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

長孫渙失禮衝撞在前,叫李恪抓住了小辮子,若是李恪願意,就算此時李恪下令將長孫渙拿下,打上一頓板子,那也是合乎情理的,長孫無忌就算知道了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與打在身上的一頓結結實實的板子相比,唱個小曲雖丟幾分顏面,可卻可免受皮肉之苦,所以長孫渙無奈,只得整了整衣裳,硬著頭皮唱了兩句。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遙,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

一支小曲長孫渙信手捏來,唱的是長干曲,講的也是兒女情長之事,想必長孫渙平日裡也最是喜歡這些鶯鶯燕燕之類。

李恪當前,長孫渙的神情、動作自不到位,可不得不說,長孫渙不愧是此道高手,唱的雖比不得那些唱曲兒爲生的伶人,但也絕對是拿得出手的,至少李恪是遠遠比不上了。

“好,長孫兄好嗓子。”

長孫渙簡單地一曲唱罷,李恪裝模作樣地喝了聲彩。

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之兄,也就是李世民的郎舅,太子李承乾尚需喚長孫無忌一聲舅父,也需喚長孫渙一聲表兄,故而李恪以兄相稱,倒也並無不妥。

作爲世家子,被命做如優伶一般唱曲本就不是什麼光彩之事,長孫渙若不是擔心李恪故意將事情挑大他也不會從命。

不過長孫渙雖然開口唱了,但面對李恪的喝彩臉上也掛不出半點笑意。

長孫渙只是問道:“既然殿下聽得高興,不知長孫渙可否告退?”

長孫渙乃長孫無忌之子,非是可隨意欺辱之輩,李恪雖然佔了理,但也知適可而止的道理,當即擺了擺手道:“那是自然,長孫兄請,本王便不送了。”

“告辭。”長孫渙告了聲退,轉身便匆忙離開了。

長孫渙走後原本唱曲的班子又被傳了回來。

因爲長孫渙的緣故,李恪的興致非但絲毫沒有被攪擾,反倒越發的高了,就連小曲兒聽著都比先前更多了幾分韻味。

就當李恪聽著正興起的時候,李恪身旁的秦叔寶竟突然猛烈地咳嗽了起來,咳嗽的動靜很大,神色也很難看。

“翼國公可是身子不適?”李恪看著秦叔寶突然變得蒼白的臉色,關切地問道。

秦叔寶拱了拱手,對李恪道:“末將身子不適,打攪殿下雅興了。”

李恪聽著,突然想起了什麼,唐史之上的秦叔寶便是壯年而亡,壽數只活到了貞觀十二年,難道現在便已經有了端倪了嗎?

李恪道:“本王的曲什麼時候聽都不打緊,可翼國公乃我大唐柱石,關係朝廷社稷,翼國公尚需保重身子啊。”

秦叔寶聽了李恪的話,無奈地笑了笑道:“末將戎馬一生,歷經二百餘陣,雖殺敵無數,但自己也屢遭重創,前後所流血加在一起怕不有數斛之多,焉有不病之理。”

李恪聞言,神色一下子凝重了起來。大唐立國,能自各路羣雄中殺將而出,定鼎天下,離不得這些戰將之功,正是他們所流的血,才澆築出了如今的泱泱大唐。

“剛毅木訥,氣鎮三軍,力崩大敵,匹馬孤劍,爲王前驅,此則吳漢之樸忠,賈復之雄勇也。”

旁人溢美之言,聽著榮如華袞,但這背後的辛酸又有誰能明白。

李恪問道:“翼國公身子不適,可曾延醫問診?”

秦叔寶點了點頭道:“自然是診過了,連宮中的太醫都來了個遍,但終究沒有法子。”

李恪道:“本王自武德九年北上,貞觀四年南歸,區區四年,大將軍已憔悴許多,大將軍千萬需仔細身體,將來大唐南征北戰,尚離不得大將軍。”

李恪同秦叔寶說著,口中的稱謂已經不自覺地從翼國公變作了大將軍,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秦叔寶也看出了李恪的關切,似乎不在意地笑了笑道:“末將半生都在沙場征戰,殺了許多人,也許多次差點被人殺,生死早已看淡了,沙場裹屍本就是應有之意。太醫有言,末將恐怕活不過五旬了。”

李恪聽著秦叔寶的話,心中不禁一酸,又想起了那句“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

將軍如美人,古往今來多少千古名將都未能安度晚年,抑或死於敵手,抑或死於君王猜忌,抑或如秦叔寶這般死於多年累積而來的傷病,真正能夠安然終老的又有幾人。

李恪看著秦叔寶,突然開口道:“大將軍不必憂心,待本王正式開府後當遣人遍尋天下,天下之大,總有能醫好大將軍傷患的神醫。”

李恪身爲皇子,仔細計較起來與秦叔寶的交情也算不得多深,能說到這一步已是用心了。

秦叔寶謝道:“殿下有心了,比起羅士信、單通,我已活了足夠久,夠了。”

因爲秦叔寶的一陣咳嗽,雅室之中的氣氛突然低落了下來,悅耳的曲子聽在了耳中也顯得頗爲壓抑,作爲東道主的蘇定方見狀,開口對李恪提醒道:“殿下一直想習槍術,如今大將軍在此,殿下何不借機討教?”

李恪聽了蘇定方的話,也想起了自己的來意之一,李恪對秦叔寶拱手道:“本王常常聽聞大將軍乃當世槍術名家,一身武藝冠絕我大唐百萬大軍,本王一直有意同大將軍討習槍術,不知大將軍可否賜教?”

秦叔寶聽了李恪的話,臉上露出一絲奇色,笑著問道:“殿下也欲從武?”

李恪志在帝位,光走文路自然行不通,邊功與他而言也必不可少不過秦叔寶畢竟不比蘇定方,秦叔寶當面,李恪也不能說的太過直白。

李恪回道:“倒也算不上從武,不過是有些興趣罷了。我大唐以武立國,皇祖父、父皇都是此中行家,本王也不能墮了家風。”

李淵與李世民二人,在前朝俱是武臣出身,手上的功夫都不弱,尤其善射,李恪效其父輩倒也說地過去,不過李恪畢竟不是尋常人家子弟,秦叔寶也不敢隨意收徒。

秦叔寶對李恪道:“殿下好武,欲從末將習武自無不可,不過殿下畢竟是皇子,末將也不便擅自教授,此事尚需陛下允準。”

所謂習武,不過強身健體,李恪沒有秦叔寶那樣的天賦和底子,就算練得再好也不過百人敵,生不出什麼事來,而且大唐尚武任俠,關中子弟更是如此,李恪要習武,李世民沒有拒絕的理由。

李恪道:“有大將軍這句話便足矣,父皇那邊自有我去請命。”

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十章 收局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十一章 擇師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四章 易爵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十七章 仙娘第四十章 定儲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十二章 夷男第三十八章 捷報入京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十二章 夷男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二章 重聘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十一章 奉茶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一章 定帥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四十章 墜馬第三十章 破陣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二十章 尋人第八章 演練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
第二十六章 小兕子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十章 收局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十一章 擇師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四章 易爵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四十四章 謂我何求第十七章 仙娘第四十章 定儲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五十三章 林遠圖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十七章 親事府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十二章 夷男第三十八章 捷報入京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三十六章 以畫爲餌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二十章 王妃有孕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六十九章 行殯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一章 太子之危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十二章 夷男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七章 劉仁軌到府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八十二章 重聘第三十九章 誅殺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六十六章 尚書李績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十一章 奉茶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二十四章 揚州刺史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六十一章 蘇瀟生怒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六十九章 長孫遺願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一章 定帥第四十一章 木秀於林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四十章 墜馬第三十章 破陣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七十章 楊政道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二十章 尋人第八章 演練第四十三章 欲保東宮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憂第三十三章 請纓第二十七章 三策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上杭县| 土默特左旗| 菏泽市| 柳州市| 安图县| 宝山区| 北宁市| 泗洪县| 阿拉善右旗| 平顺县| 宝坻区| 兴业县| 海林市| 盐亭县| 黄石市| 保德县| 台东市| 浦县| 阜康市| 龙山县| 平陆县| 台江县| 张家川| 宝丰县| 岫岩| 南城县| 保山市| 交城县| 陕西省| 吉安县| 巩留县| 密云县| 阿拉善盟| 陵水| 常州市| 开阳县| 晋中市| 永春县| 资阳市| 云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