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章 望鄉臺
||體驗更多快樂讀書功能
當我這話剛一說出口,讓我沒想到的是,巨大黑石猛然間再次劇烈顫抖起來,這一次,比以往數次加起來還要劇烈、還要怕人,嚇得我一個沒站穩,直接被震倒在了地上!
霎時間,天地變色,河水倒翻,陰風哀嘯,一派末日景象……
許久之後,大黑石再次停止抖動,我一臉驚駭,心有餘悸地從地上慢慢爬了起來,一擡頭,發現黑石上再次出現字跡:“賢弟,雖然你已經投胎轉世,但是,你的本質原來並沒有變,當年你前世投胎之時,問了我和你現在一樣的問題,一字一句,竟是一字不差!”
我看著黑石上面顯示出來的字,愕然了……
石三生接著說,我之所以去陽間,正是爲了尋找你這個問題的答案……我的前身,真的是女媧補天時留下五色神石嗎?我不敢確定,也不太相信。[]()我是不是和你們一樣,有來世呢?那我的來世又會是誰?愚兄自己也很想知道……
…………
石三生始終沒有現身和我見面,這多少讓我覺得有些遺憾,他最後說的那句話,不但他自己震驚,也讓我震動不小,我竟然在和他道別時,問了和前世一樣的問題,是巧合?還是我還殘存著前世的某些記憶?
唉——!老的問題,剛解決,新的問題,又來了。難道,永遠不停尋找問題的答案,就是我的人生嗎?我搖了搖頭,再次自嘲地苦笑了一下。
離開三生石之後,心情不是很好,總覺得自己活在別人的影子裡。爲了打發這漫漫長夜,我直徑向“輪迴”區域的中心地帶走去。()
根據黃草紙上所說,“輪迴”區域共有三個去處,一個是三生石,位於“輪迴”區域最東部,緊挨著忘川河;一個是望鄉臺,位於中部;最後一個是輪迴井,在最西部,離著那條南北走向的“歸不回”路很近,也可以說是緊挨著。
三生石我已經看過了,我這時就想到望鄉臺和輪迴井那裡再看上一看,反正這時離“天亮”還早,我又不覺得困,就像石三生說的,好不容易來一趟,是該好好轉轉,就當孟婆驛是我們市裡的人民公園了好了,逛上一逛,多少也能長點陰間的見識。
閒話少敘,半個小時後,我來到“輪迴”區域中部的“望鄉臺”。
遠遠的打眼一瞅,我忍不住笑了。我發現這望鄉臺,居然和我們鎮潞王陵文物保護區裡的“望京樓”極爲神似。
我們鎮的望鄉樓是明朝潞王所修,潞王是明成祖朱棣的弟弟,他具體排行老幾,我就不大清楚了。朱棣在朱元璋死後發動了政變“靖難之役”,從自己侄兒朱允炆手裡奪取了大權,然後他把自己的那些個弟弟哥哥們,殺的殺,放的放(流放),潞王就是朱棣其中一個弟弟,不過潞王這貨胸無大志,除了貪色好酒,一無是處,不過這倒也保全了他一條小命,在朱棣血洗宮城的時候,並沒有殺他,而是把他流放到了我們這窮鄉僻壤的小地方。
這潞王雖然貪酒好色,卻是個大孝子,他被流放到我們這裡之後,日夜思念身在京城的母親,於是有人就給他出了個餿主意,說修建一座望京樓就能站在上面看到太后。
潞王這傻比真就信了那王八蛋的鬼話,抓壯丁修築望京樓。當時的施工條件可想而知,全是靠人力上的,我們這裡十里八村的男勞力全部都給抓了去。望京樓修上一層,便要累死上好多人,慘況空前,哀聲載道。最後,有位雲遊道人路過我們這裡,見死的人太多了,心下不忍。這時,望京樓才修了不到三分之一,當然,越往上修,死的人就會越多。
那道人請潞王登上還未完工的望京樓,自己暗暗作法,使潞王看到了自己的母親。潞王還高興地說,看到自己母親正在閣樓上梳頭。
自此之後,望京樓便不再往上修建,那些勞力也被放回了家,那位道人呢,也隨後悄然消失,不見了蹤跡。
我們當地人都說,那位道人是菩薩變化的,就是爲了來救我們這裡的百姓。真實歷史裡究竟有沒有那位道人,潞王有沒有在望京樓上看到自己的母親,這就無法考證了。不過那座未完工的望京樓一直保存到了現在,和潞王墓一起成了國家二級文物保護遺址。
我到潞王墓看過不止一次,那座望京樓也登上過無數次。所謂的望京樓,不過是無數塊長大條石壘砌而成的圓柱形大石臺,外部石條壘砌,內部有條石頭臺階,可供人攀登。臺高約十五米,直徑約三十米,上面極爲平坦,只是由於經年曆久加上日曬雨淋,很多地方已經斑駁風化,有些石縫裡還長滿了野蒿,已不復當年風采。
我這時看到孟婆驛裡望鄉臺,一下子就聯想到了我們家鄉的望京樓,見它居然和我們鎮裡那座望京樓差不多,不禁覺得有些好笑,這“哥倆”長的咋這麼像呢?
望鄉臺也是石條鋪就而成的圓柱形石臺,只是比潞王那望京樓還要高大寬敞。據我估計,上面站立二三百鬼魂都綽綽有餘。當然了,這望鄉臺的石縫裡沒有荒蕪到長蒿草的地步,十分乾淨整潔,並且石料的取材也比望京樓考究,全是“冷黢玉”的。
冷黢玉,是背陰山特產的一種黑石,其紋理細膩陰寒,質地堅硬黢黑,一般用於陰間比較上檔次的建築或大型石質物品。例如,鬼門關的石門,閻羅殿裡的蟠龍柱,閻王爺的條案,地藏王的蓮花坐檯等等,用的都是冷黢玉。其實,冷黢玉在陰間和陽間漢白玉的用途相仿。陽間漢白玉,幽冥冷黢玉,地球人都應該知道。
我圍著望鄉臺繞了一圈之後,發現它登頂的臺階,也修建在內部,真懷疑當年給潞王設計望京樓那貨,是不是從孟婆驛裡跑出去的小鬼兒。(這個,詳情請看本書外篇《我的朋友是厲鬼》)
臺下,有個一人多高、兩米多寬的拱形門洞,進了門洞就是向上而行的臺階,一級級走到頂部,站在臺上,就能看到自己家鄉了。
我站在門洞前探頭看了看裡面的臺階,並沒有上去,因爲我是人非鬼,上去了還是啥也看不到,就跟登上望京樓一樣,根本看不到有啥梳頭的老太后、老孃們兒,再搞不好惹出什麼麻煩,那我可就是沒事兒找事兒、引火燒身了。
又圍著望鄉臺轉了一會兒之後,覺得索然無趣,於是就擡腳離開,向西邊的輪迴井走去。
(停更幾天)
推薦小說
小說所有的文字及均由書友發表上傳或來自網絡,希望您能喜歡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