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8章 帝王心思

鄭春和小心地站在福寧殿外,自從小皇子薨後,趙煦性情大變,鄭春和也漸漸體會到何謂“伴君如伴虎”了。

這位年輕的官家,已經(jīng)不是從前那個陽光開朗的少年,不得不說,如今的趙煦,更符合帝王的心性。

內(nèi)斂,藏鋒,謀算,陰鷙……帝王的一切特質(zhì),他都已具備。

而鄭春和,本是趙煦最信任的貼身內(nèi)侍,如今趙煦對他不像從前那般親和,而是越來越嚴(yán)厲,鄭春和侍候他時不小心犯的一點小錯,都會被趙煦嚴(yán)厲呵斥。

陪伴趙煦多年,早在潛邸之時便跟隨他的鄭春和,如今已明顯察覺到,趙煦不再將他當(dāng)作身邊的親人,而是一個侍候他的奴婢,僅此而已。

殿外的鄭春和苦笑數(shù)聲。

好吧,他確實是奴婢,官家如此待他,或許纔是正常的吧。

一名年輕的宮人匆匆趕到福寧殿外,先朝鄭春和行了一禮,然後興奮地道:“鄭內(nèi)侍,河間郡王傳來捷報,王師已破河間府,斬遼敵兩萬級。”

鄭春和一怔,接著大喜。

王師收復(fù)了燕雲(yún)十六州的第一座城池,絕對的好消息。

如果這個好消息能讓連日陰鷙的官家高興一陣,說不定能讓官家恢復(fù)到以前那個明朗的少年。

於是鄭春和揮退了宮人,自己整了整衣冠,邁著無聲的小碎步進入殿內(nèi),躬身站在趙煦面前。

趙煦正在蹙眉批閱奏疏,心情一陣陣的煩悶,他頭也沒擡,但卻知道鄭春和進來了,於是淡淡地道:“有事?”

鄭春和垂頭道:“是,官家,河間郡王殿下傳來捷報,王師破河間府,斬敵首兩萬級。”

趙煦批閱奏疏的筆一頓,赫然擡起頭,眼神裡終於多了幾分欣悅之意。

鄭春和時刻緊盯著趙煦的表情和眼神,見他的眼神露出欣喜,鄭春和剛鬆了口氣,誰知趙煦卻很快恢復(fù)了冷漠的模樣。

“嗯,子安不錯,我王師也足夠爭氣,沒教朕失望。”

“鄭春和,傳旨樞密院,朝廷撥出錢糧,送到河間府前線,犒賞三軍將士。”

鄭春和躬身領(lǐng)旨。

趙煦沉默了一會兒,又道:“給許將傳一道密旨,問問他王師將士如今軍心士氣如何,趙子安在軍中的威望如何,另外再告訴他,以後軍中無論大小事,必須如實奏報。”

鄭春和一怔,心中陡然一沉。

官家這句話釋放的信號太強烈了,鄭春和一時竟沒回過神,有點不敢置信。

趙煦卻從桌案堆積如山的奏疏中,挑揀出一道奏疏打開。

“許將最近的奏疏,皆是贊褒王師和趙子安如何神勇,如何橫掃燕雲(yún)……呵,會唱讚歌的人那麼多,朕何須用他?這份差事,許將做得很不稱職。”

“鄭春和,給許將的密旨裡,把朕的態(tài)度也告訴他。”

鄭春和恭聲應(yīng)了,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道:“官家,王師破河間府,郡王殿下爲(wèi)部將請功的奏疏怕是也快入京了,那時……”

趙煦冷淡地道:“燕雲(yún)十六州,才破了一州,不急封賞,待王師拿下燕雲(yún)所有的城池和土地後,朕自會加恩重賞。”

“子安麾下部將的官職勳號,一切照舊吧。”

鄭春和不敢多嘴勸諫,依舊是躬身領(lǐng)旨。

但他心裡卻突然感到一陣發(fā)寒。

猜疑,寡恩,依然是帝王的特質(zhì)。

鄭春和離去後,福寧殿又進來了一個人。

此人正是樞密院使曾布。

曾布走進殿內(nèi)行禮,趙煦終於露出了一絲微笑,仍如往常般起身托住了曾布的胳膊。

“先生不必多禮,朕待先生,先是長輩,其次纔是君臣。”

一番話情深義重,曾布感動不已。

趙煦親自攙扶曾布坐下,然後自己坐到曾布的身旁,君臣寒暄了一陣閒話後,趙煦才緩緩說到了正事。

“上月朕秘密囑咐先生辦的事,如何了?”趙煦問道。

曾布老臉閃過幾分複雜之色,隨即迅速調(diào)整了情緒,低聲道:“臣遵陛下的吩咐,從汴京以及京畿州縣的上三軍和地方禁軍將領(lǐng)中,挑選了三十名廂都指揮使,日前已秘密派駐北郊大營,封閉操練。”

“這三十名將領(lǐng)以河間郡王留下的操練典冊爲(wèi)範(fàn)本,日夜訓(xùn)練戰(zhàn)陣,槍法,排兵等各種技能。”

“更重要的是,他們絕對忠心於官家,並且直屬官家節(jié)制,他們指揮交戰(zhàn)的能力或許尚嫌不足,但臣能保證他們對官家的忠心卻是毫無瑕疵。”

趙煦滿意地點頭,臉上的笑意愈深。“趙子安已破河間府,遼帝怕是坐不住了,接下來要麼是遣使議和,割讓燕雲(yún)十六州,要麼拼死一搏,誓保燕雲(yún)十六州,不論遼帝選擇哪種方式,趙子安和麾下王師收復(fù)燕雲(yún)已無懸念。”

趙煦語速漸慢,垂下眼瞼看不出表情端倪,只是低聲道:“趙子安收復(fù)燕雲(yún)十六州後,朕會下旨,將汴京的三十名將領(lǐng)便全部充入他的麾下,這支精銳之師,必須全部掌握在朕的手裡。”

曾布沉默片刻,嘆道:“官家所慮,臣能理解,臣只是覺得,收復(fù)燕雲(yún)之後,官家爲(wèi)何不直接將河間郡王解職,令他回到汴京,從此當(dāng)他的逍遙宗親郡王呢?如此,他麾下的精銳之師依然掌握在官家手裡。”

趙煦搖頭:“收復(fù)燕雲(yún)後,北方的遼國氣數(shù)仍未盡,朕還需要趙子安率師繼續(xù)北伐,直到遼國滅亡,朕一統(tǒng)天下。”

“朕要用人,也要防人,先生莫說朕寡恩,你若是朕,只怕做得比朕更過分,朕已儘量顧及宗親兄弟之情了。”

曾布無言反駁,趙煦說得對,無論多麼信任器重的臣子,當(dāng)他的手裡掌握十萬兵權(quán)時,哪個皇帝不猜忌,不防備?

趙孝騫掌握的哪裡是什麼兵權(quán),根本就是一顆隨時會爆炸的雷,不果斷選擇扔出去的話,便只有被炸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可偏偏官家還需要趙孝騫繼續(xù)北伐,這顆雷他就算想扔都扔不了。

只有官家才能決定趙孝騫手裡的雷什麼時候該爆。

這纔是趙孝騫最大的麻煩。

曾布很清楚,站在官家的立場上,他的決定其實沒錯。曾布作爲(wèi)文臣,內(nèi)心其實也反對武將兵權(quán)過甚,隱患實多。

但不知爲(wèi)何,想到那個在前線號令將士攻城掠地的年輕人,那個洗刷了大宋百年恥辱,令大宋君臣子民揚眉吐氣的郡王殿下,曾布就忍不住心裡發(fā)堵,悶得慌。

飛鳥盡,良弓藏。

歷來帝王,大抵如是。歷來忠臣,難逃結(jié)局。

華夏數(shù)千年王朝更迭,彷彿驢拉磨一般,只是一圈一圈走著重複的路,一遍一遍經(jīng)歷著相同的命運。

…………

鄭春和走出宮門,懷裡揣著草擬過的聖旨。

聖旨自然不是趙煦親筆所寫,而是中書舍人代擬。

鄭春和此時要親自將聖旨送去樞密院,王師破河間府是大喜事,無論帝王如何寡恩,表面功夫還是要做足。

官職可以不升賞,至少錢糧酒肉方面的犒賞還是必須要有的,否則官家的心思未免暴露得太明顯了。

剛走出宮門,轉(zhuǎn)過一道彎走上御街,卻見御街拐角處,一個看起來非常憨厚的大胖子,正笑瞇瞇地看著他。

鄭春和怔忪了一下,急忙躬身見禮:“奴婢拜見楚王殿下。”

不得不說,趙顥那副胖乎乎又憨厚親切的樣子,實在是他人生裡最合適最有利的僞裝。

任何人見到這麼傻憨的胖子,都情不自禁地放下戒備,忍不住與他交好。

見鄭春和行禮,趙顥急忙托住了他的胳膊,笑道:“鄭內(nèi)侍是官家的貼心人,本王可不敢受此禮,你我倒是有緣,今日恰恰在此偶遇。”

鄭春和迅速朝四周掃了一眼,然後露出苦笑。

“有緣”?“偶遇”?

真的嗎?

爲(wèi)何我總覺得你好像在宮門外特意堵我似的……

趙顥笑得愈發(fā)和善,笑容看起來跟廟裡的彌勒佛似的,竟有些可愛。

“鄭內(nèi)侍出宮,這是要……辦差?”趙顥彷彿拉家常似的不經(jīng)意問道。

鄭春和對楚王父子頗有好感,當(dāng)然,這跟趙孝騫經(jīng)常塞錢送房有莫大的關(guān)係。

金主爸爸面前,再張狂的性格都要收斂一下的,更何況鄭春和的性情向來溫和有禮,沒有傳說中的奸宦那麼多毛病。

“王師大捷,官家十分欣悅,著奴婢去一趟樞密院宣旨,朝廷欲撥錢糧犒賞三軍。”

趙顥笑呵呵地點頭。

沒錯,今日確實不是偶遇,一個多時辰前,當(dāng)他在楚王府聽到王師大捷的消息後,趙顥當(dāng)即便出了王府,直奔御街,然後靜靜地等在御街旁,吩咐眼線盯著延福宮的宮門。

他知道,聽聞王師大捷後,官家一定有所反應(yīng),至少犒賞三軍是必須的,趙顥很想知道,官家對趙孝騫和麾下將士究竟如何犒賞,以此來分析官家對趙孝騫的態(tài)度是否有變。

果然,沒過多久,趙顥在御街邊等到了鄭春和出宮。

趙顥眸光閃動,眼神透出一股與他憨厚的外表完全不符的精明。

“呵呵,不知官家如何犒賞三軍將士?這應(yīng)該不是機密,鄭內(nèi)侍能說說嗎?”趙顥依然笑吟吟地道。

鄭春和一怔:“剛纔奴婢不是說了嗎?朝廷欲撥錢糧,犒賞三軍。”

趙顥也一怔:“只是撥錢糧犒賞?”

鄭春和遲疑了一陣,低聲道:“殿下,奴婢受郡王殿下諸多大恩,但有些事,實在不便說,奴婢只能說,王師收復(fù)燕雲(yún)後,還請郡王殿下考慮放手兵權(quán),回到汴京做個閒散逍遙郡王吧。”

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94章 上架感言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503章 解救農(nóng)戶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306章 局面反轉(zhuǎn)第1章 開新號了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487章 君臣不疑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777章 權(quán)衡拉扯第75章 官家親臨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504章 衆(zhòng)生皆苦第88章 意外之死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0章 勢如水火第406章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10章 君臣初見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14章 其志甚偉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76章 官封朝奉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19章 加恩封官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652章 首戰(zhàn)首功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574章 結(jié)算時刻第83章 親仇必報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44章 官家召見第796章 對調(diào)回京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399章 風(fēng)雪故人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582章 相依爲(wèi)命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662章 妥協(xié)議和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56章 王府進財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797章 密議謀事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34章 奸佞之子
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94章 上架感言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503章 解救農(nóng)戶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306章 局面反轉(zhuǎn)第1章 開新號了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487章 君臣不疑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777章 權(quán)衡拉扯第75章 官家親臨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736章 夫妻離別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504章 衆(zhòng)生皆苦第88章 意外之死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0章 勢如水火第406章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10章 君臣初見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14章 其志甚偉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76章 官封朝奉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19章 加恩封官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761章 物是人非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652章 首戰(zhàn)首功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574章 結(jié)算時刻第83章 親仇必報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44章 官家召見第796章 對調(diào)回京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399章 風(fēng)雪故人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582章 相依爲(wèi)命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662章 妥協(xié)議和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56章 王府進財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797章 密議謀事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34章 奸佞之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天门市| 邹平县| 上栗县| 宁远县| 丽水市| 岐山县| 通辽市| 阜宁县| 沅江市| 阿拉善右旗| 调兵山市| 浦东新区| 皋兰县| 张掖市| 宜君县| 合阳县| 德令哈市| 文安县| 葫芦岛市| 韶关市| 伊通| 荔波县| 鱼台县| 多伦县| 佛冈县| 石楼县| 丹江口市| 巴青县| 永吉县| 泽库县| 临汾市| 五河县| 盐源县| 怀安县| 太原市| 商水县| 鹿邑县| 永泰县| 泽库县|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