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四章 癡與狂,共天下

西方邊陲,十萬大山。

這片區域極其遼闊,瀰漫著原始蠻荒的氣息。樹木高大繁茂,荊棘叢生,所有生物都在瘋狂競爭生長。

山林深處的地勢陡峻,毒沼密佈,潛藏著無盡兇險。更有甚者,衆多不知名的兇獸棲居在此,猙獰可怖,不計其數。

稱霸整座山林的,卻是一羣人類。跟那些兇禽猛獸相比,他們身軀太過渺小,似乎不堪一擊。

但是,每當遇到嚴峻挑戰時,他們都眼放精光,不僅毫不畏懼,反而爆發出一股狂熱的野性氣息,迫不及待想要戰鬥一場。

他們身材魁梧,清一色穿著黑袍,額頭繫著一根玄色髮帶,收攏住披肩長髮。他們的武器,都是一柄沉重鐵劍。

不止在這片區域,即便放眼整座大陸,他們也被看作整體戰力最強的劍修羣體,沒有之一。

他們所在的宗門,叫做秋暝劍淵。

他們最強大之處,不在於體魄和修爲,而是從骨子裡透出的那股狂放不羈的戰意。

千百年來,他們跟禽獸搏鬥,跟殘酷環境抗爭,跟這方天地裡的一切戰鬥。甚至在他們內部,也保持著可怕的流血廝殺。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他們推崇戰鬥,不懂得所謂的畏懼和臣服。哪怕是高高在上的諸家聖人來此,也只有嶄露強大斗意後,才能獲得尊重認可。

他們之中最強的那人,在風雲榜上名列第十一,因其性情狂傲,連劍聖都不放在眼裡,被世人稱爲“劍狂”。

劍狂裴寂,劍癡顧劍棠,這兩人的實力,超出劍道羣雄一大截。

故而,在兩朝劍修中間,盛傳著這樣一句話——癡與狂,共天下。

莽莽羣山中央,有座山峰直插雲霄,氣勢凌人,便是著名的秋暝山。尊爲劍淵最強,裴寂並不住在山巔,而是隱居在山後深淵裡。

出於那個天下皆知的緣故,已經有整整十年,他未曾踏出劍淵半步。

但是今日,他出關了。

跟門下劍修裝扮相同,他烏髮垂肩,披著一件普通黑袍,離開劍淵後,平步走向秋暝山前。

由於在幽暗深淵裡潛藏太久,他的皮膚不曾被光線曬過,在黑袍襯托下,白皙得極妖異,如陰鬼行走世間。

一路上,他瞇著眼眸,一邊適應外界強光,一邊掃視羣山深林,黑白眼瞳間神采流轉。

若有人看見這一幕,必然會眼眸刺痛,淚水直流,生出跟烈日對視的錯覺來。

情緒隨意流露,劍氣便油然而生,裴寂對劍道的領悟,跟顧劍棠一樣,人如其劍,渾然合一。

更何況,還是一柄藏了十年的劍。他這一身劍氣,已然臻至此生巔峰。

今非往昔,劍聖墜落塵埃,裴寂似乎能取而代之,成爲天下劍首。當然,以朝廷現在的態度,想再獲劍聖封號,已經不可能。

負手來到山前,他站在一座威風凜凜的石碑前,凝望著上面浩如煙海的名字,有些出神。

跟這石碑相比,他的六尺之軀不算高大。他需要仰起頭,甚至微微踮腳,才能看清凌駕於衆多人名之上的那寥寥幾行。

當然,他並未真的踮腳去看。那些名字,他都不屑一顧。

真正值得他重視的那個名字,更不需要看,因爲早就銘刻在心底。

之所以站在這裡,他只想成全一種故地重遊的情結。斯人舊事,依然歷歷在目,這讓他唏噓不已。

這座石碑,不是凡物,它是活的。

石碑上所有名字,隨時都可以變換位置,重新排序。至於排序的依據,就在不遠處的秋暝山坡上。

在那裡,有一道道巨大石階,整齊鋪就,直通巍峨山頂,一望無際,彷如登天之梯。

每一道石階,都恰有一丈之高,由一種玄青色巖石修葺成,在日光照耀下,略顯深邃的石階內部閃爍點點白光,很是好看。

這些石階,跟那石碑的材質相同,更不是凡物,甚至被稱作神物。

它有一項神妙之處,能夠封閉附近的空氣流動,使整片空間永遠處於靜止之中。當然,靜止的肯定不包括時間。

聽起來,青石的妙處似乎沒啥用途,像是雞肋。

但秋暝山的先祖何其聰慧,靈機一動,利用它們砌成一條山道,又佈下玄妙陣法,用以磨鍊後輩,奮發攀登。

這條山道因陣法得名,叫做無極神道。

登神道的規矩很簡單。

每踏上一道石階,劍修都要留下一道劍意。由於石階上的空氣絕對靜止,從體內刺出的劍意也會跟著靜止,完好無缺地保留下來。

只有你綻放的劍意,超過這層石階預設的劍意強度,你才能踏上更高的一道石階,繼續攀登。

越往上,石階預設的強度就會越大。如果失敗,你只能乖乖退下。

與此同時,跟神道呼應的石碑會自動排名,不斷更新你的攀登階數。

無極神道會忽略你的修爲,只檢驗劍意本身的強度,也就是劍道造詣。因此,這條神道很公平,對不同境界的人都一視同仁。

八百階神道,只有天賦更強的劍修,才能登高望遠,俯瞰下方羣雄。

神道砌成至今,覆蓋十國春秋,歷經無數強者挑戰,最下方那些容易通過的石階上,少說也得留存了數萬道劍意。

所以後來,劍淵不得不提高要求,只在石碑上顯示最前一百階的名次。這樣一來,只有歷代最頂尖的劍修,纔會榜上有名,名垂後世。

想要登上神道最巔峰,何其艱難。

七百多年來,涌現出的妖孽天才不計其數,然而最終實現登頂的,只有寥寥十餘人。

最常見的情況是,往往在連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內,都無人能登頂神道,一戰成神。

所以,基本可以確定,留在榜首的寥寥名字,都是各自時代裡的劍道最強者,風流一世,震鑠古今。

很幸運的是,最近二十年裡,曾有一人成功登頂,屹立於劍道之巔。

但這也就成了劍淵的不幸。

明明是自家的神道,他們卻沒有本事登頂,反而讓時年二十歲的顧劍棠搶走風頭,這叫他們情何以堪?

這代劍淵門徒裡,天才衆多,尤爲爭強好鬥,不只把它當成不幸那麼簡單,更當成是奇恥大辱,在雲遙宗面前擡不起頭來。

更尷尬的是,十年之前,顧劍棠登神道時,還有一名劍淵天才攜手同行。最終,劍聖登頂,那人黯然退離,在心底留下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兒。

從那以後,失敗那人便藏在深淵裡,潛心修劍,再也沒有走出來。

直到今天。

他終於走了出來。

他要跨過這漫漫神道。

他要跨過顧劍棠,跨過那道心坎。

他要跨過這個日漸式微的劍道時代!

“十年了……”

裴寂眺望著那茫茫盡頭,眼神飄忽,面容上浮現出的情緒,既非勝券在握的自信,也不是前途未卜的憂慮,而是一抹淡淡的憂傷。

“你已不在人世,我就算登上神道,又有何意義?我想從你手裡,名正言順地搶走一個時代啊!”

狂傲如裴寂,十年居寒潭,最終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打敗顧劍棠,成爲天下第一劍豪,至於登神道,只不過是他實現目標的第一步。

現在,那個終極對手沒了,就算登頂,也只是持平,不能雪洗恥辱,這份挑戰還有何意義?

裴寂嘆息一聲,劍意綻放,在疾風中吟嘯悲鳴,彷彿是在哀悼故人,又像是傾訴寂寥。

他低聲喃語著,“不能勝你,豈非遺憾?”

便在這時,一道吟唱聲悠悠飄來,在裴寂耳畔迴盪。

“秋暝山上行人稀,

常有劍客競高低。

無極神道今猶在,

不見當年狂與癡!”

吟唱聲落下,身後那人又長嘆一聲,“可惜,可惜……”

裴寂聞言,眉頭微凝,轉過身來,望向路旁那個賣糖水的小販。而那小販,也正笑瞇瞇地看著他,只是雙眸紅腫,淚如雨下。

敢正視劍狂的鋒芒,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很有可能會重創視覺。但這人卻不肯收回視線,面帶笑意,像是一種無形的挑釁。

裴寂負手走來,瞥了一眼挑糖水的擔子,淡淡地道:“從你第一天來劍淵,我便感知到了。其後你每天都在人前誦唱這首詩,就是爲了讓我聽見?”

他的嗓音沙啞,說話如鬼哭一樣,讓人不寒而慄。

小販笑而不語,擦了一把眼淚,舀起一瓢糖水,遞給裴寂。

裴寂沒有去接,問道:“你是誰?”

小販不假思索,坦白道:“別人都叫我徐老六,但其實我真名叫徐鳳年!”

他憨憨一笑,眼圈紅腫,快要滴出血來。

裴寂面無表情,身上劍意陡然再盛,如日中天,銳不可當。

他要的答案不是這個。他當然不在乎一個弱者的名字爲何,他想知道的是徐老六的身份。

森白光芒裡,徐老六固執地挺身,堅持不肯低頭閉眼,更沒打算移開視線。

“我本想尋個機會,拼上這條性命,衝進劍淵見你。沒想到,時隔十年,你居然破關了!嘿嘿,我就算是死,也不辱使命了!”

徐老六話裡帶著笑聲,那是一種由衷的喜悅。

裴寂沉默一會兒,收回綻放的劍意,淡淡說道:“寧願瞎眼都不低頭,看來你不會老實招供。臨死之前,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徐老六咳嗽一聲,擦拭著劃破面頰的血跡,平靜地道:“我只是替別人來看一眼,你的劍有沒有鏽掉,順便再捎一句話。”

裴寂嘴角一挑,罕見地笑了起來,卻沒有發出聲音,這副畫面有些詭異。

劍癡好皺眉殺人,而劍狂的啞然一笑,同樣也是很出名的殺人預兆。

徐老六恍如未見,自顧說道:“那人的原話是,‘這座劍道,顧劍棠扛了十年,你扛不扛得起?’”

裴寂聞言,先是一怔,緊接著,又仰天大笑起來。

“滾回去,讓他給我看仔細了!”

話音落時,他的身形消失,不知去了何處。

徐老六長舒一口惡氣,剛纔命懸一線,險些就要被裴寂殺死,還好幸不辱命。

任真讓他轉達這句話,是想玩激將法,拿顧劍棠來刺激裴寂破關,以便執行後續計劃。

只是沒想到,裴寂居然主動出來了。

徐老六轉身,打算撤離這大兇之地,這時恍然發現,前方那座石碑上,一道名字正飛速從下方躥升,朝著榜首位置衝去!

他不由瞳孔驟縮,倒吸一口冷氣,隱隱預感到接下來的結果。

“坊主不出,天下怕是無人,能與之爭鋒了!”

第126章 好久不見第142章 姍姍遲來薛先生第645章 兩位天人第350章 瞎子第572章 顯然、沒有第318章 國仇家恨,血濺朝堂第600章 趕屍人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383章 被迫泄密第246章 故人來第三十九章 一劍曾戮百萬師第四十七章 裝神弄鬼第163章 我有百種開局第274章 沐侯而冠第161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第494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三)第402章 攔路盤問第634章 知徒莫如師第414章 不能退第402章 攔路盤問第582章 大典在即第396章 九劍皆破第355章 天眼第624章 起風了第235章 紅衣笑第469章 舊時代一去不返第330章 牛家村老少第233章 百將爭雄第六十五章 對手沒那麼弱第188章 明珠暗藏第257章 父子齊上陣第153章 再見,北唐江湖第432章 真君子第638章 三軍用命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441章 禮第364章 破冰(感謝書友血與榮耀)第115章 風將起第五十七章 推波助瀾第533章 橫刀第263章 各顯神通第315章 無言的憤怒第431章 後福第453章 暴風雨前的幼芽第489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十)第九十三章 這亂世,誰來執棋?第396章 九劍皆破第194章 瘋狂暗示第302章 難以逾越的山第235章 紅衣笑第六十三章 江湖不止爾虞我詐第198章 三角戲(上)第301章 失手?第659章 出絕招!(三更)第512章 昊第464章 最強體位!第343章 睹人思人,同爲一人第151章 六合,以及離別(上)第371章 儒隕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382章 橫生枝節第544章 爆.你.菊.花第144章 猛龍過江魚蓮舟第五十六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34章 暗流潛涌第268章 說走就走的一日遊第628章 雲胤死於此地第587章 武當第545章 吳酬登場第143章 百思不解元本溪第571章 贅婿?第九十三章 這亂世,誰來執棋?第198章 三角戲(上)第519章 失魂引第三十六章 死人如何承劍第470章 果子熟了第573章 勿忘舊恥(上)第647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561章 兇戾的獨眼狼第450章 白雲城主第481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二)第18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84章 北唐的女人們(上)第213章 吹水侯第六十六章 小卒對國士第422章 天雷滾滾第四十七章 裝神弄鬼第九十九章 五音成殺第五章 瞞天過海,小卒過河第156章 六合的真面目第290章 你們是最差的一屆第202章 你還不懂嗎第245章 太學的伎倆第603章 極限一打三第636章 狂骨對狂骨第509章 將夜第207章 柳愈暗,花漸明第155章 兵者,詭道也第373章 薪火相傳
第126章 好久不見第142章 姍姍遲來薛先生第645章 兩位天人第350章 瞎子第572章 顯然、沒有第318章 國仇家恨,血濺朝堂第600章 趕屍人第406章 叛亂開始了第383章 被迫泄密第246章 故人來第三十九章 一劍曾戮百萬師第四十七章 裝神弄鬼第163章 我有百種開局第274章 沐侯而冠第161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第494章 武帝收官說因緣(三)第402章 攔路盤問第634章 知徒莫如師第414章 不能退第402章 攔路盤問第582章 大典在即第396章 九劍皆破第355章 天眼第624章 起風了第235章 紅衣笑第469章 舊時代一去不返第330章 牛家村老少第233章 百將爭雄第六十五章 對手沒那麼弱第188章 明珠暗藏第257章 父子齊上陣第153章 再見,北唐江湖第432章 真君子第638章 三軍用命第三十二章 大戲開鑼第441章 禮第364章 破冰(感謝書友血與榮耀)第115章 風將起第五十七章 推波助瀾第533章 橫刀第263章 各顯神通第315章 無言的憤怒第431章 後福第453章 暴風雨前的幼芽第489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十)第九十三章 這亂世,誰來執棋?第396章 九劍皆破第194章 瘋狂暗示第302章 難以逾越的山第235章 紅衣笑第六十三章 江湖不止爾虞我詐第198章 三角戲(上)第301章 失手?第659章 出絕招!(三更)第512章 昊第464章 最強體位!第343章 睹人思人,同爲一人第151章 六合,以及離別(上)第371章 儒隕第361章 儒家集結第382章 橫生枝節第544章 爆.你.菊.花第144章 猛龍過江魚蓮舟第五十六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234章 暗流潛涌第268章 說走就走的一日遊第628章 雲胤死於此地第587章 武當第545章 吳酬登場第143章 百思不解元本溪第571章 贅婿?第九十三章 這亂世,誰來執棋?第198章 三角戲(上)第519章 失魂引第三十六章 死人如何承劍第470章 果子熟了第573章 勿忘舊恥(上)第647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561章 兇戾的獨眼狼第450章 白雲城主第481章 任天行力挫羣雄(二)第18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84章 北唐的女人們(上)第213章 吹水侯第六十六章 小卒對國士第422章 天雷滾滾第四十七章 裝神弄鬼第九十九章 五音成殺第五章 瞞天過海,小卒過河第156章 六合的真面目第290章 你們是最差的一屆第202章 你還不懂嗎第245章 太學的伎倆第603章 極限一打三第636章 狂骨對狂骨第509章 將夜第207章 柳愈暗,花漸明第155章 兵者,詭道也第373章 薪火相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孟连| 西峡县| 昌图县| 五华县| 德州市| 通化市| 渭源县| 白沙| 松桃| 永川市| 兴宁市| 吴桥县| 罗山县| 蕲春县| 嘉义市| 哈尔滨市| 南木林县| 阿巴嘎旗| 金阳县| 建始县| 金寨县| 舟曲县| 连州市| 邵阳县| 嘉禾县| 阿鲁科尔沁旗| 大邑县| 昌图县| 宜州市| 冷水江市| 嘉黎县| 忻州市| 海城市| 望都县| 四子王旗| 厦门市| 庆云县| 平武县| 潞西市|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