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稱帝
另一邊的齊遠明,壓根沒考慮過後宮的事情。
他一直在提高搜查力度,非要把龜息丹拿到不可!
但無論怎麼查,怎麼問,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幹皇楊真,可他屍體上的確沒有東西……
難道龜息丹被自己打碎了?
還是落在地上找不到了?
又或者是被當晚偷偷溜走的先天太監(jiān)帶走了?
萬般念頭閃過齊遠明的腦海,可就是沒有一個定論。
皇宮。
謹身殿。
既然暫時沒有龜息丹的消息,那就找找其他方面的消息。
於是,齊遠明叫來前任禁軍統(tǒng)領張澤,見他行過禮,便沉聲問道:
“京城附近的荒山上,此前出現(xiàn)過一隻異獸,對嗎?”
數(shù)年前,他曾得到老君商會傳來的消息,說是有異獸現(xiàn)身與於荒山,被禁軍封山圍住。
此後,也不知消息,沒有傳來相關的事情。
張澤沒有思索,只是露出奇怪的神色:“回殿下,那異獸便是殿下您所擊敗的金色猿猴……”
“是嗎?我怎麼聽說那異獸體型巨大呢?”齊遠明沉聲質(zhì)問。
他的記憶很好,尤其是修煉過《神照經(jīng)》之後,彷彿大腦被重新開發(fā)過一樣,對於以前細節(jié)的小事都能記得一清二楚。
張澤苦笑道:“殿下有所不知,那金色猿猴最初並非如此瘦小,高度如同京城的城牆,渾身碩大無比,宛如巨獸。”
“那你們又是怎麼把它打敗的?”
張澤眼珠轉(zhuǎn)動,似是思索數(shù)年前的往事:“呃,當時那異獸從天而降,跌落到荒山上已經(jīng)沒了聲息,後來漸漸縮小,蛻變成一隻金色猿猴,被陛……暴君楊真帶入宮中,此後便不知了。”
沉默了好一會,齊遠明才緩緩開口:“下去吧。”
“是,殿下!”
使這異獸變爲活傀儡的方法齊遠明已經(jīng)得到,可對於活傀儡的要求太高了,尋常武人根本沒有資格,哪怕是先天宗師仍有不及。
對於當下的齊遠明來說,意義不大。
可尋仙一事,便進入了死衚衕,沒了線索。
不過齊遠明知道,以後的時間還多,不急於一時,也就暫且作罷。
當下,最要緊的是一統(tǒng)天下。
雖然京城被佔領,邊軍三十萬大軍也已經(jīng)沒了威脅,可各地方官員和山賊盜匪紛紛作亂,其中夾雜著不少江湖武人。
短短一個月,就有幾十個有名有姓的反王佔據(jù)城池山林,不從號令。
他們不明大勢,不曉檄文,只是孤立在一方區(qū)域,祈求一方安寧。
可齊遠明又怎會答應?
不過老君商會的私軍已經(jīng)盡力,可數(shù)量實在太少,面對如此大的天下,頗有捉襟見肘之意。
在解決完方春元后,平定這些反王亂賊,便成了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這些就不需要齊遠明動手了,接受了降軍和禁軍,由老君商會和花落樓的人組成的大軍,稱之爲樑軍,即大梁軍,一時間擴大到十萬之多。
雖然遠不及全盛時期的幹朝邊軍,但如此大的一股軍力,已經(jīng)能橫掃天下了。
齊遠明的十萬樑軍,可是實打?qū)嵉氖f士卒,不包括後勤的民夫和僕役,在這生產(chǎn)力低下的古代,已經(jīng)是極爲少有的軍力了。
朝廷又以新樑朝和齊遠明的名義,命令各大江湖勢力派遣高手,加入大梁軍助陣,不從者斬!
……
諸多措施之下,只用了三個月,樑軍便已掃過全境,將反軍滅殺殆盡。
三月之內(nèi),有花落樓的刺客不斷暗殺反王,又有諸多一流高手開道作爲將軍,破軍殺陣,摧枯拉朽般將各地反王大軍摧毀。
數(shù)戰(zhàn)之下,天下威懾,四方臣服,再也沒有不同的聲音。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於是,選了某個合適日期,天氣晴朗,微風和煦之日,齊遠明正式祭天稱帝。
“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眷顧降命,屬秀黎元。楊真逆亂……生民無主,必欲推尊帝號。臣不敢辭,是用以今日於京設壇備儀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梁,建元天武。”
定都京城,國號爲樑,年號爲天武!
這一年,稱作天武元年!
稱帝那一刻,齊遠明覺察到有一股清氣拂面,可睜眼看,閉眼感,不過無物。
心中有些激動,可一會兒就恢復了平靜。
這不過是模擬世界,縱使再高又如何?
回到朝廷,他第一件事便是廢除丞相,設立內(nèi)閣。
他不需要第二個皇帝,不需要其他人來分享權力,只需要下面人做事即可。
而內(nèi)閣則是由他最信任的人,以及他甄選出有才幹、敢說話、做實事之人進入,可能沒有那麼完善,但有內(nèi)府監(jiān)查,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
何況比起宰相,內(nèi)閣所能做的事情更多更完善。
齊遠明把樑朝絕大部分事務都交給內(nèi)閣處理,他們給出解決方法,再交由齊遠明做最後決定。
一方面,齊遠明不想有人干擾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建立尋仙府,比如廢除舊有的利益制度,廢除不合理的政令等等。
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自己被朝廷的龐大繁多的事務耽誤太多時間。畢竟,齊遠明有自己的目標,需要很多時間。
天下初定,百廢俱興。
雖然齊遠明不是從地方造反平推到京城,但與方春元的大戰(zhàn),與各地反王的大戰(zhàn),同樣摧毀了許多城鎮(zhèn),害得無數(shù)百姓流離失所,不能安定。
尤其以邊境爲主,本來這些遠離京城的偏遠地區(qū)的百姓就受到幹朝的掠奪和鎮(zhèn)壓,各路反王又來橫掃一遍,致使諸多地方十室九空,民不聊生。
於是,齊遠明定下國策,休養(yǎng)生息,讓利於民。
而江湖上,沒了幹朝的壓迫,再度涌現(xiàn)出不少年輕俠客,各路豪傑。
各大門派也紛紛出世,仿若再度出現(xiàn)一個武學盛世。
而齊遠明爲了管理他們,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名叫“武道會”。
由樑朝官府支持,武道會進行牽頭,每三年舉辦一次“天下第一武道會”,比武論高低,決出天下最強一人。
又建立一個武道榜,列出歷年武道會冠軍……
雖說俠以武犯禁,但武道會由官府和各大門派組成,兩者協(xié)商行事,倒是消了不少隱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