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餞別宴後,周王在一行人的前呼後擁下,浩浩蕩蕩地離開了雍丘,父親率領(lǐng)衆(zhòng)臣一路相送。
我站在城樓上,看著長長的隊伍筆直地穿過郊野。大道上微塵揚起,鮮紅的王旗消失在秋意漸深的千里平原中。
正望著遠方發(fā)呆,一隻手突然落在我的頭上,揉了揉。
敢在後面摸我頭的人只有一個人。
我把那隻爪子拍開,氣惱地用手護住變得毛茸茸的頭頂,瞪向觪:“阿兄!”
觪嘴角勾勾,表情似笑非笑:“人都走遠了,姮還看?”
我把頭髮整理好,瞟瞟他,奇道:“阿兄如何未跟隨君父送行?”
觪說:“宮中還餘有事務(wù),君父命我留下。”他停了停,帶著一絲玩味地問我:“燮父可與姮道別了?”
真直接,四周望望,好在近旁沒人。我嗔怪地瞥他一眼,說:“也沒怎麼道別,姮遙遙向他招了招手。”停了停,補充道:“燮向姮微笑頷首。”
“哦?”觪揚揚眉毛,又問:“那姮方纔可曾見到子熙?”
我說:“虎臣輿就在天子車架旁護衛(wèi),自然見到。”
觪繼續(xù)問:“可曾與之道別?”
我點頭,說:“虎臣輿出城門時,恰好擡頭望上來,姮也朝他招手了。”
“哦?”觪露出一絲微笑,道:“子熙如何表示?”
表示?我想想,那時視線相遇,我朝姬輿擺擺手,他似乎明白了意思,然後……笑了笑?如果嘴角彎彎也算笑的話。
我答道:“虎臣輿向姮莞爾。”
觪聽了,表情鬆弛下來,說:“如此便好,子熙幸未怨怒。”
“怨怒?”我不解。
觪看著我,道:“姮可知昨日哺時後,爲(wèi)兄曾去找你。”
我點點頭,說:“知道,寺人提過,傳言虎臣輿也在。姮歸來時夜色已深,恐妨阿兄歇息,故而未至。”
觪微微皺眉,道:“夜深?子熙可一直候至亥時,姮卻不來。”
“啊?”我訝然,“虎臣輿爲(wèi)何候我?”
觪嘆口氣說:“還不是爲(wèi)了去年那頭幼鹿,姮平日不是總念起它?爲(wèi)兄與子熙說起,他便欲親口向姮交待。”
“小悠?”我眼睛一亮,差點把它忘了。忙問觪:“小悠可好?”
觪道:“子熙說它如今體壯膘肥,毛色光潤,春天時已長角。”
“啊。”我笑逐顏開,這麼說它過得挺好,姬輿照料有功啊。
觪責(zé)怪地看著我,道:“昨日宴後,子熙隨爲(wèi)兄回宮,途中來尋你,寺人說你膳後不知去了何處,爲(wèi)兄便留下話,與子熙在宮中等候。不想過了許久,姮一直未至,多次派人去看,皆言你未歸。最末一次,寺人回報說你已回宮,卻睡下了。”說著,面色愈加不善,瞪著我,“爲(wèi)兄邀來子熙,本欲使姮了願,卻一場空等,子熙雖未言語,姮可知其時爲(wèi)兄尷尬?”
是這樣,姬輿一番好意,昨晚的確很對不起他,我回來以後應(yīng)該派人去說一聲的。
我抱歉地望向觪,說:“此事是姮不好,阿兄莫怪。”
觪輕哼一聲,撇過頭去。
我可憐巴巴地扯扯他的袖子,他仍是不理。
我想了想,討好地說:“阿兄不是喜歡那沙冰?姮這就回宮去做,午後送到阿兄處。”
觪轉(zhuǎn)回來,瞥瞥我,笑笑,伸出兩根指頭,擺作一個“V”字。
“啊?”我登時愣住,睜大眼睛,怎麼可能?!
只聽觪說:“一盤不盡興,爲(wèi)兄要兩盤。”
我鬆了口氣,原來是“二”啊……
忙陪笑點頭道:“諾。”
※※※※※※※※※※※※※※※※※※※※※※※※※※※※※※※※※※※※※※※※※
秋風(fēng)越來越?jīng)觯瑥膶m內(nèi)的高臺上眺望,大地在陽光下金燦燦的,煞是耀眼。
每年一到莊稼收割的季節(jié),杞國上下就會格外地繁忙起來。貴族們要下到各自的封邑中視察,準(zhǔn)備過冬的貯藏,連父親也會親自到鄉(xiāng)遂中的巡視大田,常常數(shù)日不回。
不過今年稍有不同,父親覺得年紀(jì)大了,把農(nóng)事交給了觪,自己留在宮中處理事務(wù)。
觪忙得夠嗆,接連幾天在鄉(xiāng)遂中留宿,回來的時候整個人黑了一圈,沒休息兩天,又往外跑。
母親心疼他,細細叮囑他注意身體,還經(jīng)常讓人送去可口的飯食。
觪愁眉苦臉地對我說:“姮,在那毒日頭下,菜餚再美味爲(wèi)兄也覺得難以下嚥,只想著姮的沙冰,如何是好?”
我笑著說:“阿兄,沙冰易化,恐未送至阿兄跟前便已成水,再者,阿兄奔波勞累,當(dāng)食溫暖之物,沙冰寒涼,要吃壞肚子的。母親身體不好,阿兄勿教她擔(dān)心。”
觪一臉沮喪。
說到母親的身體,兩人都有些鬱郁。
入秋以來,母親的身體越來越差,臉漸漸消瘦,蒼白了許多,常常咳嗽。宮裡的醫(yī)師說她這是長期的病根遇到天氣變化所致,只能用藥石慢慢調(diào)理。我整日地待在她身旁,端藥遞水,一步不離,後來,索性將一些日常用具搬到母親宮裡,和她一起住,以便照顧。
有我每天陪伴,母親的病情倒也緩解了些,但身爲(wèi)夫人,每天仍有不少庶務(wù)要處理,紛擾不斷。
考慮到靜養(yǎng),我曾勸母親把後宮的事務(wù)交給叔姬或其他身邊人分擔(dān),她卻笑笑,道:“姮放心,些許小事,不過繁瑣了些,母親還應(yīng)付得來,不需旁人操勞。”言辭之委婉,語氣之堅決,讓人勸不得。
我說她不動,只得作罷,母親心思太重,這病有一半就是累來的。
除了我以外,最勤力服侍的是叔姬。她天天都來,從早待到晚,從不言累。
其他的庶室也常三五成羣地結(jié)伴來探望,陪母親說話,嘰嘰喳喳的好不熱鬧。我對她們很反感,不僅因爲(wèi)她們吵到了母親,還因爲(wèi)我覺得她們到這來的目的,根本是爲(wèi)了見父親。
自從父親開始慢慢讓觪處理國務(wù)以後,他清閒了許多,隔三岔五地過來看母親,一坐就是一兩個時辰,如今母親一病,他更勤快,幾乎每天都會來。
叔姬挺識趣,父親一到,她立刻行禮告辭;其他妾室卻不會這樣,仍然坐著,半天不走。母親面上淡笑,冷眼旁觀。後來,父親覺得不妥,下令說夫人有恙,宮中之人如無正事,一律免去探視。
以後父親再來,室中就只剩我、母親和他三人。
令我吃驚的是,父親居然很健談。不過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他一人在說話,從國事到家事再到貴族們的趣事,說了很多;母親卻只是聽,時而淡淡地答上一兩句,神情平靜。有時候說到樂處,兩人都會笑起來,但一笑完就立刻冷場。實在找不到話題,父親就讓我彈琴,一室詭異的寂靜,只餘琴音,我渾身不自然。
母親對父親的態(tài)度很奇怪,看上去相敬如賓,一言一行皆在禮儀之中,卻總保持著疏離。有時父親留到很晚,像有在此歇宿的意思,但母親總會適時地對我說:“姮可覺得困了?稍候與母親一起就寢吧。”父親只好離去。
我覺得自己像個大燈泡,看著母親身體好轉(zhuǎn)起來,就向她提出搬回宮去。她卻不準(zhǔn),仍然讓我住在她的宮裡。
※※※※※※※※※※※※※※※※※※※※※※※※※※※※※※※※※※※※※※※※※
秋收過後,齊國傳來消息,他們答應(yīng)把齊央嫁過來。
父親大喜,立刻派人前往納采、問名。
我聽說以後,詫異不已。
齊一個泱泱大國,公室顯赫,炙手可熱,怎麼會看上杞一個小國的求親?我當(dāng)初以爲(wèi)他們即使會答應(yīng),也不過用一個庶女或宗女打發(fā),沒想到齊國真的首肯,要把嫡女嫁給觪。
我想起齊央見到觪的表情,不禁苦笑,如願以償?shù)丶藿o美男,那丫頭必定樂瘋了。事實上,我倒不討厭齊央,反而覺得她雖然任性,卻率直可愛,對她相當(dāng)有好感。只是,她的姐姐齊螢……算了,素未謀面,不想也罷。總的來說,這門婚事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偏心地看,觪不會吃虧。
對於婚事,觪的反應(yīng)不大,有人來賀,他一律報以微笑。
我笑嘻嘻地問他:“阿兄將爲(wèi)人夫,感想如何?”
他笑笑,道:“成丁娶婦,人生之必然,爲(wèi)兄無甚感想。”
我神秘地說:“阿兄難道不想知道新婦是何模樣?”
他卻一臉無所謂:“知之如何?不知如何?婚姻已定,美醜即爲(wèi)外物。”
我訕訕,觪倒是想得開。
寒冬到來之前,周王在泰山與東夷諸部會盟,不日返國,途中在衛(wèi)國與殷八師行大蒐禮,狩於牧野。
第一場雪降下之後,我收到了燮的平安信。幾乎同時,媒人從齊國回來,說請期已畢,觪的婚期定在來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