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黃泉迷窟
鬼掌櫃們如獲至寶,自此陰間颳起了一陣劇本殺的風潮。
一開始還只是陰水巷的牌友們一塊兒玩,後來全酆都的老富鬼圈兒都流行了起來。
三個月後,宋妙竹約她們送她們訂好的紙紮大馬時,再入樑府,好傢伙,直接變成了一個實景劇本殺體驗館。
內裡的裝飾擺件,都是陰水巷的鬼掌櫃們自個兒做的,甚至還請了鬼魂來當扮演npc。
劇本也不是宋妙竹之前提供的了,換成了找說書鬼弄來的故事改編的。
說書鬼算是陰間非常大衆,流動性也非常大的一個職業了。
鬼魂失去了學習能力,也失去了創造能力,但生前的經驗和記憶卻保留了下來。
每一個生前經歷豐富的鬼魂,都可以去當說書鬼,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的鬼聽。
有的時候,現實比小說還離譜,用說書鬼的故事編成的劇本殺,更加真實。
“我府裡的這幾處場景,大家夥兒都玩膩了,府裡也沒有位置做其他的場景了,這些東西都是大家合力做的,扔了也可惜,就想著要不要合資在酆都城合力開一個沉浸式真人劇本殺體驗館和棋牌館二合一的店!
既能賺錢,又能方便我們自己玩樂。
怎麼樣?你要不要加入?”樑福衣問。
宋妙竹露出了感興趣的表情。
這事兒她之前也想到過,但是因爲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經營,才一直沒有付諸行動。
畢竟沉浸式真人劇本殺體驗館的經營和紙紮店不同。
就算安壽堂幾經擴張,已經不是原來那樣一個小小的店面了,一樓的陽間商品超市和代購諮詢臺,二樓的紙衣區和傳統紙紮櫃檯,但即使小店變大店,經營模式還是很簡單。
一直都是自助選購加櫃檯結賬。
需要的鬼員工也不多,管理起來也容易。
毛錦霞和許靜思都成了領班,一人帶三個店員,管一層樓的經營就綽綽有餘了。
沉浸式真人劇本殺體驗館就不同了,不僅裝修上要精益求精,費很多的心思,還要準備劇本,培訓扮演npc的鬼員工,還得不斷的更新劇本和裝修。
不僅開起來不容易,經營和管理也不容易。
付出的時間精力與得到的收益,跟賣紙紮比起來,低太多了。
《紙紮秘術》上的那些陰紙紮,每一個在陰間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說是陰間的頂級限量版奢侈品也不爲過。
要不是陽間商品的進貨,現在有小紙僕們全權在網上下單,去豬場倉庫搬運代勞了,宋妙竹現在甚至連陽間商品的生意,都有些想放棄了。
有這個時間,多做一件四品紙衣,賺的比賣這些東西多多了。
但現在,和樑掌櫃她們合作就不一樣了。
“我可以用冥幣和陽間的劇本殺資料和桌遊資料入股!但是經營上,我不插手。”宋妙竹說。
她閒置的冥幣有不少,拿來投資錢生錢也挺不錯的。
劇本殺資料和桌遊資料就更簡單了,拿錢在陽間找人幫她收集就好了。
這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模式了,能賺到錢,又不怎麼花費精力。
“好!”鬼掌櫃們立刻就答應了。 她們來找宋妙竹,也是因爲這劇本殺,是她帶她們先玩起來的。
酆都不是沒有這種玩法,但都是在一些新鬼中間,他們也沒資金能跟她們似的大規模的打造場景去玩,也沒人來和她們這些老鬼玩兒。
宋妙竹和之前的每一任安壽堂掌櫃一樣,總能給她們帶來些陽間的新東西。
當晚,她們就商量出了出資和分紅比例,連店鋪選址都定了:陰水巷499號。
這個店面可是個黃金位置,陰水巷進出陰宅的牌樓就在這個店旁邊。
店主原本也是她們中的一員,甚至比她們在陰間待的時間更久。
但也懷著對修煉成仙的期盼,去投胎追趕這次靈氣復甦的浪潮了。
這個店面位置好,樑福衣就買了,原本是準備在這兒再開個福衣坊分店的,現在拿來開這個“黃泉迷窟”了。
宋妙竹如她所說,只拿了冥幣投資,然後就去陽間找人蒐集各種劇本殺和桌遊素材了。
只每次去陰間上課的時候,看一看“陰水巷牌友一家親”羣裡的消息,關注黃泉迷窟的建設進程,偶爾提出一些建議。
整個陰水巷老牌紙紮鋪子的鬼掌櫃都參與了進來,把建設黃泉迷窟當成了打發時間的“遊戲”,這進度自然不一般。
參與投資的那天,她剛做完所有修紙馬的訂單,定下以後一個月做一匹陰紙大馬,放到安壽堂去賣。
這個月的那匹陰紙大馬還沒做好,黃泉迷窟的第一個場館就開業了。
正是宋妙竹最開始教鬼掌櫃們玩的《血月照骨鏡》。
開業當晚,宋妙竹只給自己安排了兩個半時辰的課,留了半個時辰,去黃泉迷窟玩兒。
是的,玩兒。
鬼掌櫃們表示,第一天,鬼客們在場館裡玩,自己人也要慶祝一下。
黃泉迷窟每個場館的接待人數都有限,票價可不便宜,不是每個鬼都消費得起的。
即使如此,血月照骨鏡場館的預約鬼客也已經排到了明年。
剩下幾個還沒建好的場館,也已經有數百鬼客預約了。
光這些預約鬼客的定金,就夠她們把本金賺回來了。
而且除了價格高昂的真人劇本殺場館,還有價格更親民的各種桌遊棋牌館,只需要交桌位費,就可以遊玩。
每一種桌遊,她們都給自己預留了一個聚會的大包廂。
此時她們就聚集在這裡,玩兒著宋妙竹從陽間蒐羅來的新鮮桌遊。
她們自己玩熟了,纔會培訓鬼員工,然後開對應的場館。
桌遊棋牌館單價低,但是接待的鬼客多,收益也不可小覷。
首月宋妙竹拿到手的分紅,足有一千萬冥幣,能換十顆上品靈石了。
雖然比不上她安壽堂的收入,但也是非常大的一筆錢了。
關鍵是,宋妙竹在這上面,基本沒花什麼心思去經營,對她來說,跟白撿的也差不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