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沉思片刻後,看向太后和晉王李佑,沉聲說道:“此事已定,就算有朝中大臣有不同的意見,朕也是會堅持這一決定的。母后,您放心好了?!?
聽到皇上說的這些話,太后突然笑了起來,並看向皇上說道:“呵呵,皇上,如果朝中大臣提出不同的意見,也是可以商量的。如果,大臣們有更好的辦法,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是啊,母后,朕記住了。”皇上輕輕的點著頭說道。
“恩恩,佑兒,你還有什麼要給你父皇說的嗎?”太后提醒道。
突然聽到太后這樣的問話,李佑有些措手不及,不知該如何作答,呆愣片刻後,方纔說道:“這件事情,全憑父皇和太后做主,佑兒沒有什麼要說的。”
聽到李佑的回答,皇上的心裡暗自說道:“唉,以前總是聽太后誇讚佑兒,如見看來,佑兒還真是一塊璞玉啊?!?
太后看向李佑和皇上,半響方纔說道:“恩恩,那也好。這件事情,都由皇上來安排吧。不過,切記,要保證佑兒的生命安全。”
“母后,您放心好了。會最大限度的,保證佑兒的安全。只要佑兒不去瘟疫的人羣中,不接觸病人和病人用過的東西,是不會傳染到瘟疫的。”皇上如實的將自己關於江陵瘟疫的理解說了出來。
太后聽到皇上的話,在心中暗自想著:“如果,不去人羣中間,如何樹立人們對於瘟疫的信心。如果,佑兒真的這樣做的話,和不去有什麼區別。應該讓江陵的人們,看到朝廷是真正關心他們的,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們?!?
但是,太后心中的話,不知道該如何向皇上和李佑說出來。
李佑聽到皇上的話,心中有著和太后同樣的想法。
思索片刻,便向皇上說道:“父皇,如果,佑兒不去江陵百姓中間去,如何讓江陵百姓明白,朝廷是沒有放棄他們的,如何讓他們擁有強大的,對抗瘟疫的信心。”
說道這裡,李佑看向一旁的太后和皇上。當看到太后的肯定的眼神後,李佑接著說道:“父皇,佑兒這次去的主要目的是,讓江陵的百姓樹立起對抗瘟疫的強大的信心。如果,不能站在他們中間,那和沒有去就沒有任何區別了。而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御醫們,也都會對瘟疫治療而停滯的。”
聽到李佑說的這些,皇上覺得有理。但是,考慮到李佑的生命安全,皇上看向太后,徵求太后的意見。
意識到皇上的目光向自己看來,太后便迎了上去。
“皇上,您想要說點什麼?”看到皇上欲言又止的樣子,太后關心的問道。
“母后,您覺得,剛纔佑兒提到的問題怎麼樣?”皇上看向太后,輕聲問道。
聽到皇上問道,關於剛纔李佑問的問題,太后沉思片刻,說道:“其實,佑兒提到的也正是哀家剛纔心中所想的問題。如果,佑兒真的去了,必定要到廣大百姓中去。這樣,他去的纔有意義。”
“可是……”
聽到太后的說法,皇上甚是驚訝。
要知道,如果李佑真的去江陵的百姓中間了,那極是有可能感染瘟疫的。畢竟,江陵出現的瘟疫傳染性太高。
而且,如果,有人想要暗殺晉王呢。到那時,周邊沒有好的防守。定然是個很
好的機會。
無論的哪種,都使得李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其實,太子和賢王,如果去的話,應該還會好點。起碼,暗殺他們的人應該不會太多。
不像晉王,常年駐守在邊關,在那裡,他結下了不少的仇家。自然,如果,李佑去江陵的話,那極是有可能被殺害的。
看到皇上臉上驚異的表情,沉默片刻,太后接著說道:“目前,這件事情,也只能這樣做了。至於佑兒的性命,只有他自己多多注意了。要加強他身邊的守衛,嚴防有人趁機出來搗亂?!?
聽到太后的這些話語,皇上輕輕的點著頭,並且堅定的說道:“這些,母后,您放心好了。這件事情,朕已經做了準備。”
“恩恩,那就好。別的哀家不擔心,只是,擔心,有人會趁機傷害佑兒。畢竟,他在邊關那麼多年?!?
說道這裡,太后的眼中不由的泛出了淚光。
想到,李佑在十三歲的時候,就離開了自己的身邊,前往邊關,守衛國家。在外面受盡苦頭。
一想到,前幾年,李佑受的罪,太后就感覺心疼。情緒也就不由自主的激動了起來。
再想到,不久之後,自己的寶貝佑兒,又要去此刻危機重重的江陵,太后的心裡更是不是滋味。
但是,這些,都是太后一人的計劃。雖然,江陵瘟疫的事情,並不在自己的計劃之內,但是,讓李佑去江陵的這件事情,是太后想出來,並付諸於實踐的。
看到太后的情緒,突然激動了起來。身邊的福安,立刻將手中的巾帕遞了上去。
太后將遞過來的手帕拿在手中,在眼角處細細的擦拭著。
李佑上前關心的問道:“太后,您沒事吧?”
看到來到自己身邊的李佑,太后將手中的手帕收了起來,笑著說道:“呵呵,哀家沒事。只是,想到了以前的一些事情,所以就不由自主的情緒失控了。”
皇上明白太后神色激動的原因,所以只是在旁邊默默的想著一些事情。
如果自己的提議大臣們還是不同意呢,那該怎麼辦?
不過,這些也不用擔心,就像太后說的那樣。如果,大臣們不同意,就讓他們提出更好的建議。如果提不出來,那麼就這樣決定。
雖然,皇上的心中是這樣想的,但是,不由的也會想到一些其他的事情。
比如,去江陵這件事情,本來應該是由太子代替皇上去的。然而,太子卻並沒有挺身而出,去江陵,甚至連這樣的話都沒有說。
然而,不是太子的李佑,卻在這個關鍵的時期,將心中的真實想法說了出來。完全爲了百姓著想,有著一顆善良的,真誠的心。
而且,晉王對百姓的愛,應該不亞於朕吧。
皇上在心中默默的想著。
太后的情緒已經調整過來,並看向在一旁坐著的皇上。
看到皇上沉思的樣子,太后輕聲詢問道:“皇上,在想什麼呢?”
被太后這樣一說,皇上從自己的想象中驚醒了過來?;氐搅爽F實。
皇上擡起頭來,看向自己面前的太后,李佑和福安,在心中暗自想著:“但是,現實畢竟是現實。太子身後的勢力是很強大的,不是想換就能換掉的?!?
剛纔,皇上想到了很多很多。當然,他也想到了,這個太子之位到底誰做更加合適。
目前,他想到的,自然是晉王李佑和賢王最合適。
至於賢王,皇上是從心裡喜愛的。
如果容妃還在的話,沒準賢王還真的能當上太子之位呢。
皇上總是會在心中這樣想著,然而,沒當想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皇上都會覺得,容妃的死,太過於蹊蹺。
但是,太后既然不想讓調查這件事情了,那皇上也不會多查。
因爲皇上一直都是非常相信太后的,並且認爲,不管太后做了什麼事情,都有她自身的原因,都是可以理解的。
比如,福安的事情。
這件事情,放在哪個人身上,都是不會同意的。然而,皇上卻並沒有提出任何意見,也並沒有對太后的這種做法,提出任何反對。
雖然,太后和福安的事情,已經是不公開的秘密,但是,皇上卻總是假裝不知道。
其實,皇上也在私底下,調查過,關於福安的事情。
當年,皇上還是太子的時候,福安曾經在太子府裡當過差。
而且,曾經就在當今皇后的殿中當過差,這使得皇上甚是疑惑。
只是,這件事情已經時隔多年,皇上也並沒有詳細的調查這件事情。
因爲,他覺得,如果,真的有什麼事情的話,那麼太后也早就已經查清的。
這些,都應該是太后要查明的事情。而且,皇上堅信,太后在接納福安的同時,已經將福安的身份查清楚了。
這麼多年來,福安在後宮之中,一向都是循規蹈矩的,做人低調,不愛管閒事。一般情況下,都會在朝陽宮中,陪伴太后。
雖然,後宮之中佳麗三千,卻沒有聽到過,關於福安和其他宮女或者妃子之間的任何傳聞。
可能,這也是,皇上一直都沒有對太后的這件事情,提出異議的地方。
再加上,據情報說的。福安曾經是皇后身邊的貼身侍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定然是有一定武功的。
在太后身邊,也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自然,皇上從來沒有提到,關於福安的事情。太后,也是不會先提到,關於福安的事情的。
但是,兩個人心中都是明白的。
對於,這件事情,太后對於皇上是充滿感激之情的。
至於,福安曾經在皇后身邊,做過貼身侍衛這件事情。
太后也是知道的。
至於,福安和皇后之間,有沒有什麼特殊的關係。這些,太后心中一直都有懷疑,只是,並沒有任何確鑿的證據。
還有就是,太后很是喜歡福安。因爲,福安不僅能夠滿足自己的生理需要,還能很好的瞭解自己。要知道,在太后這個年紀的女人,生理需要是很強烈的。
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生理需求,太后的容顏和精神面貌,都不能有如此只好的。
在國家大事上,福安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太后,最喜歡福安的地方,還是,因爲,福安這個人做事低調,不張揚,而且,幾乎每天都陪在太后的身邊。
讓太后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內心的滿足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