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九章 小家大事

曾經特地瞭解了一些律法和規矩,王魁是可以讓村裡的人代替自己入市籍,出面經營客棧等等產業的,而他自需要私下和他簽訂一個合約,每年或者某個時間按比例分給他紅利也行。

但竹林人並沒有經營的能力和眼光,這也是王魁爲什麼一開始自能自己全部下手的原因。現在王魁搞起承包便是希望可以形成過渡,最終免掉自己商人的頭銜。

一開始王魁是相等事情清晰了以後再和依依講,可是依依老是提醒王魁商人如何如何,希望王魁如何如何,這讓王魁很是鬱悶,最後轉變成憋屈。

‘我上輩子就是個商人(小販),還是最低賤的商人,哪怕那是臨時的,可我也算,那又怎麼了?你怎麼就那麼瞧不起商人?我以前受的白眼還少了?怎麼到了這裡連你都是這樣的眼光?’王魁總有這樣的疑問在心裡。

‘緣何村名如此看我?緣何你又如此看我?我該如何待我?該死!這商人都得罪誰了?’

生活再難熬,也還總是要過下去,人們都想著,興許熬著熬著,也就總能有那麼一天能熬出了頭。

王魁也在熬著,說是熬著可能誇張了點,不過確實挺快的,這不,一晃離竹林八家喬遷已是兩個多月過去,對於農事來說情況不太好,古語說三年一小災,五年以大害,這可並不是亂說的。

往年竹林都是缺水,修了水庫以後這個情況得到改善,於是竹林有了兩年的好收成。誰知到六月的雨水卻格外的多,多到地裡的水排都排不完,王魁和剛剛承包了王魁土地的張行水一商量,也許今年的糧食能到去年的三分之二就不錯了,前提還是這雨別繼續下下去。

還好吧,王魁現在對於糧荒的抵抗力還算不錯,小賣部倉庫的糧食頂住一年的壓力還是可以的,但這也足以讓王魁捏一把冷汗,囤積糧食看來是必需的。

另外,造紙坊的治已經能成批的出紙,但王魁也沒有那麼做,因爲做出來的全是厚厚的黃紙,完全達不到出售的要求。

王魁天天想著怎麼加材料,才能把黃紙做成白紙,或者起碼也要把紙張的柔韌度增加,把紙張的厚度降低。可惜,想破了頭,王魁也總是記不起腦子裡的那一抹靈光到底是什麼。以前在那本書上看的時候怎麼就不多看兩眼呢,真應了那句‘書到用時方恨少’。

修房隊從來都沒有停下手裡的工作,他們一直按照王魁的規劃在建房,只是速度明顯沒有剛剛開始的時候那麼著急了。但儘管如此,如果你有心去觀察,你會發現整個竹林村的居住村落已經較王魁來的時候擴大一圈,往北還有難民區。

就在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中,王魁忽略了一個事情——兩個月前,也就是竹林八家搬家的時候開始,王魁的修路隊接到西面漁村的邀請,先一步把竹林的路修過去;

而顯然修到漁村並不需要兩個月,一個月前便完工了,當然修的還是當初的標準,一米多寬的夯土路面,能走一輛牛車而已。 關鍵在於,負責這一路段的李德剛在和王魁粗略稟報後邊定下了計劃,越過漁村,他把路修到了沅水江邊。

竹林人家,大門口。

“大哥,有些時日不見了吧,怎麼想到來看小弟了?”王魁滿臉笑意的對楚行南說話。

而楚行南則站在在王魁的對面,這是他第二次到竹林,不過與前一次來路過不同,這次他是專程來竹林拜訪王魁的,拜訪他這個便宜兄弟。

“來討債啊,我說賢弟不會忘記了老哥我的三百兩吧!那可是白紙黑字寫著呢!”楚行南板著臉問話。

“呵呵,那好辦,要錢沒有,要命一條,大哥,你看著辦吧。”說這王魁一動不動的看著楚行南。

“二位,不如進了家再接著要債好吧!”全叔‘不合時宜’的打斷兩人,而王魁和楚行南則放聲大笑起來,隨後這才拱拱手雙雙見禮,前面的話不過玩笑而已。

“快快,大哥請進。”王魁拉著楚行南的手。

“賢弟請。”楚行南也表現出應有的客氣。

王魁書房依舊很簡潔,一桌一椅,椅子旁邊立著一個結構簡單的書架,這還是那次前往易城胡縣令家回來后王魁纔想起自己好歹也是個文化人才找百木匠打造的,算是一件‘奢侈’的傢俱。

“賢弟,既然不是外人,我也就不拐彎抹角了,十數日前我的一批貨物在竹林落腳,後來回去的人告訴我,你修的路已經通到沅水,可對?”

“是啊,有什麼不妥嗎?”王魁不解的問到。

“當然不妥,賢弟竟然忘了知會我一聲,實是讓爲兄難過啊!”楚行南表情很奇怪,話更奇怪!

“這個,很重要嗎?”王魁好奇心起。

“我說賢弟,你忘了老哥是做什麼生意了?藥材,哪裡藥材最多?自然是西南,………………你想,既然竹林能跨過沅水…….”楚行南一邊說,一邊看王魁。

也怪王魁自己疏忽,屏城王魁倒是知道的,不過從瞭解的信息裡可以看出,哪裡和竹林的距離至少一百公里以上,就目前而言,對竹林的產業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事實也是如此,但關鍵在於竹林到屏城之間還有一個小城,名字叫麻城。且不論這裡的其他生意如何,反正就論藥材這一項,那是絕對的舉足輕重,不然楚行南又如何如此慎重的找王魁說起。

細細一想,王魁也就明白了,現在便和當初自己極力要改善通往易城和南懷的道路是一個道理,現在更是直接讓竹林成了三岔中心。

“大哥,這事情卻是我疏忽了,你說,要我怎麼做!”王魁想通了也就乾脆的直接詢問楚行南的想法。

“呵呵,我要房子。”

“行,不過人手要用我的!”

“行,價錢?”

“好說!”

……

“我說兩位爺,你們這不是爲難我們下人啊?”王魁和楚行南的啞謎正打得起勁,全叔爆發了。當事人互忘了一眼,哈哈大笑,也許這便是‘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

事情超乎想象的快,楚行南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像早先的和家度家一樣在竹林找個落腳的鋪面而已。 不同的是,這次隨之而來的不光是楚行南一個人,有他經營布匹和茶葉生意的朋友成席等南懷一衆商家。

竹林新建的房子都是王魁的產業,本來王魁就是準備拿來買的,不過楚行南不知道這些,他對王魁那麼爽快地‘低價’出讓自己的房產很是感動,直感言‘這個兄弟很直爽’。

修沅水一路的只是李德剛一路人,修路隊的另一隊,則是繼續修通往香河其他村寨的小道。算一算,王魁還嚇了一跳,隨著各個村寨的道路暢通,通過竹林村貿易來維持基本生活的人口已經超過四千。

而另一方面,通過對竹林客棧統計,穿行竹林而做貿易的商人基本保持在了每日四支馱馬隊伍。要不是青山綠水相伴,王魁幾乎要以爲這裡是邊塞一個貿易城市了。

間接的好處就不說了,直接的利益便士,竹林客棧的收入明顯提升了,這可樂壞了掌櫃的。而對於村戶門來說,變化也挺大的,現在上工的時間明顯比以前多了,爲什麼高興?出工多了自然工錢多了啊!

就在竹林迎來自己最大機遇的時候,楚國上下卻顯得不那麼正常。

今年年初的時候,後唐的冊封正式下來,楚王的名號正式冊封下來。雖然只是形式上的冊封,不過對於南楚馬家歷代執政者來說卻是個不能少的程序。 因此,“清泰元年”(公元934年)。登基兩年有餘的馬希範得到冊封后開始有些不守規矩了.

早年由於不是長子,短時間內沒有機會統治南楚的馬希範倒也樂得清閒,沒事的時候他則是個很好學,很知上進的人。尤其在文學方面,據傳他很愛也很會做詩。

然而命運總是很喜歡捉弄人,馬希範的大哥馬希聲非常短命,繼位才兩年就一命嗚呼,馬殷遺招,兄終弟及。羣臣迎接時任鎮南節度使的馬希範繼位。也就是王魁落腳竹林不久,這位文治皇帝開始了他的皇帝生涯。

誰也想不到,這位看似溫文爾雅的好皇帝,實在文雅到了極致,最後演變成了奢侈。

就在後唐冊封不久,馬希範寵愛的彭夫人去世,他便開始有點縱情聲色,飲宴無度,沒人知道他是本性如此,還是傷心過渡,也許也沒人關心,這一年開始,楚國國家機關從上層開始糜爛了。

同年四月,馬希範下令興建的天策府,門戶檻桿都要用金玉裝飾,連塗抹牆壁的材料都要求全部用丹砂,用途則僅僅是能有個地方常與子弟及部屬在內遊玩宴會。

不得不說,馬殷是個好皇帝,那時候南楚的國庫相當充裕,而南楚人民的生活大有改善,他的大兒子好不好則沒人知道,好,他還沒有來得及做點什麼,不好,他也還沒有機會揮霍荒淫。所以,馬希範得到了一個放縱自己,放棄自己的絕佳的機會。

糜爛的是國家機構,苦痛的平頭百姓,得利的則是豪強權臣以及鉅商。怎麼得?皇帝一聲令下,大把的錢財落到誰手裡?還不是這些人。

在竹林所在的易州往東南方向過去便是錦州。那裡不像易州,民族成份比較複雜,其中以土家族最強勢。而漢家勢力集中在幾家宗族大姓手裡。宗族之中則以彭黃兩家爲主。

咋一看,似乎帝王權臣、土家族氏族、還有竹林王魁三者之間並沒有什麼關聯,不過命運往往便是許多無關聯的事情機緣巧合之間糾結在一起從而製造出來的煙花,點燃導線之後,迸發出絢爛而多姿的焰火。

第五十七章 你想做甚?第二章 這也是生活(上)第二十四章 默認支持也是支持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十二章 謀財害命第四十九章 回鄉之路第四章 購地第一章 竹林村第十六章 有片竹林第三十章 村長的擔憂第十九章 怎一個謝字了得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四十一章 搶劫自己第十章 歸路第七章 南懷行(一)第六章 度家問北第六章 度家問北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五十五章 合夥作案第九章 什麼叫刮地三尺第三章 許同的任務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二十五章 這是個怪人(感謝鮮花,二更)第五十五章 合夥作案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十九章 又來流民(二)第七章 真不是我說了算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十七章 三文錢的魅力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七章 黃家人第二十四章 招募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二十一章 有個肥缺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二十章 竹林人家第五章 小日子第三十章 村長的擔憂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二十八章 偷懶第二十八章 偷懶第十三章 誰說知之爲知之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九章 什麼叫刮地三尺第十八章 又來流民第二十六章 留下後路(三更,求鮮花)第十一章 要過年了第二十三章 登高則遠望第六十一章 似無間道第二十八章 進展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四十九章 回鄉之路第二十三章 登高則遠望第十八章 老慣例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二十六章 輕聲起步第七章 黃家人第二十三章 登高則遠望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三章 許同的任務第四十章 章矮林之中第五十一章 閒暇時光第十五章 開春做事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十七章 奇怪的技術第十五章 開春做事第二十五章一村之長第十四章 一門和氣第五十一章 閒暇時光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三十一章 如此無知第八章 房屋開發第三章 走眼了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三十五章 紙上談兵(上)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五十三章 歌舞生平第二十八章 偷懶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十七章 奇怪的技術第十六章 金光燦燦的明天第五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十六章 有片竹林第五十七章 你想做甚?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十四章 一門和氣第十二章 興亡百姓第三十三章 量身定做第六章 小小幫助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七章 真不是我說了算第十六章 有片竹林第四十九章 回鄉之路第七章 南懷行(一)
第五十七章 你想做甚?第二章 這也是生活(上)第二十四章 默認支持也是支持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十二章 謀財害命第四十九章 回鄉之路第四章 購地第一章 竹林村第十六章 有片竹林第三十章 村長的擔憂第十九章 怎一個謝字了得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四十一章 搶劫自己第十章 歸路第七章 南懷行(一)第六章 度家問北第六章 度家問北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五十五章 合夥作案第九章 什麼叫刮地三尺第三章 許同的任務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四十三章 局外之人第二十五章 這是個怪人(感謝鮮花,二更)第五十五章 合夥作案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十九章 又來流民(二)第七章 真不是我說了算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十七章 三文錢的魅力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七章 黃家人第二十四章 招募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二十一章 有個肥缺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二十章 竹林人家第五章 小日子第三十章 村長的擔憂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二十八章 偷懶第二十八章 偷懶第十三章 誰說知之爲知之第三十九章 孤注一擲第九章 什麼叫刮地三尺第十八章 又來流民第二十六章 留下後路(三更,求鮮花)第十一章 要過年了第二十三章 登高則遠望第六十一章 似無間道第二十八章 進展第二十九章 進展(二)第四十九章 回鄉之路第二十三章 登高則遠望第十八章 老慣例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二十六章 輕聲起步第七章 黃家人第二十三章 登高則遠望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三章 許同的任務第四十章 章矮林之中第五十一章 閒暇時光第十五章 開春做事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十七章 奇怪的技術第十五章 開春做事第二十五章一村之長第十四章 一門和氣第五十一章 閒暇時光第六十章 說著無心第三十一章 如此無知第八章 房屋開發第三章 走眼了第二十二章 偏安第三十五章 紙上談兵(上)第三十六章 紙上談兵(下)第五十三章 歌舞生平第二十八章 偷懶第二章 竹林掌櫃第十七章 奇怪的技術第十六章 金光燦燦的明天第五十四章 忍無可忍第十六章 有片竹林第五十七章 你想做甚?第三十章 幾代的仇怨第五十二章 另類買賣第十四章 一門和氣第十二章 興亡百姓第三十三章 量身定做第六章 小小幫助第三章 這也是生活(下)第七章 真不是我說了算第十六章 有片竹林第四十九章 回鄉之路第七章 南懷行(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湖南省| 江津市| 渭源县| 田东县| 河东区| 古丈县| 旅游| 新丰县| 屏边| 华蓥市| 邢台市| 滕州市| 宾阳县| 河曲县| 阳新县| 且末县| 乌兰察布市| 韩城市| 桦甸市| 平潭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图县| 满洲里市| 上饶市| 义乌市| 沂源县| 图片| 久治县| 浦北县| 九台市| 遂宁市| 泰和县| 桐庐县| 耿马| 曲松县| 湛江市| 赤城县| 洛宁县| 正定县| 什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