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兩個小時以後雨逐漸的減弱,又過了半個小時雨就停了。
雨停了之後貨車開始起步,幾十輛貨車浩浩蕩蕩一起出發,穿過了那幾十公里的危險路段,這一次他們直接開到了目的地,到了工廠才休息。
到第二天早上,工廠又給他們裝了一車的添加劑,讓他們送到五百外的南邊,還說運費已經是付了的,但爲了表示感謝,他們還要再付一些運費。
事實上是他們改變了送貨地址,所以付運費不是爲了表示感謝,這趟貨壓根就不是來回跑,而是送到一個比他們這裡還更偏的地方。
說白了就是在騙王冬,目的地一開始就給他們說現在是在哪個地方,只是那個地方太遠了,貨車不願意去,運費高了他們又不願意,運費低了車主也不願意。
剛好王冬來給他們送東西,這纔跟前面的人商量,讓王冬把貨送到之後又也幫他們送趟貨。
運費當然不是很低,但是也比單獨重新找一輛車去送的話會便宜不少,而且他們也沒虧待王冬。
他這回不僅拿了雙份的運費,而且這邊的人也跟那邊人說好了,只要把貨送到走的時候,那邊會給他配一車貨。
重點是這一車貨,好像是說是橘子,而橘子是屬於新鮮水果的,新鮮水果就屬於生鮮農產品,只要符合標準這一趟活兒是可以免費走高速的。
裝上車之後就往南方走,這趟貨的地點實在是非常偏,不過好在有凌永仁在,王冬不用擔心什麼。
凌永仁跟王冬說了一次他跑車的遭遇,那個時候他和一個老師傅出車,在經過一片樹林的時候,突然冒出來幾個人攔住了他們的車,那幾個人讓司機把車窗搖下來,這邊也有人在副駕駛讓凌永仁把車窗搖下來,好在當時他跟司機還算熟。
他知道司機沒有拉手剎,所以他也沒有把車窗搖下來,那一幫人一看不聽話,有些著急就開始砸車窗。
而司機看見情勢不妙,一腳油門就衝了出去,直接把那幾個攔路搶劫的傢伙嚇了一大跳。
爬上車廂的那兩個人還直接被甩了出去,司機這一口氣開出去二三十你纔敢減速,在之後凌永仁也遇到過同樣的情況,而他的處理方式也是跟那個老師傅學的。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這樣的事情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凌永仁只是在提醒王冬,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沒有經驗在路上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最好還是不要插手。
出門在外最忌諱的就是隨便插手,除非你有能力,你能控制好局面,要不然最好的辦法就是躲得遠遠的。
五百多公里的路程大概需要走六七個小時,這期間凌永仁和王冬換了一次班,到地方把東西卸完就沒事了。
就在對方給王冬裝貨地址和聯繫電話的時候,凌永仁就勸王冬不要接這趟貨。
上過高速的人都知道有一個綠色的專用通道字樣的出入口,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有跑運輸的人知道拉綠通的時候就需要走那個通道。
綠通的標準非常簡單,第一你要有齊全的運營手續,然後綠通產品的裝載量不低於額定載重量的80%,或者是貨箱有效容積的80%,而且不可以超載。
當時聽到說要配一車綠通的時候從王冬的反應上來看他就不知道拉綠通之後的後果。
而凌永仁也不忍心打擊王冬的積極性,所以對於王冬這次拉綠通凌永仁選擇沉默。
裝車的速度非???,纔剛裝完車接貨,那邊的貨主就開始打電話催了。
從出發地到目的地要八百公里,而貨主只給了王冬十二個小時的時間,要是十二個小時之後還見不到貨,他就開始按時間扣運費。
八百公里要是跑高速的話還可以,但是從這邊上高速都還有一百多公里的爛路,而爛路上速度是不超過五十的,光是這一百多公里就要走兩個多小時了。
王冬一點也不敢耽誤,要不然去晚了,運費都賠進去了。
果不其然,這一百多公里的爛路王冬開了三個多小時。
在上高速的時候已經過去三個半小時了,這期間貨主還給他打了兩個電話,一直都在跟他說,到時候要是接不到貨會怎麼怎麼扣費之類的。
上高速之後王冬一直保持九十碼開了差不多三個半小時,到了一個服務區王冬上了個廁所,然後換成凌永仁開。
凌永仁接過來之後一直保持在八十五碼左右再下高速,距離規定的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而從下高速到貨主所在的市場花了四十分鐘。
也就是說王冬給貨主打電話,讓卸貨的時間比規定的時間提前了半個小時。
這一路上貨主給王冬整整打了五個電話等到了地方之後,王冬也給貨主打了五個電話,而貨主一直都在說馬上到,馬上到,貨車在車站門口都停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見人影。
凌永仁很好奇,“他們怎麼還不來呀?”
“應該是在安排怎麼樣停車吧?!?
凌永仁笑著搖了搖頭,“你想得美,他們肯定是放我們鴿子呢?!?
“不會吧,這一大車的橘子他們都不要了嗎?”
“那倒不是,這麼遠拉過來的,他肯定要,只不過他沒有他在電話裡說的那麼著急,他一直在催我們,只是怕我們來的比較慢,現在我們到了,他當然不急了。”
“那他什麼時候會安排卸車呢?”
“卸車?卸車是不可能的,像他們這種做新鮮水果的都不卸車,而是直接在車上就把水果銷出去了。”
王冬聽到凌永仁這樣說有些不可理喻,這完全跟他想的不一樣,原來他還想著這趟可以省下很多高速過路費,到地方把貨卸就完事了,就可以接下一趟活了。
凌永仁看了看單純的王冬,俗話說的好,吃一塹長一智,跑運輸的,大多數都吃過這樣的虧。
王冬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怪不得你剛纔勸我不要拉這趟貨呢,原來是這麼回事啊。”