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吞併膠山四道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齊遠明臉上掛著一絲不加掩飾的笑意:“丁啓乃是國賊,人人皆願生啖其肉,我自然不例外。”
他接受結(jié)盟的原因大抵是兩個。
其一是刺探谷聖的真實實力,在與丁啓大戰(zhàn)時,要好好看透她的力量。
尋找出她的弱點,做好萬全的準備,在日後決戰(zhàn)時一舉獲勝。
戰(zhàn)而勝之,取而代之,建立新朝!
其二就是殺掉丁啓,參與進這大事件中,獲取足夠多的模擬點數(shù)。
既然自己一人不敵,那聯(lián)合谷聖一起殺掉丁啓也是一件好事。
等到自己成爲破碎境那時一切都晚了,必須早做決斷。
李盛聞言,長舒一口氣:“如此甚好,只要丁啓一死,天下終將安定。”
言語之間,夾雜一絲落寞。
丁啓死了固然是好事……可如今的李唐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丁啓了。
馬上他就要死了,可爲何……爲何自己有些不甘呢……
“只是不知我該何時舉事?又該如何進軍?谷聖可有高見?”齊遠明打斷了李盛低沉的心情,悠然問道。
他想知道,谷聖究竟知道多少,或者她的意見。
並非是真的需要,而是一種選擇性的試探。
李盛乾淨利落的答道:“谷聖並未提起這些事,只說您有您的決策,她不會過多幹涉。”
“是嗎?呵呵。”齊遠明露出笑臉,眼神中卻沒有一絲笑意:“那你回去告訴她,我會在她到長安前見她。”
“嗯。”
……
送走了李盛,齊遠明心中泛起點點思緒。
谷聖的動機很難揣測,但終歸是有需求。
她最大的需求是什麼?
掃清六合,建立帝朝?
斬殺丁啓,毀滅李唐?
不知道啊,誰知道她怎麼想的。
八荒的天命之女,天意註定的神聖者。
既然無法單殺丁啓,不如試試單殺谷聖這尊後天神聖,若是完成如此壯舉,亦是震動八荒的大事情。
不過要考慮到以後的影響。
還得完善細節(jié)。
“幼圓。”齊遠明呼喚道。
很快,趙幼圓便從不遠處的前庭走來。
這一年的時間裡,她也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少女了。
學會了很多東西,懂了很多事情,不僅掌管御使府內(nèi)大大小小的諸多事物,還聯(lián)通掌管外務的諸人,負責下發(fā)齊遠明的通知,宣告御使府的命令。
是齊遠明的貼身侍女,心腹之一。
“你去安排一下,按照既定的計劃,將膠山四道徹底納入我的掌中。”齊遠明淡淡說道。
早在李盛來之前,他就已經(jīng)做好準備,大肆招兵買馬,號令諸多宗門。
只等一聲令下,開始進軍膠山其他三道。
就算李盛不來,他也一樣會開始小動作。
一步步吞噬膠山四道,乃至天東十六道。
現(xiàn)在長安那邊全力以赴的應對谷聖,百騎司、麗競門、玄甲軍、千牛衛(wèi)等諸多禁軍聯(lián)合排兵佈陣,以軍陣的形式激發(fā)戰(zhàn)意。
長安的郊外佈下重防,百萬士卒齊上陣,殺聲震天,那磅礴的血氣讓億萬裡之外的齊遠明都有些心驚。
如此龐大的一股力量根本不虛谷聖那二十萬雜軍,縱使有十萬邊軍亦不足懼。
只是面對不知深淺的谷聖,誰心裡都沒底。
自仙秦時代就流傳下谷聖的傳說,直到今日才真正出世的後天神聖,活了上萬年,比諸多聖地的歲月還要悠久。
沒人知道谷聖的極限,沒人試過谷聖的實力。
強如丁啓,也不得不全力以赴,根本沒有精力管其他地方。
哪怕天洲亂成這個樣子,諸道反王層出不窮,朝廷也不會管。
因爲真正能決定李唐生死存亡的,就是與谷聖的關鍵一戰(zhàn)。
若勝,則丁啓稱霸天下,將宗室取而代之。
若敗,則谷聖主宰天洲,滅李唐建立新朝。
而這時候,就是齊遠明擴張勢力最好的時機。
天人突破不久的他,威勢仍存,誰都不會有意見,誰都不敢有意見。
……
李清水衣衫白淨,三千青絲垂至腰間,在蛟馬上隨風舞動。
她身後,是一隊千人精銳,各個皆是宗師、大宗師之境,甚至還有兩位金身隨行。
他們奔走在官道之上,呼嘯而過,捲起一陣風塵。
受齊遠明之令,她帶人前往膠南道接管官府。
在齊遠明宣佈“擒拿逆賊,管控膠山”的政令之後,膠南道御使黃傳嵩馬上呈遞信件,陳述自己早有投靠之心,特此說明。
還派人送來膠南御使大印,並將自己三個兒子盡數(shù)送到膠東府。
言行皆是忠誠,齊遠明便派李清水前來接管。
他諒黃傳嵩也不敢欺瞞,就只給了李清水一隊精騎,作爲先鋒帶著信物便趕往膠南道,接管之後再派官吏和賓客前去管轄。
此次進軍,兵分三路,直衝其他三道的都城御使府。
除了已經(jīng)表明臣服的膠南道,另外兩道御使態(tài)度不明,似乎不願放手卻也不願得罪齊遠明。
既然他們不願意主動放手,那就只能逼他們放手了。
賈尺率十萬大軍奔赴膠北道,王武玄和錢鳴魂率十萬大軍奔赴膠西道。
原本寧靜祥和的膠山地域,也漸漸捲入戰(zhàn)爭之中。
……
膠東道本就是四道中最強大的一道,人口最多,士卒最多,強者最多。
在齊遠明掌權之後,那些大小宗門又皆來表臣服之意。
不僅包括膠東道的宗門,還有附近的不少宗門以及無門無派的武者。
齊遠明通通接受,招攬了一大批賓客,再度壯大了膠東府的實力。
雖然魚龍混雜,可有自己鎮(zhèn)壓,倒也無人敢躁動生亂。
下令之後,自然是引起衆(zhòng)多議論。
御使府內(nèi)外聲音不斷,民間亦反應強烈。
但總體上問題不大。
李唐高度集權的御使制度註定了沒人能反駁一位強有力的御使,只要不得罪那些大宗門,整個道都是御使的後花園,任其擺佈。
又何況是齊遠明這樣的人物?
他號令諸宗門配合,命令純陽劍宗、蓬萊仙山出人還要出力,其他宗門也不能落下。
只要想在膠山這片地方混,就必須聽從御使府的命令。
在他控制下的膠東,如同機器一般迅速活躍起來,投入征服的戰(zhàn)爭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