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章 親子 (1)

2歲半寶寶教我的事

一個美國朋友領養了一箇中國女孩,她說,父母總是在子女身上尋找與自己的相同點,並因此欣喜;而養女最好玩的一點就是跟父母不同,她的性格、思維方式和行爲習慣都可能帶來驚喜,你會像她一樣重新審視這世界,這是收養孩子最神奇也最美好的地方。你有沒有試過尋找你和孩子的差異感?我試過。2歲半的寶寶,常常用他的言行刷新我的世界觀。就像約翰·列儂說大野洋子:她把我知道的東西又重新教了我一遍。

2歲半的羅唯唐有兩大人生理想,當民工,當快遞叔叔,排名分先後。

在路上看到戴安全帽的建築工人,他就難掩興奮,大叫:媽媽,快看,工人叔叔!

在家裡,他表情嚴肅地拿著榔頭和鋸子到處敲打修補,我問:你是工程師嗎?他嚴肅地指正:不!我是工人叔叔!

在他眼裡,工人叔叔創造了這世界,他們是女媧、是上帝、是貝聿銘、是庫哈斯。

有一天快遞叔叔上門,羅唯唐的小臉上仰45度,無限崇拜地凝視他的偶像。我跟快遞員解釋,我家寶寶很想長大以後做你們這行。對方說,啊,不要!

你知道,同行競爭真是很激烈呢。

爲此,羅唯唐準備去學滑輪,長大了送貨的時候速度快點。多有遠見的職業生涯規劃。

不過,羅唯唐是個花心的傢伙。有時候他又想當警察叔叔了,要像奧特曼一樣去拯救地球。在路上走著走著,壞人沒出現,耐心流失,撒嬌要我抱。

我說,咦,你不是警察叔叔嗎?你見過警察叔叔被人抱著巡邏嗎?(敬請設想具體畫面)

沒有。出於職業道德,羅唯唐堅持直立行走。

5分鐘後,道德感崩潰:媽媽,我不當警察叔叔了。

我們小時候,連理想都被格式化了。一個人人都想當科學家的社會,是多麼枯燥又可怕。

所以,我絕對尊重寶寶的一切理想。在羅唯唐的職業聲望排行榜上,保安、出租車司機、護士等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工種。

對他而言,所謂貴賤、貧富、階層都是大人吃飽了飯沒事幹,耍無聊。他會用一個300塊的變形金剛去換其他小朋友的一隻3塊錢的氣球。

這通常被稱爲笨蛋。

我卻盡力保護他的愚蠢。

如果氣球帶來的快樂大於變形金剛的,那麼,氣球就是更好的。

爲什麼不是由自己,而是由家長、由別人、由社會來決定萬事萬物在我們心中的排序?

一個美好的社會,首要原則就是等級鬆弛。

在小孩眼裡,開公車可能比開奔馳更酷,吃魚翅燕窩還不如來一包薯條。

每一個小孩,都創造了精神上的烏托邦。可是,我們是不是不自覺地太早破壞它?

2歲半的羅唯唐每天都要發明一些古怪說法。

“媽媽快起牀,8點了,麪包和番茄醬在等我們了。”

“你看,雲朵下班了,她在打車。”

“爸爸,我們一起提著水桶吧,水桶會很開心。”

“天黑了,因爲地球拿屁股對著太陽,這樣很不禮貌,我們都看不到光了。”

“我在給燈拍照。燈,來擺個pose。”

“飛機太熱了,它在出汗,它需要洗個澡。”

萬事萬物都被他擬人化。

小孩的語言,就是最妙的修辭,最天然的詩。這個時候,就特別明白爲什麼老莊道家要崇尚絕聖棄智、復歸嬰孩,因爲擁有赤子之心,你就能擁有一種詩性。你的人生,超越了實用層面,擁有了審美價值。

我是個對自然界特別麻木的人。因爲寶寶,重新意識到了一花一草的存在。我們一起抓住奔跑的風、跟蝸牛說悄悄話、研究小兔子吃不吃餅乾,2歲半的羅唯唐給我上了修辭課和生物課。

他教我觀察月亮。

“媽媽,今天月亮好胖!”

“星星是寶寶,月亮是媽媽,媽媽去買牛奶了,星星在等她。”

“月亮在追我們。她跑得很快,像磁懸浮一樣。”

除了中秋節,我們大人都假裝月亮不存在。我上一次關注月亮,還是因爲好奇心突然爆發,問朋友眼睛散光看東西是怎樣的,她說,就是會把月亮看成一串香蕉。

我發現,一兩歲的小孩,都特別喜歡月亮。而李白的詩、蘇軾的詞裡批量以月亮爲意象。月亮於他們,是知己、是鄉愁、是世上的另一個我。

每一個小孩,都是天生的蘇軾、天生的李白。

可很多時候,是所謂的教育讓他們從詩人退化成俗人。

羅唯唐跟一個小朋友玩,他提議大家用手機輕輕碰一下,假裝乾杯!對方嚇了一跳,彷彿他犯了大錯:你真傻,手機不可以乾杯!

羅唯唐上創意課,老師請小朋友們亂塗亂畫,然後給自己的畫取一個名字。因爲是親子班,家長都在一旁,他們開始指點:叫“我的蘋果”!叫“一道彩虹”!你看,成人還活著,但他們的想象力早就死掉了。我和寶寶討論半天,最後決定,羅唯唐的畫名叫“火在打噴嚏,變成了煙花”。

羅唯唐去參加一個熱門幼兒園面試,老師指著圖片問,這是什麼?

羅唯唐說,是烏龜在吃花。

老師立即糾正,不,這是烏龜在散步。烏龜不會吃花。

這個細節讓我立即決定換一家幼兒園。

大人總是要指定,熊貓吃竹子。但在《功夫熊貓》裡,熊貓阿寶愛吃拉麪,他的爸爸是一隻鴨子。

據說,在全球兒童想象力調查中,中國小孩拿了倒數第一。

因爲,他們纔開始想象,我們卻急於動用成人世界的邏輯去管轄。

大學的時候很喜歡哲學。相比孟子的“性善論”,更愛荀子的“性惡論”,總覺得後者更深刻,哪怕荀子這人太正經,不如孟子可愛。

但寶寶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曾經的信仰。

羅唯唐當然是利己的。

“媽媽不吃飯!媽媽不睡覺!媽媽不上廁所!”作爲方圓一公里內出了名的戀母狂,他認爲我應該24小時“效忠”他。

對我,他纔不要講什麼人性化。經過幾次大型爭論,他才勉強同意在我工作和生病的時候儘量給我自由。除此之外,他都盡顯霸道本色。好吧,我承認,都是我慣壞的。

他的老師用“紳士”和“脫俗”形容他,其實我內心想,這傢伙根本就是個潑婦。

和小朋友搶玩具的時候,動不動就要用拳頭捍衛物權,似乎更是鮮活地驗證“人之初性本惡”。

但,很多時候,他又那麼自在地呈現自己的悲天憫人。

看《托馬斯和他的朋友們》,托馬斯迷路了,羅唯唐會哭著喊:怎麼辦?培西請你幫幫托馬斯!

看《巴布工程師》,巴布的梯子被小石拿走了,沒辦法從房頂上下來,羅唯唐急得掉眼淚。

羅唯唐喜歡玩水,但是隻要我告訴他,有些地方的小朋友沒有水洗臉,沒有水喝,他會說:好吧,我把水關掉。

羅唯唐有段時間不喜歡上廁所,不管怎麼規勸,哪怕威脅他**會爆炸也沒用。我只好說,小馬桶好渴啊,他都快哭了。他才乖乖脫掉褲褲,給小馬桶送水喝。

有一天寶寶問,老虎是怎麼吃小動物的?我用一隻玩具熊來演示,把玩具熊按在地上,張牙舞爪地撲過去,假裝咬它。過了一會,看見羅唯唐抱著玩具熊,輕聲哄它:你不要怕,媽媽不是真的要吃你的!

你看,善和惡,就是人性中一對天然的存在。更準確地說,所謂善惡,只是社會強加的法則而已。

我跟寶寶一起,重新學習何爲是,何爲非。

而他教我最重要的一項美德,是遺忘。

哪怕上一秒被我打一頓,下一秒擦擦眼淚,過來跟我說,媽媽,抱抱。

哪怕剛剛跟小朋友打架,也可以立即和好,分吃一根棒棒糖。

他纔不管世界上還有種關係叫冷戰。

冷戰多累多鬱悶啊。

人生那麼短,幹嘛不讓自己多快樂一會兒?

去美國旅遊,很震驚的一點是,年輕父母們氣定神閒地把幾個月的小嬰兒帶到鬼屋、帶到火災演習現場,在嗜血殭屍或者熊熊烈火旁自由穿行。

這讓我反思,我們以爲小孩會害怕鬼、害怕火、害怕洪水、害怕猛獸,其實,這種害怕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我們教會的吧?

其實,小孩子哪裡知道什麼是鬼?你心裡有恐懼,鬼才有市場。

連我這個自詡現代派的媽媽,也會跟小S一樣,用農業時代的育兒法,刻意教他害怕。

比如,他到了9點半還捨不得睡覺,鬧著要去超市玩,跟他說超市都睡覺了也不聽,只好威脅他,警察叔叔會來抓他去嬰幼兒監獄,那裡沒有玩具,也沒有牛奶喝。

比如,他在車上總是上躥下跳,還影響他爸爸開車,我就出了猛招,給他看網上那些出了車禍血肉模糊的照片,告訴他這是撞車的後果,從此後他就會乖乖坐好——我不會因爲虐待幼兒被捕吧?

還好,他沒有因爲我的邪惡手段,變得畏畏縮縮。

不到2歲去巴厘島玩,看到蟒蛇,很多人問他,你怕不怕蟒蛇啊。他說,怕!一邊說怕,一邊伸手去摸蟒蛇,來來回回摸完,面不改色地繼續吃餅乾,表情淡定得要死,全然不顧在他一旁內心七上八下的我。他說“怕”,只不過是意思意思應酬一下大人罷了。

有一天家裡飛來一隻麻雀那麼大的飛蛾,我嚇壞了,而寶寶衝過去,仔細觀察。爲了他,我這個資深膽小鬼也必須假裝勇敢。

女人之所以當了媽媽之後變得彪悍,喪失了柔弱的特權,也許就是爲了保護小孩,要顯得無所畏懼吧?

羅唯唐是一個冷笑話製造機。

比如,他捉迷藏的秘訣是遮住自己的眼睛,這樣別人就看不見自己了。而藏東西的心得是隻要把東西放到自己背後,別人就絕對不會發現。

有一天,他在客廳大喊:“媽媽,你的手機響了,是拖拉機短信!”(其實是垃圾短信)

小姨過生日,我們問他,你會唱生日歌嗎?他大聲答:我會!大家鼓勵他:唱吧!羅唯唐輕啓朱脣: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

趣味,是我和寶寶送給對方最好的禮物。

我總是不憚以惡趣味和無厘頭的面貌呈現在寶寶面前。

他幾個月的時候我給他講《青蛙王子》,忍不住評論男主角貪圖美貌娶了刁蠻勢利又腦殘的公主簡直是自虐。

他1歲的時候有教育專家看他不學無術的狀態痛心疾首,說他簡直是虛度光陰。我理直氣壯地反駁童年不就是拿來浪費的嗎?能浪費的時候不浪費,纔是更大的浪費。

他2歲的時候愛出汗,他奶奶說要少吃鹽,不然腎不好,我就感嘆這麼小就要保護腎功能了,看來壯陽要從娃娃抓起啊。

他2歲半的時候我給他讀些亂七八糟的書,還胡亂闡釋名言,比如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他不告訴我們要去看大美的天地必須花大把的錢。

儘管很多人認同安迪·沃荷那句話,賺錢是最棒的藝術,而我依然愚昧地認爲有趣比有錢更重要。

一個變態媽媽寫給兒子的信

親愛的兒子,超凡脫俗的大帥哥羅唯唐先生:

我曾經無數次想象過你現在的樣子。18歲,是否按照你老媽的低俗審美,長成一個花樣美男?要知道,當了父母的人,會患上一種名叫“選擇性眼盲”的病癥,看不見孩子的缺點,不願意相信孩子的不美好。所以,哪怕你現在正處於叛逆期,看你老媽不順眼,聽我說話都嫌煩,我還是犯賤地、百分百地愛你。

第15章 書評 (4)第6章 親子 (3)第25章 歷史 (2)第6章 親子 (3)第18章 書評 (7)第18章 書評 (7)第27章 歷史 (4)第7章 劇評 (1)第31章 怪癖 (1)第18章 書評 (7)第25章 歷史 (2)第29章 婦道 (2)第12章 書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1章 愛情 (1)第28章 婦道 (1)第24章 歷史 (1)第4章 親子 (1)第6章 親子 (3)第11章 劇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21章 影評 (2)第16章 書評 (5)第15章 書評 (4)第13章 書評 (2)第2章 愛情 (2)第6章 親子 (3)第17章 書評 (6)第22章 影評 (3)第26章 歷史 (3)第23章 影評 (4)第24章 歷史 (1)第28章 婦道 (1)第15章 書評 (4)第24章 歷史 (1)第1章 愛情 (1)第26章 歷史 (3)第29章 婦道 (2)第18章 書評 (7)第10章 劇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4章 歷史 (1)第2章 愛情 (2)第12章 書評 (1)第21章 影評 (2)第8章 劇評 (2)第16章 書評 (5)第2章 愛情 (2)第9章 劇評 (3)第23章 影評 (4)第15章 書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4章 歷史 (1)第30章 婦道 (3)第10章 劇評 (4)第8章 劇評 (2)第6章 親子 (3)第28章 婦道 (1)第14章 書評 (3)第16章 書評 (5)第30章 婦道 (3)第12章 書評 (1)第10章 劇評 (4)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3章 愛情 (3)第30章 婦道 (3)第22章 影評 (3)第10章 劇評 (4)第25章 歷史 (2)第22章 影評 (3)第15章 書評 (4)第22章 影評 (3)第20章 影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16章 書評 (5)第22章 影評 (3)第16章 書評 (5)第26章 歷史 (3)第28章 婦道 (1)第3章 愛情 (3)第7章 劇評 (1)第16章 書評 (5)第13章 書評 (2)第23章 影評 (4)第15章 書評 (4)第17章 書評 (6)第25章 歷史 (2)第4章 親子 (1)第22章 影評 (3)第24章 歷史 (1)第25章 歷史 (2)第28章 婦道 (1)第21章 影評 (2)第1章 愛情 (1)
第15章 書評 (4)第6章 親子 (3)第25章 歷史 (2)第6章 親子 (3)第18章 書評 (7)第18章 書評 (7)第27章 歷史 (4)第7章 劇評 (1)第31章 怪癖 (1)第18章 書評 (7)第25章 歷史 (2)第29章 婦道 (2)第12章 書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1章 愛情 (1)第28章 婦道 (1)第24章 歷史 (1)第4章 親子 (1)第6章 親子 (3)第11章 劇評 (5)第11章 劇評 (5)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21章 影評 (2)第16章 書評 (5)第15章 書評 (4)第13章 書評 (2)第2章 愛情 (2)第6章 親子 (3)第17章 書評 (6)第22章 影評 (3)第26章 歷史 (3)第23章 影評 (4)第24章 歷史 (1)第28章 婦道 (1)第15章 書評 (4)第24章 歷史 (1)第1章 愛情 (1)第26章 歷史 (3)第29章 婦道 (2)第18章 書評 (7)第10章 劇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4章 歷史 (1)第2章 愛情 (2)第12章 書評 (1)第21章 影評 (2)第8章 劇評 (2)第16章 書評 (5)第2章 愛情 (2)第9章 劇評 (3)第23章 影評 (4)第15章 書評 (4)第26章 歷史 (3)第24章 歷史 (1)第30章 婦道 (3)第10章 劇評 (4)第8章 劇評 (2)第6章 親子 (3)第28章 婦道 (1)第14章 書評 (3)第16章 書評 (5)第30章 婦道 (3)第12章 書評 (1)第10章 劇評 (4)第28章 婦道 (1)第25章 歷史 (2)第3章 愛情 (3)第30章 婦道 (3)第22章 影評 (3)第10章 劇評 (4)第25章 歷史 (2)第22章 影評 (3)第15章 書評 (4)第22章 影評 (3)第20章 影評 (1)第26章 歷史 (3)第16章 書評 (5)第22章 影評 (3)第16章 書評 (5)第26章 歷史 (3)第28章 婦道 (1)第3章 愛情 (3)第7章 劇評 (1)第16章 書評 (5)第13章 書評 (2)第23章 影評 (4)第15章 書評 (4)第17章 書評 (6)第25章 歷史 (2)第4章 親子 (1)第22章 影評 (3)第24章 歷史 (1)第25章 歷史 (2)第28章 婦道 (1)第21章 影評 (2)第1章 愛情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兴安县| 广汉市| 屏山县| 中江县| 德清县| 搜索| 古丈县| 进贤县| 博客| 唐河县| 延川县| 盐城市| 陆良县| 翼城县| 疏附县| 全椒县| 商丘市| 巩义市| 剑阁县| 泰州市| 福鼎市| 岢岚县| 赤城县| 枣庄市| 阳山县| 金塔县| 四平市| 株洲县| 毕节市| 柞水县| 堆龙德庆县| 霍州市| 鄂托克前旗| 台山市| 南江县| 内黄县| 民丰县| 思南县| 永安市|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