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廚子耳旁似乎還在迴響著那一句淡淡的話。
因爲(wèi)你們不配做廚子,因爲(wèi)你們不配做廚子……
他們是真的不配啊!他們的菜式拿了出來,卻沒有人瞧上一眼,更不要說吃了。
從他們將菜端出來的時候,他們便輸了,做菜的小丫環(huán)春菊,從那一刻開始便吸引了韓和澤的目光,就連他們自己也都被那幾只烤土豆給吸引了。
直到春菊那個丫頭將烤土豆切開之後,再也無人能想起,他們做的那一碟雜菜炒肉絲了。
不過是一個小丫環(huán),也能做得如此菜式,他們真真是枉爲(wèi)廚子。
夢繞看著幾個幾個廚子愣住的樣子,不由得微微一笑。
“放心,我不會把你們怎麼樣的,還得靠你們賺錢呢。”
廚子聞言,身子一軟,靠他們賺錢?什麼意思!
夢繞讓韓和澤將文房四寶拿到了一樓大廳,這纔在紙上寫上了幾個字。
商人自是識字的,此時一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多年懶,枉爲(wèi)廚,今道歉,望原諒!明天之,酒樓處,新廚子,不負(fù)望!”
夢繞一寫便是五六張,寫好了便讓春菊分給了這些個廚子。
這些廚子不過都是靠著自以爲(wèi)的廚藝在酒樓裡混罷了,根本就不識字。更不會想到夢繞竟然會讓她們拿著這張紙?jiān)诰茦情T前下跪。
原來下跪便是這樣的意思。
儘管廚子再不願意,輸了便是輸了,想要耍懶?他們是什麼身份,這個姑娘又是什麼身份?耍懶,耍得起麼!
於是,在某一間酒樓門前,有幾個漢子,手舉紙張,跪在了酒樓前,一直重讀著紙上的那一句話。
商人瞧著這般情形,心裡只是暗道,不能得罪了這姑娘啊!
韓和澤雖然認(rèn)同男兒膝下有黃金這一句話,卻認(rèn)爲(wèi)這些廚子是活該的,倒也算是尹小姐有善心了,要是這些廚子出言調(diào)戲其他的官家女子,恐怕此時也不單單是跪在此這麼簡單了,定是逃不過一個死字。
韓和澤是這般想著,卻不知,這幾個男子距離死這個字也不遠(yuǎn)了。
今天京城鬧了這麼一出之後,整個京城還有誰不知道韓和澤的酒樓呢?
有人說,這個酒樓換了掌櫃,也換了主事。以前的吃食難吃不說,服務(wù)的態(tài)度還差,此時卻是吃一個土豆也能吃完新花樣,實(shí)在是妙事。
有人說,這背後的主事也是個不得了的,請了一個好廚子回來,將那些個好吃懶做的廚子趕了走,日後大家在外吃東西也都有了多的選擇了。
也有人說,這個酒樓這般待廚子,又會如何待客人呢,雖說好奇這個酒樓的食物,還是不敢去的。
謠言紛紛,卻影響不了夢繞等人的心思,唯一影響到的,便是酒樓的生意。
只因夢繞當(dāng)天便將前段日子寫得幾個美食方子教給了春菊。過後再讓韓和澤按照夢繞的要求親自去挑選廚子,最後還讓春菊親自去教會了新僱傭的廚子。
韓和澤將酒樓的匾牌也給換了,換成了“遇仙居”。
遇仙居這個是一個好名,客人紛紛問起爲(wèi)何改之。
而韓和澤則是笑著說了一句話,“我們酒樓遇上神仙一般厲害人,才能得到如此好的生意!”
最後遇仙居開了張之時,韓和澤還邀請了夢繞吃上一頓好的,最後還雙手呈上這件酒樓的文案,夢繞拿著文案一看不由得挑眉,利潤佔(zhàn)五成?
就是這樣,夢繞拿到了“遇仙居”每個月利潤的五成,收入又多上了一筆。
當(dāng)然這是後話了,暫且不提,先往鬥菜事後那兒講去。
這一天的鬥菜結(jié)束之後,那幾個出言不遜的廚子跪上了一天,只覺得臉都丟盡了。
夜裡,韓和澤趕了他們離開之後,幾人便都不約而同地詛咒著夢繞這般女子不得好死。
卻不知爲(wèi)何在幾人詛咒的時候,出現(xiàn)了幾個黑影,只聽見“啊!”的一聲。
幾個曾經(jīng)出言不遜的人全都死了,但是所有人都找不著這些人的屍首,這些人在這個世界消失一般,再也無人見過。
這一天,已經(jīng)是鬥菜之後的三天。
夢繞大早一起,回到了沁心會所,正準(zhǔn)備做她新研究出來的新點(diǎn)心---西點(diǎn)。
不想李玲瓏卻是破門而入。
“夢繞,出大事了!”
夢繞原本正在用心做西點(diǎn),可這李玲瓏這般破門而入還真是嚇到她了。
“這是怎麼了?又什麼大事值得你大驚小怪的?”夢繞拍了拍心口說道。
李玲瓏方纔一下馬車是跑過來的,此時早已經(jīng)氣喘吁吁。
“你,你很快,很快就能見到你的,你未來的夫君了!”李玲瓏雖喘著氣,但還是忍不住先將話說了出來。
夢繞想起了前幾天嚴(yán)皓聆讓小廝凌寒送回來的信中的內(nèi)容,便猜到了李玲瓏所說之事。
“你的意思是說,聖上答應(yīng)了?”
李玲瓏也是個聰明的,聞言不由得愣住了,連氣都忘記喘了。
“你,你知道?”李玲瓏驚訝道。
夢繞大喜,卻沒有解釋,只是問:“你快告之我,聖上是否答應(yīng)了?”
李玲瓏點(diǎn)頭,“是明國的聖上指名道姓讓你過去的,說是你上一次給太子的藥膳很是管用,明國聖上服下了,身體好了許多。這一次讓你過去幫助他調(diào)理身子呢。
至於我父皇哪能不答應(yīng)!現(xiàn)在昌明兩國關(guān)係不算十分友好,聖上正愁著兩國的關(guān)係呢,不然也不會派了盛清王與你未來的夫君過去明國了。
此時父皇得了明國聖上親自寫的信件,便爽快答應(yīng)了。”
夢繞聞言笑著應(yīng)了,李皓聆在信中也提過一下這事情,後面,小廝凌寒也將李皓聆的話傳達(dá)了,讓她收拾好包袱……
“那真是太好了!我長這般大也未曾去過明國呢!”李玲瓏扁嘴說道。
夢繞伸手推了推李玲瓏,“你是公主,哪能說去就去了?若真的要你去,我怕不是好事。”
李玲瓏聞言一愣,本能反應(yīng)問道:“爲(wèi)何?”
夢繞嘆了一口氣,“你是昌國的公主,若是讓你去明國還能有別的原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