的心意我能明白,不過今天已經夠了,你們要是再跪,今日我也就只能告辭了……”實在沒辦法,王魁只能安慰加威脅了,對象起初是潘寡婦,後面轉到了還跪在前排的八家主人。

“……呵呵,是啊,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大家也別在這裡說些傷心的事情了,來,來,沒什麼好招呼大家的,還請鄉(xiāng)親們入席吧。”

“對,對,大家上桌,小的們上菜。村長、東家上座。”

第十章 歸路第十一章 又是喜慶的日子第四章 都是黃家人第二十三章 掙錢也要動員第十章 這麼多錢第二十一章 落花有意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一章 客棧伊始第四十四章 戰(zhàn)時生活第十三章 誰說知之爲知之第四十六章 酷似久別第十八章 又來流民第十三章 動了善心第二十四章 默認支持也是支持第四章 不掛牌就接客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四十一章 搶劫自己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九章 南懷行(三)第四章 購地第十六章 費力不討好第二十章 又見方大慶第十四章 沒有把柄第五十五章 合夥作案第十章 歸路第十九章 又來流民(二)第十四章 交易和未來第四十章 章矮林之中第十章 這麼多錢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三十八章 無巧不成第九章 什麼叫刮地三尺第一章 竹林村第四章 購地第二十章 又見方大慶第二十四章 默認支持也是支持第十七章 三文錢的魅力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十一章 又是喜慶的日子第十三章 半條命遊戲第九章 咱們商量商量第五十三章 歌舞生平第十二章 謀財害命第五十三章 歌舞生平第四十九章 回鄉(xiāng)之路第二十四章 招募第十四章 一門和氣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四十六章 酷似久別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五章 小日子第十五章 開春做事第五十章 酷似飄搖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三十二章 長行客第十五章 如何收場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十八章 老慣例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八章 房屋開發(fā)第二十八章 進展第十章 這麼多錢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三十八章 無巧不成第三十七章 一觸即發(fā)第五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二十六章 留下後路(三更,求鮮花)第二十一章 有個肥缺第十二章 送竈神上天第六章 一起瞎攪和第十章 修草屋也有學問(二更)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五章 小日子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五十一章 閒暇時光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三章 走眼了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十章 歸路第三十八章 無巧不成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十九章 又來流民(二)第三章 許同的任務第二十九章 小家大事第十六章 金光燦燦的明天第七章 真不是我說了算第十七章 幾個傻瓜第二十四章 招募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四十八章 三亭城戰(zhàn)(下)第十四章 交易和未來
第十章 歸路第十一章 又是喜慶的日子第四章 都是黃家人第二十三章 掙錢也要動員第十章 這麼多錢第二十一章 落花有意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一章 客棧伊始第四十四章 戰(zhàn)時生活第十三章 誰說知之爲知之第四十六章 酷似久別第十八章 又來流民第十三章 動了善心第二十四章 默認支持也是支持第四章 不掛牌就接客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四十一章 搶劫自己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九章 南懷行(三)第四章 購地第十六章 費力不討好第二十章 又見方大慶第十四章 沒有把柄第五十五章 合夥作案第十章 歸路第十九章 又來流民(二)第十四章 交易和未來第四十章 章矮林之中第十章 這麼多錢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三十八章 無巧不成第九章 什麼叫刮地三尺第一章 竹林村第四章 購地第二十章 又見方大慶第二十四章 默認支持也是支持第十七章 三文錢的魅力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十一章 又是喜慶的日子第十三章 半條命遊戲第九章 咱們商量商量第五十三章 歌舞生平第十二章 謀財害命第五十三章 歌舞生平第四十九章 回鄉(xiāng)之路第二十四章 招募第十四章 一門和氣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四十六章 酷似久別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五章 小日子第十五章 開春做事第五十章 酷似飄搖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三十二章 長行客第十五章 如何收場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十八章 老慣例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八章 房屋開發(fā)第二十八章 進展第十章 這麼多錢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三十八章 無巧不成第三十七章 一觸即發(fā)第五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二十六章 留下後路(三更,求鮮花)第二十一章 有個肥缺第十二章 送竈神上天第六章 一起瞎攪和第十章 修草屋也有學問(二更)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五章 小日子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五十一章 閒暇時光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三章 走眼了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十章 歸路第三十八章 無巧不成第二十七章 新生代第十九章 又來流民(二)第三章 許同的任務第二十九章 小家大事第十六章 金光燦燦的明天第七章 真不是我說了算第十七章 幾個傻瓜第二十四章 招募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四十八章 三亭城戰(zhàn)(下)第十四章 交易和未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江| 云林县| 镇原县| 阜平县| 渝北区| 汉寿县| 临汾市| 武威市| 江安县| 灵石县| 龙川县| 古交市| 平和县| 芜湖县| 武强县| 镇江市| 永济市| 女性| 闽侯县| 巴楚县| 奉节县| 东阳市| 横峰县| 虎林市| 阜城县| 隆林| 永仁县| 桂林市| 肇州县| 临沭县| 水城县| 涿鹿县| 武山县| 康保县| 宜都市| 九龙县| 富平县| 延长县| 西和县| 徐州市|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