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

洛陽城外的校場之中,紅日高懸。春末夏初的風雖然吹得人暖洋洋的,但肅立在校場之上的大軍將士仍然肅穆凝重,殺氣騰騰。

張瑄標下大軍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軍紀嚴明、號令統一。張瑄自打就藩隴朔整軍開始,就著重在軍紀和號令上下功夫做文章,煞費心血。經過努力和實戰的磨礪,終於將軍隊打磨成了一支鐵軍。[.]

對於軍隊來說,軍紀是生命線。嚴明的軍紀,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是張瑄戰則必勝的關鍵因素之一,當然謀略也很重要。

咚咚咚!

洪亮而悲壯的軍鼓聲響起,張瑄一身鮮甲率衆將縱馬馳進校場。

鼓聲更加密集,而數萬士卒熱切的目光都聚集在張瑄一個人的身上。

張瑄馳馬過去,登上了點將臺,面對三軍將士昂首站立,神『色』肅然。

郭子儀、僕固懷恩等大將則分列在他的左側。而他的右側,則是心驚膽戰的李豫以及緊皺眉頭的李光弼。

李豫和李光弼都不明白,張瑄突然擂鼓聚集三軍將士究竟意欲何爲。不過,從常理來看,對兩人來說,這應該不是什麼好事。

李豫心中悽惶焦灼,雖很不情願,但還是被張瑄手下的軍卒給帶到了校場之中。至於李光弼,也同樣『摸』不清張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難道張瑄即刻要反?李光弼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心裡漸漸也生出了凡分不安。

張瑄猛然揮了揮手。

軍鼓聲驟然停歇。

張瑄環視臺下的三軍將士,突然朗聲高呼道“‘兒郎們,今日冇本帥聚集爾等,有凡句話說!”

“本帥自天寶年間就藩隴朔,就與兒郎們同甘共苦戮力同心,無論是征戰吐蕃還是勤王平叛,都浴血沙場屢立戰功……,我隴朔大軍所至,望風披靡,叛軍聞風喪膽,威名赫赫!”

“這不是本帥一人之功,更不是本帥一叮,人的榮耀。而是我軍全休將士共同的榮耀和蓋世功勳!”

“兒郎們,你們說,是不是這樣?!”

張瑄清越而洪亮的聲音在校場之上回『蕩』著,幾乎是與此同時數萬將士立即爆發起雷鳴般的吶喊聲:“大帥威武,我軍威武!”

長槍陌習在半空中揮舞碰撞著,發出激越而震顫人心的聲浪。

李豫和李光弼面面相覷,臺下數萬大軍吶喊的聲浪在兩人耳邊呼嘯著,轟鳴著,排山倒海一般的力量和氣勢生生將兩人的心神佔據。

李豫終歸是錦衣玉食的皇子,哪裡見過這種氣吞山河如虎的大場面,猜出張瑄的“良苦用心”李豫的臉『色』煞白,雙腿發軟,強撐著沒有癱倒在地。

而李光弼的臉『色』陰沉著,到了這個份上,他也沒有辦法再逃避,只能暗暗祈禱張瑄再給他一點時間。

“追隨大帥,建功立業!”臺下跨在馬上立再最前面的一個年輕的郎將率先高呼了起來,旋即又引發了一次如同九天驚雷一浪高過一浪的慷慨激昂的歡呼聲。

僕固懷恩暗暗與郭子儀交換了一個眼神。

軍心所向,無人可擋!只要張瑄一聲號令,大軍立刻會改弦易張,從洛陽起兵,先回師長安,滅了大唐朝廷,然後擁立張瑄爲帝。改朝換代,就在頃刻之間。

僕固懷恩與郭子儀還有諸將早就達成了秘密的協議,這一次不管張瑄反不反,諸將亦當率三軍將士爲張瑄龍袍加身,將他推向帝位寶座!

郭子儀暗暗攥緊了拳頭,做好了恩想準備。

“報!”

隨著一聲有力的呼喊聲,神策軍左衛大將軍南霽雲率百餘神策軍騎兵轟然馳進「百度貼吧啓航冇文字」校場,南霽雲手裡抓著一個血淋淋的頭顱,正是死不瞑目的安慶緒。

在點將臺首翻身下馬單膝跪拜在地,慨然大聲道“‘啓稟大帥,叛賊安慶緒已被誅殺,請大帥驗明首級!”

張瑄俯身掃了一眼冷然揮手道“‘好。將安慶緒等人的首級懸掛於洛陽城門之上,示衆三日,昭告軍民!”

“末將遵命!”南霽雲立即起身歸列,然後命收下軍卒將安慶緒的頭顱帶往城門處懸掛示衆。

張瑄昂昂然站在臺上緩緩扭頭望向了李豫和李光弼。 шωш¤ ттκan¤ C〇

張瑄的嘴角浮起一絲曬然和不屑一顧,冷冷道“李光弼,本帥已經將那叛賊安慶緒斬首示衆,你可心服?”

李光弼嘴角抽搐著,心裡非常憤怒,卻當面不敢再頂撞。

“當然,你可以上奏陛下,就說本帥將那安慶緒殺了,給本帥安上一個抗旨不尊的罪名。”張瑄淡然一笑,聲音陡然拔高了八度“‘兒郎們,你們說,叛賊安慶緒禍國民,該不該殺啊?!”

“殺!殺!”

刀槍如林在絢爛的陽光下反『射』著森然的寒光,山呼海嘯一般的喊殺聲席捲整個校場,一股無形的殺氣和軍威震動四野。

身處在這種環境和氣氛中,能夠保持心神平靜如水的,恐怕也就只有張瑄一人了。哪怕是郭子儀和僕固懷恩,都熱血沸騰,情難自已。

李豫雙腿發軟,心跳如鼓,再也控制不住緊張的情緒,身子晃『蕩』了一下,居然癱倒在了點將臺上。

而李光弼則咬著牙關,暗暗垂首不語,心裡卻是冰冷絕望。

張瑄要反了,必反無疑了!

心底原本一絲絲的僥倖瞬間消散一空,李光弼懊悔不及,不該如此衝動,正好給了張瑄一個藉口,撞到了張瑄的槍口上。

“肅靜,肅靜!”雷萬春在臺下跨在馬上,揮舞著陌刀,大聲呼喝著。

數萬軍卒漸漸平靜下來。

張瑄淡道“‘昔日的榮耀,張某永誌不忘。只是如今,張某也到了與爾芋分別的時候了。今日,陛下昭命已下,命張某卸下軍權,回京述職。”

“今日一別,日後恐再無相見之期。”張瑄慨然長嘆“‘就此與諸位拜別,諸位珍重!”

張瑄的話音一落,全場一片無言而異樣的死寂。

但不多時,就有人憤怒地朗聲高呼道“‘大帥不能走!憑什麼奪了大帥的兵權?憑什麼!”

“是啊,憑什麼?”

“……,想要讓大帥離開軍中,兄弟們,咱們決不能答應!”

“皇帝昏庸無道,陷害忠良,反他孃的!兄弟們,擁立大帥爲帝,共築無上榮耀!”

“反了,反了!滅了那狗皇帝,擁立大帥爲帝!”

數萬軍卒的呼喊之聲『亂』成一團,現場秩序變得混『亂』起來。衆多士卒奮不顧身地向點將臺的方向涌動著,領軍的將佐一時間控制不住局面。

李羌弼的臉『色』煞白「百度貼吧啓航冇文字」。

如此兵變,若是控制不住,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和李豫。沒準,會死在『亂』軍之中。

潼關。

張同率所部羽林衛一萬餘人出潼關,向虎牢關挺進。

“張兄,虎牢關乃是河東、范陽通往河南的咽喉,易守難攻,是爲兵家必爭之地。大帥對虎牢甚爲看重,往張兄此去一戰功成,只要拿下虎牢,我軍進可攻范陽,退可守住河南關中,大事可成!”封常清抱拳朗聲道。

張同在馬上回禮道“‘封帥請放心,張某定然不辱大帥使命。況且,虎牢關的顏真卿……。”

張同說到這裡,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道“‘顏真卿此人重情重義知恩圖報,大帥對其有大恩,說不準……,張某不用耗費一兵一卒,就進駐虎牢關了。”

封常清哈哈一笑“‘但願如此,張兄請上路吧!”

顏真卿的確是有歸順張瑄的可能『性』。但顏真卿並非張瑄的嫡系人馬,準備與郭子儀、僕固懷恩聯動起事將張瑄推向帝位的封常清,並不能相信顏真卿。爲了日後控制住局勢,避免范陽叛軍由虎牢關進攻河南和關中,破壞大事,封常清與張同會商,決定先下手爲強,先把虎牢關牢牢控制在自己人手裡。

這是封常清擅自做主的一次行動。後來的事實證明,封常清的這個舉動是無比正確的。

聽聞張瑄反唐,范陽的史恩明企圖渾水『摸』魚分一杯羹,率大軍南下河南,正在虎牢關被阻。

河西,涼州。

哥舒翰接到李亨的調兵詔書,又從探馬那裡得到了關於張瑄的一切消息,不由長嘆一聲,緩緩站起身來。

哥舒翰覺得非常遺憾。張瑄本來可成古往今來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將,三國蜀相諸葛亮一般的棟樑之臣,但陰差陽錯之下,張瑄竟然也要走上與皇帝和朝廷決裂的不歸路。

遺憾之後,是深深的凝重一皇帝與張瑄的爭鬥,凡乎註定是一場敗局啊!

縱然哥舒翰響應皇帝昭命,從河西出兵勤王,但目前的河西,已經拿不出太多的兵馬來了,同時還要防備吐蕃的侵略。

而劍南的情況基本上也是如此,甚至比河西還要困難。因爲劍南的安恩順,不僅要防備吐蕃還要抗櫃南詔。

至於安西的楊筋和北庭的程千里,一來是太過遙遠鞭長莫及,二來是他們身居胡地,要是將主力抽調回中原,難保所屬胡人不起異心。

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310章 母老虎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04章 解纓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92章 四方雲動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16章 交心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471章 比試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332章 猜疑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90章 圖窮匕見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194章 斬,立決!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54章 回靈州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275章 陰謀第308章 開恩科第308章 開恩科第447章 野性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32章 猜疑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168章 衝冠一怒第104章 解纓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06章 范陽定!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168章 衝冠一怒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457章 難題第114章 奪兵權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457章 難題第473章 慘烈之戰
第327章 政治交換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310章 母老虎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104章 解纓第164章 上元詩會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388章 郭子儀和僕固懷恩的密議第311章 酷吏之子第92章 四方雲動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250章 氣勢如虹、怒髮衝冠!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19章 速滾回范陽,若不然必取汝狗頭!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16章 交心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471章 比試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460章 龜茲,皇帝的鴻門宴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334章 韓國夫人獻女第478章 李倓復唐的鬧劇第332章 猜疑第378章 李光弼封郡王?第90章 圖窮匕見第277章 背叛與仇恨的火種第256章 捷報入朝!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98章 休怪本王翻臉無情!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445章 這罵名,我哥舒翰來背!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70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下)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194章 斬,立決!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26章 驚天之密第354章 回靈州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第217章 記住,你欠本官一個天大的人情!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470章 兩軍交戰講什麼仁義道德第361章 雙喜臨門!第302章 李亨的處置第275章 陰謀第308章 開恩科第308章 開恩科第447章 野性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32章 猜疑第84章 楊國忠的臭棋168章 衝冠一怒第104章 解纓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287章 史詩之戰(9)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100章 楊玉環的心計第406章 范陽定!第13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1)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384章 安祿山之死第14章 一唱一和一賭局(2)168章 衝冠一怒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112章 夜半迷情第99章 賄賂高力士第431章 四妃爭風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116章 各懷鬼胎、離心離德第20章 一石激起三層浪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457章 難題第114章 奪兵權第392章 楊貴妃的危機第242章 驚天動地的心思第457章 難題第473章 慘烈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兴安县| 儋州市| 兖州市| 珲春市| 乐至县| 杂多县| 集安市| 江都市| 东乌珠穆沁旗| 大姚县| 富宁县| 呈贡县| 房山区| 耿马| 合水县| 大荔县| 开江县| 彭山县| 洛宁县| 民县| 静海县| 昂仁县| 沁源县| 外汇| 峨眉山市| 社旗县| 和静县| 远安县| 嵩明县| 辽中县| 麻城市| 出国| 巴林右旗| 岑巩县| 尚义县| 株洲市| 共和县| 广安市| 息烽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