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5章 援兵

馬蹄鐵撞擊在青石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聲,一名騎兵從草橋上跑過,回到了南橋頭。一名文登營的軍官慢悠悠的走到北橋頭正中,背手跨立看著這邊,一副倨傲神態。

李九成在一處臨時佔據的門市中召見了回來的騎兵,迫不急的的問道:“文登營的人怎麼說?見到陳新沒有?”

那家丁抹抹臉回道:“沒見著,小人被領到鎮海門那裡,有個文登營的把總出來接了文書,讓後就打發小人回來了。”

“沒有說其他的?”

“只說要請陳新和呂監軍定奪。”

李九成微微露出失望之色,孫元化幾乎是他抓住的救命稻草,文登營一南一北兩處駐防,寧海州那邊還有人馬,城中亂兵雖多,卻都士氣低落,大多數人不想去拼命,只想著拿著自己搶掠所得逃走。

逃走的路只剩下了西南方,那裡通往萊州,如果是散兵遊勇的過去,他們是無法攜帶糧草的,也打不過那邊的山東兵馬,李九成要求軍官們跟士兵說明白,遼兵只有抱團纔有一條生路。

耿仲明也在此處,他此時已經有了退路,心情十分放鬆,但表面上卻愁眉緊鎖,他對李九成說道:“那陳新早上炮擊東城牆,他們用的炮快得如同射箭,東城的女牆被打掉好長一段,原來佈下的人都往後面退了一百步,畫河沿岸到處有他們的人馬出沒,末將不得不派出所部沿河守衛。”

李九成道:“現在就等他們回話,你們都去召集各自人馬,把老兄弟單獨編列出來,都帶來鐘樓附近,三面城牆用些雜兵防禦便可,若是陳新欺人太甚,咱們就在城中與他們拼了。”

幾名叛軍的將領都臉色凝重的點點頭,孔有德此時已是滿臉沮喪,他一直在南門。親眼看到自己派出的援兵被對方摧枯拉朽的擊潰,天亮後又有上千人從棲霞開來,如果城池穩固倒是不怕,但現在有了鎮海門這個釘子戶,他們已經無所依仗。

孔有德看看幾人臉色。輕輕道:“陳新若真的要打過來。咱們的人馬是擋不住的,某覺得咱們不必提太高的條款,只要能保下身家性命便可。”

李九成冷冷打斷他道:“沒有兵誰能保你身家性命,陳新不說。呂直也不是啥好鳥,你手中無兵身上有財,便是肉在板上,隨便來個兵將就砍了你。”

孔有德也知道李九成所說是實情,他心頭煩躁。不由埋怨道:“當初到登州,某讓你們把四成分潤老老實實交出去,你們不信,現在可好。”

李九成眉頭一揚,正要喝斥孔有德,家丁跑到門口報告道:“大人,那邊來了個文登營的人,他們要求見見孫大人。”

屋中的軍官都站起來,孔有德此時也不管李九成了。直接大聲道:“快帶他們去見,光看文書誰信,他們自然要和孫大人當面覈實,快去。”

其他軍官都紛紛催促,也無人再等著李九成做決定。他們都走到了門市外面,看那文登營的代表過來,陳光福還殷勤的上去引路,一起往蓬萊縣衙去了。

李九成臉色陰沉。叛軍這種鬆散的組織在此時顯現出了弊端,他的威望遠遠不能把人心統一起來。他隨即想到各個軍官不會真的把自己的精銳調到鐘樓來,或許他們都在等著單獨談條件招撫。

“哼,一羣鼠目寸光之輩。”耿仲明來到李九成身邊,“此時還在打自己的小算盤,難道他們不知合則強分則弱,沒有一戰之力,只靠奴顏婢膝,何來好的招撫條款,末將一定與李大人同進退。”

李九成看到耿仲明面帶激憤之色,感激的點點頭。

李九成這一等就等了一上午,其間各個軍官派了些收攏的人馬到鐘樓,很多都是雜兵和亂民,與李九成要求的精銳相去甚遠。

文登營的人見過孫元化之後,呂直又派了個小宦官過來見孫元化,當面問了孫元化的意思,回去後又是一番等待,文登營纔開始派人來談條款,他們提的第一條,登州城中死傷無數,皇帝肯定震怒非常,不交出些人是難以善了的,要求叛軍先找出一批殺人最多的亂兵,好向朝廷交差,他們還要親自看斬。

這第一條就讓叛軍的幾個頭頭好一番爭執,李九成認爲是陳新的離間計,會讓叛軍人人自危,絕不可接受,但孔有德等人認爲可以接受,抓些亂民或是百姓換上軍服,砍下人頭就可以交差。

衆人正在激烈爭執之時,突然北面一陣陣歡呼,城樓上的飛虎軍旗不停搖動,幾名叛軍將領面面相覷,不知道是個什麼意思。連耿仲明這個無間道也不明所以,不知道陳新又是唱的哪一齣。

南橋頭附近的叛軍都躁動起來,李九成此時不敢離開這裡,派出家丁彈壓,又命令街中部署的炮兵開始裝彈,隨時準備應付文登營的進攻。

衆人心中隱隱感覺不妥,等待著城樓上的人來報告,很快李應元就從東門策馬飛奔過來,他滿臉惶恐的跳下馬,到衆人面前低聲急切的道:“寧海州方向來了大隊兵馬,怕有數千之衆,東門上兵士軍心不穩。”

李九成一掌拍在門上,“又他媽上當了,陳新根本在用談判拖延。”

。。。。。。

登州東門外,揹著背旗的塘馬不斷往來,官道上旌旗飄飛,紅色的行軍隊列一眼望不到頭,軍官的喝令和士兵的和應聲充斥天地,密集的隆隆踏步聲傳遍四野。

城東南三裡的臥龍崗山頂,這裡曾有一座叛軍的分營,後來已被文登營騎兵佔據。此時一面紅色副總兵認旗正在坡頂高高飄揚,陳新策馬站在旗下,望著東面的人馬,一股豪情涌上心頭,這是自己的軍隊,大明最強的一支軍隊,雖然它還不夠龐大,但已經足以讓羣雄側目。

周世發站在陳新的身後,這支雄壯的大軍讓他有了與往不同感覺,以前只有一支戰力強橫的小隊伍。現在卻有一種橫掃四方的氣勢,眼前陳新的背影久久未動,周世發聯想著去年便開始的佈局和最近幾日的禪精竭慮,似乎陳大人要的不僅僅是升官發財,周世發心中涌起一些心思。隨即感到一陣寒意。

潮水般的“萬勝”之聲襲來。周世發不由精神一振,似乎放開了心事,有這樣的軍隊,任何事都是可能的。

代正剛的千總旗奔馳上坡。後面跟隨著劉破軍、王長福、盧傳宗等人,他們來到陳新面前認真的行過軍禮,代正剛大聲道:“寧海戰鬥羣主官代正剛率戰鬥羣所轄戰兵第一、第二千總部,預備營第四千總部第一司、第五、第六千總部、暫編輔兵第二營趕到,請大人調派。”

陳新回了一個軍禮。寧海州人馬只攜帶了隨身乾糧,一天半急行二百二十里,展示了極高的戰術機動力,自己只要能在登萊建起綿密的屯堡體系和道路作爲依託,就能獲得很大的機動優勢。

他對代正剛的表現基本滿意,點點頭肅容道:“第一千總部、第二千總部、預備營第四總第一司立即經北門進甕城休整,王長福領預備營第五總駐紮密神山大營,接管城外南面指揮,朱國斌領騎兵營及第六總駐防臥龍崗。負責城外東面指揮,此戰由劉破軍任副指揮,專責城外戰事,城外各部皆需聽從調度,城內則由我親自指揮。”

陳新的安排基本是預備營在城外。戰兵負責城內,騎兵駐防臥龍崗支援各方,代正剛等人都想起西面還沒有安排,估計是圍三厥一。也沒有繼續追問。

“各位馬上領所部各赴信地,你們長途趕來辛苦。給你們一個半時辰休整,然後便要開始攻擊,今日白晝的目標是收復東城。”

衆軍官對於劉破軍任副指揮頗有些不快,畢竟劉破軍從未單獨指揮過大的戰鬥,但陳新面色堅決,都不敢多問,紛紛乘馬離去,陳新單獨留下了劉破軍,低聲對他道:“知道爲何讓你任城外指揮?”

“屬下明白,放開西面。”劉破軍和陳新多次推演登州兵變,大概知道要幹什麼。

“對,叛軍若是離開,不得追擊過甚,讓他們走,你自己去想理由說服其他人。”

劉破軍吞了一口口水,他現在知道這副指揮似乎更像個黑鍋,但自己還不能不背。

。。。。。。

草橋南邊的門市中,叛軍衆軍官面色各異,心中都在打著自己的算盤,城外的大軍分別向南北開進,北面的分兵已經進入城內,數量超過兩千人,裝備精良軍容鼎盛。

他們不知陳新哪來如此多軍隊,這些軍隊進城後有一個多時辰,雖然還沒有動靜,但這些將領都有不好的預感。

這時一名家丁拿著一封信跑來,交給李九成道:“大人,橋對面射過來的信。”

李九成輕輕打開,遞給旁邊的師爺,那師爺輕輕念起來,“監軍登萊內官監太監呂直告叛降李九成以下,吾皇每思遼民艱辛,囑登萊巡撫收容汝等成軍,殷殷期盼以之收復遼東舊地,然李九成諸將不思報效,一亂於吳橋致濟南府數縣糜爛,二亂於登州而登州塗炭,其兇悍貪婪不畏法度,夾持上官欺詐妄爲,惡焰滔天殊不可恕,已令登州鎮副總兵陳新剋期剿滅,以儆來人。。。”

北邊“嗵”一聲炮響,緊接著就是連綿不斷的開炮聲,草橋北邊和北城牆都冒起白色濃煙,衆人聽完那封信,都面如死灰。

李九成站起身來,他此時反而恢復了平靜,淡淡說道:“陳新要趕盡殺絕,咱們就跟他拼了。”

第29章 帥哥商人第145章 水阻第75章 矚目第2章 冬天第13章 瞬變第62章 冬眠蛇第51章 長矛森林第61章 榆林鋪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30章 著棋山第18章 下一站第65章 決戰日第38章 練兵第38章 招撫第27章 發小第43章 檄文第154章 漢奸第125章 損人第35章 農兵第115章 糟了第1章 合作關係第33章 小財第75章 矚目第31章 運籌之功第197章 搶購第120章 螻蟻第10章 軍務第14章 告別第21章 行動隊第46章 老狐貍第57章 露珠第175章 調兵第100章 登場第50章 西線第33章 戰局第2章 冬天第43章 你賺了多少第23章 刺殺第96章 發動第17章 展開第153章 別來無恙第58章 荒村惡戰第157章 不是也是第64章 勳章第39章 不可小視第81章 孤膽第5章 殺才第31章 運籌之功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57章 追擊∥第56章 話嘮第75章 清客茶鋪第63章 地利第78章 步兵突擊第82章 副營官第7章 擴軍第25章 軍閥第60章 八磅炮第22章 福船第52章 觀摩第14章 新三方策第56章 話嘮第64章 觸角第176章 拉練第192章 搜捕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11章 爲何當兵第13章 組織結構第142章 雙邊第22章 福船第8章 土地第9章 騎陣摧鋒第46章 老狐貍第23章 啓航第22章 新漢軍第34章 軍官第89章 彰德第25章 觸動第4章 相親第13章 六部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34章 改組前奏第47章 戰役第55章 信使第113章 負擔第23章 天命?第52章 祈禱第89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會場第6章 運河縴夫第99章 引蛇出洞第29章 戰後第65章 畏懼第115章 糟了第207章 送別第67章 人氣第72章 幫忙第81章 孤膽第17章 文藝隊第70章 變化
第29章 帥哥商人第145章 水阻第75章 矚目第2章 冬天第13章 瞬變第62章 冬眠蛇第51章 長矛森林第61章 榆林鋪第103章 各有打算第30章 著棋山第18章 下一站第65章 決戰日第38章 練兵第38章 招撫第27章 發小第43章 檄文第154章 漢奸第125章 損人第35章 農兵第115章 糟了第1章 合作關係第33章 小財第75章 矚目第31章 運籌之功第197章 搶購第120章 螻蟻第10章 軍務第14章 告別第21章 行動隊第46章 老狐貍第57章 露珠第175章 調兵第100章 登場第50章 西線第33章 戰局第2章 冬天第43章 你賺了多少第23章 刺殺第96章 發動第17章 展開第153章 別來無恙第58章 荒村惡戰第157章 不是也是第64章 勳章第39章 不可小視第81章 孤膽第5章 殺才第31章 運籌之功第20章 軍棍與敵人第57章 追擊∥第56章 話嘮第75章 清客茶鋪第63章 地利第78章 步兵突擊第82章 副營官第7章 擴軍第25章 軍閥第60章 八磅炮第22章 福船第52章 觀摩第14章 新三方策第56章 話嘮第64章 觸角第176章 拉練第192章 搜捕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11章 爲何當兵第13章 組織結構第142章 雙邊第22章 福船第8章 土地第9章 騎陣摧鋒第46章 老狐貍第23章 啓航第22章 新漢軍第34章 軍官第89章 彰德第25章 觸動第4章 相親第13章 六部第33章 李旦的兒子第34章 改組前奏第47章 戰役第55章 信使第113章 負擔第23章 天命?第52章 祈禱第89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會場第6章 運河縴夫第99章 引蛇出洞第29章 戰後第65章 畏懼第115章 糟了第207章 送別第67章 人氣第72章 幫忙第81章 孤膽第17章 文藝隊第70章 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白河县| 郴州市| 腾冲县| 蓝山县| 太仓市| 承德县| 陕西省| 宁夏| 蛟河市| 博白县| 通化市| 延津县| 庆城县| 宝丰县| 同心县| 泗阳县| 钦州市| 康乐县| 临桂县| 隆德县| 太保市| 黎城县| 车致| 九江市| 临沂市| 丹巴县| 稻城县| 隆回县| 紫阳县| 平乡县| 南京市| 建昌县| 上饶县| 宜阳县| 新民市| 伊金霍洛旗| 永定县| 辽中县| 梁河县|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