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六章 【鹽利】

到了唐代,《新唐書》載唐太宗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遺使至“摩揭它國”求取熬糖法,然後下詔令揚州上貢當地種植的甘蔗進行試生產,其成品的色、味均遠勝於摩揭它國,當時人們稱之爲“沙糖”,又稱爲“霜糖”。

“摩揭它”(magadha)爲古印度時代的奴隸制城邦,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南部,曾一度統一印度全境,孔雀王朝時最爲強盛,至公元四世紀的笈多王朝時仍爲印度強國。中國晉、唐僧人法顯、玄奘等都曾到此。摩揭它蔗糖的生產方式相對先進,它是利用火的熱能作爲蒸發方式來進行生產的,因而有更快的生產週期。

由此可見,唐太宗不惜遠離數萬裡之遙而派人前往,從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來說,甚至比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經更具實際意義。

到了此時,大宋國內雖然也有自產自銷的沙糖,可成色卻還是遠遠比不過印度產的沙糖,在黃州城內的鹽茶鋪子裡,一斤舶來的胡糖能賣到差不多兩貫多錢,比起四、五十文一斤土產的紅糖貴了差不多三十倍。

所以聽黃牛兒如此一說,姚政當即就驚呆了,便一把全搶過來細細看了,發現黃牛兒拿來的粗糖雖然形狀比起胡糖來不太好看,可色度更白一些,口感也更好,震驚之下再次確認道:“牛兒,莫要誆騙舅父,這……這果真是你製得?”

“三郎怎地說話,卻不信自家人?”姚二孃喝罵一句,便上前作勢要搶道:“不信牛兒,便別吃了!”

“嘿!姐姐勿惱,俺也是驚著了!”姚政忙護著手裡的粗糖,想想幹脆一股腦的塞進了玉兒手裡,這才道:“看來牛兒說的是真,這也……太過匪夷所思了有些!”

姚二孃伸手摸了摸玉兒的頭,笑道:“三郎懂個什麼?牛兒可是跟在老神仙身邊當六年道童,學了些仙家法術有何稀奇,況且這粗糖還不算些什麼,還記得今早予與你說的事麼?”

姚政聽了卻是一臉的苦笑道:“榷場不同菜市,豈有一言而決的,不過今日還是探了探上官的口風,如今黃州一歲的賦稅也不過六十萬餘貫,真要能把榷場開起來倒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姚二孃卻笑著遞過了一口布袋道:“你瞧著這物如何?榷場榷場,還不是先有市纔有榷。”

姚政打開一看,便眉頭一皺道:“這是……青鹽?”

姚二孃笑笑的看了看兒子,便道:“再仔細瞧瞧!”

姚政只能伸手抓了一把,在夕陽下仔細看了,發現這鹽居然也潔白得讓人驚訝,比他用過的青鹽好得多了,湊近了聞聞發現有一絲淡淡的海味,再一嘗發現鹹味純正沒有絲毫的澀苦,腦中轉上一轉,便驚訝的看著姐姐母子倆道:“這……莫非也是牛兒制的?”

“不錯!”姚二孃拍拍兒子,笑道:“今日下午,五十斤官鹽製得了四十二斤這種白鹽,三郎以爲如何?”

姚政聽得目瞪口呆,半響才喝道:“好!大好!”

說完了大號,姚政腦中的思緒如閃電一般轉了起來,這姐姐跟自家是一家人也就不說了,黃牛兒要去自己兒女,更是親上加親,所以這黃家的製鹽方子不就等於是姚家的?

不說今早姚二孃剛跟姚政提過榷場之事,作爲黃州主薄,對於市場物價還是有所掌控。前此東南六路統一的批發鹽價,大概是每斤最低二十文,最高四十五文,鹽利全歸朝廷專榷。

如今的鹽務乃是按朝廷統一規定的“五斤爲鬥”計算,黃州如今的鹽價是官鹽二百文一斗,浪裡子從江南販來的私鹽卻只要一百文一斗,至於上等的末鹽、井鹽和青鹽又根據品相差異上下浮動。

姚政卻知道,越州蕭山縣的錢清鹽場,此時官府購買亭戶的鹽價格極低,每斤不過四五文,致使無利可圖的亭戶多竄亡,至追捕拘繫之,乃肯就役。

而且,崇寧四年時(1105年),蔡京在改變鹽法的基礎上,“又以算請鹽價輕重不等,載定六路鹽價,舊價二十錢以上皆遞增以十錢,四十五者如舊;算請東南末鹽,願折以金銀、物帛者聽其便”。

到了去歲,也就是政和元年(1111年),左司員外郎張察上奏稱:奉聖旨均定東西六路鹽價,已均定奏聞。契勘自祖宗以來,東南六路賣鹽,惟紹聖之間最爲增羨,臣今來所定,比紹聖價上每斤增錢二文,至九文足,以酌中紐算,每歲以增及一百八十餘萬貫。若候轉運司會到,止是一路利害,互爲異見,與臣將諸路地理遠近照應相接、州縣通行均定利害不同。伏乞以臣所定價例先次頒行,如或逐路更有增廢去處,只乞下逐路轉運司比附相近場務立價聞奏。

朝廷聽從了他的建議,但又感到不滿足,進而詔令:“東南六路鹽於張察所定價上,每斤各添錢一文。”

也即是說,左司員外郎張察這廝上奏稱如今的鹽價較宋哲宗紹聖年間已經大幅度增長了不少,可還遠遠不足,所以建議每斤再增加二至九文,這樣的話每年就可以多增收一百八十餘萬貫的鹽稅,而朝廷起初批準了他的方案,隨即又嫌還不夠,再提高一文,即每斤增加三到十文。

黃州原屬淮南路,如今改屬淮南西路,由於不是鹽產地,官鹽需要漕運逆江而上,因此這一斤要賣四十文,而浪裡子們走私來的私鹽卻是隻賣二十文一斤,品相也比官鹽要好,市場自然是非常巨大。只不過國有國法,黃州城以及各縣城外的普通百姓可以買私鹽,但城內的居民卻只能拿著官府按照每家每戶的人口覈算出的鹽引去買官倉的官鹽。

想來事多,說來話長,也就短短一瞬,姚政腦中轉的念頭至少需要數萬字才能描述出來,不過得出的結論也是簡單,那就是糖利固然豐厚,可鹽利卻是更爲巨大,有了黃牛兒的製鹽方子,只要操作得好,這姚家和黃家便發達了!

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第一千零六七章 【和談】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六章 【血戰】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四章 【護送】第一百八一章 徐黏兒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十章 【飛霜】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七章 【人心難知】第二百零六章 蟄伏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四章 【內藏密庫】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第七十章 【標牌】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八章 【揭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秦檜入彀】第三十三章 【吃酒】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四章 【封侯】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九章 【武二來尋】第一百五三章 【千萬貫】第十三章 【秘法】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第九百五四章 【湯池堡】第九百二十章 【天鷓】第一千零三八章 【單挑】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第一千零六一章 【踹陣】第一百六五章 【遺命】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九章 【陣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四十五章 【試味】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第一千零十六章 【獠牙】第一百九七章 秦馳道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第九百四一章 【兀舍先生】第一千零五四章 【第一陣】第一百五八章 【炮製】第一千章 【乖張】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八章 【英雄】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六章 【筵無好筵】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九章 【容是不容】第四十八章 【種樹】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九章 【官道使】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八章 【想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第七十章 【標牌】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攻略】第一百三五章 【殺官】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六章 【混戰】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五章 【傀儡天皇】第二百零八章 坐探第九百五二章 【得勝關】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九章 【狐疑】第九百五二章 【得勝關】第一百七九章 【夫綱】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七章 【打帶跑】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十九章 【將功折罪】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二章 【公田法】第一百七三章 【復剿】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二章 【恤貧療疾】第九百九二章 【誤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十章 【金兀朮】第二十七章 【功德】第九百二七章 【授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第一百八一章 徐黏兒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五章 【徒勞】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章 【童貫來了】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四章 【奧援】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六章 【讓步】第一百六八章 【新時代】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第四十三章 【收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八章 【罪己】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七章 【豁然開朗】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五章 【岳家小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四章 【虎豹嶺】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二章 【高麗來朝】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十章 【金兀朮】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八章 【殺官讖】第一百八四章 著落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二章 【如坐鍼氈】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六章 【十四破百】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三章 【壞消息】第一千零六一章 【踹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三章 【華州軍】第三十五章 【天機】第一千零二七章 【國約】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四章 【分歧】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十章 【喜訊】第九百五五章 【軍議】第九百三三章 【奇貨可居】
第一千零六九章 【暗流】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六章 【賣妹夫】第一千零六七章 【和談】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六章 【血戰】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十四章 【護送】第一百八一章 徐黏兒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十章 【飛霜】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七章 【人心難知】第二百零六章 蟄伏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四章 【內藏密庫】第一千零八十章 【大宋之道 金甌無疆】大結局!第七十章 【標牌】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八章 【揭破】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四章 【秦檜入彀】第三十三章 【吃酒】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四章 【封侯】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九章 【武二來尋】第一百五三章 【千萬貫】第十三章 【秘法】第一百十五章 【陰陽箭】第九百五四章 【湯池堡】第九百二十章 【天鷓】第一千零三八章 【單挑】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三章 【車城】第一千零六一章 【踹陣】第一百六五章 【遺命】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九章 【陣斬】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三章 【覆轍】第四十五章 【試味】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第一千零十六章 【獠牙】第一百九七章 秦馳道第九百五十章 【戰場再見】第九百四一章 【兀舍先生】第一千零五四章 【第一陣】第一百五八章 【炮製】第一千章 【乖張】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八章 【英雄】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六章 【筵無好筵】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九章 【容是不容】第四十八章 【種樹】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九章 【官道使】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八章 【想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五章 【花鞋】第七十章 【標牌】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三章 【攻略】第一百三五章 【殺官】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三章 【失心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六章 【亡國之相】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六章 【混戰】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五章 【傀儡天皇】第二百零八章 坐探第九百五二章 【得勝關】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九章 【狐疑】第九百五二章 【得勝關】第一百七九章 【夫綱】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五章 【陷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七章 【打帶跑】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十九章 【將功折罪】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二章 【公田法】第一百七三章 【復剿】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二章 【恤貧療疾】第九百九二章 【誤國】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十章 【金兀朮】第二十七章 【功德】第九百二七章 【授讓】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言出如山】第一百八一章 徐黏兒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五章 【徒勞】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十章 【童貫來了】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四章 【奧援】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六章 【讓步】第一百六八章 【新時代】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第四十三章 【收服】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八章 【罪己】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七章 【豁然開朗】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五章 【岳家小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四章 【虎豹嶺】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二章 【高麗來朝】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九章 【要務】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十章 【金兀朮】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八章 【殺官讖】第一百八四章 著落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二章 【如坐鍼氈】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六章 【十四破百】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三章 【壞消息】第一千零六一章 【踹陣】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九三章 【華州軍】第三十五章 【天機】第一千零二七章 【國約】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四章 【分歧】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十章 【喜訊】第九百五五章 【軍議】第九百三三章 【奇貨可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惠水县| 精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沂源县| 汉源县| 沙坪坝区| 永靖县| 沂源县| 正定县| 邛崃市| 修水县| 屏东市| 舞阳县| 科技| 井冈山市| 黑龙江省| 昭觉县| 武冈市| 崇仁县| 墨竹工卡县| 汉川市| 新绛县| 长武县| 长春市| 合川市| 宝鸡市| 广西| 东港市| 城步| 新泰市| 新建县| 三明市| 龙海市| 泰顺县| 集安市| 敦化市| 衡东县| 怀柔区| 辽宁省| 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