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1章 故人如故

第521章 故人如故

老婦人對趙孝騫自然是感恩戴德的。

兒子運氣好,遇到了貴人,被貴人栽培提攜,家裡很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若換了以前,母子倆住在巷子裡的鴿籠屋,那裡大約是汴京城裡最窮困的貧民區(qū)了,饒是如此,母子倆還經(jīng)常吃不飽飯,張小乙當個跑腿的閒漢,若是一兩天沒買賣,母子倆就得捱餓。

直到後來遇到了趙孝騫,張小乙也是個聰明人,果斷抓住了機遇,這才讓家裡翻了身。

最大的變化是,張小乙有編制了,他已入了皇城司。有了俸祿,家裡也有了餘錢,郡王殿下還給他們母子買下了這座宅子。

宅子仍不算大,只是個兩進的院子,但在汴京城,能擁有兩進小院,已然是名副其實的中產(chǎn)階級了。

大半年未見的趙孝騫親自登門,老婦人歡喜不勝。

她就知道,貴人不會忘了她的兒子,而她的兒子,也一直對貴人忠心耿耿。

忠心的人,是不可能被主家忘記了,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寒舍簡陋破敗,實在委屈貴人了,老身又是個眼瞎的,說來耽誤了我家小乙的前程,只恨老身不早早被閻王收了命去,留在這人世上拖累了小乙……”

老婦人一邊領著趙孝騫往裡走,嘴裡一邊唸叨個不停。

趙孝騫含笑打量著這座小院。

確實有點破敗,但很整潔乾淨,地上寸塵不染,顯然是經(jīng)常打掃,丈許方圓的院子裡搭了個葡萄架,夏天真是葡萄成熟的季節(jié),茂密的葉片下,結(jié)了一串串或青或紫的葡萄。

葡萄架下是一套竹桌竹椅,竹桌上擺著一個針線小籃,還有一幅未完成的喜鵲鬧枝的繡活。

這個小小的家,很溫馨,方寸之地,滿溢濃濃的幸福味道。

趙孝騫甚至覺得它比自家的楚王府都溫馨多了。

不待老婦人招呼,趙孝騫一屁股坐在竹椅上,擡手從頭頂摘了一串熟透了的紫葡萄,也不必清洗,剝了皮便往嘴裡送,動作行雲(yún)流水,一點也不見外。

老婦人雖眼盲,但也聽得出動靜,聽趙孝騫坐在竹椅上自己摘葡萄吃,吃得吧唧嘴兒,老婦人臉上露出了欣悅的微笑,毫無神采的眼中竟也露出幾分慈善之色。

坐下跟老婦人聊了一會兒,門外便傳來腳步聲。

趙孝騫臉帶微笑朝門外望去,赫然看到張小乙回來,但令趙孝騫吃驚的是,張小乙不是一個人回來的,他的身後還跟著一個女人。

女人大約二十來歲的模樣,穿著很簡樸的粗布釵裙,略顯枯黃的髮髻斜插著一支筷子似的木簪,容貌甚爲清秀,但臉色顯得有點蠟黃,個子不高,大約只到張小乙的肩膀下。

女人跟在張小乙後面小心翼翼地走路,頭也不擡,眼睛只盯著張小乙的腳後跟,跟著他的腳步而行止,看起來有點自卑的樣子。

張小乙跨進門便看到院子裡坐著的趙孝騫,正朝他微笑。

張小乙一愣,當即便快步上前,雙膝不由跪了下來,露出驚喜的表情,語氣卻哽咽了。

“殿下回京,滿城皆知,我就知道殿下會來看我的。”

趙孝騫含笑扶起了他:“起來,別動不動就跪,沒點骨氣……哈哈,你家葡萄不錯,甜絲絲的,回頭摘幾串我?guī)Щ丶医o我爹嚐嚐。”

大半年不見,簡單一句話便是重逢如常見,再無半點疏離。

張小乙也笑了:“我這就把院子裡的葡萄全摘了,明年再多種一些給殿下送去。”

“不用,幾串嚐個鮮就夠了,給你老孃留點兒……呃,你身後那位姑娘是?”

張小乙這纔想起來,急忙轉(zhuǎn)身將身後的女子拉到前面來。

“殿下見笑了,這位是我即將過門的妻子,小娥。……小娥,這位便是我的貴人,大宋河間郡王殿下。”

話剛落音,趙孝騫擺擺手:“不是貴人,是朋友。”

說著趙孝騫起身朝女子行了一禮:“趙子安拜見嫂夫人。”

女子被趙孝騫的名頭嚇到了,見趙孝騫行禮,愈發(fā)惶恐不安,不自禁地朝後退了兩步,躲在張小乙身後不敢露頭。

張小乙有點尷尬地笑:“殿下莫怪,小門小戶的,沒見過世面……”

老婦人在一旁笑得燦爛,從懷裡摸出一把銅錢遞給小娥,道:“乖媳兒,快去州橋買點肉菜,再打兩角酒,好生給貴人露一手廚藝。”

小娥接過錢,一聲不吭地朝門外走,走了兩步突然停步,轉(zhuǎn)身飛快朝趙孝騫斂衽一禮,然後逃命似的跑遠。

直到女子出了門,趙孝騫才朝張小乙嘿嘿一笑:“小乙啊,你了不得啊,半年不見,居然不聲不響娶了個婆娘,看模樣比你小七八歲吧,你這三十年的純純老光棍兒,還有這本事呢?”

張小乙老臉一熱,不自在地笑了:“緣分而已,其實認識她已兩三年了,當初都在州橋青樓勾欄討生活,今年才與她定下了親事。”

趙孝騫點頭:“何時成親?聘禮怎麼說?回頭我讓人送二百兩銀子過來,過聘納彩擺酒席什麼的,手頭寬裕點,人生大事也辦得風光點。”

張小乙急忙搖頭:“不要聘禮,也不擺席面,邀幾個朋友來家裡吃頓酒便夠了。”

趙孝騫皺眉:“別人養(yǎng)了這麼多年的姑娘,你娶了人家,分文不出?老丈人沒打死你?”

張小乙苦笑道:“沒有老丈人,小娥是亂世孤女,三五年前從北方逃難過來的,家人都死在路上了,她來到汴京找不到活路,只能在勾欄里拉散客唱曲兒。”

“後來被一位恩客看上,賃了個破房子養(yǎng)了她三年,三年後恩客見她容貌已老,便不肯再要她,她便只能繼續(xù)在勾欄瓦舍討活兒,這才與我認識,年前動了心思,想把她娶進門。”

趙孝騫沉默了。

大約,這纔是底層百姓最真實的愛情吧。

沒有風花雪月,沒有海誓山盟,有的只是兩顆歷經(jīng)風霜的心碰巧遇到,於是決定餘生互相遮風擋雨。

良久,趙孝騫點頭:“你們兩人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張小乙笑道:“我不嫌她侍候過人,我娘也不嫌,都是苦命人,能搭幫過日子就是緣分,正經(jīng)人家的黃花閨女也看不上我這老光棍。小娥性情不錯,會持家,會侍候老人,這就夠了。”

趙孝騫嘆道:“是個好姑娘,你莫負了人家,家裡雖沒了父母長輩,娶她過門也不能太寒酸,聽我的,汴京找一家氣派點的酒樓,擺個十來桌……”

“我給你找鼓吹,找媒婆,找八擡大轎,讓人家姑娘風風光光進門,她會記你一輩子的好。”

張小乙也不跟他客氣,笑著道謝。

接著張小乙又問道:“殿下最近如何?尊夫人……們,可有子嗣?”

趙孝騫又嘆道:“套用我剛纔說的那句話,我們七人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張小乙目瞪口呆:“七……七人?”

趙孝騫黯然點頭:“七人,汴京三個,真定府三個,興許以後還會添,沒辦法,我的褲腰帶特別鬆,一不留神褲子就掉了,事後不能不認賬吧,所以家裡婆娘越來越多……”

張小乙頓時露出古怪之色,眼神情不自禁地朝他下三路打量。

“呃,殿下,我在汴京倒是有些門路,殿下若需要,我給你弄兩根虎鞭……?”

趙孝騫兩眼一亮,隨即正色道:“我貴體無恙,百病不侵,不需要什麼虎鞭,不過說來也巧,我有一位朋友,呃,不對,我有一位萎靡不振的父親……”

話沒說完,張小乙立馬瞭然:“懂了,殿下不必多言,虎鞭過兩日便送到王府。”

“好人一生平安。”

小娥很快買了酒菜回來,進門後羞怯地朝趙孝騫一禮,然後鑽進了廚房沒出來。

沒多久,小娥便做了一桌好菜,大小五六碟,有肉有菜,酒也是上好的米酒。

酒菜上桌,小娥又忙著給老婦人添飯挾菜,最後卻死活不上桌,躲進房裡不出來。

趙孝騫有點過意不去,一臉苦笑看著張小乙。

張小乙笑得有點得瑟:“殿下莫怪,小門小戶……”

“停!可以了,不就是想炫耀你家婆娘多懂事唄,那又如何?你敢咬咬牙多娶幾個進門嗎?”

張小乙笑容一僵:“不敢。”

這下?lián)Q趙孝騫得瑟了:“我敢,我娶了六個,六個!”

張小乙臉上卻沒有絲毫羨慕:“婆娘一個就夠了,人多了不夠添亂的。”

“我家倒是不亂,就是有點費腰子……”趙孝騫悵然道。

二人喝著酒,聊著家常和近況,熟稔如多年的至交老友,一切都是那麼的隨意舒坦。

老婦人用完了飯後,起身也回了屋。

院子裡只剩趙孝騫和張小乙二人。

張小乙這才壓低了聲音說起了正事。

“殿下,我曾經(jīng)混跡州橋時,倒是認識了一些信得過的閒漢,其中還有一位落榜的讀書人……”

趙孝騫挑眉:“啥意思?”

“殿下去年離京赴任真定府之前,我聽說遂寧郡王與殿下有嫌隙?殿下走後,令尊楚王殿下也秘密召見過我,按他老人家的吩咐,我安插了幾個眼線,混進了遂寧郡王府當雜役。”

“還有那位落榜的讀書人,也混了進去,如今是遂寧郡王的幕僚之一,暫時未得重用,還在等時機立個功勞,獲他的信任……”

趙孝騫有點吃驚:“你安排的?”

張小乙笑了笑,道:“沒錯,我安排的,此事除了令尊楚王殿下,任何人都不知情,皇城司的魏勾當都不知道,他們唯一的上線只有我。”

“此事原本應該由我混進郡王府的,但是當初殿下與我相識,汴京很多人都知道,我怕混進去容易暴露身份,到時給殿下惹了麻煩就不好了,只好派了幾個信得過的兄弟混進去。”

“這大半年來,咱們兄弟每日都盯著遂寧郡王呢,可惜身份不大夠,觸不到重要的機密,殿下再等等。”

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9章 野心萌芽第35章 其勢漸成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209章 首戰(zhàn)雪恥(上)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712章 內(nèi)憂已生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84章 竊璽調(diào)兵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235章 終戰(zhàn)休兵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11章 雨過天晴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37章 自污上善第94章 上架感言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16章 請戰(zhàn)圖功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52章 君子之澤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24章 來者不善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15章 捅馬蜂窩第85章 斬草除根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1章 開新號了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42章 殺馬砸車第52章 君子之澤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530章 借調(diào)問案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52章 君子之澤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2章 王府獨苗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43章 公仇私怨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84章 闖宮拿人
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79章 野心萌芽第35章 其勢漸成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699章 回城歸家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209章 首戰(zhàn)雪恥(上)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712章 內(nèi)憂已生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84章 竊璽調(diào)兵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235章 終戰(zhàn)休兵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11章 雨過天晴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37章 自污上善第94章 上架感言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16章 請戰(zhàn)圖功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52章 君子之澤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24章 來者不善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15章 捅馬蜂窩第85章 斬草除根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1章 開新號了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42章 殺馬砸車第52章 君子之澤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530章 借調(diào)問案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52章 君子之澤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628章 懸崖伏擊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2章 王府獨苗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43章 公仇私怨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84章 闖宮拿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江县| 和田县| 河东区| 资中县| 治县。| 杭锦后旗| 平凉市| 铁岭市| 松江区| 若尔盖县| 嘉定区| 蒙阴县| 余江县| 双牌县| 平昌县| 资阳市| 饶河县| 广宁县| 建瓯市| 西乌珠穆沁旗| 阜平县| 昌吉市| 怀集县| 缙云县| 建水县| 山阴县| 北京市| 伊金霍洛旗| 长丰县| 额济纳旗| 米脂县| 通山县| 杭锦后旗| 琼海市| 巨鹿县| 闽清县| 峨山| 河西区| 张北县| 柘荣县|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